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3975U -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3975U
CN216393975U CN202122404367.8U CN202122404367U CN216393975U CN 216393975 U CN216393975 U CN 216393975U CN 202122404367 U CN202122404367 U CN 202122404367U CN 216393975 U CN216393975 U CN 216393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cleaning
rotating
swing
clea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43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星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jing Intelligent Innovation Shenzhe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43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3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3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3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其中清洁组件包括清洁装置和升降装置,清洁装置用于地面进行清洁并能够相对地面竖向升降,清洁装置设有定位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和受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摆臂,第一摆臂连接定位部并随定位部的竖向升降而上下摆动,第一摆臂能够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上下摆动以带动定位部竖向升降。本实用新型中,清洁装置既可以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脱离地面并保持在与地面脱离的状态,又便于实现随地面起伏的自适应浮动,提升了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清洁设备等清洁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清洁设备包括清洁组件,如拖地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模块,清洁设备可以利用清洁模块对地面或其他待清洁面进行清洁。不过,现有清洁设备的清洁模块无法相对清洁设备的机体进行升降,从而不利于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其清洁模块可以相对清洁设备的机体进行升降,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其清洁模块可以相对清洁设备的机体进行升降,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用于地面进行清洁并能够相对地面竖向升降,所述清洁装置设有定位部;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和受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能够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下摆动,所述第一摆臂连接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一摆臂的上下摆动能够使所述定位部竖向升降,所述定位部的竖向升降能够使所述第一摆臂上下摆动。
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施力结构,所述施力结构作用于所述第一摆臂;所述清洁装置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使所述施力结构储存复位势能,所述施力结构对所述第一摆臂的作用力增大;所述施力结构的复位势能的释放能够促进所述第一摆臂回摆和所述清洁装置向下回落。
可选地,所述施力结构为弹力施加结构。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连接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摆动,所述第二摆臂作用于所述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在所述第二摆臂的摆动作用下上下摆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摆臂具有摆动旋转中心,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旋转中心位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摆臂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摆臂包括下滑动壁,所述第二摆臂包括与所述下滑动壁配合的作动部,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第二摆臂的作动部下压所述下滑动壁并沿所述下滑动壁相对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摆臂带动所述定位部向上升起。
可选地,所述作动部向上摆动时,所述第一摆臂回摆,所述清洁装置回落;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所述作动部与所述下滑动壁相间隔且允许所述下滑动壁向下摆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移动槽,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旋转中心位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移动槽之间,所述移动槽的下壁形成所述下滑动壁,所述移动槽的上壁形成上限制壁,所述移动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作动部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施力结构,所述施力结构作用于所述第一摆臂;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所述施力结构对所述第一摆臂施加作用力并传递给所述清洁装置以增大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力;所述清洁装置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使所述施力结构储存复位势能,所述施力结构对所述第一摆臂的作用力逐渐增大;所述施力结构的复位势能的释放能够促进所述第一摆臂回摆和所述清洁装置向下回落。
