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3884U - 终端 - Google Patents

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3884U
CN216353884U CN202122353459.8U CN202122353459U CN216353884U CN 216353884 U CN216353884 U CN 216353884U CN 202122353459 U CN202122353459 U CN 202122353459U CN 216353884 U CN216353884 U CN 216353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ircuit board
groove
key assembly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34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保卫
张光辉
刘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34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3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3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3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本公开的终端包括:中框,中框设置有凹槽;电路板,设置于凹槽;按键组件,按键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且按键组件通过按压与电路板相接;以及支撑件,设置于凹槽,支撑件与按键组件相连,且支撑件与电路板相抵接。本公开的设置,利用了终端内部已有的凹槽用于设置支撑件,从而不需要在终端内部,例如中框上另外开槽以用于设置支撑件,可以节省终端内部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终端的轻薄化,且可以减少终端制造工艺的程序。例如,可以减少在中框上另行开槽的程序。

Description

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硬件种类也越来越多,以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用户对于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外观精致度,手感体验,高性能的追求不断提高,使得手机等设备朝着轻薄化,大电量,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通常选择在终端内部增加各种元器件来满足终端性能的提升,而这与终端的轻薄性形成了矛盾。因此,对于终端内部元器件的设置如何节省空间,成了各大厂商争相追逐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置有凹槽;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凹槽;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且所述按键组件通过按压与所述电路板相接;以及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按键组件相连,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电路板相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所述按键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壁,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内壁的一侧,且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外壁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包裹于至少部分所述支撑部外部的缓冲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按压部相连,所述缓冲部与所述电路板相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的第一侧与所述电路板抵接,所述缓冲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外壁抵接;所述第一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筋;和/或所述第二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筋与所述电路板的干涉为小于0.05mm;和/或所述第二筋与所述外壁的干涉为小于0.0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覆盖于所述中框;所述缓冲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电池盖相邻设置,所述第三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筋,所述第三筋与所述电池盖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所述第四侧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第四侧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凹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陷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包括第一按键组件和第二按键组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按键组件和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包裹于所述部分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包裹于所述部分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缓冲部的所述第二端的朝向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组件为所述终端的音量键;和/或所述第二按键组件为所述终端的电源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屏幕,所述屏幕和所述中框之间设置有点胶间隙,在所述终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点胶间隙宽度为小于或等于0.15mm。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设置,支撑件与按键组件相连,可以对按键组件起到固定作用。本公开还将支撑件设置于用于布设电路板的凹槽内,并且,支撑件与电路板相抵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支撑件在固定按键组件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电路板的作用,具体地,可以使得电路板与凹槽内壁的一侧连接得更加紧密。同时,这样的设置,利用了终端内部已有的凹槽用于设置支撑件,从而不需要在终端内部,例如中框上另外开槽以用于设置支撑件,可以节省终端内部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终端的轻薄化,且可以减少终端制造工艺的程序。例如,可以减少在中框上另行开槽的程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背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撑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撑件的剖面立体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权力范围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硬件种类也越来越多,以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用户对于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外观精致度,手感体验,高性能的追求不断提高,使得手机等设备朝着轻薄化,大电量,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通常选择在终端内部增加各种元器件来满足终端性能的提升,而这与终端的轻薄性形成了矛盾。因此,对于终端内部元器件的设置如何节省空间,成了各大厂商争相追逐的重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
