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1159U -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 Google Patents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1159U
CN216361159U CN202122330310.8U CN202122330310U CN216361159U CN 216361159 U CN216361159 U CN 216361159U CN 202122330310 U CN202122330310 U CN 202122330310U CN 216361159 U CN216361159 U CN 216361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water
valve
outlet pip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03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303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1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1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1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包括外壳、阀芯、阀盖和塑料的阀体本体,阀体本体为圆管状,外壳套接在阀体本体外,阀体本体内设有水路,水路的入口和出口均位于阀体本体的底部,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的上部用于控制水路的通断,阀盖与阀体本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上。阀体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的头部设有台阶,出口设有与出水管台阶相适配的台阶孔。优点是:可以将整个阀体的尺寸做小,阀体本体外加装的外壳,减少外部对阀体本体的冲击,延长阀体本体的使用寿命,再配合阀盖对阀芯和阀体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保证整个阀体的正常使用。插入出水管和进水管的时候实现两根管路不会插错,防止出水管和进水管接错。

Description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控制装置,具体涉及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背景技术
阀体目前都是采用铜制或者金属合金制造,其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受限于金属铸模的限制,其制造成本和材料成本都较高。随着塑料材质的应用不断普及,制造和加工工艺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塑料件应用于龙头产品中,不但本身更具有竞争力,性能也越来越稳定可靠,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并且目前阀体的上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接头都一样,用户很容易将进水管和出水管接错,导致使用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插错水管的阀体,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阀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易接错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包括外壳、阀芯、阀盖和塑料的阀体本体,所述阀体本体为圆管状,所述外壳套接在阀体本体外,所述阀体本体内设有水路,所述水路的入口和出口均位于阀体本体的底部,所述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的上部用于控制水路的通断,所述阀盖与阀体本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上;
阀体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头部设有台阶,所述出口设有与出水管台阶相适配的台阶孔。
在上述防插错水管的阀体中,所述阀体本体外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阀盖开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阀盖上部还设有向第一内螺纹孔中心延伸的第一定位边,所述第一定位边压在阀芯上。
在上述防插错水管的阀体中,所述阀体本体中部的外侧壁上个还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定位凸台,所述外壳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定位凸台配合的第一定位槽。
在上述防插错水管的阀体中,所述阀体本体中部的外侧壁上开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外壳也为筒状,外壳上部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在上述防插错水管的阀体中,所述阀体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阻挡外壳顶部的第二定位边。
在上述防插错水管的阀体中,阀体本体还包括连接盘,所述外壳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连接盘开有与第三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连接盘上还设有向第二内螺纹孔中心延伸的第三定位边,所述第三定位边压在第二定位边的顶面上。
在上述防插错水管的阀体中,水路的入口和出口均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进水管的头部和出水管的头部均设有与第二内螺纹配合的第四外螺纹,出水管的台阶位于出水管上第四外螺纹的下方。
在上述防插错水管的阀体中,所述阀体本体的底部还设有封闭片,所述封闭片上开有供进水管的头部和出水管的头部穿过的通孔,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直径大于通孔的第四定位边。
