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3906U - 旋钮输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旋钮输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3906U
CN216353906U CN202122375919.7U CN202122375919U CN216353906U CN 216353906 U CN216353906 U CN 216353906U CN 202122375919 U CN202122375919 U CN 202122375919U CN 216353906 U CN216353906 U CN 216353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input device
elastic arm
knob input
enco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59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咏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59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3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3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3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钮输入设备,包含壳体、编码器、底座以及旋转组件。壳体具有开口部,编码器设置在开口部中。底座设置于壳体内,并包含环绕编码器设置的复数个弹臂结构。旋转组件包含转轮以及支架。转轮设置在编码器上。支架固定地连接转轮,并穿越开口部设置,且支架配置以抵顶于底座的弹臂结构。

Description

旋钮输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揭示是关于一种旋钮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旋钮输入设备使用方便,常见的应用包含音量调控。就现有的旋钮输入设备的结构设计而言,转轮容易脱落是常见的问题,且转轮在旋转的稳定性上也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揭示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轮旋转稳定且不易脱落的旋钮输入设备。
为达成上述目的,依据本揭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一种旋钮输入设备包含壳体、编码器、底座以及旋转组件。壳体具有开口部,编码器设置在开口部中。底座设置于壳体内,并包含环绕编码器设置的复数个弹臂结构。旋转组件包含转轮以及支架。转轮设置在编码器上。支架固定地连接转轮,并穿越开口部设置,且支架配置以抵顶于底座的弹臂结构。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弹臂结构具有突起结构,突起结构面向支架。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的数目至少为三,并以等间隔排列。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底座还包含基部,基部具有镂空区。弹臂结构包含第一弹臂结构,第一弹臂结构设置在镂空区中。第一弹臂结构具有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一弯曲部。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至少一者连接镂空区的周缘。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弹臂结构的第一端连接镂空区的周缘,第一弹臂结构的第二端与镂空区的周缘分离。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弹臂结构的第一端连接在镂空区的周缘的第一边缘,第一弹臂结构的弯曲部具有凹口,凹口朝向第一边缘。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镂空区的周缘具有第一边缘以及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第一弹臂结构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镂空区的周缘还具有第三边缘,第三边缘连接在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第一弹臂结构的弯曲部具有凹口,凹口朝向第三边缘。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架具有止挡结构,止挡结构延伸至壳体远离转轮的一侧。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止挡结构具有至少一突起部,突起部面向壳体远离转轮的一侧。
在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止挡结构位于壳体以及弹臂结构之间。
综上所述,本揭示的旋钮输入设备在底座上设置有复数个弹臂结构提供旋转组件支撑,借此增加旋转组件旋转的稳定性。另外,旋转组件的支架具备延伸至壳体内侧的止挡结构,有助于防止旋转组件从编码器上脱落。
附图说明
为使本揭示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方式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之说明如下:
图1为绘示依据本揭示一实施方式之旋钮输入设备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绘示图1之旋钮输入设备的爆炸图。
图3为绘示图1之旋钮输入设备的沿线段1-1’的剖面图。
图4为绘示图1之旋钮输入设备的底座的上视图。
图5为绘示依据本揭示另一实施方式之旋钮输入设备的底座的上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旋钮输入设备
101:旋转组件
110:壳体
112:开口部
120:编码器
130:转轮
131:内转轮
132:外转轮
140:配重块
150,250:底座
152,252:弹臂结构
154,254:突起结构
156,256:基部
158,258:镂空区
160:支架
162:止挡结构
164:突起部
170:电路板
A1:第一端
A2:第二端
A3:弯曲部
C:凹口
E1:第一边缘
E2:第二边缘
E3:第三边缘
E4:第四边缘
P:周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揭示之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之图式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方式。图式中之各组件未按比例绘制,且仅为说明本揭示而提供。以下描述许多实务上之细节,以提供对本揭示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具普通技术者应当理解可在没有一或多个实务上之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揭示,因此,该些细节不应用以限定本揭示。
请参照第1图以及第2图。第1图为绘示依据本揭示一实施方式之旋钮输入设备100的立体组合图,而第2图为绘示第1图之旋钮输入设备100的爆炸图。旋钮输入设备100包含壳体110、编码器120以及旋转组件101。壳体110具有开口部112,编码器120设置在开口部112中。旋转组件101包含转轮130,转轮130 设置在编码器120上,并固定地连接编码器120。转轮130位于壳体110外,配置以供用户进行旋转或按压操作。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旋钮输入设备100可用于音量旋转控制及按压选定控制。
