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5165U -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5165U
CN216355165U CN202122642940.9U CN202122642940U CN216355165U CN 216355165 U CN216355165 U CN 216355165U CN 202122642940 U CN202122642940 U CN 202122642940U CN 216355165 U CN216355165 U CN 216355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rod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limi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29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於立峰
徐云柯
黄璐瑶
胡凯波
黄徐
钱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eng Lanx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neng Lanx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neng Lanx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neng Lanx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29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5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5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5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包括通讯解析设备、连接口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口位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一侧,所述连接器位于连接口前侧,且与连接口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器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另一侧与连接器表面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机构和支撑机构的配合使用,限位机构能够对连接器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脱落,同时支撑机构能够对连接器进行支撑,增加连接器的稳定性,解决现有的通讯解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连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螺纹错位导致卡死,同时操作速度慢,连接器长时间使用由于重力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口变弯的现象发生,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解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为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背景技术
IF数字化认证级EMI测试接收机符合CISPR 16-1,依据CISPR,EN550xx,FCC和MIL等标准的电磁干扰测量,适合家电(CISPR 14-1)、照明设备(CISPR 15)的EMI测试,为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智能接收机,可以使用控制平台(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实现自动测试,内置预选器,具有很高的动态范围,能进行精确的EMC测量。
现有的技术中,发电厂电力监控系统设备在运维时需要使用通讯解析装置,通讯解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连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螺纹错位导致卡死,同时操作速度慢,连接器长时间使用由于重力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口变弯的现象发生,造成结构的损坏,不方便通讯解析设备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能够便于对连接器进行支撑,能够方便连接器与连接口连接,以解决现有的通讯解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连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螺纹错位导致卡死,同时操作速度慢,连接器长时间使用由于重力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口变弯的现象发生,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包括通讯解析设备、连接口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口位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一侧,所述连接器位于连接口前侧,且与连接口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器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另一侧与连接器表面配合使用,所述限位机构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表面底部套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壳、滑杆和抵动杆,所述限位壳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位于限位壳内部,所述滑杆顶部和底部均与限位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抵动杆套设与滑杆表面,所述抵动杆一侧贯穿限位壳并延伸至限位壳表面,所述抵动杆另一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内部通过第一转轴与限位壳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内部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另一侧贯穿限位壳并延伸至限位壳表面,所述固定杆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杆一侧与连接器表面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与连接器表面底部配合使用,所述支撑板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表面套设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表面顶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部与限位壳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底部与抵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抵动杆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内部与滑杆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传动杆一侧与限位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内部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柱配合使用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壳一侧开设有与抵动杆配合使用开口,所述连接器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配合使用限位槽,所述固定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表面与限位壳内壁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机构和支撑机构的配合使用,限位机构能够对连接器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脱落,同时支撑机构能够对连接器进行支撑,增加连接器的稳定性,解决现有的通讯解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连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螺纹错位导致卡死,同时操作速度慢,连接器长时间使用由于重力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口变弯的现象发生,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限位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中:1、通讯解析设备;2、连接口;3、连接器;4、限位机构;41、限位壳;42、滑杆;43、抵动杆;44、传动杆;45、固定柱;46、固定杆;47、固定块;5、支撑机构;51、支撑板;52、T型滑块;53、限位滑轨;6、第一弹簧;7、第一限位块;8、第二弹簧;9、滑槽;10、开口;11、限位槽;1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包括通讯解析设备1、连接口2和连接器3,连接口2位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一侧,连接器3位于连接口2前侧,且与连接口2配合使用,连接器3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另一侧与连接器3表面配合使用,限位机构4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连接器3表面底部套设有支撑机构5,支撑机构5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图2为限位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壳41、滑杆42和抵动杆43,限位壳41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滑杆42位于限位壳41内部,滑杆42顶部和底部均与限位壳41内壁固定连接,抵动杆43套设与滑杆42表面,抵动杆43一侧贯穿限位壳41并延伸至限位壳41表面,抵动杆43另一侧设置有传动杆44,传动杆44内部通过第一转轴与限位壳41内壁活动连接,传动杆44内部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柱45,固定柱45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6,固定杆46另一侧贯穿限位壳41并延伸至限位壳41表面,固定杆4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7,固定块47远离固定杆46一侧与连接器3表面配合使用,通过向上移动抵动杆43,抵动杆43在滑杆42的表面滑动,抵动传动杆44围绕第一转轴转动,传动杆44带动固定柱45移动,固定柱45带动固定杆46移动,固定杆46带动固定块47移动,使固定块47脱离连接器3的表面,通过限位机构4能够方便对连接器3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连接器3的脱离。