可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蜗杆,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蜗轮部,所述蜗轮部和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旋转时带动所述蜗轮部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摆臂摆动;所述第一摆臂具有旋转中心,所述第二摆臂的旋转中心与所述蜗轮部的旋转中心重合;或者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和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旋转时带动所述齿轮部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摆臂摆动;所述第二摆臂具有旋转中心,所述第二摆臂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齿轮部的旋转中心重合;或者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丝杆,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和所述丝杆啮合,所述丝杆旋转时带动所述齿轮部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摆臂摆动;所述第二摆臂具有旋转中心,所述第二摆臂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齿轮部的旋转中心重合。
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第一摆臂和/或所述第二摆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组件。
可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旋转轮,所述旋转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位置;所述第一摆臂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位置;所述旋转轮以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摆臂以第二方向摆动,所述第一摆臂通过所述定位部抬升所述清洁装置;所述旋转轮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轮释放对所述第一摆臂的限制,所述第一摆臂以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回摆,所述清洁装置回落。
可选地,所述旋转轮上设有推动部,所述第一摆臂设有被推部;所述旋转轮以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被推部以带动所述第一摆臂以所述第二方向摆动;所述旋转轮以与所述第三方向转动时,所述推动部背离所述被推部,所述第一摆臂以所述第四方向回摆。
可选地,所述旋转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旋转中心重合。
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旋转轮以随所述旋转轮转动,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作用在所述第一摆臂;所述旋转轮以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推动所述第一摆臂以促进所述第一摆臂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的回摆和所述清洁装置的回落;于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所述扭簧能够增大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力;于所述清洁装置受到向上的推力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第一摆臂推动,所述扭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旋转轮转动连接在同一转动轴,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动轴。
可选地,所述旋转轮为齿轮或者蜗轮。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摆臂滑动连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摆臂之间的相对滑动能够使所述定位部的竖向升降运动和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相互转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摆臂摆动连接在一固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旋转轴、清洁模块和旋转分离座,所述旋转轴的下端连接有所述清洁模块,所述旋转轴装设在所述旋转分离座并能够相对所述旋转分离座旋转,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旋转分离座以利用所述旋转分离座带动所述旋转轴轴向移动;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可选地,所述旋转轴上同轴设置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旋转装置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清洁装置升降时,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齿轮部相对所述旋转装置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传动齿轮;所述齿轮部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齿轮部啮合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清洁装置升降时,所述齿轮部相对所述传动齿轮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传动体,所述传动体上形成有轴孔;所述旋转轴同轴穿设在所述传动体的轴孔并能够以周向固定、轴向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传动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轴孔的侧壁设置有轴向滑槽;所述转轴包括轴体和设置在所述轴体上的侧凸结构,所述侧凸结构与所述轴向滑槽适配;所述侧凸结构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向滑槽,所述转轴和所述传动体借由所述侧凸结构与所述轴向滑槽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或者