本公开的终端,包括:中框,中框设置有凹槽;电路板,设置于凹槽;按键组件,按键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且按键组件通过按压与电路板相接;以及支撑件,设置于凹槽,支撑件与按键组件相连,且支撑件与电路板相抵接。
本公开的设置,支撑件与按键组件相连,可以对按键组件起到固定作用。本公开还将支撑件设置于用于布设电路板的凹槽内,并且,支撑件与电路板相抵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支撑件在固定按键组件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电路板的作用,具体地,可以使得电路板与凹槽内壁的一侧连接得更加紧密。同时,这样的设置,利用了终端内部已有的凹槽用于设置支撑件,从而不需要在终端内部,例如中框上另外开槽以用于设置支撑件,可以节省终端内部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终端的轻薄化,且可以减少终端制造工艺的程序。例如,可以减少在中框上另行开槽的程序。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背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终端70可以包括:中框20、电路板30、按键组件40和支撑件10。在本公开中,中框20可以是位于终端70内部的中间位置,例如,可以是在终端70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这种情况下,中框20可以位于终端70的屏幕60和电池盖之间。所谓厚度方向,如图1所示,可以是Z方向。
在本公开中,中框20可以设置有凹槽200,如图1和图2所示,凹槽200可以沿着中框20的外沿延伸,例如可以与中框20的外沿平行。中框20的外沿可以是中框靠近终端70的外部的边沿。如图2所示,凹槽200可以在Y方向上延伸。这样的设置,可以便于设置电路板以及其他多种电子元件。
在本公开中,电路板30可以设置于凹槽200。本公开的电路板30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或者印刷电路板(PCB),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定。如图2所示,电路板30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布设于凹槽内,可以布设于凹槽200的内壁210上。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凹槽2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壁210和外壁220。如图2所示,凹槽200可以在X方向上分别相对设置在内壁210和外壁220,所谓外壁220,相较于内壁210更靠近中框20的外沿。
在本公开中,按键组件40可以设置于外壁220。电路板30固定在内壁210的一侧,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路板30可以固定在内壁210上与外壁220相对的一侧上,即电路板30固定在凹槽200的内部。
通常,终端70内部还可以包括主板或者小板,主板和小板上布设多种电子元器件,形成控制模块、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等多种功能模块,用于完成终端的多种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板或者小板可以设置在中框20上。这种情况下,电路板30设置于凹槽200的内壁210上,可以距离主板或者小板更近,有利于电路板30与主板或者小板实现电连接。
在本公开中,终端7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按键组件40,按键组件40可以是音量按键或者电源键。如图2所示,按键组件40可以包括两个按键组件40,例如分别为第一按键组件41和第二按键组件42。具体地,第一按键组件41可以是终端70的音量键,第二按键组件42可以是终端70的电源键。
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按键组件40,或者超过两个按键组件40。具体可以根据终端70整机的元件布局针对性地调整。
如图2所示,在本公开中,按键组件4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200,且按键组件40通过按压与电路板30相接。按键组件40通过按压与电路板30相接,并不限于按键组件40和电路板30直接接触,也可以是间接接触。例如,在电路板30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0或者其他元件,可以将按键组件40的按压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路板30将这些电信号传输至主板或者小板。
在本公开中,通过按压按键组件40,可以使得主板或者小板收到按压信号,并根据相应的按压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以此来实现用户对终端70的操作。
在本公开中,终端7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撑件10,支撑件10可以设置于凹槽200,用于在按键组件40和电路板30,或者在按键组件40和压力传感器50之间起到限位作用。支撑件10可以与按键组件40相连,这样可以起到固定按键组件40的作用。
通常,按键组件40为需要用户按压,即按键组件40需要一定的活动度,这也造成了按键组件40存在移动改变位置的风险。本公开利用支撑件10与按键组件40的连接,使得支撑件10可以对按键组件40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按键组件40在终端70内部发生移动。
如图2所示,支撑件10可以与电路板30相抵接,且支撑件10设置于电路板30和外壁220之间。这样的设置,使得支撑件10与电路板30接触,利用支撑件10的作用力,可以将电路板30固定在凹槽的内壁210上,有利于电路板30的稳定固定。支撑件10设置在电路板30和外壁220之间,支撑件10也可以与外壁220接触,这样的设置中,支撑件10可以利用外壁220与内壁21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支撑件10固定得更加稳定,进而有利支撑件10提供更好的限位作用、更好的稳定按键组件40的作用、更好的固定电路板30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70内部设置有一个按键组件40,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多个支撑件10,也可以设置有一个支撑件10。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终端70内部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按键组件40,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终端70内部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支撑件10。即本公开不限定支撑件10的具体数量,只要能够满足设置需求即可。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按键组件40可以包括:按压部410,按压部410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按压部410可以用于按压后与电路板相接。按键组件还可以包括键帽,键帽可以设置在中框的外壁的外侧,用于用户的按压。按压部410与键帽相连,使用过程中,用户按压键帽,带动按压部410移动至与电路板30或者与压力传感器50相接。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件可以包括:支撑部111和包裹于至少部分支撑部111外部的缓冲部100,支撑部111与按压部410相连,缓冲部100与电路板相抵接。
在本公开中,缓冲部100可以是塑胶、塑料等具有一定弹性的部件。支撑部111可以由金属等具有一定刚性的材质工构成。在生产制造中,可以采用注塑的工艺制成支撑件,例如,可以在金属的支撑部111外侧注塑成型,形成缓冲部100。缓冲部100可以包裹部分支撑部111,例如可以包裹支撑部111的一端,而支撑部111的另一端可以与按压部410相连。
在本公开中,支撑件的缓冲部100与电路板30相接,可以起到固定电路板30的作用,支撑件的支撑部111与按压部410相连,可以起到固定按压部410的作用。
