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1835U - 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1835U
CN216331835U CN202122890363.5U CN202122890363U CN216331835U CN 216331835 U CN216331835 U CN 216331835U CN 202122890363 U CN202122890363 U CN 202122890363U CN 216331835 U CN216331835 U CN 216331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amera
vehicle
connecting plate
suppor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903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振伟
肖森
张小俊
李荣祥
刘鹏广
邢雨轩
郭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8903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1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1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1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属于赛车车载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连接有锁紧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架。该赛车车载相机支架,通过安装于支撑杆内部可升降的调节杆,能够对相机的高度进行调整,并通过锁紧杆与定位槽的卡合,能够对高度进行定位,将相机的一侧贴合于连接板并向后挤压,当相机位于夹持杆的范围之中后,可向前缓缓移动相机,此时连接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前移,并通过推动杆拉动夹持杆单体均朝向相机转动,可实现对不同型号大小的相机提供高效的夹持定位,对相机的夹持范围可调,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赛车车载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背景技术
赛车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分为场地赛车和非场地赛车两大类,在赛车的行驶过程中,为了方便对赛车手的状况进行实时观察,因此需要使用相机对车内状况进行监控,基于相机的安装便利,因此需要使用车载相机支架,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赛车车载相机支架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现有的赛车车载相机支架,不便于调节支架高度,同时对于相机的夹持范围不可调,使用范围有限;
2、常规的赛车车载相机支架,不方便对拍摄角度进行调节,且赛车行驶所产生的振动容易影响拍摄角度,导致目标画面模糊或丢失。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赛车车载相机支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赛车车载相机支架,不便于调节支架高度,同时对于相机的夹持范围不可调,使用范围有限,且不方便对拍摄角度进行调节,且赛车行驶所产生的振动容易影响拍摄角度,导致目标画面模糊或丢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前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开设有定位槽,且支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连接有锁紧杆,且锁紧杆通过涡卷弹簧与调节杆相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中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前端外侧安装有复位弹簧,且活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端表面连接有防护垫,且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夹持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与定位槽相互连通,且定位槽在滑动槽的右侧呈等间距设置,并且锁紧杆通过定位槽与支撑杆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与安装架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活动杆贯穿于安装架的内部,所述安装架与活动杆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活动杆的后端安装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孔状结构,且其圆孔状结构呈等角度设置,所述限位板与活动杆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限位板与调节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防护垫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防护垫为橡胶弹性材质,所述推动杆关于连接板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2组,且每组推动杆上下对称设置有2个。
优选的,所述夹持杆与推动杆呈一一对应设置,且推动杆与连接板和夹持杆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所述夹持杆的纵截面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夹持杆与安装架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1、通过设置调节杆、锁紧杆和推动杆,通过安装于支撑杆内部可升降的调节杆,能够对相机的高度进行调整,并通过锁紧杆与定位槽的卡合,能够对高度进行定位,将相机的一侧贴合于连接板并向后挤压,当相机位于夹持杆的范围之中后,可向前缓缓移动相机,此时连接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前移,并通过推动杆拉动夹持杆单体均朝向相机转动,可实现对不同型号大小的相机提供高效的夹持定位,对相机的夹持范围可调,实用性高;
2、通过设置安装架、活动杆和限位板,在相机安装前,活动杆与限位板处于将将脱离的状态,在安装相机时,可首先将安装架上下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在相机安装后,连接板会带动活动杆发生相对于安装架向后的滑动,因此可使活动杆与限位板内部等角度设置的圆孔状结构卡合,从而能够实现对安装架角度的固定,避免在赛车行驶过程中因振动而影响拍摄角度,避免目标画面模糊或丢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与活动杆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与锁紧杆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板;2、支撑杆;3、滑动槽;4、定位槽;5、调节杆;6、锁紧杆;7、涡卷弹簧;8、安装架;9、活动杆;10、限位板;11、复位弹簧;12、连接板;13、防护垫;14、推动杆;15、夹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包括承载板1,为了方便对相机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可在承载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在支撑杆2的前端开设有滑动槽3,在支撑杆2的右侧开设有定位槽4,在支撑杆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5,在调节杆5的底部连接有锁紧杆6,滑动槽3与定位槽4相互连通,且定位槽4在滑动槽3的右侧呈等间距设置,并且锁紧杆6通过定位槽4与支撑杆2卡合连接,且锁紧杆6通过涡卷弹簧7与调节杆5相连接,通过滑动连接于支撑杆2内部的调节杆5,可实现对相机支撑高度的便捷调整,同时可通过锁紧杆6与定位槽4的卡合,能够对调节杆5的高度位置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为了方便对相机的拍摄角度进行稳定调节,可在调节杆5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架8,在安装架8的中部连接有活动杆9,调节杆5与安装架8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活动杆9贯穿于安装架8的内部,安装架8与活动杆9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在活动杆9的后端安装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内部开设有圆孔状结构,且其圆孔状结构呈等角度设置,限位板10与活动杆9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限位板10与调节杆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