所述旋转轴的侧壁设置有在轴向滑槽;所述轴孔处设有与所述轴向滑槽适配的侧凸结构;所述侧凸结构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向滑槽,所述旋转轴和所述传动体借由所述侧凸结构与所述轴向滑槽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体和如前所述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摆臂能够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上下摆动,第一摆臂的上下摆动能够使定位部竖向升降进而使整个清洁装置竖向升降,而定位部的竖向升降能够使第一摆臂上下摆动,进而使得清洁装置既可以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脱离地面并保持在与地面脱离的状态,又便于实现随地面起伏的自适应浮动,提升了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清洁组件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清洁装置和第一摆臂等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清洁组件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一摆臂、旋转轮和扭簧等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清洁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清洁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清洁组件,清洁组件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清洁设备可以但不限制为清洁机器人。清洁组件可以但不限制为拖地组件(如附图所示)。
请参阅图1至3,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清洁组件的第一实施例。
清洁组件包括清洁装置1和升降装置3,清洁装置1用于地面进行清洁并能够相对地面竖向升降,清洁装置1设有定位部150;升降装置3包括升降驱动机构30和受升降驱动机构30驱动的第一摆臂31,第一摆臂31连接定位部150并随定位部150的竖向升降而上下摆动,第一摆臂31能够在升降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上下摆动以带动定位部150竖向升降。
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1能够在升降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上下摆动,第一摆臂31的上下摆动能够使定位部150竖向升降进而使整个清洁装置1竖向升降,而定位部150的竖向升降能够使第一摆臂31上下摆动,进而使得清洁装置1既可以在升降装置3的带动下脱离地面并保持在与地面脱离的状态,又便于实现随地面起伏的自适应浮动,提升了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在该实施例中,清洁组件还包括施力结构,施力结构作用于第一摆臂31;清洁装置1向上移动时,第一摆臂31的摆动使施力结构储存复位势能,施力结构对第一摆臂31的作用力增大;施力结构的复位势能的释放能够促进第一摆臂31回摆和清洁装置1向下回落。借由作用于第一摆臂31的施力结构的设置,有利于促进清洁装置1向上移动后的回落。
具体地,在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施力结构对第一摆臂31施加作用力,并能够通过第一摆臂31传递给清洁装置1以增大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力,同时也有利于清洁过程中经过凹陷区域时清洁装置1的自动下沉。
具体地,“施力结构的复位势能的释放促进第一摆臂31回摆和清洁装置1向下回落”,并不要求满足清洁装置1在各升降模式下的回落。比如,可以是清洁装置1向上浮动后回落时,施力结构的复位势能的释放才能够促进清洁装置1向下回落,而清洁装置1从抬升状态回落时,可以完全依靠升降驱动机构30的带动。当然,也可以是在清洁装置1需要从抬升状态回落时,随着升降驱动机构30的运动,第一摆臂31不断失去位置上受到的限制,进而施力结构复位势能的释放可以促进第一摆臂31的回摆和清洁装置1的向下回落。
具体地,施力结构为弹力施加结构,清洁装置1向上移动时,第一摆臂31的摆动可以使弹力施加结构储存弹性势能。当然,施力结构并不局限为弹力施加结构,比如也可以是磁力施加结构。
进一步地,弹力施加结构为弹性件4,比如压簧。弹性件4可以设置在第一摆臂31和一固定位置之间,比如,第一摆臂31与清洁组件的壳体组件5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1摆动连接在一固定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升降装置3还包括第二摆臂32,第二摆臂32连接在升降驱动机构30的输出端并能够在升降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摆动,第二摆臂32作用于第一摆臂31,第一摆臂31在第二摆臂32的摆动作用下而上下摆动。借由第二摆臂32与第一摆臂31的配合,容易使第一摆臂31进行上下摆动。
为了使第一摆臂31容易摆动,第一摆臂31具有摆动旋转中心,第一摆臂31的摆动旋转中心位于定位部150与第二摆臂32之间。这样,第二摆臂32作用于第一摆臂31的摆动旋转中心远离定位部150的一端时容易使第一摆臂31摆动。具体地,摆动旋转中心位于一固定位置。进一步地,该固定位置形成在壳体组件5,壳体组件5上凸设有一对凸耳51,第一摆臂31的中部设置在两凸耳51之间并通过一枢轴(图未示)转动连接在两凸耳51上;但不限于此。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1包括下滑动壁311,第二摆臂32包括与下滑动壁311配合的作动部321,在升降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第二摆臂32的作动部321下压下滑动壁311并沿下滑动壁311相对滑动,以使第一摆臂31带动定位部150向上升起。通过第二摆臂32的作动部321与下滑动壁311的配合,能够带动第一摆臂31摆动,进而抬升清洁装置1。
具体地,作动部321向上摆动时,清洁装置1能够自动回落,第一摆臂31能够自动回摆;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接触时,作动部321与下滑动壁311相间隔且允许下滑动壁311向下摆动。也就是说,当需要清洁装置1从抬升状态回落时,作动部321在升降驱动机构30的作用下向上摆动,此时清洁装置1可以不依靠作动部321的带动,其能够在自身重力等的作用下自动回落。而在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接触时,作动部321与下滑动壁311相间隔且允许下滑动壁311向下摆动,则使得清洁装置1能够相对水平地面进行上下浮动。