以图2的实施例为例,按键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按键组件41和第二按键组件42。支撑件10可以包括设置于凹槽200的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且第一支撑件11设置于第一按键组件41和电路板30之间。第一支撑件11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和包裹于部分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缓冲部100,第一支撑部凸出于第一缓冲部100的第一端设置。
第二支撑件12可以包括第二支撑部和包裹于部分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缓冲部,第二支撑部凸出于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设置。其中,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的朝向相同。
如图2所示,支撑件10可以是插销,例如第一支撑件11可以是插销,第二支撑件12也可以是插销。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的朝向相同,即为作为第一支撑件的插销和作为第二支撑件的插销的方向相同。
这样的设置,在终端内部设置有多个插销(支撑件)的情况下,可以不必区分每个插销(支撑件)的方向。进一步地,在生产过程中,也不必另行生产方向不同的插销(支撑件。这样的设置,节省了生产成本,具体而言,可与不必准备单独的模具用以生产方向不同的插销。并且还可以节省制造工艺,具体而言,可以不必区分不同方向的插销的具体方向,本公开的设置可以直接安装。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缓冲部100的第一侧101与电路板30抵接,缓冲部100与第一侧101相对的第二侧102与外壁220抵接。第一侧101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筋120;和/或第二侧102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筋110。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撑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在X方向上,缓冲部10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缓冲部100的第一侧101与电路板30相抵接,第二侧102与外壁220相抵接,具体地,第二侧102与外壁220的内侧相抵接。
第一筋120可以是在X方向上凸出于第一侧101表面的凸起,第一筋120的设置,有利于缓冲部100和电路板30的进一步更加紧密地接触,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
例如,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筋120与电路板30的干涉为小于0.05mm,即第一筋120在X方向上的凸起高度可以为小于0.05mm。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第一筋120,使得缓冲部100与电路板30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更加紧密地抵接。
第二筋110可以是在X方向上凸出于第二侧102表面的凸起,第二筋110的设置,有利于缓冲部100和电路板30的进一步更加紧密地接触,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
例如,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筋110与电路板30的干涉为小于0.05mm,即第二筋110在X方向上的凸起高度可以为小于0.05mm。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第二筋110,使得缓冲部100与电路板30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更加紧密地抵接。
在本公开中,支撑件10设置在凹槽200中,可以与凹槽200的内壁和外壁相贴合,利用支撑件10与凹槽20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支撑件10的位置,从而有利于支撑件10更加稳定地固定电路板30和按压部410。相应的,在缓冲部100上设置的筋(第一筋和第二筋)与凹槽和电路板之间的干涉可以减少,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本公开的设置,可以使得筋的干涉小于0.05mm,这样有利于节省材料以及简化工艺。
如图2所示,缓冲部100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相对设置,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和第二侧也可以是其他的位置关系,只要是与凹槽接触,能够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例如,在一些曲面终端的实施例中,终端的侧面为了让出显示屏的设置,按键组件可以设置在终端的背侧,这样的设置中,第一侧和第二侧也可以是相邻的两侧。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还包括电池盖,电池盖覆盖于中框20,例如电池盖可以覆盖中框20的背面。中框20的背面可以是中框20上远离屏幕60的一面。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撑件的剖面立体视图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缓冲部10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之间的第三侧103,第三侧103与电池盖相邻设置,第三侧103与电池盖相邻设置,可以利用电池盖对缓冲部10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例如,如缓冲部100在Y方向上发生移动,由于电池盖与缓冲部100相邻,缓冲部100可以碰触到电池盖,但是缓冲部100的作用力很小,不足以使得电池盖移动。而固定的电池盖可以防止缓冲部100继续移动,从而对缓冲部100起到限位作用。
或者,在本公开中,还可以在缓冲部100的第三侧103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筋,第三筋与电池盖相接触。第三筋的设置,可以使得缓冲部100与电池盖相抵接,并且相互干涉。这样的设置,使得缓冲部100与电池盖之间相互接触且可以产生相对作用力,有利于利用电池盖进一步对支撑件1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支撑件10在终端内部发生移动。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缓冲部100还包括与第三侧103相对设置的第四侧104,第四侧104与凹槽200的底部相接触。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支撑件10与凹槽200的接触,从而可以使得支撑件10更加紧密地固定于凹槽200。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中,缓冲部100的第四侧104上可以设置有凸起130,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凹陷,凸起130与凹陷相适配。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撑部111的缓冲部100与凹槽200精准定位,可以在进一步增加支撑部111与凹槽200的紧密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支撑部111的安装定位,实现支撑部111的准确安装。
如图4所示,凸起130可以是柱状凸起,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凸起130可以是任意形状,只要能够实现与凹槽200底部相连接的目的即可。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还包括:屏幕60,屏幕60和中框20之间可以设置有点胶间隙,点胶间隙用于设置点胶,通过点胶可以将屏幕60与中框20粘结起来,实现屏幕60和中框20之间的固定。
在本公开中,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点胶间隙宽度为小于或等于0.15mm,小于等于0.15的范围,可以在实现固定屏幕60和中框20的同时,控制终端的厚度为尽量薄,有利于实现终端的轻薄化。如前所述,终端的厚度方向,可以是Z方向。
如图5所示,屏幕60可以包括盖板61和显示模组62,其中,盖板61可以是玻璃盖板,用于保护显示模组62免受外力损伤。