在上述防插错水管的阀体中,所述阀体本体的下部设有与阀体本体螺纹配合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设有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包括外壳、阀芯、阀盖和塑料的阀体本体,所述阀体本体为圆管状,所述外壳套接在阀体本体外,所述阀体本体内设有水路,所述水路的入口和出口均位于阀体本体的底部,所述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的上部用于控制水路的通断,所述阀盖与阀体本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上。阀体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头部设有台阶,所述出口设有与出水管台阶相适配的台阶孔。将阀体中比较重要也是质量较重的阀体本体改为塑料材质制造,解决了目前阀体制造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由于塑料的可塑性高,因此可以将整个阀体的尺寸做小,为了保护阀体本体,在阀体本体外加装外壳,减少外部对阀体本体的冲击,延长阀体本体的使用寿命,再配合阀盖对阀芯和阀体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保证整个阀体的正常使用。通过在出水管设置台阶孔与出水管上的台阶配合,从而在插入出水管和进水管的时候实现两根管路不会插错,防止出水管和进水管接错。
进一步,所述阀体本体外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阀盖开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阀盖上部还设有向第一内螺纹孔中心延伸的第一定位边,所述第一定位边压在阀芯上,阀盖和阀体本体通过外螺纹连接,安装方便,并且设置第一定位边压在阀芯上,在阀盖与阀体本体拧紧的同时的对阀芯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阀体本体中部的外侧壁上个还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定位凸台,所述外壳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定位凸台配合的第一定位槽,通过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一定位槽的配合,在外壳套在阀体本体外后,保持两者不会沿周向发生旋转,便于后续部件的安装和固定。
进一步,所述阀体本体中部的外侧壁上开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外壳也为筒状,外壳上部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形成另一种固定阀体本体和外壳相对位置的配合形式,同样可以保持外壳和阀体本体相对位置。
进一步,所述阀体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阻挡外壳顶部的第二定位边,通过第二定位边对外壳和阀体本体的轴向相对位置进行定位,防止壳体安装过高影响到阀盖的安装。
进一步,阀体本体还包括连接盘,所述外壳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连接盘开有与第三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连接盘上还设有向第二内螺纹孔中心延伸的第三定位边,所述第三定位边压在第二定位边的顶面上,通过连接盘对阀体本体和外壳的相对位置做固定,安装完连接盘后能确保阀体本体和外壳不分离。
进一步,水路的入口和出口均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进水管的头部和出水管的头部均设有与第二内螺纹配合的第四外螺纹,出水管的台阶位于出水管上第四外螺纹的下方,通过螺纹配合,确保阀体能密封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也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阀体本体的底部还设有封闭片,所述封闭片上开有供进水管的头部和出水管的头部穿过的通孔,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直径大于通孔的第四定位边,封闭片用于将阀体本体底部封闭,防止阀体底部积灰,另一方面也对进水管和出水管与阀体本体的相对位置做固定保护。
进一步,所述阀体本体的下部设有与阀体本体螺纹配合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设有螺栓,通过固定圈方便阀体与其他部件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中阀体本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中阀体本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中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中封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中阀体本体、封闭片、进水管和出水管准备接连前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中封闭片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后准备安装进阀体本体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实施例一中阀体本体、封闭片、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在图9基础上安装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剖视图;
图12为在图10基础上安装阀芯和阀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在图12基础上安装固定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阀盖100、第一内螺纹孔110、第一定位边120;
阀芯200、操作轴210、凸檐220、第二定位凸台230;
连接盘300、第二内螺纹孔310、第三定位边320;
阀体本体400、第二定位槽410、水路420、入口421、出口422、台阶孔423、第一外螺纹430、第一定位凸台440、第二固定孔450、第二定位边460、第二内螺纹470、固定槽480;
外壳500、第一定位槽510、第三外螺纹520;
进水管610、出水管620、密封圈630、连接套640、第四外螺纹641、第四定位边642、连接环槽643、台阶644;
封闭片710、通孔711;
螺栓820、固定圈830、垫圈840、螺母850。
具体实施方式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包括外壳、阀芯、阀盖和塑料的阀体本体,所述阀体本体为圆管状,所述外壳套接在阀体本体外,所述阀体本体内设有水路,所述水路的入口和出口均位于阀体本体的底部,所述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的上部用于控制水路的通断,所述阀盖与阀体本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上。阀体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头部设有台阶,所述出口设有与出水管台阶相适配的台阶孔。将阀体中比较重要也是质量较重的阀体本体改为塑料材质制造,解决了目前阀体制造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由于塑料的可塑性高,因此可以将整个阀体的尺寸做小,为了保护阀体本体,在阀体本体外加装外壳,减少外部对阀体本体的冲击,延长阀体本体的使用寿命,再配合阀盖对阀芯和阀体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保证整个阀体的正常使用。通过在出水管设置台阶孔与出水管上的台阶配合,从而在插入出水管和进水管的时候实现两根管路不会插错,防止出水管和进水管接错。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的实施例,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包括阀盖100、阀芯200、连接盘300、阀体本体400、外壳500、进水管610、出水管620和封闭片710。