进一步地,第一摆臂31包括移动槽312,第一摆臂31的摆动旋转中心位于定位部150与移动槽312之间,移动槽312的下壁形成下滑动壁311,移动槽312的上壁形成上限制壁313,移动槽312的宽度(即下滑动壁311与上限制壁313之间的距离)大于作动部321的宽度。借由移动槽312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二摆臂32和第一摆臂31配合的可靠性,而且由于移动槽312的宽度大于作动部321的宽度,可以使清洁装置1从抬升状态自动回落以及上下浮动。
进一步地,清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4,弹性件4作用于第一摆臂31;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接触时,弹性件4对第一摆臂31施加作用力并传递给清洁装置1以增大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力;清洁装置1向上移动时,第一摆臂31的摆动使弹性件4储存复位势能,弹性件4对第一摆臂31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弹性件4的复位势能的释放能够促进第一摆臂31回摆和清洁装置1向下回落。由于在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接触时,弹性件4能够对第一摆臂31施加作用力并传递给清洁装置1,进而可以增加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力,提升清洁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清洁装置1下沉至地面的凹陷区域;同时弹性件4的复位势能也能够促进清洁装置1的向下回落。
具体地,弹性件4作用于第一摆臂31远离定位部150的一端以更好的作用于第一摆臂31。进一步地,弹性件4为压簧,压簧的上端作用于第一摆臂31的底部,压簧的下端设置在壳体组件5,当然这只是具体示例,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为第一摆臂31提供对应作用力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弹性件4,只要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的施力结构皆可。
在该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30包括蜗杆301,第二摆臂32与升降驱动机构30连接的一端设有蜗轮部322,蜗轮部322和蜗杆301啮合,蜗杆301旋转时带动蜗轮部322旋转进而使第二摆臂32摆动;第一摆臂31具有旋转中心,第二摆臂32的旋转中心与蜗轮部322的旋转中心重合。通过该技术手段,能够使第二摆臂32进行可靠的摆动。具体地,蜗杆301与升降驱动电机302传动连接。
当然,第一摆臂被驱动的方式并局限于上述方式。比如,在另一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第二摆臂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齿轮部,齿轮部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旋转时带动齿轮部旋转进而使第二摆臂摆动;第二摆臂具有旋转中心,第二摆臂的旋转中心与齿轮部的旋转中心重合。在再一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第二摆臂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齿轮部,齿轮部和丝杆啮合,丝杆旋转时带动齿轮部旋转进而使第二摆臂摆动;第二摆臂具有旋转中心,第二摆臂的旋转中心与齿轮部的旋转中心重合。
在该实施例中,清洁组件还包括壳体组件5,第一摆臂31和/或第二摆臂32转动连接在壳体组件5。壳体组件5设有升降驱动机构30等。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部150与第一摆臂31滑动连接,定位部150与第一摆臂31之间的相对滑动能够使定位部150的竖向升降运动和第一摆臂31的摆动相互转换。通过该技术手段,便于利用第一摆臂31与定位部150的配合同时实现清洁装置1的抬升和上下浮动。
具体地,第一摆臂31上形成有滑槽314,定位部150滑设在滑槽314,定位部150于滑槽314内的滑动能够使定位部150的竖向移动和第一摆臂31的摆转运动相互转换。
进一步地,第一摆臂3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支臂315,两支臂315上均形成有滑槽314,清洁装置1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部150,两定位部150对应滑设在两滑槽314内。
在该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包括旋转轴10、清洁模块11和旋转分离座15,旋转轴10的下端连接有清洁模块11,旋转轴10装设在旋转分离座15并能够相对旋转分离座15旋转,定位部150设置在旋转分离座15以利用旋转分离座15带动旋转轴10;清洁组件还包括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与旋转轴10传动连接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通过将旋转轴10设置在旋转分离座15上,并在旋转分离座15上设置定位部150,便于利用旋转分离座15带动旋转轴10升降。
在该实施例中,对旋转分离座15的形式并不作限制,其既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一个以上零件的结合体。只要能够与旋转轴10之间实现旋转分离且能够带动其升降即可。
具体地,旋转分离座15与旋转轴10之间可以设有支撑轴承13。进一步地,可以利用螺丝将支撑轴承13的内圈与旋转轴10固定在一起。
当然,也不排除旋转分离座15为轴承或包括轴承的情况,比如,旋转分离座15可以包括上述支撑轴承13的外圈。
具体地,旋转轴10上同轴设置有齿轮部12,齿轮部12与旋转装置2传动连接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清洁装置1升降时,旋转轴10带动齿轮部12相对旋转装置2轴向移动。通过旋转轴10上齿轮部12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实现旋转轴10的旋转和轴向升降。
进一步地,齿轮部12设置在旋转轴10的方式并不作限制,比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两者实际为一个零件)。
进一步地,旋转装置2包括传动齿轮21;传动齿轮21和齿轮部12啮合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清洁装置1升降时,齿轮部12相对传动齿轮21轴向移动。
