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5479U -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5479U
CN216405479U CN202123102542.4U CN202123102542U CN216405479U CN 216405479 U CN216405479 U CN 216405479U CN 202123102542 U CN202123102542 U CN 202123102542U CN 216405479 U CN216405479 U CN 216405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air
rail top
side wall
air channel
prefabr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25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业勇
付俊武
王维国
赵峰
高东波
李钢阳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unne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unne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unne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25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5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5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5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包括主体结构中板、轨顶风道底板、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轨顶风道结构为主体结构中板、轨顶风道底板、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相围形成的通道,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采用竖向U型闭合钢筋与主体结构中板连接,连接处采用合理的构造可以达到与现浇结构相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耗能能力,替代传统采用螺栓连接导致在长期振动作用下易发生松动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轨顶风道结构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构件轻便易安装、拼装密闭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轨顶风道是地铁车站二次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车站中板与结构侧墙的交接位置,悬挂于车站中板底面。轨顶风道主要四个作用,一是在列车运营期间起通风散热作用,二是当轨行区发生火灾起排烟作用,三是作为站台门上部安装构件,四是作为接触网的固定基面。由于盾构始发工期节点、盾构过站等原因,国内通常在主体结构中板预留连接钢筋和二次结构浇筑孔洞,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采用现浇法施工轨顶风道,现浇法施工存在作业面空间狭小,施工较为困难,安全风险大,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等诸多缺点。
轨顶风道结构与主体结构中板受力连接方式以及拼缝处密封形式是装配式轨顶风道设计的重点,现有的方式采用轨顶风道侧墙上预埋螺杆,预埋螺杆通过主体结构中板上的开孔,采用螺栓的形式连接,考虑装配节段重量和结构稳定性,通常在中板上开孔较为密集,对中板结构影响较大。对于设计在下部的螺栓长期在行车振动作用下易松动,对未来行车安全将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主体结构中板所需孔洞施工较难,及轨顶风道采用的螺栓连接在长期使用中存在易松动的问题,提供提前预制且防止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包括主体结构中板、轨顶风道底板、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所述轨顶风道结构为所述主体结构中板、轨顶风道底板、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相围形成的通道;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与主体结构中板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的顶部与所述主体结构中板的底部均预埋有U型闭合钢筋;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中板采用现浇施工或预制构件拼装成型;所述轨顶风道底板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之间空间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轨顶风道底板、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均通过工厂化预制,能有效提升构件实体质量和表观质量,加快现场施工速度,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减少现场作业安全风险。
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采用竖向U型闭合筋与主体结构中板连接,连接处采用合理的构造可以达到与现浇结构相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耗能能力,规避螺栓连接在长期振动作用下易发生松动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实现与车站主体结构同寿命,同时避免在主体结构中板上开孔,破坏中板结构的整体性。
轨顶风道结构施工速度快,拼装成型后密闭性好,并且克服了二次进场现浇施工轨顶风道时作业面空间狭小导致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困难,施工质量难以控制,需后期修补处理等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两两相对的内侧底部均设有托梁,所述轨顶风道底板通过所述托梁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与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的前面、后面及顶面均设有两道安装弹性橡胶密封垫的凹槽及位于两道凹槽中部的灌浆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的顶部两端均设有两个槽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的两个所述槽道内预均埋有U型闭合钢筋,所述一个槽道的内侧壁下部设有灌浆孔,另一个槽道的内侧壁上部位置设有出浆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的灌浆孔位于前端的槽道内,所述出浆孔位于后端的槽道内;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的灌浆孔位于后端的槽道内,所述出浆孔位于前端的槽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中板底部埋有U型闭合钢筋,且与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及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的两个所述槽道内预埋的U型闭合钢筋平行且交叉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设有下挂壁。
