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5187U -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5187U
CN216385187U CN202122408039.5U CN202122408039U CN216385187U CN 216385187 U CN216385187 U CN 216385187U CN 202122408039 U CN202122408039 U CN 202122408039U CN 216385187 U CN216385187 U CN 216385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buffer chamber
temperature liquid
seal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80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ongsheng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ongsheng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ongsheng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ongsheng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80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5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5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5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密封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同时换热器内压力和液体流速不易调节,不利于使用的问题,其包括外部设置的换热器壳体,一端中部设置的冷却液出口以及另一端中部设置的冷却液入口,还包括高温液体入口、低温液体出口、密封机构、换热管、上缓冲腔室和下缓冲腔室,所述换热器壳体底端的中部设置有高温液体入口,换热器壳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低温液体出口,低温液体出口上安装有密封机构,换热器壳体内侧的中部安装有换热管,换热管的顶部设置有上缓冲腔室,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调节低温液体流速和上缓冲腔室压力,保证密封性能,使得使用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结构,具体为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国内换热器行业在节能增效、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行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换热器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现有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密封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同时换热器内压力和液体流速不易调节,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密封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同时换热器内压力和液体流速不易调节,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外部设置的换热器壳体,一端中部设置的冷却液出口以及另一端中部设置的冷却液入口,还包括高温液体入口、低温液体出口、密封机构、换热管、上缓冲腔室和下缓冲腔室,所述换热器壳体底端的中部设置有高温液体入口,换热器壳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低温液体出口,低温液体出口上安装有密封机构,换热器壳体内侧的中部安装有换热管,换热管的顶部设置有上缓冲腔室,换热管的底部设置有下缓冲腔室;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壳体、连接筒、出液管、通过孔、连接杆、密封盘、限位杆和弹簧,密封壳体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筒,密封壳体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出液管,密封壳体的中部开设有通过孔,通过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盘,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一侧的连接杆上套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低温液体出口的顶端开设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密封盘的直径大于通过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密封盘位于密封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和高温液体入口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内径大于通过孔的直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高温液体经高温液体入口进入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经换热管换热后,低温液体进入到上缓冲腔室内,再经低温液体出口流向密封壳体的内部,低温液体经限位杆周边进入到通过孔的内部,当上缓冲腔室内的低温液体较多时,上缓冲腔室内压力变大,通过孔内低温液体推动密封盘,密封盘推动连接杆,连接杆推动弹簧,弹簧压缩,密封盘向上移动,密封盘与通过孔分离程度变大,从而使得通过孔内经过的低温液体流入出液管,再流出,从而使得上缓冲腔室内压力恢复,上缓冲腔室内压力恢复后,弹簧伸长推动连接杆,连接杆拉动密封盘向下移动,密封盘与排液口之间的分离程度变小,从而使得由排液口内经过的低温液体流速变小,从而达到调节低温液体流速和上缓冲腔室压力的目的,保证密封性能,使得使用更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调节低温液体流速和上缓冲腔室压力,保证密封性能,使得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换热器壳体;2、冷却液出口;3、冷却液入口;4、高温液体入口;5、低温液体出口;6、密封机构;61、密封壳体;62、连接筒; 63、出液管;64、通过孔;65、连接杆;66、密封盘;67、限位杆;68、弹簧;7、换热管;8、上缓冲腔室;9、下缓冲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包括外部设置的换热器壳体1,一端中部设置的冷却液出口2以及另一端中部设置的冷却液入口3,还包括高温液体入口4、低温液体出口5、密封机构6、换热管7、上缓冲腔室8和下缓冲腔室9,换热器壳体1底端的中部设置有高温液体入口4,换热器壳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低温液体出口5,低温液体出口5上安装有密封机构6,换热器壳体1内侧的中部安装有换热管7,换热管7的顶部设置有上缓冲腔室8,换热管7的底部设置有下缓冲腔室 9;