支撑机构5包括支撑板51,支撑板51内部与连接器3表面底部配合使用,支撑板51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52,T型滑块52表面套设有限位滑轨53,限位滑轨53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通过将T型滑块52卡在限位滑轨53的内部,支撑板51与T型滑块52固定连接,将连接器3插入到支撑板51的内部,可以对连接器3进行支撑。
滑杆42表面顶部套设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顶部与限位壳4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底部与抵动杆43顶部固定连接,抵动杆43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7,第一限位块7内部与滑杆42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弹簧6的设置,能够方便抵动杆43的复位,第一限位块7能够对抵动杆43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抵动杆43过于向下移动。
传动杆44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远离传动杆44一侧与限位壳41内壁固定连接,传动杆44内部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柱45配合使用滑槽9,第二弹簧8能够方便传动杆44的复位,滑槽9能够方便传动杆44带动固定柱45移动。
限位壳41一侧开设有与抵动杆43配合使用开口10,连接器3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47配合使用限位槽11,固定杆46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2,第二限位块12表面与限位壳41内壁配合使用,开口10能够方便抵动杆43的移动,避免抵动杆43的卡死,限位槽11能够方便第二限位块12卡在连接器3的表面,方便对连接器3进行限位,第二限位块12能够对固定杆46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固定杆46过于向左移动。
工作原理:使用者需要将连接器3进行安装时,先将T型滑块52卡在限位滑轨53的内部,支撑板51与T型滑块52固定连接,将连接器3插入到支撑板51的内部,向上移动抵动杆43,抵动杆43在滑杆42的表面滑动,抵动传动杆44围绕第一转轴转动,传动杆44带动固定柱45移动,固定柱45带动固定杆46移动,固定杆46带动固定块47移动,使固定块47脱离连接器3的表面,当连接器3插接入连接口2内时,第二弹簧8反弹传动杆44,传动杆44围绕第一转轴旋转,传动杆44带动固定柱45移动,固定柱45带动固定杆46移动,固定杆46带动固定块47卡入限位槽11的内部,完成连接器3的固定,需要拆卸时,反向操作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包括通讯解析设备(1)、连接口(2)和连接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2)位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一侧,所述连接器(3)位于连接口(2)前侧,且与连接口(2)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器(3)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另一侧与连接器(3)表面配合使用,所述限位机构(4)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3)表面底部套设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壳(41)、滑杆(42)和抵动杆(43),所述限位壳(41)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42)位于限位壳(41)内部,所述滑杆(42)顶部和底部均与限位壳(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抵动杆(43)套设与滑杆(42)表面,所述抵动杆(43)一侧贯穿限位壳(41)并延伸至限位壳(41)表面,所述抵动杆(43)另一侧设置有传动杆(44),所述传动杆(44)内部通过第一转轴与限位壳(41)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44)内部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柱(45),所述固定柱(45)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6),所述固定杆(46)另一侧贯穿限位壳(41)并延伸至限位壳(41)表面,所述固定杆(4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7),所述固定块(47)远离固定杆(46)一侧与连接器(3)表面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内部与连接器(3)表面底部配合使用,所述支撑板(51)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52),所述T型滑块(52)表面套设有限位滑轨(53),所述限位滑轨(53)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2)表面顶部套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顶部与限位壳(4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底部与抵动杆(4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抵动杆(43)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7),所述第一限位块(7)内部与滑杆(42)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44)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远离传动杆(44)一侧与限位壳(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44)内部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柱(45)配合使用滑槽(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壳(41)一侧开设有与抵动杆(43)配合使用开口(10),所述连接器(3)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47)配合使用限位槽(11),所述固定杆(46)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2),所述第二限位块(12)表面与限位壳(41)内壁配合使用。
CN202122642940.9U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Active CN216355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2940.9U CN216355165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2940.9U CN216355165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5165U true CN21635516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2940.9U Active CN216355165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5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45615B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用数据接入接口装置及其方法
CN216355165U (zh)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CN116124430A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插拔测试装置
CN211427513U (zh) 一种教学用电子显示屏
CN116243202B (zh) 一种充电桩智能检测装置
CN211744986U (zh) 一种防尘的金属加工电气自动控制台
CN214669375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装置
CN21123448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智能仪表用箱体
CN209364674U (zh) 一种机器人手腕装配调试装置
CN216696421U (zh) 一种探针模组插拔联动装置
CN214253749U (zh) 一种数字计算机液晶显示屏用壳体
CN213602612U (zh) 一种新型smd可编程差分晶体振荡器
CN219831269U (zh) 一种高温老化测试装置
CN217901957U (zh) 一种家庭用空气烤箱生产组装前工作电路板热量测试设备
CN220900440U (zh) 一种化妆品样品稳定性试验箱
CN216752427U (zh) 一种lcd型边缘物联代理终端
CN117891675B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接口处拔插检测装置
CN111122919A (zh) 一种硬件开发功能性测试装置
CN220020219U (zh)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硬件辅助安装固定装置
CN217477281U (zh) 机车重联状态信号检测装置
CN216692788U (zh) 一种高位相机便捷式安装结构
CN210323352U (zh) 一种激光雷达的光线接收装置
CN216084744U (zh) 一种拆卸简易的便捷检修型矩阵开关
CN219351807U (zh) 一种栅格图像处理器的测试装置
CN219456813U (zh) 一种外接计算机硬盘的硬盘顶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 Lifeng

Inventor after: Xu Yunke

Inventor after: Huang Luyao

Inventor after: Hu Kaibo

Inventor after: Huang Xu

Inventor after: Qian Kefeng

Inventor before: Yu Lifeng

Inventor before: Xu Yunke

Inventor before: Huang Luyao

Inventor before: Hu Kaibo

Inventor before: Huang Xu

Inventor before: Qian Ke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