进一步的,所述轨顶风道底板前后两侧的中部设有内陷的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预制钢筋插杆,所述两块轨顶风道结构装配后,各自前后的所述通孔结合形成条形空间,该空间与所述预制钢筋插杆契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轨顶风道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构件轻便易安装、拼装密闭性好,通过工厂化预制构件,能加快工程建设,缩短工期,提升结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结构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结构中板,2-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01-下挂壁,4-轨顶风道底板,401-通孔,402-预制钢筋插杆,5-托梁,6-槽道,7-U型闭合钢筋,8-灌浆孔,9-出浆孔,10-凹槽,11-灌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包括主体结构中板1、轨顶风道底板4、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轨顶风道结构为主体结构中板1、轨顶风道底板4、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相围形成的通道;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与主体结构中板1的底面连接;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顶部与主体结构中板1的底部均预埋有U型闭合钢筋7;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均为中空结构;主体结构中板1采用现浇施工或预制构件拼装成型;轨顶风道底板4水平横向设置在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之间空间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轨顶风道底板4、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均通过工厂化预制,能有效提升构件实体质量和表观质量,加快现场施工速度,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减少现场作业安全风险。
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采用竖向U型闭合钢筋7与主体结构中板1连接,连接处采用合理的构造可以达到与现浇结构相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耗能能力,替代传统采用螺栓连接导致在长期振动作用下易发生松动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实现与车站主体结构同寿命,同时避免在主体结构中板1上开孔,破坏中板结构的整体性。
轨顶风道结构施工速度快,拼装成型后密闭性好,并且克服了二次进场现浇施工轨顶风道时作业面空间狭小导致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困难,施工质量难以控制,需后期修补处理等问题。
具体的,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两两相对的内侧底部均设有托梁5,轨顶风道底板4通过托梁5设置在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与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之间。
托梁5的设计替代的传统采用螺栓固定轨顶风道底板4的方式,托梁5与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一体成型。
具体的,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前面、后面及顶面均设有两道安装弹性橡胶密封垫的凹槽10及位于两道凹槽10中部的灌浆槽11。
具体的,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顶部两端均设有两个槽道6。
灌浆槽11用于从灌浆孔8向一个槽道6内注浆过程中,注满后延灌浆槽11向相邻的槽道6内继续注浆。
具体的,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两个槽道6内预均埋有U型闭合钢筋7,一个槽道6的内侧壁下部设有灌浆孔8,另一个槽道6的内侧壁上部位置设有出浆孔9。
U型闭合钢筋7用于灌浆时连接并加固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与主体结构中板1之间的连接处。
具体的,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的灌浆孔8位于前端的槽道6内,出浆孔9位于后端的槽道6内;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灌浆孔8位于后端的槽道6内,出浆孔9位于前端的槽道6内。
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灌浆孔8及出浆孔9采用上述布置,当两块轨顶风道装配时,灌浆孔8所在的槽道6与出浆孔9所在的槽道6相邻,灌浆孔8能够填补相邻出浆孔9所在槽道6中填充不完整的部分,使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与主体结构中板1连接更加紧密。
具体的,主体结构中板1底部埋有U型闭合钢筋7,且与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两个槽道6内预埋的U型闭合钢筋7平行且交叉排列。
平行且交叉排列的布置方式可完美契合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与主体结构中板1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设有下挂壁301,下挂壁301用于在后续的施工中安装站台门等设备。
具体的,轨顶风道底板4前后两侧的中部设有内陷的通孔401。
具体的,还包括预制钢筋插杆402,两块轨顶风道结构装配后,各自前后的通孔401结合形成条形空间,该空间与预制钢筋插杆402契合。
在预制轨顶风道底板4时将通孔401的规格进行预制,保证每个轨顶风道底板4的通孔401均相同,与预制钢筋插杆402具备高契合度,在装配轨顶风道时直接使用通孔401。
本实用新型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车站主体结构侧墙与主体结构中板1整体现浇或预制拼装施工完成后,根据轨顶风道整体长度及排热风孔和下挂壁301位置设计好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和风道底板的尺寸,根据轨顶风道长度确定相应数量。
S2、根据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侧墙的尺寸设计,在主体结构中板1相应位置预留U型闭合钢筋7,并在预制风道侧墙安装前在主体结构中板1底面绑扎U型闭合钢筋7。
S3、预制好的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运输到现场后,在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凹槽10内粘贴弹性橡胶密封垫;采用专用施工机具将预制风道升高至主体结构中板12放线位置,使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的U型闭合钢筋7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U型闭合钢筋7与主体结构中板12的U型闭合钢筋7平行,微调后至设计位置采用临时吊架或支架将其固定,两侧侧墙同步逐节拼装。
S4、拼装后分别通过灌浆孔8向槽道6灌注带有微膨胀及早强性质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至出浆孔9出浆后及时用木塞封堵,至凹槽10出浆后及时木塞封堵,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后停止注浆。
S5、待槽道6中灌注的微膨胀早强型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相应的临时吊架或支架。
S6、轨顶风道底板4放置在托梁5上,滑移至设计位置,在水平半圆通孔401拼装后形成整圆,放入契合的预制钢筋插杆402,灌注微膨胀超细型灌浆料。
S7、轨顶风道底板4与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之间留有的拼装间隙,以及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与主体结构中板1的拼装间隙均采用嵌缝料进行填充。
