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1820U - 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1820U
CN216411820U CN202123340562.5U CN202123340562U CN216411820U CN 216411820 U CN216411820 U CN 216411820U CN 202123340562 U CN202123340562 U CN 202123340562U CN 216411820 U CN216411820 U CN 216411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ke
translation
coil
coils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405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龙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3405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1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1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1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包括防抖单元、壳体和悬架结构,悬架结构水平延伸设置有防抖弹簧;防抖单元包括环绕设置的多个磁性件,位于磁性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平移线圈,位于磁性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平移线圈;设平移线圈所在平面为M平面,平移线圈通过电磁感应驱动防抖单元在平行于所述M平面的所在平面内进行平移移动,悬架结构通过弯曲形变以配合防抖单元的位移量。在磁性件的上、下两端上各设置一个防抖线圈,而多个的磁性件的设计,则会形成第一平移线圈层和第二平移线圈层,通过双层结构设计的防抖线圈,进而增加防抖单元的推动力,实现对体型更大的镜头进行承载的目的,提高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圈马达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产品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功能在不断进化,人们对拍照摄像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光学防抖马达也应运而生,它解决了人们在拍照过程中抖动带来的拍摄画质差的问题。
然而,随着现今的镜头的体型增加,会导致现有的防抖结构的推力不足的问题,即在防抖马达内的线圈所提供的推力不足,进而导致整个防抖马达性能严重下降,甚至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旨在改善现有防抖马达无法提供足够的推力,对体型较大的镜头进行承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包括防抖单元和容置所述防抖单元的壳体,所述壳体中部设置有容置相机的通孔,还包括多个环绕设置的悬架结构,所述悬架结构设置在所述防抖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悬架结构水平延伸设置有防抖弹簧;
所述防抖单元包括环绕设置的多个磁性件,位于所述磁性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平移线圈,位于所述磁性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平移线圈;
设所述平移线圈所在平面为M平面,所述平移线圈通过电磁感应驱动所述防抖单元在平行于所述M平面的所在平面内进行平移移动,所述悬架结构通过弯曲形变以配合所述防抖单元的位移量。
优选的,所述悬架结构包括呈相互垂直布置状态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和第二悬臂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防抖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的另一端上。
优选的,所述悬架结构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二连接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的另一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悬臂一端相插接的第一卡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悬臂一端相插接的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防抖单元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平移线圈串联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与多个所述第二平移线圈串联电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防抖单元还设置有对焦线圈,所述对焦线圈位于多个所述磁性件环绕的内部空间上,所述对焦线圈用于与所述磁性件进行磁感应驱动所述防抖单元沿垂直所述M平面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移线圈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平移线圈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磁性件设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平移线圈设置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平移线圈与所述第一平移线圈相同数量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磁性件的上、下两端上各设置一个防抖线圈,而多个的磁性件的设计,则会形成第一平移线圈层和第二平移线圈层,通过双层结构设计的防抖线圈,进而增加防抖单元的推动力,实现对体型更大的镜头进行承载的目的,提高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的适配性。
2、悬架结构采用焊接的工艺进行连接,达到将两个悬臂与防抖弹簧依次焊接形成整体。因为悬架结构需要具有弹性,因此若采用一体弯折成型的制作,则会对弯折后的悬架结构的平面度形成影响,进而造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次品率较高的问题。而通过焊接,则不需要进行折弯,材料的利用率高,通过组装焊接的方式还可以保证悬架结构的平面度,产品生产的良率稳定。
现有的防抖马达中的悬架结构一般采用铜金属进行制作,具有延展性的铜制作而成,例如压延铜,对压延铜在进行弯折时,需要45°角的方向弯折,否则容易发生断裂,在工艺上较为困难,且材料利用率低,增加生产成本。而类似锻压铜的金属,则无法进行弯折,存在材料上的使用缺陷。因此,通过焊接的方式制作成的悬架结构,则可以保证悬架结构的性能,以及材料的使用率高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的局部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的悬架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防抖单元;
