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5117U - 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 Google Patents

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5117U
CN216385117U CN202122379303.7U CN202122379303U CN216385117U CN 216385117 U CN216385117 U CN 216385117U CN 202122379303 U CN202122379303 U CN 202122379303U CN 216385117 U CN216385117 U CN 216385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channel
waste heat
supporting rod
heat utiliza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93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成福
焦兴华
马祖友
李兆兵
郑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ingxin Electronic Glas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ingxin Electronic Glas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ingxin Electronic Glas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ingxin Electronic Glas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93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5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5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5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料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包括供料道,所述供料道内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密封圈、支撑杆三、支撑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与密封圈连接,密封圈与供料道连接,支撑杆三与支撑杆二连接,所述支撑杆三与供料道连接,支撑杆三贯穿供料道设置,支撑杆二与转动杆连接,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微型电机、转动杆、支撑杆一、固定板、扫把,微型电机与电机箱连接,电机箱与支撑杆二连接,转动杆与微型电机连接,转动杆与支撑杆一连接,通过设置清洁机构,通过密封圈防止清扫落下的灰尘进入供料道内部,达到了对供料道的内壁进行清洁,避免供料道的内壁积灰过厚影响余热回收的目的。

Description

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料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背景技术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但主要途径有三方面:余热的直接利用、余热发电、余热的综合利用,余热的直接利用预热空气,它是利用高温烟道排气,通过高温换热器来对进入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空气进行加热,由于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提高,使燃烧效率提高,从而节约燃料,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玻璃、冶金、冶炼、石化、建材、陶瓷、轻纺等行业中具有280℃以上烟气(或其他高温污染气体)的余热回收,即只要是排烟温度高于280℃的工业锅炉、流化床锅炉、导热油炉、冶炼炉、冶金炉、高炉热风炉、加热炉,以及化肥厂、造纸厂都可应用;目前的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在使用一端时间之后供料道内壁上会积灰,影响余热的热传导,现有的供料道并没有清灰装置;因此需要一种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达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包括供料道,所述供料道内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密封圈、支撑杆三、支撑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与密封圈连接,密封圈与供料道连接,支撑杆三与支撑杆二连接,使得支撑杆三能够给支撑杆二提供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三与供料道连接,支撑杆三贯穿供料道设置,支撑杆二与转动杆连接,使得支撑杆二能够给转动杆提供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微型电机、转动杆、支撑杆一、固定板、扫把,微型电机与电机箱连接,电机箱与支撑杆二连接,转动杆与微型电机连接,转动杆与支撑杆一连接,使得转动杆能够带动支撑杆一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扫把连接,扫把与供料道连接,使得扫把能够对供料道的内壁进行清洁。
优选的,所述供料道外设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水管、出灰管道、收集箱、卡块、弹簧,水管与供料道连接,供料道与出灰管道连接,使得出灰管道能够获得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出灰管道与水管连接,出灰管道与卡块连接,卡块与弹簧的一端连接使得卡块能够对收集箱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收集箱连接,收集箱与出灰管道连接,使得出灰管道能够将灰尘输送至收集箱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洁机构,通过密封圈防止清扫落下的灰尘进入供料道内部,达到了对供料道的内壁进行清洁,避免供料道的内壁积灰过厚影响余热回收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集机构,通过弹簧给卡块提供弹力,使得卡块夹住出灰管道,对收集箱进行固定,达到了对扫把清扫出的灰尘进行收集清理,避免灰尘在供料道中堆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型电机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的放大图。
图中:1供料道、2清洁机构、3收集机构、201微型电机、202转动杆、203支撑杆一、204固定板、205扫把、206支撑杆二、207支撑杆三、208密封圈、209电动推杆、301水管、302出灰管道、303收集箱、304卡块、30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包括供料道1,供料道1内设有清洁机构2,清洁机构2包括电动推杆209、密封圈208、支撑杆三207、支撑杆二206,电动推杆209的外壁与密封圈208的内壁滑动连接,密封圈208的外壁与供料道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三207的外壁与支撑杆二206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杆三207的外壁与供料道1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杆三207的一端贯穿供料道1的内壁延伸至供料道1的内部,支撑杆二206的内壁与转动杆202的外壁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清洁机构2还包括微型电机201、转动杆202、支撑杆一203、固定板204、扫把205,微型电机201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电机箱的外壁与支撑杆二206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202的一端与微型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动杆202的外壁与支撑杆一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一203的一端与固定板204的外壁固定连接,固定板204的外壁与扫把205的外壁固定连接,扫把205的一端与供料道1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清洁机构2,通过微型电机201带动转动杆202转动,转动杆202带动支撑杆一203转动,支撑杆一203带动固定板204转动,固定板204带动扫把205转动,使得扫把205对供料道1的内壁进行清扫,支撑杆二206给转动杆202提供支撑力,支撑杆三207给支撑杆二206提供支撑力,通过电动推杆209带动支撑杆三207往复移动,使得扫把205能够对供料道1的内壁进行充分清洁,通过密封圈208防止清扫落下的灰尘进入供料道1内壁中,达到了对供料道1的内壁进行清洁,避免供料道1的内壁积灰过厚影响余热回收的目的。