本实用新型在预制构件节点处均预留凹槽10灌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提高了节点连接处的密闭性;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和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为中空结构,保证结构尺寸和承载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结构重量;轨顶风道底板4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实现结构轻便,降低安装时操作难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中板(1)、轨顶风道底板(4)、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所述轨顶风道结构为所述主体结构中板(1)、轨顶风道底板(4)、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相围形成的通道;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与主体结构中板(1)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顶部与所述主体结构中板(1)的底部均预埋有U型闭合钢筋(7);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中板(1)采用现浇施工或预制构件拼装成型;所述轨顶风道底板(4)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之间空间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两两相对的内侧底部均设有托梁(5),所述轨顶风道底板(4)通过所述托梁(5)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与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前面、后面及顶面均设有两道安装弹性橡胶密封垫的凹槽(10)及位于两道凹槽(10)中部的灌浆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顶部两端均设有两个槽道(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两个所述槽道(6)内预均埋有U型闭合钢筋(7),所述一个槽道(6)的内侧壁下部设有灌浆孔(8),另一个槽道(6)的内侧壁上部位置设有出浆孔(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的灌浆孔(8)位于前端的槽道(6)内,所述出浆孔(9)位于后端的槽道(6)内;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灌浆孔(8)位于后端的槽道(6)内,所述出浆孔(9)位于前端的槽道(6)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中板(1)底部埋有U型闭合钢筋(7),且与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及所述第二预制轨顶风道侧墙(2)的两个所述槽道(6)内预埋的U型闭合钢筋(7)平行且交叉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轨顶风道侧墙(3)设有下挂壁(3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顶风道底板(4)前后两侧的中部设有内陷的通孔(4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钢筋插杆(402),所述两块轨顶风道结构装配后,各自前后的所述通孔(401)结合形成条形空间,该空间与所述预制钢筋插杆(402)契合。
CN202123102542.4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Active CN216405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2542.4U CN216405479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2542.4U CN216405479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5479U true CN216405479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2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2542.4U Active CN216405479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54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53570A (zh) * 2023-02-24 2023-03-28 中建六局(天津)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发泡陶瓷的预制轨顶风道装配式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53570A (zh) * 2023-02-24 2023-03-28 中建六局(天津)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发泡陶瓷的预制轨顶风道装配式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2862B (zh) 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与预制中板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6405479U (zh) 一种地铁车站抗震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轨顶风道结构
CN210458891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装置
CN108547645B (zh) 一种能实现预应力的装配式隧道支护装置及方法
CN110629976A (zh)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轨顶风道
CN108316337A (zh) 用于户内变电站的整体预制装配式主变基础及油坑结构
CN208415293U (zh) 用于户内变电站的整体预制装配式主变基础
CN210263417U (zh) 一种平移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与钢梁连接承重节点的结构
CN108411941A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29748U (zh) 一种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及与预制中板连接节点结构
CN208899660U (zh) 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
CN208472763U (zh) 一种顶管施工用后背墙
CN207348306U (zh) 轻质混凝土承重保温一体化墙板及连接结构
CN114856677A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全预制轨顶风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4615228U (zh) 一种地下车站分块装配式轨顶风道
CN115506488A (zh) 一种预制夹心保温外围护墙连接的方法
CN115828381A (zh) 一种便于纠倾的配电房基础设计方法
CN212671206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转换层外墙的封仓系统
JP3876429B2 (ja) シールドトンネル内の隔壁築造方法
CN114017058A (zh) 一种高原铁路隧道双车道无轨运输辅助坑道装配式风渠隔板施工方法
CN211899232U (zh) 预应力钢管桁架外挂墙板及使用该墙板制作安装的墙体
CN208309637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综合管廊标准段
CN209975578U (zh) 一种三舱对称预制综合管廊
CN208039487U (zh) 一种预制楼板和预制墙体的连接结构
CN207633583U (zh) 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