CN113818134B -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8134B
CN113818134B CN202111169365.3A CN202111169365A CN113818134B CN 113818134 B CN113818134 B CN 113818134B CN 202111169365 A CN202111169365 A CN 202111169365A CN 113818134 B CN113818134 B CN 113818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late
needles
pressing plate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93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8134A (zh
Inventor
连坚和
王汉镇
林耿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93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8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8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8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8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8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6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04B1/12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with colour pattern, e.g. intarsia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0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two sets of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2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04B7/28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stitch patter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包括前针板、后针板,所述前针板、后针板均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第四压板、第五压板、第六压板,第四、第五、第六压板与第一、第二、第三压板之间上下并列设置,第一、第三压板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板,第二、第五压板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推板,第四、第六压板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三推板,第一、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第二、第五压板在第二推板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第四、第六压板则在第三推板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本发明可根据编织的需要控制不同压板的动作,实现翻针、接针、编织、紧编、吊目、紧吊等编织状态,适用于特殊花型织物的编织。

Description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背景技术
纺织服装业既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针织产品作为纺织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柔软、透气、可贴身穿着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横机以其速度快、质量稳定等优点逐步取代了手摇横机,但是,现有的电脑横机每一编织横列上的织针仅能实现成圈、集圈和不编织三种编织方式,即“三针道编织”或称“三功位编织”,明显不能满足现代毛针织企业“小批量、多花型”的生产趋势要求,已经严重制约了毛针织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可根据编织的需要控制不同压板的动作及组合,实现翻针、接针、编织、紧编、吊目、紧吊等编织状态,适用于特殊花型织物的编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针板、后针板,所述前针板、后针板均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第四压板、第五压板、第六压板,所述第四、第五、第六压板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板之间上下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第三压板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二、第五压板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推板,所述第四、第六压板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第三推板,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第三推板左右滑动,所述第二、第五压板在所述第二推板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所述前针板/后针板,所述第四、第六压板则在所述第三推板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所述前针板/后针板,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推板左右滑动,使所述第一、第三压板在所述第一推板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所述前针板/后针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推板上均设置有蛇形滑槽,所述第一、第三压板的后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推板的蛇形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二、第五压板的后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推板的蛇形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销轴,所述第四、第六压板的后部具有与所述第三推板的蛇形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三销轴。
优选的,一种使用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进行编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由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面层;
步骤二: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由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成圈紧编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底层,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使面层的第一纱线能够显露于底层的表面上;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面层和底层之间。
优选的,一种根据上述的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的编织方法得所的织物。
优选的,一种使用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进行编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内,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由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面层,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二: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底层,且底层的第二纱线能够显露于面层的表面上;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面层和底层之间。
优选的,一种根据上述的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的编织方法得所的织物。
优选的,一种使用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进行编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内,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一面层;
步骤二:同时,后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内,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控制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处于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编织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二面层;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三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三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紧编工作,使得第三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一底层,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相应的第一织针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三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三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紧编工作,使得第四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二底层,第二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相应的第二织针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实现织行隔空紧编,使第一底层的第三有色纱线显露于第一面层的表面上,第二底层的第四有色纱线显露于第二面层的表面上;