如第1图与第2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编码器120包含转轴,且编码器120配置以基于转轴的旋转位置(angular position)来提供输出讯号。举例而言,随着使用者施力将固定地连接在编码器120的转轴上的转轮130转动,编码器 120依据转轴的旋转位置来提供对应的输出讯号。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编码器 120的转轴可以被下压(亦即,编码器120具备按键功能),且编码器120配置以在转轴被下压时(例如:当用户施力按压固定地连接编码器120的转轮130时) 提供触发讯号。
请一并参照第3图。第3图为绘示第1图之旋钮输入设备的沿线段1-1’的剖面图。如第2图与第3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轮130固定地套设在编码器120位于壳体110外的末端部分。于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轮130包含内转轮131 与外转轮132。外转轮132的尺寸大于内转轮131的尺寸并覆盖在内转轮131上,且内转轮131与外转轮132彼此固定地连接。
如第2图与第3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组件101进一步包含配重块140,配重块140固定地连接转轮130,因此可与转轮130同步转动,且可与转轮130同步被下压。配重块140的设置有助于提升旋钮输入设备100旋转的手感。
如第2图与第3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轮130在面向编码器120的一侧上具有凹槽,配重块140设置在转轮130的凹槽中。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配重块140至少部分环绕编码器120设置(例如:配重块140的中心可设置一开口供编码器120通过)。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配重块140可透过螺丝或其他紧固件 (图未示)固定在转轮130上。
如第2图与第3图所示,旋钮输入设备100进一步包含底座150,底座150设置于壳体110内,并包含复数个弹臂结构152,弹臂结构152环绕编码器120设置。旋转组件101进一步包含支架160,支架160固定地连接转轮130,因此可与转轮130同步转动,且可与转轮130同步被下压。支架160设置在转轮130与配重块140下方,且支架160穿越壳体110的开口部112,并配置以抵顶于底座 150的弹臂结构152。在弹臂结构152的支撑下,旋转组件101被转动或按压时能更加稳定,不会随意摇晃或摆动。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60可透过螺丝或其他紧固件(图未示)固定在转轮130以及配重块140上。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152可包含金属或塑料材料(例如:ABS塑料)。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152的数目至少为三,并以等间隔排列,以提供旋转组件101稳固的支撑。如第2图所示,在底座150 包含三个弹臂结构152的实施例中,三个弹臂结构152可以间隔一百二十度排列。
如第2图与第3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旋钮输入设备100进一步包含电路板170,电路板170设置于壳体110内。编码器120设置在电路板170上,并电性连接电路板170。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路板170上设置有控制电子组件或通讯电子组件,编码器120配置以向控制电子组件或通讯电子组件提供上述输出讯号以及触发讯号。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50设置在电路板170上,编码器120延伸穿越底座150(例如:底座150的中心可设置一开口供编码器120 通过)。
如第2图与第3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60具有止挡结构162,止挡结构162沿着支架160的外缘设置,并延伸至壳体110的内侧(亦即,壳体110 远离转轮130的一侧)。支架160借由其止挡结构162卡入壳体110中,构成对旋转组件101整体的限位作用,防止旋转组件101从编码器120上脱落。
如第2图与第3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60的止挡结构162具有至少一突起部164,突起部164面向壳体110的内侧(亦即,壳体110远离转轮130 的一侧),并配置以抵顶于壳体110的内表面。突起部164的设置有助于减小支架160与壳体110的接触面积,如此一来,旋转组件101旋转能更为顺畅。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止挡结构162包含实质上以等间隔排列的复数个突起部164。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止挡结构162的突起部164为长条形突出物。
如第2图与第3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60的止挡结构162位于壳体110以及底座150的弹臂结构152之间。换言之,支架160是借由其止挡结构162抵顶在弹臂结构152获得支撑,并同时提供限位功能防止旋转组件101从编码器120上脱落。
请一并参照第4图。第4图为绘示第1图之旋钮输入设备100的底座150的上视图。如第3图与第4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50的弹臂结构152具有突起结构154,突起结构154面向支架160,并配置以抵顶于支架160。突起结构154的设置有助于减小弹臂结构152与支架160的接触面积,如此一来,旋转组件101旋转能更为顺畅。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突起结构154包含圆形凸点结构。
如第3图与第4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50的弹臂结构152朝支架160翘起,如此一来,当旋转组件101被按压而下降时,弹臂结构152可以向下弯折提供按压行程,并回弹提供按压回馈。
如第4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50还包含基部156,基部156具有镂空区158。弹臂结构152设置在镂空区158中,并在镂空区158中弯曲地延伸。具体而言,弹臂结构152具有第一端A1、与第一端A1相对的第二端A2、以及位于第一端A1与第二端A2之间的至少一弯曲部A3。第一端A1与第二端 A2的至少一者连接镂空区158的周缘P。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基部156与弹臂结构152一体成形。
如第4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152单端连接镂空区158的周缘P。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152的第一端A1连接镂空区158的周缘P,而弹臂结构152的第二端A2与镂空区158的周缘P分离。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152的突起结构154设置在第二端A2上。
如第4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152呈U字型。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152的第一端A1连接在镂空区158的周缘P的第一边缘E1,弹臂结构152的弯曲部A3具有凹口C,凹口C朝向第一边缘E1。
请参照第5图。第5图为绘示依据本揭示另一实施方式之旋钮输入设备的底座250的上视图。底座250包含基部256,基部256具有镂空区258。弹臂结构 252设置在镂空区258中,并在镂空区258中弯曲地延伸。有别于第4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250的弹臂结构252是两端连接镂空区258的周缘P。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镂空区258的周缘P具有第一边缘E1以及与第一边缘E1相对的第二边缘E2,弹臂结构252的第一端A1以及第二端A2分别连接第一边缘E1以及第二边缘E2。
