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4764U -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4764U
CN216364764U CN202122612565.3U CN202122612565U CN216364764U CN 216364764 U CN216364764 U CN 216364764U CN 202122612565 U CN202122612565 U CN 202122612565U CN 216364764 U CN216364764 U CN 216364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ler
heating plate
heat co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diap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25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高昌
陈鑫
毛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25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4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4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4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体,锅体包括保温罩、加热盘及温控器,保温罩包括底壁、侧壁及由底壁及侧壁围设而成的收容腔,加热盘位于保温罩内,温控器安装在底壁的外表面,加热盘设有导热柱,导热柱向下抵压保温罩的底壁的内表面,温控器位于导热柱的正下方。本申请烹饪器具对应温控器设置了导热柱,使温控器更准确的感测加热盘的温度,避免加热盘发生熔化或断裂,并且可通过安规中的空锅干烧测试。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烹饪器具多使用发热盘进行加热工作,有些烹饪器具设有承载发热盘的保温罩。用于感测发热盘的温度的温控器通常设置在保温罩的底壁上。出现异常烹饪,发热盘温度超过预定标准时,温控器切断加热电路使发热盘停止加热,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只是,现有的温控器检测的是保温罩的底壁温度,发热盘通过与底壁锁固的螺丝柱传递热量给底壁,底壁再传递给温控器,整个传热路径较长,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温控器测温不太准。一旦发热盘温度超过预定标准还继续加热则会导致发热盘熔化和断裂。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锅体,具有更精准控温的温控器,避免发热盘熔化和断裂。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包括保温罩、加热盘及温控器,所述保温罩包括底壁、侧壁及由所述底壁及所述侧壁围设而成的收容腔,所述加热盘位于所述保温罩内,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并设有贴合所述底壁的测温面,所述加热盘设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向下抵压所述保温罩的底壁的内表面,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导热柱的正下方。本申请烹饪器具对应温控器设置了导热柱,使温控器更准确的感测加热盘的温度,避免加热盘发生熔化或断裂,并且可通过安规中的空锅干烧测试。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盘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盘还设有若干螺丝柱,所述加热管环绕设置在所述导热柱及若干所述螺丝柱的外侧,在沿径向上,所述导热柱与所述加热管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螺丝柱与所述加热管之间的距离。导热柱更接近加热管设置,其温度也更能接近加热管的温度,以便温控器准确地控温,及时断开加热电路。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底壁与所述温控器贴合的贴合区域无涂层,避免涂层影响温控器的测温面的温度感测。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管设有两间隔的管脚,定义所述温控器的中心点与所述底壁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一直线,两所述管脚的中心点与所述底壁的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二直线,其中第一直线与接近的第二直线的夹角a在60°至100°之间。温控器与接近的管脚之间的距离控制在这个范围,测温结果会比较准确。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夹角a在75°至85°之间。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热柱具有向下开口的中空孔。采用环形的接触面可使导热柱与底壁的贴合度会更好,便于温控器准确测温。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导热柱底面的外径为8.5mm,内径为 3.5mm。合理的接触面面积可控制合理的传热量,避免温控器太容易被触发或不容易被触发。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温控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钉固定至所述底壁,温控器被可靠安装在保温罩底侧。
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前述烹饪器具的锅体。本申请烹饪器具对应温控器设置了导热柱,使温控器更准确的感测加热盘的温度,避免加热盘发生熔化或断裂,并且可通过安规中的空锅干烧测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及加热盘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中的锅体及加热盘的剖面图。
图3为加热盘的立体图,取自仰视角度。
图4为锅体的仰视图。
图5为锅体及加热盘组合状态下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保温罩1、底壁11、侧壁12、收容腔13、加热盘2、导热柱21、中空孔 211、加热管22、管脚221、金属片222、螺丝柱23、温控器3、测温面31、安装座32、螺钉33、贴合区域A、第一直线L1、第二直线L2、夹角a。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烹饪器具,包括锅盖(未图示)及锅体,锅体包括外壳(未图示)、位于外壳内的保温罩1、位于保温罩1内的加热盘2及内锅(未图示)等结构,本申请烹饪器具的改进结构在于保温罩1及加热盘 2,其他结构与常规的烹饪器具相同,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结合图2所示,保温罩1大致呈碗形,由高强度的金属材质制成,包括底壁11、侧壁12及由底壁11及侧壁12围设而成的收容腔13。加热盘2位于保温罩1内,固定在底壁11上。锅体还设有温控器3,温控器3安装在保温罩1底壁11的外表面,温控器贴合底壁11的贴合面为测温面31。加热盘 2设有向下延伸的导热柱21,导热柱21向下抵压保温罩1的底壁11的内表面,导热柱21的位置与温控器3的位置上下对应,即温控器3位于导热柱 21的正下方。
导热柱21将加热盘2的热量传递给底壁11,温控器3通过检测底壁11 温度来反应加热盘2的温度。正常烹饪时,温控器3不会发生跳断。烹饪器具非正常使用时,例如内锅出现干烧情况,加热盘2温度快速上升,温度异常的高,当温控器3感测到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发生跳断,切断加热盘2的加热电路,使加热盘2停止工作,避免加热盘2发生熔化或断裂,并且可通过安规中的空锅干烧测试。实施时,控制温控器3突跳时,锅中心温度不能超过295°,避免发生烫伤危险。本申请烹饪器具对应温控器3设置了导热柱 21,导热柱21导热至其正下方的底壁11,测温面31直接感测底壁11该处的温度,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加热盘2的温度,准确控温,一旦加热盘2温度超过预设值,及时切断加热电路。
结合图3所示,加热盘2埋设有加热管22,加热盘2还设有若干螺丝柱 23,螺丝(未图示)向上穿过底壁11与螺丝柱23连接,将加热盘2固定在底壁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盘2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螺丝柱,3个螺丝柱23位于同一个圆上,可以平稳的支撑加热盘2。