步骤五: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六:后针板的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第一底层和第二底层之间。
优选的,一种根据上述的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的编织方法得所的织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由驱动装置单独控制第一推板的移动控制第一、第三压板运动,由旋转驱动装置联动第二、第三推板的同步移动,使第二推板控制第二、第五压板,第三推板控制第四、第六压板,可用于控制织针实现翻针、接针、编织、吊目、紧吊、紧编、压针等工作状态,从而保证编织的可靠性,提高编织效率,且本发明可根据织物的花型,同时控制H位针道的压板与A位针道的压板的动作,实现对花型织物的编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后山板的主视图;
图2为示出图1中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示出图3中的B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第二、第三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压板的工作状态图I;
图7为压板的工作状态图II;
图8为实施例一、二中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的编织状态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的编织状态图;
图11为实施例三中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的编织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织针三明治的山板装置,包括前针板1、后针板2,前针板1、后针板2上均设置有若干编织系统3,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三组编织系统3A、3B、3C,编织系统3均包括尖山31、翻针三角32、编织三角33、碟山34、第一压板35、第二压板36、第三压板37、第四压板38、第五压板39、第六压板40、第一选针器50、第二选针器60。
尖山31、翻针三角32、编织三角33、碟山34自上向下设置于前针板1/后针板2上,第一压板35、第二压板36、第三压板37、第四压板38、第五压板39、第六压板40设置于碟山34的下方,第一、第二、第三压板为H位针道,第四、第五、第六压板为A位针道。
参照图2、图5所示,第四、第五、第六压板38、39、40与第一、第二、第三压板35、36、37之间上下并列设置,第一、第三压板35、37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板6,第一推板6上具有第一蛇形滑槽61、第二蛇形滑槽62,第一、第三压板35、37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第二蛇形滑槽61、62滑动配合的第一销轴。
第二、第五压板36、39之间设置有第二推板7,第二推板7上具有第三蛇形滑槽71,第二、第五压板36、39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三蛇形滑槽71滑动配合的第二销轴。
第四、第六压板38、40之间设置有第三推板8,第三推板8上具有第四蛇形滑槽81、第五蛇形滑槽82,第四、第六压板38、40上分别设置有与第四、第五蛇形滑槽81、82滑动配合的第三销轴。
再结合图3、图4所示,前针板1/后针板2的后部设置有安装座,第一、第二、第三推板滑动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第二、第三推板6、7、8的后侧具有齿牙,前针板1/后针板2的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9,第一驱动装置9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91,且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延伸并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92,第一驱动齿轮91与第一推板6的齿牙啮合传动,第二驱动齿轮82与第二、第三推板7、8的齿牙啮合传动,前针板1/后针板2的背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10,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优选采用电机,驱动装置10通过齿轮与第一驱动齿轮91传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推板6左右滑动,使第一、第三压板35、37在第一、第二蛇形滑槽61、62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前针板/后针板,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第三推板7、8左右滑动,使第二、第五推板36、39在第三蛇形滑槽71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前针板/后针板,第四、第六压板38、40则在第四、第五蛇形滑槽81、82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前针板/后针板,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可根据不同的编织工艺可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的动作,使织针相应的长脚沿尖山31、翻针三角32、编织三角33、碟山34的轨迹运行,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5、图6所示,第一压板35与第三压板37在第一推板6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接针状态,如图6中a所示。
第四、第五、第六压板38、39、40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7、8的联动下缩回内,使织针进入翻针状态,如图6中a所示。
第二压板36在第二推板7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吊目状态,如图6中b所示。
第三压板37在第一推板6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紧编状态,如图6中c所示。
第二、第三压板36、37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6、7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紧吊状态,如图6中d所示。
第一、第二压板35、36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6、7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压针状态,如图6中e所示。
第一压板35在第一推板6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特接针状态,如图8中f所示。
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35、36、37、38、39、40的不同动作控制织针的走针轨迹,实现对特殊花型织物的编织。
参照图5、图7所示,第一、第二压板35、36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6、7的联动下伸出,同时第四、第五压板38、39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7、8的联动下伸出,针织进入压针或空编状态,如图7中a所示。
第一、第二、第三压板35、36、37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6、7的联动下缩回内,同时第四、第五压板38、39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7、8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编织或空编状态,如图7中b所示。
第一、第二、第三压板6、7、8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14、15的联动夏缩回山板内,同时第四、第五压板9、10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5、16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相应的织针进入压针和空编状态,如图7中c所示
第二、第三压板36、37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6、7的联动下伸出,同时第四、第五压板38、39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7、8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紧吊或空编状态,如图7中d所示。
第三压板37在第一推板6的联动下伸出,同时第四、第五压板38、39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7、8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紧编或空编的状态,如图7中e所示。
第二压板7在第二推板14的联动下伸出山板,同时第四、第五压板9、10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5、16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吊目或空编的状态,如图8中f所示。
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35、36、37、38、39、40的组合动作控制织针的走针轨迹,实现对特殊花型织物的编织。
