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9419U - 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9419U
CN216419419U CN202123092785.4U CN202123092785U CN216419419U CN 216419419 U CN216419419 U CN 216419419U CN 202123092785 U CN202123092785 U CN 202123092785U CN 216419419 U CN216419419 U CN 216419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device
soon
passageway
device body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927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腾飞
于卫卫
于波
李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shan Dongfang Silica G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shan Dongfang Silica G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shan Dongfang Silica G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shan Dongfang Silica G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927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9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9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9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属于硅胶造粒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旋混装置本体,旋混装置本体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连通有进酸管和进碱管,旋混装置本体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料管;旋混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混合酸、碱液的旋混结构,通过进酸管将酸性溶液通入第一通道的内部,同时将碱性溶液通过进碱管通入第二通道的内部,通过第一通道呈“螺旋”状,使得酸性溶液进入混合腔时产生旋涡,增加酸性溶液的接触面积,而第二通道呈“仓斗”状,则碱性溶液的流道依次减小,进而使得碱性溶液在第二通道内被挤压,提高碱性溶液的流速,更利于酸碱液充分混合反应完全。

Description

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造粒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硅胶造粒设备内装有旋混片,利用旋转混合的原理,达到从进酸管、进碱管进入混合室体的酸碱液旋转混合充分反应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在使用时,只是利用单纯的旋混片实现混合,容易导致融合不均匀,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包括旋混装置本体,所述旋混装置本体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连通有进酸管和进碱管,所述旋混装置本体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料管;
所述旋混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混合酸、碱液的旋混结构,所述旋混结构包括开设在旋混装置本体内且分别与进酸管和进碱管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呈“螺旋”状,所述第二通道呈“仓斗”状,所述旋混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一端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
为了提高酸碱溶液的混合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优选的,所述混合腔的另一端与出料管连通,所述混合腔呈“仓斗”状。
为了便于支撑该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优选的,所述旋混装置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支撑杆。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调节支撑杆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推杆,多个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均与固定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为了提高支撑杆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优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通过进酸管和进碱管分别将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通入旋混装置本体的内部,进入旋混装置本体内的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通过旋混结构进行混合,混合后的酸碱液最后通过出料管排出旋混装置本体,从而通过设置旋混结构,使得酸碱融合均匀,提高成品质量。
该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通过进酸管将酸性溶液通入第一通道的内部,同时将碱性溶液通过进碱管通入第二通道的内部,通过第一通道呈“螺旋”状,使得酸性溶液进入混合腔时产生旋涡,增加酸性溶液的接触面积,而第二通道呈“仓斗”状,则碱性溶液的流道依次减小,进而使得碱性溶液在第二通道内被挤压,提高碱性溶液的流速,更利于酸碱液充分混合反应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合腔和第二通道结构图。
图中,1、旋混装置本体;101、进酸管;102、进碱管;103、出料管;2、旋混结构;201、第一通道;202、第二通道;3、混合腔;4、固定板;401、电推杆;402、固定环;40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包括旋混装置本体1,旋混装置本体1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连通有进酸管101和进碱管102,旋混装置本体1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料管103;
旋混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混合酸、碱液的旋混结构2,旋混结构2 包括开设在旋混装置本体1内且分别与进酸管101和进碱管102连通的第一通道201和第二通道202,第一通道201呈“螺旋”状,第二通道202呈“仓斗”状,旋混装置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3,混合腔3的一端与第一通道201 和第二通道202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进酸管101和进碱管102分别将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通入旋混装置本体1的内部,进入旋混装置本体1内的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通过旋混结构2进行混合,混合后的酸碱液最后通过出料管103排出旋混装置本体 1,从而通过设置旋混结构2,使得酸碱融合均匀,提高成品质量,通过进酸管 101将酸性溶液通入第一通道201的内部,同时将碱性溶液通过进碱管102通入第二通道202的内部,通过第一通道201呈“螺旋”状,使得酸性溶液进入混合腔3时产生旋涡,增加酸性溶液的接触面积,而第二通道202呈“仓斗”状,则碱性溶液的流道依次减小,进而使得碱性溶液在第二通道202内被挤压,提高碱性溶液的流速,更利于酸碱液充分混合反应完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混合腔3的另一端与出料管103连通,混合腔3呈“仓斗”状。