更进一步地,旋转装置2还包括与传动齿轮21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电机22,在旋转驱动电机22的驱动下,传动齿轮21旋转并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部12旋转,进而使旋转轴10和清洁模块11旋转。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齿轮部12与旋转装置2的传动来实现旋转轴10与旋转装置2的传动连接仅是可选方式之一。旋转轴10与旋转装置2传动连接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够使旋转轴10旋转即可。比如,还可以清洁组件的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中的传动方案。
具体地,旋转轴10上还设有位于齿轮部12上方和下方的轴承14,旋转轴10轴向移动时带动齿轮部12于两轴承14之间移动,两轴承14可以用来限制齿轮部12和旋转轴10的轴向移动距离。
请参阅图4,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清洁组件的第二实施例。
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施力结构的设置位置不同。在该实施例中,施力结构作用在旋转分离座15上,在清洁装置1上升的至少部分过程中,施力结构储存复位势能,施力结构对旋转分离座15的施加的向下的力逐渐增大,进而可以为旋转分离座15的回落提供助力。具体地,在清洁装置1对水平地面清洁时,施加结构能够为旋转分离座15提供向下的力以增大其与地面的接触力。
本实施例对施力结构的形式不作限制。比如可以是弹力施加结构,弹力施加机构包括弹性件4’,弹性件4’可以是附图中显示的压簧,在清洁装置1上升时,压簧可以被压缩,还可以是扭簧,扭簧的一端作用于旋转分离座15,在清洁装置1上升时,扭簧的一端被推动以使扭簧储存弹性势能,还可以是拉簧或弹力绳,其一端连接在旋转分离座15,另一端可以连接在一固定位置,清洁装置1上升时,拉簧或弹力绳被拉伸以储存弹性势能,等等,施加结构除了可以是弹力施加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施力结构,比如磁力施加结构,只要能实现相应的效果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在设置有施力结构的情况下,对其设置位置不作限制,并不局限于各实施例中显示的具体方式,只要能够达成相应的效果即可。另外,施力结构也不限制为仅在一个位置设置,比如可以同时设置作用于第一摆臂和旋转分离座的施力结构,或者同时设置作用于第一摆臂和旋转轴的施力结构,等等。
请参阅图5至7,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清洁组件的第三实施例。
清洁组件包括清洁装置1和升降装置3,清洁装置1用于地面进行清洁并能够相对地面竖向升降,清洁装置1设有定位部150;升降装置3包括升降驱动机构30和受升降驱动机构30驱动的第一摆臂31,第一摆臂31连接定位部150并随定位部150的竖向升降而上下摆动,第一摆臂31能够在升降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上下摆动以带动定位部150竖向升降。
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1能够在升降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上下摆动,第一摆臂31的上下摆动能够使定位部150竖向升降进而使整个清洁装置1竖向升降,而定位部150的竖向升降能够使第一摆臂31上下摆动,进而使得清洁装置1既可以在升降装置3的带动下脱离地面并保持在与地面脱离的状态,又便于实现随地面起伏的自适应浮动,提升了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部150与第一摆臂31滑动连接,定位部150与第一摆臂31之间的相对滑动能够使定位部150的竖向升降运动和第一摆臂31的摆动相互转换。通过该技术手段,便于利用第一摆臂31与定位部150的配合同时实现清洁装置1的抬升和上下浮动。
具体地,第一摆臂31上形成有滑槽314,定位部150滑设在滑槽314,定位部150于滑槽314内的滑动能够使定位部150的竖向移动和第一摆臂31的摆转运动相互转换。
在该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包括旋转轴10、清洁模块11和旋转分离座15,旋转轴10的下端连接有清洁模块11,旋转轴10装设在旋转分离座15并能够相对旋转分离座15旋转,定位部150设置在旋转分离座15以利用旋转分离座15带动旋转轴10;清洁组件还包括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与旋转轴10传动连接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通过将旋转轴10设置在旋转分离座15上,并在旋转分离座15上设置定位部150,便于利用旋转分离座15带动旋转轴10升降。
在该实施例中,对旋转分离座15的形式并不作限制,其既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一个以上零件的结合体。只要能够与旋转轴10之间实现旋转分离且能够带动其升降即可。
具体地,旋转分离座15与旋转轴10之间可以设有支撑轴承13。进一步地,可以利用螺丝将支撑轴承13的内圈与旋转轴10固定在一起。
当然,也不排除旋转分离座15为轴承或包括轴承的情况,比如,旋转分离座15可以包括上述支撑轴承13的外圈。
具体地,旋转轴10上同轴设置有齿轮部12,齿轮部12与旋转装置2传动连接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清洁装置1升降时,旋转轴10带动齿轮部12相对旋转装置2轴向移动。通过旋转轴10上齿轮部12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实现旋转轴10的旋转和轴向升降。
进一步地,旋转装置2包括传动齿轮21;齿轮部12与旋转轴10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传动齿轮21和齿轮部12啮合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清洁装置1升降时,齿轮部12相对传动齿轮21轴向移动。更进一步地,旋转装置2还包括与传动齿轮21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电机22,在旋转驱动电机22的驱动下,传动齿轮21旋转并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部12旋转,进而使旋转轴10和清洁模块11旋转。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齿轮部12与旋转装置2的传动来实现旋转轴10与旋转装置2的传动连接仅是可选方式之一。旋转轴10与旋转装置2传动连接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够使旋转轴10旋转即可。比如,还可以清洁组件的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中的传动方案。