参照图1、图2所示,上述为前针板1/后针板2向左移动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35、36、37、38、39、40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可根据特殊织物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35、36、37、38、39、40的组合动作控制织针的走针轨迹,同时,前针板1/后针板2向右移动时,其工作过程与前针板1/后针板2向左移动时的工作过程相同。
参照图1、图8、图9所示,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20,包括面层201、底层202,底层202设置于面层201的下表面,面层201与底层202之间连接有连接层203,面层201由第一有色纱线a组成,底层202由第二有色纱线b组成,连接层203由鱼丝线c组成。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进行编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由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面层;
步骤二: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由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成圈紧编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底层,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使面层的第一纱线能够显露于底层的表面上;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面层和底层之间。
根据上述步骤进行说明:
结合图7中的b所示,前针板1、后针板2向左运动,前针板1中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第二推板6、7分别联动第一、第二、第三压板35、36、37缩回内,由前针板1的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纱线形成线圈,使若干线圈组成第一织行a,本实施例中第一织行a以九个线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面层201由若干第一织行a编织形成。
结合图7中的e所示,同时,后针板2中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推板6联动第三压板37伸出,第二、第三推板7、8则分别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8、39伸出,后针板的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三压板37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2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2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紧编工作,通过若干线圈形成第二织行b,本实施例中底层202通过若干第二织针b编织形成,本实施例第二织行以九个线圈为例,当第二织行b中第三、第四、第五线圈的位置不编织时,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则第四、第五压板38、39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不参加编织工作,使本实施例中第二织行b中对应的线圈位置被隔空,从而面层201的部分第一纱线能够显露于底层202的空位上,实现三明治的花型编织。
结合图7中的f所示,前针板2中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二推板7联动第二压板36伸出,第二、第三推板7、8则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7、38伸出,前针板2的第二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选中相应的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此时的第一织行a的线圈处于第一织针的针舌上,通过相应的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纱线形成新线圈,并集圈于面层201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且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则第四、第五压板38、39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吊目工作,本实施例中前针板1控制若干第一织针按顺序依次先吊目后空编,从而对鱼丝线进行间隔吊目。
后针板2中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二推板7联动第二压板36伸出,第二、第三推板7、8则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7、38伸出,后针板的第二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则第四、第五压板38、39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吊目工作,且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此时的第二织行a的线圈处于第二织针的针舌上,相应的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新线圈,并集圈于底层202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连接层连接于面层和底层之间,本实施例中前针板1控制若干第一织针按顺序依次先吊目后空编,从而对鱼丝线进行间隔吊目,使面层201与底层202之间的鱼丝线相互交错吊目,保证面层201与底层202之间具有层次感,并起到支撑的效果,且回弹性更佳。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进行编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内,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由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面层,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二: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底层,且底层的第二纱线能够显露于面层的表面上;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面层和底层之间。
根据上述步骤进行说明:
结合图7中的b所示,前针板1、后针板2向左运动,前针板1中的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第二推板6、7分别联动第一、第二、第三压板35、36、37缩回内,由前针板的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脚至H位针道,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1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1的作用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通过若干线圈组成第一织行a,面层201由若干第一织行a编织形成,本实施例中第一织行a以九个线圈为例,当第一织行a第三、第四、第五线圈的位置不编织时,第一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随之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则第四、第五压板38、39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不参加编织工作,使本实施例中第一织行a中对应的线圈位置被隔空。
结合图7中的e所示,后针板2中的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推板6联动第三压板37伸出,后针板的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三压板37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2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线圈,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2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紧编工作,通过若干线圈组成第二织行b,底层202由若干第二织行b编织形成。由于面层中部分线圈位置被隔空,使底层202中部分第二有色纱线能显露于面层201的空位上。
结合图7中的f所示,前针板1中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二推板7联动第二压板36伸出,第二、第三推板7、8则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7、38伸出,前针板2的第二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二压板36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1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此时的第一织行a的线圈处于第一织针的针舌上,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1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纱线形成新线圈,并集圈于面层201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且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则第四、第五压板38、39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不参加吊目工作,本实施例中前针板控制若干第一织针按顺序依次先吊目后空编,从而对鱼丝线进行间隔吊目。
