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1187U -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1187U
CN216371187U CN202123064793.8U CN202123064793U CN216371187U CN 216371187 U CN216371187 U CN 216371187U CN 202123064793 U CN202123064793 U CN 202123064793U CN 216371187 U CN216371187 U CN 216371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lifting
seat
inner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47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期建
徐文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diao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ongdiao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ongdiao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ongdiao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47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1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1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1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多对夹持机构,基板的正上方设有分切机构;夹持机构与基板相互配合用于板材的夹持,且夹持机构包括调节构件,调节构件设有内顶构件,调节构件的端部设有下压构件,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加强筋板裁切时,在进行加强筋板裁切时,方便进行板材的侧壁、板材的上侧进行限位,从而确保了夹持后板材的平衡度,从而确保了裁切的质量,同时,能够自动地进行板材的裁切操作,提高了加强筋板的裁切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斗加工方式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挖斗主要是由弯钩状结构的主体,设置在主体两侧的侧板,设置在主体上的多根加强筋板,设置在主体上的铲齿等组成,其中,加强筋在加工时通过裁切装置进行加强筋的分切,而现有的在进行加强筋的分切时,通过简易的夹持机构进行夹持,这种夹持方式通过对板材两侧的夹持进行固定,这种夹持方式夹持后不能确保板材的平衡度,从而在切割的过程中常在板材的切割位置处产生斜面,从而对板材的裁切效果造成了影响,同时现有的裁切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裁切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裁切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进行加强筋板裁切时,方便进行板材的侧壁、板材的上侧进行限位,从而确保了夹持后板材的平衡度,从而确保了裁切的质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多对夹持机构,基板的正上方设有分切机构;
夹持机构与基板相互配合用于板材的夹持,且夹持机构包括调节构件,调节构件设有内顶构件,调节构件的端部设有下压构件;
分切机构包括一对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安装有分切底板,分切底板的上端安装有一对移动轴承座,移动轴承座之间设有多根移动导杆,其中一个移动轴承座安装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移动丝杆,移动丝杆上设有移动座,移动座安装有升降背板,升降背板的外壁安装有一对升降轴承座,升降轴承座之间设有升降导柱,位于上端的升降轴承座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丝杆,升降丝杆上设有升降座,升降座外侧端安装有下伸板,下伸板的下端安装有裁切电机,裁切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裁切轮。
进一步地,调节构件包括安装于基板的转动座,转动座的两侧铰接有转动外板,转动外板的内侧端设有连接端板,转动外板均向下倾斜延伸地设有斜连板,斜连板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转动块,转动块内设有转动丝套,转动丝套的内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内侧端设有连接转板,连接转板的另一端铰接有下伸转板,下伸转板安装于基板的下壁。
进一步地,内顶构件包括安装于转动外板上壁的一对内顶轴承座,内顶轴承座之间设有内顶丝杆,内顶丝杆上设有内顶座,转动外板开设有内顶孔,内顶座的下端穿于内顶孔,内顶座的下端安装有内顶折形板。
进一步地,下压构件包括安装于连接端板的L形座,L形座上端设有下压丝套,下压丝套内设有下压丝杆,下压丝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设有下压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加强筋板裁切时,在进行加强筋板裁切时,方便进行板材的侧壁、板材的上侧进行限位,从而确保了夹持后板材的平衡度,从而确保了裁切的质量,同时,能够自动地进行板材的裁切操作,提高了加强筋板的裁切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等于”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等于,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板材裁切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上设有多对夹持机构2,基板1的正上方设有分切机构3。该装置中的夹持机构2在进行板材的夹持时,能对板材的侧壁、上侧以及下侧进行限位,从而确保夹持后板材的平衡度,从而确保了板材裁切时的质量,分切机构3能自动地进行板材的分切操作,从而提高了板材分切的效率。
夹持机构2与基板1相互配合用于板材的夹持,且夹持机构2包括调节构件,调节构件设有内顶构件,调节构件的端部设有下压构件。
调节构件包括安装于基板1的转动座20,转动座20的两侧铰接有转动外板21,转动外板21的内侧端设有连接端板,转动外板21均向下倾斜延伸地设有斜连板210,斜连板210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转动块22,转动块22内设有转动丝套23,转动丝套23的内设有调节丝杆24,调节丝杆24的内侧端设有连接转板25,连接转板25的另一端铰接有下伸转板26,下伸转板26安装于基板1的下壁。内顶构件包括安装于转动外板21上壁的一对内顶轴承座27,内顶轴承座27之间设有内顶丝杆28,内顶丝杆28上设有内顶座29,转动外板21开设有内顶孔,内顶座29的下端穿于内顶孔,内顶座29的下端安装有内顶折形板290。下压构件包括安装于连接端板的L形座291,L形座291上端设有下压丝套292,下压丝套292内设有下压丝杆293,下压丝杆293的下端可转动地设有下压板294。