本实施例中:通过混合腔3呈“仓斗”状,进而使得进入混合腔3内的酸碱液在端混合腔3内被压缩,促使酸碱液进一步混合,提高酸碱液的混合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旋混装置本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环402,固定环40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支撑杆403。
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杆403和固定环402的配合使用,将旋混装置本体 1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板4的下端面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推杆401,多个电推杆401的输出端均与固定环40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板4与固定环402之间安装电推杆401,进而便于工作人员调节支撑杆403与固定环402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个支撑杆403的下端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滑纹,提高支撑杆403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通过进酸管101将酸性溶液通入第一通道201的内部,同时将碱性溶液通过进碱管102通入第二通道 202的内部,此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别通过第一通道201和第二通道202 进入混合腔3的内部,进而使得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在混合腔3的内部混合,从而通过第一通道201、第二通道202和混合腔3的配合,使得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快速混合反应,混合后的酸碱溶液通过出料管103排出旋混装置本体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混装置本体(1),所述旋混装置本体(1)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连通有进酸管(101)和进碱管(102),所述旋混装置本体(1)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料管(103);
所述旋混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混合酸、碱液的旋混结构(2),所述旋混结构(2)包括开设在旋混装置本体(1)内且分别与进酸管(101)和进碱管(102)连通的第一通道(201)和第二通道(202),所述第一通道(201)呈“螺旋”状,所述第二通道(202)呈“仓斗”状,所述旋混装置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3),所述混合腔(3)的一端与第一通道(201)和第二通道(20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3)的另一端与出料管(103)连通,所述混合腔(3)呈“仓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混装置本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环(402),所述固定环(40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支撑杆(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的下端面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推杆(401),多个所述电推杆(401)的输出端均与固定环(40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杆(403)的下端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CN202123092785.4U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Active CN216419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2785.4U CN216419419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2785.4U CN216419419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9419U true CN216419419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3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92785.4U Active CN216419419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9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19419U (zh) 一种硅胶造粒设备用旋混装置
CN111727990A (zh) 一种用于巧克力蛋糕坯体的面团制作装置
CN112709114A (zh) 一种施工现场用道路路基拓宽辅助装置
CN214345718U (zh) 一种便于定量下料的水泥生产用混料机
CN205165009U (zh) 一种降尘灭火用泡沫起泡装置
CN214668498U (zh) 一种用于盾构渣土改良泡沫剂发泡倍率的检测装置
CN212855572U (zh) 一种模砖原料均匀混料装置
CN211595530U (zh) 一种特种沥青乳化加工制备装置
CN201351179Y (zh) 铝电解烟气净化加料装置
CN112090347A (zh) 一种对粉状物料具有较高溶解效率的环保式混料箱
CN210023788U (zh) 一种用于生产氮气雾化球形铝粉的冷却设备
CN103418306A (zh) 卧式喷雾干燥装置
CN201458765U (zh) 铝酸钠溶液柱状流平底分解槽
CN206152663U (zh) 一种并列式微撞击流混合装置
CN211913397U (zh)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浇注出口处的连续搅拌混合装置
CN205412918U (zh) 一种湿法制粒机的定量出料管
CN218222099U (zh) 一种兽药粉剂生产用粉末混合罐
CN220945863U (zh) 一种片状砂浆的成型装置
CN111270317A (zh) 阳离子纤维素一体化搅拌喷淋装置
CN217392297U (zh) 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02081050U (zh) 一种染料分散装置
CN201906578U (zh) 一种异相液体均质机
CN218107608U (zh) 一种液相法生产2b酸的2b油混合装置
CN220861274U (zh) 一种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混合专用设备
CN215619507U (zh) 一种波形管生产模具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