101、磁性件;102、第一平移线圈;103、第二平移线圈;
104、第一柔性电路板;105、第二柔性电路板;106、对焦线圈;
20、壳体;201、通孔;
30、悬架结构;301、防抖弹簧;302、第一悬臂;303、第二悬臂;
304、第一连接片;305、第二连接片;
3021、第一卡槽;3031、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包括防抖单元10、容置防抖单元10的壳体20以及多个环绕设置的悬架结构30,壳体20中部设置有容置相机的通孔201,悬架结构30设置在防抖单元10与壳体20的底部之间,悬架结构30水平延伸设置有防抖弹簧301;防抖单元10包括环绕设置的多个磁性件101,磁性件101可以为永磁体,位于磁性件1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平移线圈102,位于磁性件10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平移线圈103;设平移线圈所在平面为M平面,平移线圈通过电磁感应驱动防抖单元10在平行于M平面的所在平面内进行平移移动,悬架结构30通过弯曲形变以配合防抖单元10的位移量。
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壳体20上的通孔201可以放置镜头,使得镜头与防抖单元10卡接,进而通过防抖单元10带动进行相应的聚焦和防抖,实现防抖马达的基本功能。本实施例中在磁性件101的上、下两端上夹持式的安装平移线圈,通过增加平移线圈的层数,进而提高平移线圈提供的电磁力,以满足对体型较大的镜头的防抖目的。
具体的,在使用时为第一平移线圈102和第二平移线圈103供电,通过磁性件101的磁场,产生相应的电磁力,进而带动安装在防抖单元10上的镜头在水平面内进行水平360度的任一个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消除抖动带来的影响。而悬架结构30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且悬架结构30的弹性系数可调,以满足在水平方向上调节位移量的目的,适配不同体型大小的镜头,保证水平方向上移动量的精准,从而保证抖动校正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利用的是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进行调节,当线圈越靠近磁性件101,使得线圈穿过的磁场线越多,因此可以产生更大的推力,带动镜头在水平面上移动。因此,在磁性件101的两面设置第一平移线圈102和第二平移线圈103达到的效果最大,若继续增加平移线圈的层数,则起到的效果远不如第一平移线圈102或第二平移线圈103,因此通过单纯的增加线圈的层数是无法达到有效提高推力的目的。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的增加第一平移线圈102和第二平移线圈103,以及人为设定第一平移线圈102和第二平移线圈103的厚度,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承载镜头的重量,使得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配性。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悬架结构30包括呈相互垂直布置状态的第一悬臂302和第二悬臂303,第一悬臂302的一端和第二悬臂303的一端焊接连接,防抖弹簧301设置在第一悬臂302的另一端上。将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设计为正方形结构,因此第一悬臂302和第二悬臂303在焊接后呈L字型结构,且第一悬臂302和第二悬臂303可以为弹簧片。多个悬架结构30可以圆周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壳体20内。
因为,悬架结构30在垂直悬臂方向上的弹性系数可调,可以适配不同型号镜头的使用。例如:增加或减少悬架结构30的弹性系数,以达到改变悬臂弹性系数的目的。同时,圆周阵列的安装一体式悬架结构30,可以使得悬架结构30在同一方向平移时弹性系数一致,以保证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移动量准确,从而保证抖动校正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悬架结构30设置有第一连接片304和第二连接片305,第一连接片304用于连接第一悬臂302和第二悬臂303,第二悬臂30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片305。为了便于固定第一悬臂302和第二悬臂303,通过连接片进行连接预固定,进而再进行焊接,降低焊接的困难,可以提高焊接的质量。同理,通过第二连接片305可以便于将第二悬臂303焊接固定在壳体20或防抖单元10上,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第二连接片305将第二悬臂303固定在壳体20上,而第一悬臂302固定在防抖单元10的架体上,使得防抖单元10上的镜头可以形成相对悬空的状态,进而在平行于M平面上进行移动防抖,垂直于M平面上进行对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304上设置有与第一悬臂302一端相插接的第一卡槽3021,以及与第二悬臂303一端相插接的第二卡槽3031。通过卡槽进行插接的方式预固定,操作简单,使用相对便捷,进而对悬臂和连接片之间进行焊接的效率较高,同时焊接的质量也相对提高。同理,第二连接片305与第二悬臂303之间也具有该效果。
本实施例中防抖单元10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平移线圈102串联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04,以及与多个第二平移线圈103串联电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105,第一柔性电路板104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05电连接设置。将多个第一平移线圈102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04串联形成一层线圈,并进行统一供电,因此可以产生推动镜头的电磁力。同理,第二平移线圈103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05的设计,则提高推动镜头的电磁力的上限,实现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可以承载体型更大的镜头,提高实用性和适配性。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抖单元10还设置有对焦线圈106,对焦线圈106设置在防抖单元10的内部,且对焦线圈106位于多个磁性件101环绕的内部空间上,对焦线圈106用于与磁性件101进行磁感应驱动防抖单元10沿垂直M平面方向移动。