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9205U -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9205U
CN216389205U CN202123143492.4U CN202123143492U CN216389205U CN 216389205 U CN216389205 U CN 216389205U CN 202123143492 U CN202123143492 U CN 202123143492U CN 216389205 U CN216389205 U CN 216389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system
lug
connection
coi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34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叶
顾园
冉勇
张怀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434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9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9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9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其中,该电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线圈绕组和线圈骨架,所述线圈绕组安装于所述线圈骨架,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连接导线;还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线圈绕组电连接的接线片,所述线圈骨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接线片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线圈骨架和/或所述接线片,并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压接于所述接线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系统能够提高接线片与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气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的电磁系统一般包括控制模块、线圈绕组和线圈骨架,其中,线圈绕组安装于线圈骨架,线圈骨架设置有接线片,用于连接线圈绕组和设置于控制模块的导线。
在现有常规的方案中,控制模块的导线和接线片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由于焊接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接线片和导线的连接可靠性大幅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其中,该电磁系统能够提高接线片与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线圈绕组和线圈骨架,所述线圈绕组安装于所述线圈骨架,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连接导线;还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线圈绕组电连接的接线片,所述线圈骨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接线片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线圈骨架和/或所述接线片,并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压接于所述接线片。
相比于焊接固定,采用连接件对连接导线进行压接、以实现连接导线和接线片电连接的结构,更能够保证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电磁系统在使用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有利于保证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另外,在上述的方案中,用于和连接件相配合的固定部设置在线圈骨架的安装槽内,而非悬空设置于线圈骨架的外侧,固定部的安装可靠性较高,能够较好地避免外界振动等因素对于接线片和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产生影响。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和与两所述槽侧壁相连的槽底壁,两所述槽侧壁均设置有插接槽体,所述槽底壁设置有卡接口,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卡接口卡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两所述插接槽体均过盈装配。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包括头部和螺纹杆部,所述螺纹杆部能够穿过所述连接孔、以与所述线圈骨架相连,和/或,所述螺纹杆部能够与所述连接孔相连,所述头部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压接于所述接线片。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部与所述连接孔相连,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区域和其他区域,所述连接区域设置有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其他区域。
可选地,所述接线片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线圈绕组具有绕组进出线,所述连接部用于和所述绕组进出线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固定部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绕组进出线绕接于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线圈绕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接线片的数量为三个,三所述接线片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线圈骨架。
可选地,所述线圈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安装有一个所述接线片,所述第二连接块安装有两个所述接线片,所述第二连接块还设置有遮挡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两所述接线片通过所述遮挡部相隔离。
可选地,所述连接导线包括线芯和外皮,所述线芯具有突出所述外皮的部分,该部分具有U型的插接部或者圆环形的套接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插接部或所述套接部与所述接线片相互压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电磁系统,所述电磁系统为上述的电磁系统。
由于上述的电磁系统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电磁系统的接触器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电磁系统中线圈骨架、螺纹连接件和接线片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图2中安装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电磁系统中线圈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安装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电磁系统中单个接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对应图6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电磁系统中连接导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电磁系统中连接导线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图9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控制模块、11连接导线、111线芯、111a插接部、111b套接部、112外皮;
2线圈绕组;
3线圈骨架、3a第一连接块、3b第二连接块、3c遮挡部、31安装槽、311槽侧壁、311a插接槽体、312槽底壁、312a卡接口;