具体地,旋转轴10上还设有位于齿轮部12上方和下方的轴承14,旋转轴10轴向移动时带动齿轮部12于两轴承14之间移动,两轴承14可以用来限制齿轮部12和旋转轴10的轴向移动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30包括旋转轮303,旋转轮303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位置;第一摆臂31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位置;旋转轮303以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一摆臂31以第二方向摆动;旋转轮303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转动时,旋转轮303释放对第一摆臂31的限制,第一摆臂31以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回摆,清洁装置1回落。通过该技术手段,在能够以简单的驱动机构实现驱动第一摆臂31以抬升清洁装置1的同时,第一摆臂31不会限制清洁装置1清洁水平地面时的上下浮动,也就是说,清洁装置1清洁水平地面时能够上下浮动并连动第一摆臂31。
具体地,旋转轮303为齿轮。齿轮可以与丝杆304啮合以被驱动旋转。丝杆304可以直接与一升降驱动电机305连接以被其驱动。当然,旋转轮303并不限于为齿轮,比如,还可以是蜗轮,相应的,可以利用一蜗杆与之配合来驱动其旋转。
具体地,旋转轮303的旋转中心与第一摆臂31的摆动旋转中心重合;但不限于此。
具体地,旋转轮303上设有推动部3031,第一摆臂31设有被推部316;旋转轮303以第一方向转动时,推动部3031推动被推部316以带动第一摆臂31以第二方向摆动;旋转轮303以第三方向转动时,推动部3031背离被推部316,第一摆臂31以第四方向回摆,清洁装置1回落。通过该技术手段,在能够以简单而可靠的驱动机构实现对第一摆臂31的驱动和释放。在具体的示例中,被推部316和定位部150位于第一摆臂31的摆动旋转中心的同一侧,但不限于此,被推部316和定位部150也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摆臂31的摆动旋转中心的不同侧。
进一步地,推动部3031由旋转轮303向一侧凸设。被推部316由第一摆臂31朝向旋转轮303的一侧凸设。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清洁组件还包括扭簧6,扭簧6的第一端连接在旋转轮303以随旋转轮303转动,扭簧6的第二端作用在第一摆臂31;旋转轮303以第二方向转动时,扭簧6的第二端推动第一摆臂31以促进第一摆臂31在第四方向上的回摆和清洁装置1的回落;于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扭簧6能够增大清洁装置1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力以增强清洁装置1对地面的清洁效果;于清洁装置1受到向上的推力时,扭簧6的第二端被第一摆臂31推动,扭簧6的弹性势能增大以有利于清洁装置1的快速回落。通过该技术手段,既能够在清洁装置1从抬升状态回落的过程中利用扭簧6推动第一摆臂31以促进清洁装置1的回落,又可以利用扭簧6来帮助清洁装置1进行相对地面的自适应浮动。
关于扭簧6的第一端与旋转轮303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使扭簧6的第一端随旋转轮303转动即可;比如,可以在旋转轮303的侧部开设供其插设连接的孔,也可以利用凸设在旋转轮303的侧部的凸台结构对其进行支撑。
更进一步地,旋转轮303以第三方向转动时,扭簧6的第二端压在被推部316上以推动第一摆臂31复位;被推部316位于扭簧6的第二端与推动部3031之间。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第一摆臂31和旋转轮303转动连接在同一转动轴35,扭簧6套设在转动轴35,由此保证相互配合的效果和可靠性。但不限于此。转动轴35可以固定连接在清洁组件的壳体组件5。
请参阅图8至10,其分别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清洁组件的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
该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旋转轴10与旋转装置2的传动连接的方式不同。在该实施例中,旋转轴10上没有设置可以带动其旋转并可随其轴向移动的齿轮部。
在该两实施例中,旋转装置2包括传动体23,传动体23上形成有轴孔231;旋转轴10同轴穿设在传动体23的轴孔231并能够以周向固定、轴向可移动的方式与传动体23连接。
在第四实施例中,轴孔231的侧壁设置有轴向滑槽232;旋转轴10上设置有侧凸结构17(不限制设置的方式,比如可以是一体式的结构或者固定连接),侧凸结构17与轴向滑槽232适配;侧凸结构17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轴向滑槽232,旋转轴10和传动体23借由侧凸结构17与轴向滑槽232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借由侧凸结构17与轴向滑槽232的配合能够实现旋转轴10和传动体23在周向上的固定以进行旋转运动的传递,而且由于侧凸结构17可沿轴向滑槽232进行轴向上的滑动,使得旋转轴10和清洁装置1能够相对传动体23进行轴向上的移动,从而既容易利用旋转装置2驱动清洁装置1旋转,又能够实现清洁装置1的轴向可移动。
在第五实施例中,旋转轴10的侧壁设置有在轴向滑槽18;轴孔231处设有与轴向滑槽18适配的侧凸结构233;侧凸结构233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轴向滑槽18,旋转轴10和传动体23借由侧凸结构233与轴向滑槽18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借由侧凸结构233与轴向滑槽18的配合能够实现旋转轴10和传动体23在周向上的固定以进行旋转运动的传递,而且由于侧凸结构233可沿轴向滑槽18进行轴向上的滑动,使得旋转轴10和清洁装置1能够相对传动体23进行轴向上的移动,从而既容易利用旋转机构驱动清洁装置1旋转,又能够实现清洁装置1的轴向可移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用于地面进行清洁并能够相对地面竖向升降,所述清洁装置设有定位部;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和受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能够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下摆动,所述第一摆臂连接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一摆臂的上下摆动能够使所述定位部竖向升降,所述定位部的竖向升降能够使所述第一摆臂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施力结构,所述施力结构作用于所述第一摆臂;
所述清洁装置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使所述施力结构储存复位势能,所述施力结构对所述第一摆臂的作用力增大;