其中,当在进行板材的夹持时,通过转动丝套23对调节丝杆24的伸长长度进行调节,并使得转动外板21绕着转动座20进行转动,并最终使得转动外板21呈水平状态,而后进行板材的夹持,同时这种调节夹持方式由调节丝杆24、下伸转板26以及斜连板210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从而确保了夹持的稳定性,同时这种可转动的方式还方便进行板材夹持时的放置操作。当在进行板材放置时,转动外板21的内侧端向外翻转,而当板材放置完成后,使得转动外板21的内侧端向内转动,并最终完成对板材的夹持。
其中,当在进行板材侧壁的限位时,通过转动内顶丝杆28,并使得内顶座29向内运动,同时内顶座29的向内运动将通过内顶折形板290完成对板材外壁的限位操作,从而提高了板材限位的稳定性,并且也方便进行调节。
其中,当对板材的上侧进行限位,以使板材位于下压板294和基板1之间,通过下压丝杆293对下压板294的高度进行调节,并通过调节确保下压板294作用于板材的上侧,从而确保了板材夹持的平衡度。
分切机构3包括一对支撑柱30,支撑柱30的上端安装有分切底板31,分切底板31的上端安装有一对移动轴承座32,移动轴承座32之间设有多根移动导杆33,其中一个移动轴承座32安装有移动电机35,移动电机35的输出轴连接有移动丝杆34,移动丝杆34上设有移动座36,移动座36安装有升降背板37,升降背板37的外壁安装有一对升降轴承座38,升降轴承座38之间设有升降导柱391,位于上端的升降轴承座38安装有升降电机39,升降电机39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丝杆390,升降丝杆390上设有升降座392,升降座392外侧端安装有下伸板393,下伸板393的下端安装有裁切电机394,裁切电机394的输出轴连接有裁切轮395。该机构在进行板材的分切时,采用了移动丝杆34和升降丝杆390传动的方式进行裁切轮395的位置调节,而这种调节方便调节精度较高,并且调节后的稳定性,并显著地提高了板材裁切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板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基板(1)上设有多对夹持机构(2),基板(1)的正上方设有分切机构(3);
夹持机构(2)与基板(1)相互配合用于板材的夹持,且夹持机构(2)包括调节构件,调节构件设有内顶构件,调节构件的端部设有下压构件;
分切机构(3)包括一对支撑柱(30),支撑柱(30)的上端安装有分切底板(31),分切底板(31)的上端安装有一对移动轴承座(32),移动轴承座(32)之间设有多根移动导杆(33),其中一个移动轴承座(32)安装有移动电机(35),移动电机(35)的输出轴连接有移动丝杆(34),移动丝杆(34)上设有移动座(36),移动座(36)安装有升降背板(37),升降背板(37)的外壁安装有一对升降轴承座(38),升降轴承座(38)之间设有升降导柱(391),位于上端的升降轴承座(38)安装有升降电机(39),升降电机(39)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丝杆(390),升降丝杆(390)上设有升降座(392),升降座(392)外侧端安装有下伸板(393),下伸板(393)的下端安装有裁切电机(394),裁切电机(394)的输出轴连接有裁切轮(3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构件包括安装于基板(1)的转动座(20),转动座(20)的两侧铰接有转动外板(21),转动外板(21)的内侧端设有连接端板,转动外板(21)均向下倾斜延伸地设有斜连板(210),斜连板(210)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转动块(22),转动块(22)内设有转动丝套(23),转动丝套(23)的内设有调节丝杆(24),调节丝杆(24)的内侧端设有连接转板(25),连接转板(25)的另一端铰接有下伸转板(26),下伸转板(26)安装于基板(1)的下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顶构件包括安装于转动外板(21)上壁的一对内顶轴承座(27),内顶轴承座(27)之间设有内顶丝杆(28),内顶丝杆(28)上设有内顶座(29),转动外板(21)开设有内顶孔,内顶座(29)的下端穿于内顶孔,内顶座(29)的下端安装有内顶折形板(2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压构件包括安装于连接端板的L形座(291),L形座(291)上端设有下压丝套(292),下压丝套(292)内设有下压丝杆(293),下压丝杆(293)的下端可转动地设有下压板(294)。
CN202123064793.8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Active CN216371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4793.8U CN216371187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4793.8U CN216371187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1187U true CN216371187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2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4793.8U Active CN216371187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1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8385A (zh) 一种用于曲面显示装置组装的治具
CN216371187U (zh) 一种板材裁切装置
CN114131454A (zh) 一种灯杆焊缝打磨装置
CN215614199U (zh) 一种棒材校直装置
CN114055113A (zh) 一种蓝牙耳机自动组装外壳定位装置
CN216682538U (zh) 一种印制板加工夹持工装
CN210525380U (zh) 一种桌板数控切边开槽装置
CN216029480U (zh) 一种矩形管材加工用夹持工装
CN210550668U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设计手板模型制作的支撑架
CN113275980A (zh) 一种工业设计用多功能旋转工作台
CN215544856U (zh) 一种矩形铸锭加工用立式夹持装置
CN216830126U (zh) 一种挖斗侧板用打磨装置
CN214446703U (zh) 一种电路板检测用绝缘底板分切装置
CN216329266U (zh) 一种晶圆棒加工装置
CN215813194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
CN21678050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的切割装置
CN215468514U (zh) 一种矩形铸锭分切装置
CN214721169U (zh) 风口大套加工工装
CN21444621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机械加工用立放平台
CN218017053U (zh) 一种增高式加工设备
CN216266461U (zh) 一种线路板制备用钻孔装置
CN215289802U (zh) 可调节万向导示牌
CN217832716U (zh) 一种零部件车削加工专用卡具
CN216327118U (zh) 一种防静电亚克力板的加工打磨装置
CN214641997U (zh) 一种把手扩孔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