加热管22环绕设置在导热柱21及若干螺丝柱23的外侧,在沿径向上,导热柱21与加热管22之间的距离小于螺丝柱23与加热管22之间的距离。即导热柱21相对螺丝柱23更靠近加热管22,导热柱21位于螺丝柱23所在的上述圆及加热管22之间。加热管22的温度是加热盘2温度最高的区域,导热柱21因为更接近加热管22,其温度也更能接近加热管22的温度,以便温控器3准确地控温,及时断开加热电路。
参考图1所示,温控器3设有安装座32,安装座32通过一对螺钉33固定至底壁11底侧,确保温控器3的测温面31紧密贴合底壁11的底侧。结合图4所示,底壁11供温控器3的测温面31贴合的贴合区域A(虚线框内) 无涂层,避免涂层影响温控器3的测温面31的温度感测。
结合图3、图4及图5所示,加热管22为环形,设有两间隔的管脚221,管脚221处连接有金属片222,以便连接导线(未图示)。可以理解的是,两管脚221处因为断开,是加热管22温度最低的地方。定义温控器3的中心点与底壁11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一直线L1,两管脚221的中心点与底壁11的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二直线L2,其中第一直线L1与接近的第二直线L2的夹角a在60°至100°之间。也就是说,温控器3与接近的管脚221之间的距离需在合理的范围,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否则均会影响测温结果。经发明人仔细计算及验证,控制夹角a的范围在60°-100°内,相对的测温结果比较准确。
优选的,夹角a在75°至85°之间,最准确。
回到图2所示,导热柱21为中空结构,具有向下开口的中空孔211。相应的,导热柱21抵压在底壁11上的底面,即与底壁的接触面,为环形,相对圆形的接触面,贴合度会更好,便于温控器3准确测温。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导热柱21底面外径为8.5mm,内径为3.5mm,控制导热柱21与底壁11之间合理的接触面面积,接触面面积过大,传热量较大导致温控器3太容易被触发,接触面面积过小,传热量较小导致温控器 3不容易被触发,所以需要合理的控制接触面的面积。其中,中空孔211的深度与导热柱21的高度基本一致,用于控制导热量。
本申请烹饪器具及其锅体通过设置加热盘2的导热柱21,使温控器3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加热盘2的温度,在加热盘2出现异常加热时及时控制切断加热盘2的加热电路。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厚度”、“径向”、“轴向”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外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在另外一个元件的表面,也可以是与另外一个元件的表面相隔一段距离。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多个”或“多层”等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
本申请烹饪器具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包括保温罩(1)、加热盘(2)及温控器(3),所述保温罩(1)包括底壁(11)、侧壁(12)及由所述底壁(11)及所述侧壁(12)围设而成的收容腔(13),所述加热盘(2)位于所述保温罩(1)内,所述温控器(3)安装在所述底壁(11)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2)设有导热柱(21),所述导热柱(21)向下抵压所述保温罩(1)的底壁(11)的内表面,所述温控器(3)位于所述导热柱(21)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2)设有加热管(22),所述加热盘(2)还设有若干螺丝柱(23),所述加热管(22)环绕设置在所述导热柱(21)及若干所述螺丝柱(23)的外侧,在沿径向上,所述导热柱(21)与所述加热管(2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螺丝柱(23)与所述加热管(22)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1)与所述温控器(3)贴合的贴合区域(A)无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22)设有两间隔的管脚(221),定义所述温控器(3)的中心点与所述底壁(11)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一直线(L1),两所述管脚(221)的中心点与所述底壁(11)的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二直线(L2),其中第一直线(L1)与接近的第二直线(L2)的夹角(a)在60°至1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在75°至8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21)具有向下开口的中空孔(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21)底面的外径为8.5mm,内径为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3)设有安装座(32),所述安装座(32)通过螺钉固定至所述底壁(11)。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锅体。
CN202122612565.3U 2021-10-28 2021-10-28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Active CN216364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2565.3U CN216364764U (zh) 2021-10-28 2021-10-28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2565.3U CN216364764U (zh) 2021-10-28 2021-10-28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4764U true CN216364764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2565.3U Active CN216364764U (zh) 2021-10-28 2021-10-28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4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38136C1 (ru) Электронагреваемый сосуд для кипячения воды
JP422172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6364764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CN109744899B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CN1927102B (zh) 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器
CN208192971U (zh) 一种安全的膜加热食品加工机
KR101887049B1 (ko) 가스쿡탑용 온도감지장치
CN211432295U (zh) 烹饪器具
CN212234118U (zh) 烹饪器具
CN213309141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5272001U (zh) 烹饪器具
CN217302901U (zh) 检测模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976946U (zh) 电加热器的感温结构
CN215808681U (zh) 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16416885U (zh) 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8128069U (zh) 烹饪设备
CN218128171U (zh) 烹饪设备
CN211242765U (zh)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
CN100595488C (zh) 精确测温的电加热灶具及电加热灶具精确测温的方法
CN211155115U (zh) 烹饪器具
CN217090373U (zh) 烹饪器具
CN218105547U (zh) 一种分体锅
CN219161504U (zh)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15272005U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锅体
CN214070190U (zh) 线圈盘组件、底座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