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23681U -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23681U
CN216423681U CN202122971439.7U CN202122971439U CN216423681U CN 216423681 U CN216423681 U CN 216423681U CN 202122971439 U CN202122971439 U CN 202122971439U CN 216423681 U CN216423681 U CN 216423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fiber
polyester
fibers
placing groove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14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长春
蔡金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Gangyi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Gangyi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Gangyi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Gangyi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14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23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23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23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顶端边侧位置处设置有抗拉机构,所述抗拉机构包括抗拉层、涤纶丝、粘胶纤维、第一放置槽、复合胶、聚丙烯腈纤维丝、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所述基体顶端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由涤纶丝和粘胶纤维编织而得,所述基体内部位于抗拉层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通过复合胶粘接有聚丙烯腈纤维丝,所述聚丙烯腈纤维丝外表面编织连接有第一聚酯纤维,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外表面编织连接有第二聚酯纤维。本实用新型设置抗拉机构,涤纶丝和粘胶纤维通过连接编织连接,使无纺布基体的边侧具备更好的抗拉性,当无纺布被拉伸时,边侧不易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一种以针轧机械或梳理机械处理各种纤维原料,用高压形成或粘合生产的一种布状物。活性炭无纺布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现有的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在使用时若被外力拉伸,无纺布基体边缘会出现变形,影响无纺布的正常使用,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顶端边侧位置处设置有抗拉机构,所述抗拉机构包括抗拉层、涤纶丝、粘胶纤维、第一放置槽、复合胶、聚丙烯腈纤维丝、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
所述基体顶端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由涤纶丝和粘胶纤维编织而得,所述基体内部位于抗拉层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通过复合胶粘接有聚丙烯腈纤维丝,所述聚丙烯腈纤维丝外表面编织连接有第一聚酯纤维,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外表面编织连接有第二聚酯纤维。
优选的,所述抗拉层内部与聚丙烯腈纤维丝、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一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与聚丙烯腈纤维丝、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后的外状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基体内部位于第二聚酯纤维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放置槽、橡胶架、收束层、第三聚酯纤维、第四聚酯纤维和活性炭颗粒;
所述基体内部位于第二聚酯纤维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部通过复合胶粘接有橡胶架,所述基体内部位于橡胶架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束层,所述收束层内部编织连接有第三聚酯纤维和第四聚酯纤维,所述第三聚酯纤维和第四聚酯纤维连接处粘附有活性炭颗粒。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颗粒无序分布在第三聚酯纤维和第四聚酯纤维连接处,且活性炭颗粒表面通过复合胶与基体内部粘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架长度与第二放置槽长度相同,且橡胶架外端与第二放置槽内部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抗拉机构,涤纶丝和粘胶纤维之间通过连接编织连接,使无纺布基体的边侧具备更好的抗拉性,当无纺布在被拉伸时,边侧不易变形;通过聚丙烯腈纤维丝、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的配合,使无纺布基体中部位置处具备更好的延展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撑机构,通过橡胶架和第二放置槽,便于对无纺布基体中心位置进行支撑的同时方便提示使用者活性炭颗粒所分布的位置,并通过第三聚酯纤维和第四聚酯纤维的编织连接,从而使得基体中心位置处具备透气性的同时活性炭颗粒不易脱落出基体内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抗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性炭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基体;
2、抗拉机构;201、抗拉层;202、涤纶丝;203、粘胶纤维;204、第一放置槽;205、复合胶;206、聚丙烯腈纤维丝;207、第一聚酯纤维;208、第二聚酯纤维;
3、支撑机构;301、第二放置槽;302、橡胶架;303、收束层;304、第三聚酯纤维;305、第四聚酯纤维;306、活性炭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包括基体1,该基体1由抗拉机构2和支撑机构3通过水刺缠结连接而成,基体1顶端边侧位置处设置有抗拉机构2,抗拉机构2包括抗拉层201、涤纶丝202、粘胶纤维203、第一放置槽204、复合胶205、聚丙烯腈纤维丝206、第一聚酯纤维207和第二聚酯纤维208;
涤纶丝202和粘胶纤维203的编织连接,使基体1的边侧具备更好的抗拉性,当使用者在拉动基体1时,边侧不易变形,而复合胶205的作用,使得基体1内部不同区域的结构发挥不同效果的同时,多个机构连接更加紧密。
基体1顶端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抗拉层201,抗拉层201由涤纶丝202和粘胶纤维203编织而得,基体1内部位于抗拉层201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放置槽204,第一放置槽204内部通过复合胶205粘接有聚丙烯腈纤维丝206,便于移动抗拉层201,聚丙烯腈纤维丝206外表面编织连接有第一聚酯纤维207,第一聚酯纤维207外表面编织连接有第二聚酯纤维208,便于对基体1外端进行封边,抗拉层201内部与聚丙烯腈纤维丝206、第一聚酯纤维207和第二聚酯纤维208一端紧密贴合,第一放置槽204内部与聚丙烯腈纤维丝206、第一聚酯纤维207和第二聚酯纤维208编织后的外状相契合。