如第5图所示,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252呈M字型。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镂空区258的周缘P还具有第三边缘E3,第三边缘E3连接在第一边缘E1 与第二边缘E2之间。弹臂结构252的弯曲部A3具有凹口C,凹口C朝向第三边缘E3。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252的突起结构254设置在弯曲部A3上。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镂空区258的周缘P还具有与第三边缘E3相对的第四边缘 E4,弯曲部的凹口亦可以是朝向第四边缘E4。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臂结构亦可以是三端以上连接镂空区的周缘,举例而言,可以修改第5图所示的弹臂结构252,从其弯曲部A3再延伸出一段连接在镂空区258的周缘P的第三边缘E3或第四边缘E4。当弹臂结构连接在镂空区的周缘的连接处越多,旋转组件101的按压手感会随之变得更硬,反之,当弹臂结构连接在镂空区的周缘的连接处越少,旋转组件101的按压手感会随之变得更软。
综上所述,本揭示的旋钮输入设备在底座上设置有复数个弹臂结构提供旋转组件支撑,借此增加旋转组件旋转的稳定性。另外,旋转组件的支架具备延伸至壳体内侧的止挡结构,有助于防止旋转组件从编码器上脱落。
尽管本揭示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示,任何熟习此技艺者,于不脱离本揭示之精神及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开口部;
一编码器,设置在该开口部中;
一底座,设置于该壳体内,并包含复数个弹臂结构,该些弹臂结构环绕该编码器设置;以及
一旋转组件,包含:
一转轮,设置在该编码器上;以及
一支架,固定地连接该转轮,并穿越该开口部设置,且该支架配置以抵顶于该底座的该些弹臂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弹臂结构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一突起结构,该突起结构面向该支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弹臂结构的数目至少为三,并以等间隔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还包含一基部,该基部具有一镂空区,该些弹臂结构包含一第一弹臂结构,该第一弹臂结构设置在该镂空区中,其中该第一弹臂结构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至少一弯曲部,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端相对,该至少一弯曲部位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至少一者连接该镂空区的一周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弹臂结构的该第一端连接该镂空区的该周缘,该第一弹臂结构的该第二端与该镂空区的该周缘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弹臂结构的该第一端连接在该镂空区的该周缘的一第一边缘,该第一弹臂结构的该弯曲部具有一凹口,该凹口朝向该第一边缘。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镂空区的该周缘具有一第一边缘以及一第二边缘,该第二边缘与该第一边缘相对,该第一弹臂结构的该第一端以及该第二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边缘以及该第二边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镂空区的该周缘还具有一第三边缘,该第三边缘连接在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之间,该第一弹臂结构的该弯曲部具有一凹口,该凹口朝向该第三边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支架具有一止挡结构,该止挡结构延伸至该壳体远离该转轮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止挡结构具有至少一突起部,该至少一突起部面向该壳体远离该转轮的该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钮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止挡结构位于该壳体以及该些弹臂结构之间。
CN202122375919.7U 2021-09-29 2021-09-29 旋钮输入设备 Active CN216353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5919.7U CN216353906U (zh) 2021-09-29 2021-09-29 旋钮输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5919.7U CN216353906U (zh) 2021-09-29 2021-09-29 旋钮输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3906U true CN21635390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4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5919.7U Active CN216353906U (zh) 2021-09-29 2021-09-29 旋钮输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3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4090B2 (en) Modular scroll wheel with integral detent-engaging sprint tab
JP4875079B2 (ja) マウス用4軸中心ホイールモジュール
KR20010030452A (ko) 가압·회전 조작형 전자부품
JPH1139998A (ja) 回転型エンコーダ
CN102403148A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6353906U (zh) 旋钮输入设备
US11670465B2 (en) Key structure
KR102529615B1 (ko) 로터리 노브의 로터리 디텐트 기구 및 이를 갖는 차량용 로터리 스위치 유닛
CN112185717A (zh) 一种平衡杆及触摸装置
CN102403145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KR102442657B1 (ko) 차량용 로터리 스위치 유닛
CN108874183B (zh) 鼠标
CN217544431U (zh) 一种轴体、倍数键以及键盘
JP3261873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付き回転操作型電子部品
TWM623289U (zh) 旋鈕輸入裝置
CN210073677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10645088U (zh) 一种屏幕摇杆及游戏设备
CN111596775B (zh) 滚轮模块
JP2011100567A (ja) 入力装置
JP4289553B2 (ja) 静電容量式フォースセンサの操作機構
CN214428521U (zh) 开关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JP4119001B2 (ja) 摘子装置
JP3931532B2 (ja) 多方向操作型電子部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KR101977055B1 (ko) 자동차의 스위치 장치
CN219180296U (zh) 一种3d摇杆调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