所述施力结构的复位势能的释放能够促进所述第一摆臂回摆和所述清洁装置向下回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结构为弹力施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连接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摆动,所述第二摆臂作用于所述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在所述第二摆臂的摆动作用下上下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摆臂具有摆动旋转中心,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旋转中心位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摆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摆臂包括下滑动壁,所述第二摆臂包括与所述下滑动壁配合的作动部,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第二摆臂的作动部下压所述下滑动壁并沿所述下滑动壁相对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摆臂带动所述定位部向上升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动部向上摆动时,所述第一摆臂回摆,所述清洁装置回落;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所述作动部与所述下滑动壁相间隔且允许所述下滑动壁向下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移动槽,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旋转中心位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移动槽之间,所述移动槽的下壁形成所述下滑动壁,所述移动槽的上壁形成上限制壁,所述移动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作动部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施力结构,所述施力结构作用于所述第一摆臂;
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所述施力结构对所述第一摆臂施加作用力并传递给所述清洁装置以增大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力;
所述清洁装置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使所述施力结构储存复位势能,所述施力结构对所述第一摆臂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所述施力结构的复位势能的释放能够促进所述第一摆臂回摆和所述清洁装置向下回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蜗杆,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蜗轮部,所述蜗轮部和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旋转时带动所述蜗轮部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摆臂摆动;所述第一摆臂具有旋转中心,所述第二摆臂的旋转中心与所述蜗轮部的旋转中心重合;或者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和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旋转时带动所述齿轮部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摆臂摆动;所述第二摆臂具有旋转中心,所述第二摆臂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齿轮部的旋转中心重合;或者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丝杆,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和所述丝杆啮合,所述丝杆旋转时带动所述齿轮部旋转进而使所述第二摆臂摆动;所述第二摆臂具有旋转中心,所述第二摆臂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齿轮部的旋转中心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第一摆臂和/或所述第二摆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旋转轮,所述旋转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位置;
所述第一摆臂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位置;
所述旋转轮以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摆臂以第二方向摆动,所述第一摆臂通过所述定位部抬升所述清洁装置;
所述旋转轮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轮释放对所述第一摆臂的限制,所述第一摆臂以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回摆,所述清洁装置回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轮上设有推动部,所述第一摆臂设有被推部;
所述旋转轮以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被推部以带动所述第一摆臂以所述第二方向摆动;
所述旋转轮以与所述第三方向转动时,所述推动部背离所述被推部,所述第一摆臂以所述第四方向回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旋转中心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旋转轮以随所述旋转轮转动,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作用在所述第一摆臂;
所述旋转轮以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推动所述第一摆臂以促进所述第一摆臂在所述第四方向上的回摆和所述清洁装置的回落;
于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所述扭簧能够增大所述清洁装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力;