供料道1外设有收集机构3,收集机构3包括水管301、出灰管道302、收集箱303、卡块304、弹簧305,水管301的内壁与供料道1的外壁固定连接,供料道1的内壁与出灰管道302的外壁固定连接,出灰管道302的外壁与水管301的内壁固定连接,出灰管道302的外壁与卡块304的外壁抵接,卡块304的外壁与弹簧305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305的一端与收集箱303的内壁固定连接,收集箱303的内壁与出灰管道302的外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收集机构3,通过在供料道1的外部包覆水管301,使得供料道1中的热量对水管301内的水进行加热,实现余热利用,通过在供料道1内设置出灰管道302,扫把205对供料道1内壁进行清扫落下的灰,会进入滑动槽中,电动推杆209带动支撑杆三207来回移动,会推动滑动槽内的灰移动,直至出灰管道302口处,沿着出灰管道302落至收集箱303中,通过弹簧305给卡块304提供弹力,使得卡块304夹住出灰管道302,对收集箱303进行固定,达到了对扫把205清扫出的灰尘进行收集清理,避免灰尘在供料道1中堆积的目的。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清洁机构2,通过微型电机201带动转动杆202转动,转动杆202带动支撑杆一203转动,支撑杆一203带动固定板204转动,固定板204带动扫把205转动,使得扫把205对供料道1的内壁进行清扫,支撑杆二206给转动杆202提供支撑力,支撑杆三207给支撑杆二206提供支撑力,通过电动推杆209带动支撑杆三207往复移动,使得扫把205能够对供料道1的内壁进行充分清洁,通过密封圈208防止清扫落下的灰尘进入供料道1内壁中,达到了对供料道1的内壁进行清洁,避免供料道1的内壁积灰过厚影响余热回收的目的,通过设置收集机构3,通过在供料道1的外部包覆水管301,使得供料道1中的热量对水管301内的水进行加热,实现余热利用,通过在供料道1内设置出灰管道302,扫把205对供料道1内壁进行清扫落下的灰,会进入滑动槽中,电动推杆209带动支撑杆三207来回移动,会推动滑动槽内的灰移动,直至出灰管道302口处,沿着出灰管道302落至收集箱303中,通过弹簧305给卡块304提供弹力,使得卡块304夹住出灰管道302,对收集箱303进行固定,达到了对扫把205清扫出的灰尘进行收集清理,避免灰尘在供料道1中堆积的目的。
综上可得,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包括供料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道(1)内设有清洁机构(2),所述清洁机构(2)包括电动推杆(209)、密封圈(208)、支撑杆三(207)、支撑杆二(206),所述电动推杆(209)与密封圈(208)连接,密封圈(208)与供料道(1)连接,支撑杆三(207)与支撑杆二(20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三(207)与供料道(1)连接,支撑杆三(207)贯穿供料道(1)设置,支撑杆二(206)与转动杆(2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2)还包括微型电机(201)、转动杆(202)、支撑杆一(203)、固定板(204)、扫把(205),微型电机(201)与电机箱连接,电机箱与支撑杆二(206)连接,转动杆(202)与微型电机(201)连接,转动杆(202)与支撑杆一(2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203)与固定板(204)连接,固定板(204)与扫把(205)连接,扫把(205)与供料道(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道(1)外设有收集机构(3),收集机构(3)包括水管(301)、出灰管道(302)、收集箱(303)、卡块(304)、弹簧(305),水管(301)与供料道(1)连接,供料道(1)与出灰管道(3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管道(302)与水管(301)连接,出灰管道(302)与卡块(304)连接,卡块(304)与弹簧(305)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05)的一端与收集箱(303)连接,收集箱(303)与出灰管道(302)连接。
CN202122379303.7U 2021-09-29 2021-09-29 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Active CN216385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9303.7U CN21638511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9303.7U CN21638511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5117U true CN216385117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4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9303.7U Active CN21638511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5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048A (zh) 利用燃烧废物发电的方法和设备
CN201697137U (zh) 垃圾焚烧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9186291A (zh) 一种可自动清扫换热面的锅炉省煤器
CN207831388U (zh) 一种烟囱具有清灰功能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16385117U (zh) 余热利用节电供料道
CN109605231B (zh) 一种鸡粪锅炉喷砂扬尘的收集方法
CN209828518U (zh) 一种蒸汽、废水热能再利用系统
CN213207869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用余热锅炉
CN207146423U (zh) 一种锅炉尾部烟道前置降尘装置
CN210772122U (zh) 一种往复炉排锅炉双炉膛结构
CN201653168U (zh) 冶金炉高温高含尘烟气热管式余热回收专用装置
CN212691812U (zh) 一种锅炉换热面高效清灰结构
CN201575590U (zh) 快装式燃煤粉有机热载体锅炉
CN210892740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热处理炉
CN204630042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热风炉
CN111059553A (zh) 一种应用于高含灰工况下的全流程清灰焚烧系统
CN101298963B (zh) 石墨化炉烟道式余热换热装置
CN101995166A (zh) 冶金炉除尘余热回收机械及回收方法
CN215572360U (zh)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CN2689125Y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2901565U (zh) 一种锅炉换热器的在线自动清灰装置
CN107990338A (zh) 一种烟囱具有清灰功能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11399853U (zh) 一种高效便捷的空气预热器
CN220669424U (zh) 一种余热锅炉
CN214891272U (zh) 一种用于燃气锅炉或直燃机余热回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