本公开的设置,支撑件与按键组件相连,可以对按键组件起到固定作用。本公开还将支撑件设置于用于布设电路板的凹槽内,并且,支撑件与电路板相抵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支撑件在固定按键组件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电路板的作用,具体地,可以使得电路板与凹槽内壁的一侧连接得更加紧密。同时,这样的设置,利用了终端内部已有的凹槽用于设置支撑件,从而不需要在终端内部,例如中框上另外开槽以用于设置支撑件,可以节省终端内部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终端的轻薄化,且可以减少终端制造工艺的程序。例如,可以减少在中框上另行开槽的程序。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范围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设置有凹槽;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凹槽;
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且所述按键组件通过按压与所述电路板相接;以及
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按键组件相连,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电路板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壁和外壁;
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
所述按键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壁,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内壁的一侧,且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外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
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包裹于至少部分所述支撑部外部的缓冲部;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按压部相连,所述缓冲部与所述电路板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的第一侧与所述电路板抵接,所述缓冲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外壁抵接;
所述第一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筋;和/或
所述第二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筋与所述电路板的干涉为小于0.05mm;和/或
所述第二筋与所述外壁的干涉为小于0.0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覆盖于所述中框;
所述缓冲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电池盖相邻设置,所述第三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筋,所述第三筋与所述电池盖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所述第四侧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第四侧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凹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陷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组件包括第一按键组件和第二按键组件;
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按键组件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包裹于所述部分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端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包裹于所述部分第二支撑部的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缓冲部的所述第二端的朝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键组件为所述终端的音量键;和/或
所述第二按键组件为所述终端的电源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屏幕,所述屏幕和所述中框之间设置有点胶间隙,在所述终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点胶间隙宽度为小于或等于0.15mm。
CN202122353459.8U 2021-09-26 2021-09-26 终端 Active CN216353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3459.8U CN216353884U (zh) 2021-09-26 2021-09-26 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3459.8U CN216353884U (zh) 2021-09-26 2021-09-26 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3884U true CN216353884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3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3459.8U Active CN216353884U (zh) 2021-09-26 2021-09-26 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3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2780B2 (en) Casing and terminal
CN205725973U (zh) 手机侧键安装结构
CN204498512U (zh)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CN216353884U (zh) 终端
CN110149120B (zh) 按键与卡槽组合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5731424U (zh) 中框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CN210378832U (zh)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
CN217467638U (zh) 压力触控板、压力触控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312987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672295U (zh) 移动终端
CN201654679U (zh) 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
CN113889357B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818690U (zh) 接触式充电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10155632U (zh) 一种键盘壳体及键盘
CN21987325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2306580B (zh) 电子设备及按键面板
CN202013704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功能按键
CN110808187A (zh) 一种防水按键
CN102064033B (zh) 弹压式按键
CN221306068U (zh) 耳机盒的按键结构和耳机盒
CN214588542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3519689U (zh) 一种防水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880684B (zh) 用于安装功能组件的红外触摸屏边框及其显示终端
CN212259065U (zh) 按键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197388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