在活动杆9的前端外侧安装有复位弹簧11,在活动杆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在连接板12的前端表面连接有防护垫13,连接板12与防护垫13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防护垫13为橡胶弹性材质,由于调节杆5与安装架8转动连接,因此可通过转动安装架8以改变相机的拍摄角度,并且在相机安装后,可使连接板12带动活动杆9向后滑动,通过活动杆9与限位板10内部等角度设置的圆孔状结构卡合,从而能够实现对安装架8角度的固定,避免在赛车行驶过程中因振动而影响拍摄角度,避免目标画面模糊或丢失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6中,为了实现对不同型号大小的相机进行夹持安装,可在连接板1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推动杆14,推动杆14关于连接板12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2组,且每组推动杆14上下对称设置有2个,推动杆14远离连接板12的一端与夹持杆15相连接,夹持杆15与推动杆14呈一一对应设置,且推动杆14与连接板12和夹持杆15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夹持杆15的纵截面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夹持杆15与安装架8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将相机的一侧贴合于连接板12并向后挤压,当相机位于夹持杆15的范围之中后,可向前缓缓移动相机,此时连接板12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前移,并通过推动杆14拉动夹持杆15单体均朝向相机转动,可实现对不同型号大小的相机提供高效的夹持定位,对相机的夹持范围可调,装置实用性高。
工作原理:根据图1-6中,在使用该赛车车载相机支架时,首先将手动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锁紧杆6至直线形开设的滑动槽3中,此时可控制调节杆5在支撑杆2的内部进行升降,以便于对相机的高度位置进行便捷调整,在将调节杆5调整至合适高度并松开锁紧杆6后,锁紧杆6可在涡卷弹簧7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复位,通过锁紧杆6与定位槽4的卡合,能够对调节杆5的高度位置进行限定;
开启相机的前置摄像头,在相机安装前,活动杆9与限位板10处于将将脱离的状态,此时可将相机先贴合于连接板12的前端,并上下转动连接板12,使连接板12带动安装架8上下转动以便于将相机的拍摄角度调节至合适的角度,随后可推动相机,使其向后挤压连接板12,从而可使连接板12带动活动杆9发生向后滑动,因此可使活动杆9与限位板10内部等角度设置的圆孔状结构卡合,从而能够实现对安装架8角度的固定,避免在赛车行驶过程中因振动而影响拍摄角度,避免目标画面模糊或丢失的情况发生;
当相机后移并位于夹持杆15的范围之中后,可向前缓缓移动相机,此时连接板12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前移,并通过推动杆14拉动夹持杆15单体均朝向相机转动,可实现对不同型号大小的相机提供高效的夹持定位,对相机的夹持范围可调,实用性高,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前端开设有滑动槽(3),所述支撑杆(2)的右侧开设有定位槽(4),且支撑杆(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的底部连接有锁紧杆(6),且锁紧杆(6)通过涡卷弹簧(7)与调节杆(5)相连接,所述调节杆(5)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架(8),且安装架(8)的中部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前端外侧安装有复位弹簧(11),且活动杆(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前端表面连接有防护垫(13),且连接板(1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推动杆(14),所述推动杆(14)远离连接板(12)的一端与夹持杆(1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3)与定位槽(4)相互连通,且定位槽(4)在滑动槽(3)的右侧呈等间距设置,并且锁紧杆(6)通过定位槽(4)与支撑杆(2)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与安装架(8)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活动杆(9)贯穿于安装架(8)的内部,所述安装架(8)与活动杆(9)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活动杆(9)的后端安装有限位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的内部开设有圆孔状结构,且其圆孔状结构呈等角度设置,所述限位板(10)与活动杆(9)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限位板(10)与调节杆(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与防护垫(13)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防护垫(13)为橡胶弹性材质,所述推动杆(14)关于连接板(12)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2组,且每组推动杆(14)上下对称设置有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15)与推动杆(14)呈一一对应设置,且推动杆(14)与连接板(12)和夹持杆(15)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所述夹持杆(15)的纵截面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夹持杆(15)与安装架(8)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CN202122890363.5U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Active CN216331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0363.5U CN216331835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0363.5U CN216331835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1835U true CN21633183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90363.5U Active CN216331835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1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0038B (zh) 一种夹持稳定且可旋转的铝板加工装置
CN216331835U (zh) 一种赛车车载相机支架
CN111717122A (zh) 一种行李支架
CN116582611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骑行直播用手机支架
CN211083502U (zh) 一种立体影视拍摄装置
CN212737936U (zh) 一种车载自行车架用支架角度调节装置
CN216356826U (zh) 一种可调节手机支架
CN215411252U (zh) 一种安防摄像头用方便调节的安装支架
CN216069863U (zh) 一种具有定位安装功能的车载影像
CN213290018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胎加工用的固定架
CN212148641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防眩目后视镜
CN216269635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自行车脚柱
CN218877460U (zh) 一种可快拆式电动车座垫
CN214084182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汽车倾斜装置
CN216401320U (zh) 一种可伸缩的车顶行李架支杆
CN217396709U (zh) 一种双脚支撑结构电动自行车
CN220842400U (zh) 一种摄像机的车载导轨
CN220181118U (zh) 无人飞行器机载云台
CN215640152U (zh) 一种碰撞测试用车载摄像装置
CN220910972U (zh) 一种用于高速摄像机的多角度可调节支架
CN210258213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装置
CN215663259U (zh) 一种可调节的车载摄像头固定装置
CN216694886U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网联车传感器龙门式标定架
CN214025478U (zh) 一种可多维度调节的自行车组装设备
CN221004343U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