4螺纹连接件、41垫部;
5接线片、51固定部、51a连接区域、51b其他区域、511连接孔、512卡接头、52连接部、521凹凸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考图1-图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电磁系统中线圈骨架、螺纹连接件和接线片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图2中安装槽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电磁系统中线圈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安装槽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电磁系统中单个接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对应图6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电磁系统中连接导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电磁系统中连接导线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线圈绕组2和线圈骨架3。其中,控制模块1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具有连接导线11;线圈绕组2安装于线圈骨架3,且线圈绕组2由金属线缠绕而成,金属线的两个端部形成绕组进出线(图中未示出),该绕组进出线用于和连接导线11电连接,以构建控制模块1和线圈绕组2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件和与线圈绕组2的绕组进出线电连接的接线片5。线圈骨架3设置有安装槽31,接线片5包括固定部51,固定部51固定设置于安装槽31,连接件固定于线圈骨架3和/或接线片5,并用于将连接导线11压接于接线片5,以实现连接导线11和接线片5的电连接。
相比于焊接固定,采用连接件对连接导线11进行压接、以实现连接导线11和接线片5电连接的结构,更能够保证连接导线11的连接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电磁系统在使用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有利于保证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另外,在上述的方案中,用于和连接件相配合的固定部51设置在线圈骨架3的安装槽31内,而非悬空设置于线圈骨架3的外侧,固定部51的安装可靠性较高,能够较好地避免外界振动等因素对于接线片5和连接导线11的连接可靠性产生影响。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连接件的种类,其可以为螺纹连接件4,也可以为夹紧件,如夹紧端子等。
以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件4作为示例。固定部51还可以设置有连接孔511。螺纹连接件4包括头部和螺纹杆部,螺纹杆部能够穿过连接孔511、以与线圈骨架3相连,和/或,螺纹杆部能够与连接孔511相连;也就是说,螺纹杆部可以是和线圈骨架3进行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和连接孔511进行螺纹连接,或者,还可以同时和连接孔511、线圈骨架3进行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件4固定装配后,螺纹连接件4的头部能够将连接导线11压接于接线片5,以实现连接导线11和接线片5的电连接。
在安装螺纹连接件4时,尤其是连接孔511为螺纹孔时,旋拧螺纹连接件4会对固定部51和线圈骨架3的连接处产生旋转力矩。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部51设置在线圈骨架3的安装槽31内,产生旋转扭矩的位置也位于线圈骨架3内,力臂较短,对固定部51和线圈骨架3连接处所产生的旋转力矩较小,进而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对于接线片5和线圈骨架3固连结构的破坏。
螺纹连接件4的头部可以直接对连接导线11进行压接,此时,螺纹连接件4的头部可以直接与连接导线11相接触。或者,螺纹连接件4的头部也可以间接对连接导线11进行压接,此时,在头部和连接导线11之间还可以配置过渡部件;该过渡部件具体可以为垫部41,垫部41的数量以及结构形式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结合图4和图5,安装槽3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311和与两槽侧壁311相连的槽底壁312,两槽侧壁311均可以设置有插接槽体311a,槽底壁312可以设置有卡接口312a;固定部51可以设置有卡接头512,在装配时,固定部51可以沿着插接槽体311a插装于安装槽31,并能够以卡接头512与卡接口312a进行卡接。
进一步地,固定部51与两插接槽体311a均可以过盈装配。这样,固定部51在插装于插接槽体311a后,稳定性更高,固定部51不易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线圈骨架3进行晃动。参见图6和图7,接线片5整体为薄板状,本文中有关接线片5各部分的“厚度方向”的描述是指垂直于接线片5板面的方向,相应地,“厚度”即是指垂直于接线片5板面的方向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厚度方向也被称之为高度方向,上述的厚度也被称之为高度。
如前所述,螺纹杆部既可以是与连接孔511螺纹连接,也可以是与线圈骨架3螺纹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前者的方案,接线片5为金属材质,在其上开设螺纹孔形式的连接孔511以与螺纹杆部相连接时,不易造成滑丝现象,更有利于保证螺纹连接件4的可靠连接,进而可以保证对于连接导线11的可靠压紧。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可以将固定部51分为连接区域51a和其他区域51b,连接区域51a可以设置有前述的连接孔511,且连接区域51a的厚度可以大于其他区域51b。这样,可以增加螺纹设置长度,这对于保证螺纹连接件4的可靠连接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其他区域51b的厚度减薄又可以减轻接线片5的重量。
接线片5还可以包括连接部52,连接部52用于和绕组进出线电连接。在设计制造时,如图7所示,连接部52在厚度方向上可以与固定部51错位设置,使得连接部52和固定部51之间可以存在折弯。如此,一方面,使得与连接部52相连的绕组进出线和与固定部51相连的连接导线11能够相互避让,以避免产生干涉的情况;另一方面,这种折弯设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接线片5的强度,以减少接线片5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振动等因素而造成的变形。
连接部52和绕组进出线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即可。作为一种示例性的方案,绕组进出线可以绕接于连接部52、并与连接部52进行焊接固定,此时,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可以在连接部52的表面设置凹凸结构521;该凹凸结构521具体可以为锯齿形结构,或者,也可以为间隔设置的凸起与凹陷结构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不限定线圈绕组2的数量,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为多个时,所对应接线片5的数量也将大于两个。以线圈绕组2的数量为两个作为示例,接线片5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其中的一个接线片5为两线圈绕组2所共用、另外两个接线片5则分别供两线圈绕组2使用,三接线片5可以相间隔地设置于线圈骨架3,以保证一定的绝缘距离。
结合图1、图2和图4,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线圈骨架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块3a和第二连接块3b,其中,第一连接块3a可以安装有一个接线片5,第二连接块3b则可以安装有两个绝缘片5,在这种情况下,安装于第二连接块3b的两个绝缘片5的距离相对较近;为此,第二连接块3b还可以设置有遮挡部3c,用于隔离安装于第二连接块3b的两接线片5,进而可以增加这两个接线片5的绝缘距离。
遮挡部3c的结构形式可以不做限定,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遮挡部3c为折弯板,除此之外,其也可以为平板,只要能够实现增加绝缘距离的技术效果即可。
连接导线11可以包括线芯111和外皮112,线芯111可以具有突出外皮112的部分,该部分用于在螺纹连接件4的作用下与接线片5进行压接。结合图8和图9,为了保证连接的便捷性,该部分可以具有U型的插接部111a或者圆环形的套接部111b。