基体1内部位于第二聚酯纤维208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第二放置槽301、橡胶架302、收束层303、第三聚酯纤维304、第四聚酯纤维305和活性炭颗粒306;
基体1内部位于第二聚酯纤维208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放置槽301,第二放置槽301内部通过复合胶205粘接有橡胶架302,便于对收束层303进行支撑,橡胶架302长度与第二放置槽301长度相同,且橡胶架302外端与第二放置槽301内部紧密贴合,基体1内部位于橡胶架302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束层303,收束层303内部编织连接有第三聚酯纤维304和第四聚酯纤维305,便于基体1具备更好的延展性,第三聚酯纤维304和第四聚酯纤维305连接处粘附有活性炭颗粒306,活性炭颗粒306无序分布在第三聚酯纤维304和第四聚酯纤维305连接处,且活性炭颗粒306表面通过复合胶205与基体1内部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涤纶丝202和粘胶纤维203的编织连接,从而使得基体1的边侧具备更好的抗拉性,当使用者在拉动基体1时,边侧不易变形,而因复合胶205的作用,使得基体1内部不同区域的结构发挥不同效果的同时,多个机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聚丙烯腈纤维丝206、第一聚酯纤维207和第二聚酯纤维208的编织连接,使得基体1中部位置处具备更好的延展性;
其次,在使用基体1时,在橡胶架302的作用下,便于对基体1中心位置进行支撑的同时方便提示使用者活性炭颗粒306的所分布的位置,并第三聚酯纤维304和第四聚酯纤维305的编织连接,使得基体1中心位置处具备透气性的同时活性炭颗粒306不易脱落出基体1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顶端边侧位置处设置有抗拉机构(2),所述抗拉机构(2)包括抗拉层(201)、涤纶丝(202)、粘胶纤维(203)、第一放置槽(204)、复合胶(205)、聚丙烯腈纤维丝(206)、第一聚酯纤维(207)和第二聚酯纤维(208);
所述基体(1)顶端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抗拉层(201),所述抗拉层(201)由涤纶丝(202)和粘胶纤维(203)编织而得,所述基体(1)内部位于抗拉层(201)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放置槽(204),所述第一放置槽(204)内部通过复合胶(205)粘接有聚丙烯腈纤维丝(206),所述第一聚酯纤维(207)编织在聚丙烯腈纤维丝(206)的表面,所述第二聚酯纤维(208)编织在第一聚酯纤维(207)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层(201)内部与聚丙烯腈纤维丝(206)、第一聚酯纤维(207)和第二聚酯纤维(208)一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放置槽(204)内部与聚丙烯腈纤维丝(206)、第一聚酯纤维(207)和第二聚酯纤维(208)编织后的外状相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内部位于第二聚酯纤维(208)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第二放置槽(301)、橡胶架(302)、收束层(303)、第三聚酯纤维(304)、第四聚酯纤维(305)和活性炭颗粒(306);
所述基体(1)内部位于第二聚酯纤维(208)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放置槽(301),所述第二放置槽(301)内部通过复合胶(205)粘接有橡胶架(302),所述基体(1)内部位于橡胶架(302)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束层(303),所述收束层(303)内部编织连接有第三聚酯纤维(304)和第四聚酯纤维(305),所述第三聚酯纤维(304)和第四聚酯纤维(305)连接处粘附有活性炭颗粒(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颗粒(306)无序分布在第三聚酯纤维(304)和第四聚酯纤维(305)连接处,且活性炭颗粒(306)表面通过复合胶(205)与基体(1)内部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架(302)长度与第二放置槽(301)长度相同,且橡胶架(302)外端与第二放置槽(301)内部紧密贴合。
CN202122971439.7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Active CN216423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1439.7U CN216423681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1439.7U CN216423681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23681U true CN216423681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1439.7U Active CN216423681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23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91439B2 (ja)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およ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の成形方法
JP2008525671A5 (zh)
CN216423681U (zh) 一种多层复合型活性炭无纺布
KR20120045048A (ko) 내구성이 있는 고성능 접착제-결합된 알레르겐 장벽 라미네이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S58180653A (ja) ミクロフイルタ−用積層不織シ−ト
JP3991440B2 (ja)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およ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の成形方法
CN206008239U (zh) 一种复合过滤布
CN213861061U (zh) 一种夹炭布复合材料
CN215742349U (zh) 具有织网骨架的复合滤布
CN206501502U (zh) 一种透气沙发面料
CN214083272U (zh) 一种具有抗拉功能的玻璃纤维布
CN216268041U (zh) 一种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无纺布
CN217698325U (zh) 一种涤纶超细纤维滤布
CN218962107U (zh) 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除尘滤料基布
CN219630894U (zh) 一种空气过滤用纤维复合膜
CN219856271U (zh) 一种抗菌性好的热风棉
CN216585425U (zh) 一种高韧性树脂砂轮玻纤网布
CN215551634U (zh) 一种新型的涤纶针织布
CN212666848U (zh) 一种复合针织布
CN213383336U (zh) 一种耐水洗仿丝绵
CN109823011A (zh) 一种复合层无纺布
CN112389050B (zh) 一种夹碳布复合材料
CN216545878U (zh) 一种合成革以及使用该合成革的腰枕
CN220149791U (zh) 一种纳米纤维熔喷复合无纺布
CN209888322U (zh) 仿棉绒耐撕裂复合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