阀盖100为圆柱形,沿轴线开有第一内螺纹孔110,阀盖100的顶部设有向第一内螺纹孔110中心延伸的第一定位边120,在阀芯200插入阀体本体400后,第一定位边120压在阀芯200顶部,设置第一螺纹孔让阀盖100与阀体本体40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方便安装,同时让阀芯200的操作轴210能露出阀盖100,便于阀芯200的操控。
如图1、图2、图6所示,阀芯200整体也为圆柱形,阀芯200从上部插入阀体本体400内,用于控制阀体内的水路420通断,阀芯200的顶面有操作轴210伸出,阀芯200的顶面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檐220,凸檐220的顶面便于与第一定位边120底面配合,凸檐220的底面压在阀体本体400的顶面上,用于限制阀芯200插入阀体本体400的深度,确保阀芯200安装在阀体本体400合适的位置,通过凸檐220也对阀芯200在轴向上进行了限位。另外阀芯200的外侧壁上还可以设置从凸檐220底面向下延伸的第二定位凸台230,第二定位凸台230可以设置两个,在阀芯200本体的顶面开有与第二定位凸台230对应的第二定位槽410,利用第二定位凸台230和第二定位槽410的配合,实现阀芯200与阀体本体400在周向上的定位,在旋动阀芯200的操作轴210时,阀芯200整体不会相对阀体本体400转动。
阀体本体400外形因为圆柱形,阀体本体400内部设有水路420,水路420的入口421和出口422均位于阀体本体400的底部,阀芯200从阀体本体400的顶部插入并与阀体本体400固定连接,阀体本体400的上部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430,用于和阀盖100的第一内螺纹孔110配合,第一外螺纹430下方的阀体本体400的外侧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定位边460,第二定位边460用于在外壳500套在阀体本体400外部时,对外壳500和阀体本体400的轴向位置做定位,在阀体本体400套入外壳500后,第二定位边460的底面将顶在外壳500的顶部上。在第二定位边460下方的阀体本体400上还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第一定位凸台440,第一定位凸台440的顶面连接着第二定位边460的底部,在外壳500上也可以从顶面沿轴向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内槽,第一定位凸台440插入第一定位槽510内,从而限制阀体本体400和外壳500不会沿周向相对转动。
为了防止进水管610和出水管620接错,在出水管620的头部设置台阶644,而在阀体本体400的出口422设置台阶孔423,这样如果出水管620插入入口421将因为有台阶644的存在而无法插入,就防止进水管610和出水管620插错,保证进水管610和出水管620安装正确。
如图5、图6所示,外壳500上部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三外螺纹520,连接盘300上开有与第三外螺纹520配合的第二内螺纹470孔310,连接盘300的顶面设有向第二内螺纹470孔310中心延伸的第四定位边642,在发阀体本体400套进外壳500后,连接盘300的第二内螺纹470孔310与外壳500的第三外螺纹520配合,第四定位边642的底部压在第二定位边460的顶面上,从而通过连接盘300和外壳500对阀体本体400在轴向上做限位,防止阀体本体400沿轴向移动。
如图3、图6所示,出水管620一般采用软管,方便连接其他管路,在出水管620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套640,连接套640的外壁上设有第四外螺纹641,而阀体本体400的出口422内设有第二内螺纹470,台阶孔422比第二内螺纹470更靠近外部,通过第四外螺纹641和第二内螺纹470的配合,将出水管620与阀体本体400连接。为了进一步加强连接的密封性,在第四外螺纹641下方的连接套640上还套有密封圈630,通过密封圈630加强连接套640与阀体本体400的密封性。台阶644设置在密封圈630的下方,以便台阶644与台阶孔422配合。而进水管610一般也采用软管,进水管610的顶部也可以设置连接套640,只是进水管610的上的连接套640相对于出水管620上的连接套640少了台阶644,其他结构两个连接套644一致。设置连接套640也是降低出水管620和进水管610的制造难度。
如图4、图6所示,另外阀体本体400底部开设的入口421和出口422由于是孔的形式,时间长了容易积灰或者有小动物筑巢,为了保证阀体本体400的安全,在阀体本体400下方还安装有封闭片710将阀体本体400的底部封闭,封闭片710上开有两个通孔711,分别用来让出水管620和出水管620穿过,在连接套640上还设有第四定位边642,第四定位边642位于密封圈630的下方位置,在封闭片710套在连接套640上时,第四定位边642的顶面将顶住封闭片710的底面,也就是通孔711的直径要大于密封圈630的外径且小于第四定位边642的外径,随着连接套640拧入阀体本体400的入口421,连接套640将封闭片710组件向上顶,最后封闭片710将夹在连接套640的第四定位边642和阀体本体400的底部之间。对于出水管620上的连接套640的台阶644,设置在第四定位边642的上方,以便让封闭片710能贴紧阀体本体400的底部。
另外,为了方便整个阀体的固定安装,在外壳500上第三外螺纹520可以延伸布满整个外壳500,在外壳500上还旋有固定圈830,固定圈830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栓820,通过螺栓820与外部部件固定连接,还可以在固定圈830上的外壳500上套设垫圈840,通过固定圈830旋入外壳500的位置调整垫圈840的高度,利用螺栓820对垫圈840具体高度做微调,在需要采用顶升固定的地方,利用垫圈840可以扩大与其他部件的接触面。
如图7至图13所示,阀体的安装步骤为:先将进水管610和出水管620装配好,将进水管610和出水管620的连接套640穿过封闭片710的通孔711,然后将进水管610旋入阀体本体400的入口421,出水管620旋入阀体本体400的出口422;将外壳500从下方向上套在阀体本体400外,然后从上方将连接盘300套在阀体本体400上,通过连接盘300的第二内螺纹470孔310与外壳500的第三外螺纹520配合,将阀体本体400固定在外壳500和连接盘300之间;随后将阀芯200从上方放入阀体本体400内,再将阀盖100从上方套在阀体本体400的上部,通过阀盖100第一内螺纹孔110与阀体本体400的第一外螺纹430配合,将阀芯200固定在阀体本体400内。最后在将垫圈840套在外壳500上,固定圈830从下方旋入外壳500,阀体通过螺栓820微调向上顶住垫圈840,将阀体固定在需要安装的位置。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阀体本体400和外壳500不是通过连接盘300固定,在阀体本体400上没有第一定位凸台440,外壳500上也无需开设第一定位槽510。本实施例的阀体本体400和外壳500通过设置在阀体本体400中部外侧壁上的第二外螺纹和外壳500上部的内壁上的第一内螺纹进行连接。其他部件的固定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9)