密封机构6包括密封壳体61、连接筒62、出液管63、通过孔64、连接杆65、密封盘66、限位杆67和弹簧68,密封壳体6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筒62,密封壳体61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出液管63,密封壳体61的中部开设有通过孔64,通过孔64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杆65,连接杆65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盘66,连接杆65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杆67,限位杆67一侧的连接杆 65上套接有弹簧68。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高温液体经高温液体入口4进入到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经换热管7换热后,低温液体进入到上缓冲腔室8内,再经低温液体出口5流向密封壳体61的内部,低温液体经限位杆67周边进入到通过孔64的内部,当上缓冲腔室8内的低温液体较多时,上缓冲腔室8 内压力变大,通过孔64内低温液体推动密封盘66,密封盘66推动连接杆65,连接杆65推动弹簧68,弹簧68压缩,密封盘66向上移动,密封盘66与通过孔64分离程度变大,从而使得通过孔64内经过的低温液体流入出液管63,再流出,从而使得上缓冲腔室8内压力恢复,上缓冲腔室8内压力恢复后,弹簧68伸长推动连接杆65,连接杆65拉动密封盘66向下移动,密封盘66 与排液口之间的分离程度变小,从而使得由排液口内经过的低温液体流速变小,从而达到调节低温液体流速和上缓冲腔室8压力的目的,保证密封性能,使得使用更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调节低温液体流速和上缓冲腔室8压力,保证密封性能,使得使用更安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连接筒62与低温液体出口5连接不便,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连接筒62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低温液体出口5的顶端开设有外螺纹,便于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使得连接筒62与低温液体出口5连接。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一中密封盘66密封性不足,参照图1和图2,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密封盘66的直径大于通过孔64的直径,保证密封盘66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四
实施例一中密封盘66密封性不足,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密封盘66位于密封壳体6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片,保证密封盘 66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五
实施例一中冷却液出口2、冷却液入口3和高温液体入口4连接不便,参照图1,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冷却液出口2、冷却液入口3和高温液体入口4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便于冷却液出口2、冷却液入口3和高温液体入口4的连接。
实施例六
实施例一中弹簧68易脱落,参照图2,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弹簧68的内径大于通过孔64的直径,防止弹簧68进入到通过孔64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包括外部设置的换热器壳体(1),一端中部设置的冷却液出口(2)以及另一端中部设置的冷却液入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温液体入口(4)、低温液体出口(5)、密封机构(6)、换热管(7)、上缓冲腔室(8)和下缓冲腔室(9),所述换热器壳体(1)底端的中部设置有高温液体入口(4),换热器壳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低温液体出口(5),低温液体出口(5)上安装有密封机构(6),换热器壳体(1)内侧的中部安装有换热管(7),换热管(7)的顶部设置有上缓冲腔室(8),换热管(7)的底部设置有下缓冲腔室(9);
所述密封机构(6)包括密封壳体(61)、连接筒(62)、出液管(63)、通过孔(64)、连接杆(65)、密封盘(66)、限位杆(67)和弹簧(68),密封壳体(6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筒(62),密封壳体(61)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出液管(63),密封壳体(61)的中部开设有通过孔(64),通过孔(64)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杆(65),连接杆(65)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盘(66),连接杆(65)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杆(67),限位杆(67)一侧的连接杆(65)上套接有弹簧(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62)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低温液体出口(5)的顶端开设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66)的直径大于通过孔(6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66)位于密封壳体(6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出口(2)、冷却液入口(3)和高温液体入口(4)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8)的内径大于通过孔(64)的直径。
CN202122408039.5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Active CN216385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039.5U CN21638518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039.5U CN21638518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5187U true CN216385187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3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8039.5U Active CN21638518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5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85187U (zh) 一种带缓冲腔室的换热器密封结构
CN112725093A (zh) 一种薰衣草精油热风蒸馏装置
CN211317023U (zh) 一种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CN209069064U (zh) 一种气气换热器
CN208205871U (zh) 一种高能效套管换热器
CN211476839U (zh) 一种换热器的密封结构
CN103196260A (zh) 不耗水气囊呼吸冷凝器
CN203719470U (zh) 气体冷却器
CN210512743U (zh) 一种新型防爆换热器
CN210862335U (zh) 用于80k低温的带观察视窗的换热器
CN210773643U (zh) 一种四级冷水循环系统
CN209512584U (zh) 一种冷冻机的高效换热装置
CN209672885U (zh) 一种螺旋式内循环制冷换热器
CN203132219U (zh) 不耗水气囊呼吸冷凝器
CN202195625U (zh) 满液式蒸发器
CN205352823U (zh) 一种快速取样冷却装置
CN204963609U (zh) 一种多效石墨换热器
CN204730705U (zh) 一种新型立式介质冷却器
CN205079650U (zh) 肝素用酒精回收冷凝器
CN218154921U (zh) 一种具有节流装置的节能冷凝器
CN208832781U (zh) 一种大型制冷设备节能式冷凝器
CN213515211U (zh) 一种多功能快速取样冷却器
CN212107258U (zh) 一种新型耐高温冷却水管
CN217330801U (zh) 二氧化碳降温系统
CN210441688U (zh) 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