通过磁性件101可以提供稳定的磁场,再通过电流输入对焦线圈106内时,产生垂直于M平面的力,带动镜头进行移动对焦,而移动的方向可以通过电流流入的方向进行改变,实现在垂直于M平面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对焦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平移线圈102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平移线圈102圆周阵列设置在壳体20内,磁性件101设置的数量与第一平移线圈102设置的数量相同,第二平移线圈103与第一平移线圈102以磁性件为对称设置,且第二平移线圈103与第一平移线圈102设置的数量相同。通过四个的第一平移线圈102的设计,结合相应数量的磁性件101,可以提高磁场产生的电磁力,继而保证平移移动的力,实现快速进行防抖的目的,增加防抖的效果。同理,第二平移线圈103也设置有四个,以满足对磁性件101的夹持式设计,同时也提高相应的性能,达到增加防抖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包括防抖单元和容置所述防抖单元的壳体,所述壳体中部设置有容置相机的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环绕设置的悬架结构,所述悬架结构设置在所述防抖单元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悬架结构水平延伸设置有防抖弹簧;
所述防抖单元包括环绕设置的多个磁性件,位于所述磁性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平移线圈,位于所述磁性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平移线圈;
设所述平移线圈所在平面为M平面,所述平移线圈通过电磁感应驱动所述防抖单元在平行于所述M平面的所在平面内进行平移移动,所述悬架结构通过弯曲形变以配合所述防抖单元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结构包括呈相互垂直布置状态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和第二悬臂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防抖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的另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结构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二连接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悬臂的另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悬臂一端相插接的第一卡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悬臂一端相插接的第二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单元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平移线圈串联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与多个所述第二平移线圈串联电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单元还设置有对焦线圈,所述对焦线圈位于多个所述磁性件环绕的内部空间上,所述对焦线圈用于与所述磁性件进行磁感应驱动所述防抖单元沿垂直所述M平面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线圈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平移线圈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磁性件设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平移线圈设置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平移线圈与所述第一平移线圈相同数量对称设置。
CN202123340562.5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Active CN216411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0562.5U CN216411820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0562.5U CN216411820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1820U true CN21641182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6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40562.5U Active CN216411820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1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2490B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致动器
KR100932175B1 (ko) 소형 입체영상 촬영장치
US937763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with 3D elastic support structure
CN112415708A (zh) 一种防抖对焦马达及其应用模组
KR20060125236A (ko) 모바일용 액츄에이터
CN109061979A (zh) 镜头模组
CN214586188U (zh) 一种防抖对焦马达及其应用模组
CN112799206B (zh) 棱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80507A (zh) 可防抖的摄像模组、摄像装置
CN212785548U (zh) 防抖摄像模组、摄像头防抖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646915A (zh)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
CN100523981C (zh) 影像撷取系统及其对焦装置
CN216411820U (zh) 一种双层线圈的防抖马达
CN218938619U (zh) 镜头驱动装置、相机和电子设备
CN108345081B (zh) 支撑机构
KR100798862B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엑츄에이터
CN213244124U (zh) 摄像模组、移动终端以及车载设备
CN215642186U (zh) 一种防抖马达
CN210690917U (zh)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
CN113641054A (zh) 强推力的ois镜头驱动装置、相机和电子装置
CN219843528U (zh) 一种纯动圈式结构的镜头防抖马达
CN112612103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5344339U (zh) 一种新型ois马达
CN218767736U (zh) 一种三轴闭环摄像驱动装置
CN220896783U (zh) 传感器移动装置以及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