当然,线芯111突出外皮112的部分也可以没有特殊结构。此时,在对线芯111进行装配时,可以用手对线芯111进行卷曲、折弯,以使得线芯111可以缠绕于螺纹杆部的外侧,然后再拧紧螺纹连接件4,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线芯111的可靠压紧。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计初衷是针对接触器的控制系统中接线片5和连接导线11的连接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但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系统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接触器,也就是说,应用范围实际上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系统的实施范围的限定,在具备可应用条件下,该电磁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场景中,如电磁控制的阀装置中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电磁系统,该电磁系统即可以为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系统。
由于上述的电磁系统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电磁系统的接触器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线圈绕组(2)和线圈骨架(3),所述线圈绕组(2)安装于所述线圈骨架(3),所述控制模块(1)具有连接导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线圈绕组(2)电连接的接线片(5),所述线圈骨架(3)设置有安装槽(31),所述接线片(5)包括固定部(51),所述固定部(51)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1),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线圈骨架(3)和/或所述接线片(5),并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11)压接于所述接线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311)和与两所述槽侧壁(311)相连的槽底壁(312),两所述槽侧壁(311)均设置有插接槽体(311a),所述槽底壁(312)设置有卡接口(312a),所述固定部(51)设置有卡接头(512),所述卡接头(512)与所述卡接口(312a)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1)与两所述插接槽体(311a)均过盈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1)设置有连接孔(511),所述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件(4),所述螺纹连接件(4)包括头部和螺纹杆部,所述螺纹杆部能够穿过所述连接孔(511)、以与所述线圈骨架(3)相连,和/或,所述螺纹杆部能够与所述连接孔(511)相连,所述头部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11)压接于所述接线片(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511)为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部与所述连接孔(511)相连,所述固定部(51)包括连接区域(51a)和其他区域(51b),所述连接区域(51a)设置有所述连接孔(511),所述连接区域(51a)的厚度大于所述其他区域(51b)。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5)还包括连接部(52),所述线圈绕组(2)具有绕组进出线,所述连接部(52)用于和所述绕组进出线电连接,所述连接部(52)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固定部(51)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2)的表面设置有凹凸结构(521),所述绕组进出线绕接于所述连接部(52),并与所述连接部(52)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接线片(5)的数量为三个,三所述接线片(5)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线圈骨架(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块(3a)和第二连接块(3b),所述第一连接块(3a)安装有一个所述接线片(5),所述第二连接块(3b)安装有两个所述接线片(5),所述第二连接块(3b)还设置有遮挡部(3c),所述第二连接块(3b)上的两所述接线片(5)通过所述遮挡部(3c)相隔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11)包括线芯(111)和外皮(112),所述线芯(111)具有突出所述外皮(112)的部分,该部分具有U型的插接部(111a)或者圆环形的套接部(111b),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插接部(111a)或所述套接部(111b)与所述接线片(5)相互压接。
11.一种接触器,包括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系统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电磁系统。
CN202123143492.4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Active CN216389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3492.4U CN216389205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3492.4U CN216389205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9205U true CN216389205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5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3492.4U Active CN216389205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92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758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758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4388B2 (en) Terminal fitting having bi-metallic caulking pieces
EP2166546B1 (en) Reactor unit with an electric connector
JP2013524453A (ja) 電磁シールドデバイス
CN216389205U (zh)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WO2021114352A1 (zh) 一种接线端子的外壳结构
WO2024131249A1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电连接器
JP2623438B2 (ja) コイル線材とリード線の接続構造
EP3496209B1 (en) Connector
CN113783007B (zh) 接触端子、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6450865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06004007U (zh) 电源连接结构和智能网关
CN220420940U (zh) 一种矩形插孔及大电流连接器
CN220066149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以及储能连接器
CN219498248U (zh) 端子、电连接器和车辆
WO2023204212A1 (ja) 圧着前端子
CN215418677U (zh) 一种高容差端子结构
JP3477911B2 (ja) 同軸コネクタ
CN217405761U (zh) 一种接线插座
CN210039828U (zh) 电子设备及其磁性组件
CN218918618U (zh) 一种电抗器结构
CN215896825U (zh) 一种插片式金属单芯高压连接器
JP3000120B2 (ja) ハイテンションケーブル用接続端子および端子接続方法
CN217361334U (zh) 一种具有新型引线结构的变压器
CN210779098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11181940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