后针板2中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二推板7联动第二压板36伸出,第二、第三推板7、8则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7、38伸出,后针板的第二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则第四、第五压板38、39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吊目工作,且第二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2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此时的第二织行a的线圈处于第二织针的针舌上,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新线圈,并集圈于面层的线圈上,使连接层连接于面层和底层之间,本实施例中前针板控制若干第一织针按顺序依次先空编后吊目,从而对鱼丝线进行间隔吊目,使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鱼丝线相互交错吊目,保证面层与底层之间具有层次感,并起到支撑的效果,且回弹性更佳。
实施例三:
参照图1、图11、图12所示,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包括第一面层201、第二面层202、第一底层203、第二底层204,第一底层203设置与第一面层201的下表面,第一底层204设置与第一面层202的下表面,第一底层203与第二底层204之间连接有连接层205,第一、第二面层201、202由第一有色纱线、第二有色纱线组成,第一、第二底层203、204由第三纱线、第四纱线组成,连接层205由鱼线组成。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内,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一面层;
步骤二:同时,后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内,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控制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处于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编织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二面层;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三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三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紧编工作,使得第三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一底层,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相应的第一织针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三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三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紧编工作,使得第四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二底层,第二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相应的第二织针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实现织行隔空紧编,使第一底层的第三有色纱线显露于第一面层的表面上,第二底层的第四有色纱线显露于第二面层的表面上;
步骤五: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六:后针板的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第一底层和第二底层之间。
针对上述步骤进行说明:
结合图7中的b所示,前针板1、后针板2向左运动,前针板1中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第二推板6、7分别联动第一、第二、第三压板35、36、37缩回内,由前针板1的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通过若干线圈组成第一织行a,本实施例中第一织行a以九个线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面层201由若干第一织行a编织形成。
后针板2中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第二推板6、7分别联动第一、第二、第三压板35、36、37缩回内,由后针板2的第一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通过若干线圈组成第二织行b,本实施例中第二织行b以九个线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二面层202由若干第二织行b编织形成。
结合图7中的e所示,前针板1中的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一推板6联动第三压板37伸出,第二、第三推板则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8、39伸出,前针板的第二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三压板37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2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三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三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紧编工作,通过若干线圈组成第三织行c,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层203由若干第三织行c编织形成。
本实施例第三织行优选采用六个线圈,当第三织行的第四、第五、第六线圈的位置不编织时,第二编织系统3B第一选针器随之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使本实施例中第三织行c中对应的线圈位置被隔空,第一底层中部分第三有色纱线能够显露于第一面层201的表面上。
结合图7中的e所示,后针板2中的第二编织系统3B的第一推板6联动第三压板37伸出,第二、第三推板则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8、39伸出,后针板的第二编织系统3A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三压板37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2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四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四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紧编工作,通过若干线圈组成第四织行d,本实施例中第二底层201由若干第四织行d编织形成。
本实施例第四织行优选采用六个线圈,当第四织行的第一、第二线圈的位置不编织时,第二编织系统3B第一选针器随之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使本实施例中第四织行d中对应的线圈位置被隔空,第二底层中部分第四有色纱线能够显露于第二面层的表面上,且第一、第二面层表面的第一、第二底层相互交错。
结合图7中的f所示,前针板中第三编织系统的第二推板7联动第二压板36伸出,第二、第三推板7、8则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7、38伸出,前针板2的第二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二压板36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1的作用下参加吊目工作,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1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此时的第一底层的线圈处于第一织针的针舌上,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1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纱线形成新线圈,并集圈于第一底层的线圈上,且第三编织系统3C的第一选针器40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则第四、第五压板38、39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不参加吊目工作,本实施例中前针板控制若干第一织针按顺序依次先吊目后空编,从而对鱼丝线进行间隔吊目
后针板2中第三编织系统的第二推板7联动第二压板36伸出,第二、第三推板7、8则联动第四、第五压板37、38伸出,后针板的第三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则第四、第五压板38、39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吊目工作,且第三编织系统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则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2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此时的第二底层的线圈处于第二织针的针舌上,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新线圈,并集圈于第二底层的线圈上,使连接层连接于第一底层和第二底层之间,本实施例中后针板控制若干第二织针按顺序依次先空编后吊目,从而对鱼丝线进行间隔吊目,使第一底层与第二底层之间的鱼丝线相互交错吊目,保证第一面层与第二面层之间具有层次感,并起到支撑的效果,且回弹性更佳。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由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面层;