于所述清洁装置受到向上的推力时,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被所述第一摆臂推动,所述扭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旋转轮转动连接在同一转动轴,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动轴。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为齿轮或者蜗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摆臂滑动连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摆臂之间的相对滑动能够使所述定位部的竖向升降运动和所述第一摆臂的摆动相互转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摆动连接在一固定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旋转轴、清洁模块和旋转分离座,所述旋转轴的下端连接有所述清洁模块,所述旋转轴装设在所述旋转分离座并能够相对所述旋转分离座旋转,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旋转分离座以利用所述旋转分离座带动所述旋转轴轴向移动;
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上同轴设置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旋转装置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清洁装置升降时,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齿轮部相对所述旋转装置轴向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传动齿轮;
所述齿轮部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齿轮部啮合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清洁装置升降时,所述齿轮部相对所述传动齿轮轴向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传动体,所述传动体上形成有轴孔;
所述旋转轴同轴穿设在所述传动体的轴孔并能够以周向固定、轴向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传动体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孔的侧壁设置有轴向滑槽;所述转轴包括轴体和设置在所述轴体上的侧凸结构,所述侧凸结构与所述轴向滑槽适配;所述侧凸结构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向滑槽,所述转轴和所述传动体借由所述侧凸结构与所述轴向滑槽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或者
所述旋转轴的侧壁设置有在轴向滑槽;所述轴孔处设有与所述轴向滑槽适配的侧凸结构;所述侧凸结构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向滑槽,所述旋转轴和所述传动体借由所述侧凸结构与所述轴向滑槽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25.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
CN202122404367.8U 2021-09-30 2021-09-30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Active CN216393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4367.8U CN2163939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4367.8U CN2163939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3975U true CN216393975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4367.8U Active CN2163939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3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6914B (zh) 滚刷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112914425B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6393975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KR102569013B1 (ko) 청소 어셈블리 및 청소 로봇
CN216569820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CN112361145A (zh) 一种基于重力感应自动调节镜头高度并补光的识别装置
CN215305577U (zh) 滚刷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8045001U (zh) 清洁机器人及其应用的清洁装置、升降装置
CN111174074A (zh) 一种轴承上油辅助装置
CN109157170B (zh) 智能型保姆机器人
CN216569819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CN108024680B (zh) 污水箱密封结构
CN217645157U (zh) 升降旋转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6569821U (zh) 清洁组件和清洁设备
CN114916869A (zh) 旋转升降拖地装置及扫地机
CN114831546A (zh) 清洁机器人及清洁设备
CN210396385U (zh) 一种指纹把手离合器
CN219699812U (zh) 清洁装置以及升降装置
CN112971599A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217218923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7488531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1299800U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100411811C (zh) 切断机护目盖的内藏式闭锁装置
CN101930880B (zh) 预储能的遥控塑壳断路器电操机构
CN215272469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 Yunzhongcheng A2901, Wanke Yuncheng Phase 6, Dashi Er Road, Xili Community, Xi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jing Intelligent Innovation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building 7, No. 4, Xingye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