1.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阀芯、阀盖和塑料的阀体本体,所述阀体本体为圆管状,所述外壳套接在阀体本体外,所述阀体本体内设有水路,所述水路的入口和出口均位于阀体本体的底部,所述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的上部用于控制水路的通断,所述阀盖与阀体本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阀芯固定在阀体本体上;
阀体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头部设有台阶,所述出口设有与出水管台阶相适配的台阶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外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阀盖开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阀盖上部还设有向第一内螺纹孔中心延伸的第一定位边,所述第一定位边压在阀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中部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定位凸台,所述外壳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定位凸台配合的第一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中部的外侧壁上开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外壳也为筒状,外壳上部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阻挡外壳顶部的第二定位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阀体本体还包括连接盘,所述外壳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连接盘开有与第三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所述连接盘上还设有向第二内螺纹孔中心延伸的第三定位边,所述第三定位边压在第二定位边的顶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水路的入口和出口均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进水管的头部和出水管的头部均设有与第二内螺纹配合的第四外螺纹,出水管的台阶位于出水管上第四外螺纹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的底部还设有封闭片,所述封闭片上开有供进水管的头部和出水管的头部穿过的通孔,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直径大于通孔的第四定位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插错水管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的下部设有与阀体本体螺纹配合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设有螺栓。
CN202122330310.8U 2021-09-18 2021-09-18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Active CN216361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0310.8U CN216361159U (zh) 2021-09-18 2021-09-18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0310.8U CN216361159U (zh) 2021-09-18 2021-09-18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1159U true CN216361159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89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0310.8U Active CN216361159U (zh) 2021-09-18 2021-09-18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1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9044B2 (ja) 水栓装置
US7429064B2 (en) Liquid tight fitting for conduit
RU201011264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пособы смонтированных на водопроводном кране фильтрующих систем
US10036476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valve
EP3503723B1 (en) Reel with disengageable seal
CN102439234A (zh) 具有由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组件的耐腐蚀龙头
CN216361159U (zh) 防插错水管的阀体
CN208138548U (zh) 一种易安装的复合龙头
CN111779081A (zh) 一种龙头管脚的组合结构
CN212004412U (zh) 防逆流燃气阀
JP2590603Y2 (ja) パッキン一体型逆止弁
CN212900260U (zh) 一种万向抽取龙头
CN211231765U (zh) 一种水龙头
KR200349668Y1 (ko) 냉각호스 연결용 커플링
CN111043743A (zh) 排液结构、空调器
CN219961121U (zh) 用于电驱动控制系统总成的线束工装组件
CN216273078U (zh) 一种饮料分配装置清洗头
CN216242483U (zh) 龙头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20956900U (zh) 一种防止外壳破裂的水龙头
CN218480223U (zh) 一种改进型水龙头
CN217762534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212643838U (zh) 水龙头的旋转接头
CN219954266U (zh) 阀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CN220581738U (zh) 一种龙头及其龙头管路组件
CN213014521U (zh) 方便安装的下水器和台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