步骤二: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由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成圈紧编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底层,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使面层的第一纱线能够显露于底层的表面上;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面层和底层之间。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编织方法所得的织物。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由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面层,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二: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成圈编织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底层,且底层的第二纱线能够显露于面层的表面上;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面层和底层之间。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编织方法所得的织物。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头向左移动,前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一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一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编织工作,使得第一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一面层;
步骤二:同时,后针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压板在第一、第二推板的联动下缩回内,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控制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处于H位针道上,此时处于H位针道的弹簧针脚不受压,相应的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二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二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编织工作,使得第二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二面层;
步骤三:前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三有色纱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三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紧编工作,使得第三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一底层,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相应的第一织针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第一底层的第三有色纱线显露于第一面层的表面上;
步骤四:后针板的第三压板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三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相应的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第三有色纱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第三有色纱线形成线圈,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紧编工作,使得第四有色纱线编织形成第二底层,第二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上,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相应的第二织针压入针槽内,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使得第二底层的第四有色纱线显露于第二面层的表面上;
步骤五:前针板的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一织针随之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一织针在前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一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一织针参加吊目工作,同时,前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一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一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
步骤六:后针板的第四、第五压板则在第二、第三推板的联动下伸出,第二压板在第二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A位针道,通过第四、第五压板将A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压入针槽,使相应的第二织针不参加编织工作,同时,后针板的第一选针器选中若干第二织针的弹簧针脚至H位针道,通过第二压板将H位针道上的弹簧针脚有压入针槽内,相应的第二织针随之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上升勾住鱼丝线,并且第二织针在后针板的作用下下沉拉动鱼丝线形成线圈,并集圈于第二有色纱线的线圈上,使相应的第二织针参加吊目工作,使得鱼丝线编织形成连接层,连接层连接于第一底层和第二底层之间。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编织方法所得的织物。
CN202111169365.3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Active CN113818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9365.3A CN113818134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9365.3A CN113818134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8134A CN113818134A (zh) 2021-12-21
CN113818134B true CN113818134B (zh) 2023-04-28

Family

ID=78916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9365.3A Active CN113818134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81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033B (zh) * 2022-07-04 2024-01-23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织领机用线头钩藏处理方法及织领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529B (zh) * 2015-05-18 2017-07-21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带电机归位的双系统横机电机底板
CN104846530B (zh) * 2015-05-18 2017-07-07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带有双电机归位的双系统全电机底板
CN108691084B (zh) * 2018-08-27 2023-05-12 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三系统横编织机三角底板
CN108842278A (zh) * 2018-08-29 2018-11-20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控制的接针吊目机构
CN213476253U (zh) * 2020-07-13 2021-06-18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四针床功能的电脑横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8134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0911B (zh) 一种双面贾卡提花编织工艺
CN105386230A (zh) 双针床无底提花三明治织物的生产方法
CN201268765Y (zh) 单系统电脑针织横机
JP6042475B2 (ja) 横編機が技術面片面で糸交換プレーティングを編織する方法
CN201268764Y (zh) 三系统电脑针织横机
CN113818134B (zh)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CN205295606U (zh) 一种单造与多造相结合的提花机
CN103173918B (zh) 一种全自动电脑嵌花机
CN108866794A (zh) 一种两把半贾卡经编机及其提花织物编织方法
CN1772991A (zh) 能编织出半转是x纱半转是y纱结构组织的方法及导纱嘴
CN201395677Y (zh) 一种机织针织复合结构及其专用横机纱线喂入装置
CN105442171B (zh) 普通大圆机编织架空添纱结构的方法和专用脱圈机构
CN110685065B (zh) 一种双针床双贾卡网孔提v及底层提花工艺
CN218711397U (zh) 一种矩阵形排列的绣花机
CN214830979U (zh) 一种六工位衬垫提花圆纬机
CN203256436U (zh) 在同一行内编织、集圈的单系统电脑横机
CN109989167A (zh) 一种横编织机无线头编织工艺
CN112981678B (zh) 一种针织纬编添纱衬垫面纱提花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6032604B (zh) 横编机以技术正面单面编织出换纱镀圈的方法
CN103850050A (zh) 一种带有纬纱送线装置的针织机
CN202007303U (zh) 苎麻横机针织面料
CN202936589U (zh) 一种针织机
CN103850048A (zh) 一种针织机
CN111501185B (zh) 一种针织机
CN215828983U (zh) 一种弹力移圈罗纹提花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