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1341U - 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01341U CN216301341U CN202121817902.6U CN202121817902U CN216301341U CN 216301341 U CN216301341 U CN 216301341U CN 202121817902 U CN202121817902 U CN 202121817902U CN 216301341 U CN216301341 U CN 216301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round
- fixedly connected
- wall
- windproo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包括本体和圆管,所述圆管内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顶端延伸至圆管上方,所述圆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本体安装在圆板上,所述圆杆侧壁上套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圆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T形设置,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处安装有旋钮,通过防护机构、圆板、滑轮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本体在反生碰撞时弧形板转动使得横杆下降对第一弹簧压缩,达到本体在碰撞时防护机构能够进行转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可有效的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摩托车是人们代步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一些刚购买新车的部分车主在骑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原地倒车的现象,原地倒车时摩托车的车把和后视镜等都会受到撞击而发生损坏,摩托车后视镜若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只能进行更换一组,并且后视镜的长度不能够进行调节,因为车主的身材体格不一,所以会出现后视镜被遮挡的现象,从而造成其稳定性差和使用不便捷等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稳定性差和使用不便捷等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所述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具有稳定性好和使用便捷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包括本体和圆管,所述圆管内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顶端延伸至圆管上方,所述圆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本体安装在圆板上,所述圆杆侧壁上套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圆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T形设置,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处安装有旋钮,所述固定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底部与圆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前后内壁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侧壁上套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下方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U形板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前端穿过轴承内圈并延伸至U形板前方与圆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锥形环,所述锥形环套设在圆杆上,所述锥形环底部与圆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锥形环侧壁上套设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与螺纹槽相互匹配,所述锥形环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矩形开口,所述锥形环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前壁开设有两个弧形开口,两个所述弧形开口内分别设置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U形板内与U形板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杆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圆管左右内壁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前后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横杆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横杆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U形板前后内壁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防护机构、圆板、滑轮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本体在反生碰撞时弧形板转动使得横杆下降对第一弹簧压缩,达到本体在碰撞时防护机构能够进行转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可有效的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
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圆杆、圆管、固定机构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本体的高度可调,并且固定机构将圆杆的位置固定,达到调节本体的长度的目的,可有效的提高其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圆管;2、圆杆;3、防护机构;31、U形板;32、弧形板;33、横杆;34、第一弹簧;35、转动杆;4、固定机构;41、锥形环;42、螺纹环;43、螺纹槽;44、防滑垫;5、圆板;6、本体;7、安装板;8、固定板;9、旋钮;10、滑轮;11、螺纹孔;12、螺栓;13、弧形开口;14、圆柱块;15、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包括本体6和圆管1,圆管1内设置有圆杆2,圆杆2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圆管1左右内壁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圆杆2顶端延伸至圆管1上方,圆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固定连接有圆板5,本体6安装在圆板5上,圆杆2侧壁上套设有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与圆管1顶部固定连接,圆管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前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呈T形设置,安装板7与固定板8活动连接处安装有旋钮9,固定板8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安装有螺栓12。
防护机构3包括U形板31,U形板31底部与圆杆2顶端固定连接,U形板31前后内壁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35,转动杆35侧壁上套接有弧形板32,弧形板32下方设置有横杆33,弧形板32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矩形槽15,两个矩形槽15前后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10,滑轮10与横杆33相接触,横杆33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U形板31前后内壁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横杆33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与U形板3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转动杆35前端穿过轴承内圈并延伸至U形板31前方与圆板5固定连接,弧形板32前壁开设有两个弧形开口13,两个弧形开口13内分别设置有圆柱块14,圆柱块14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U形板31内与U形板31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防护机构3、圆板5、滑轮10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本体6在反生碰撞时弧形板32转动使得横杆33下降对第一弹簧34压缩,达到本体6在碰撞时防护机构3能够进行转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可有效的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
固定机构4包括锥形环41,锥形环41套设在圆杆2上,锥形环41底部与圆管1顶部固定连接,锥形环41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43,锥形环41侧壁上套设有螺纹环42,螺纹环42与螺纹槽43相互匹配,锥形环4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矩形开口,锥形环41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44,通过圆杆2、圆管1、固定机构4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本体6的高度可调,并且固定机构4将圆杆2的位置固定,达到调节本体6的长度的目的,可有效的提高其使用效率。
工作原理: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螺栓12将固定板8安装在摩托车上,接下来通过转动旋钮9调整圆管1的倾斜角度,达到调整本体6的使用角度,然后根据车主的体格调整本体6的长度,使得后视镜在骑行过程不会出现遮挡的现象,首先反转螺纹环42使得锥形环41松动,接下来可以拉动圆杆2进行调节本体6的长度,调节完成后正转螺纹环42使得锥形环41向中间收拢对圆杆2固定,达到将本体6的位置固定的目的,当摩托车出现原地倒车或其他情况后视镜碰撞时,本体6会带动圆板5和转动杆35转动,同步的由转动杆35带动弧形板32转动,使得弧形板32带动横杆33下降对第一弹簧34压缩,达到对本体6起到缓震的目的,有效的减少本体6直接损坏的目的,在弧形板32转动时,由弧形开口13和圆柱块14对弧形板32进行最大极限转动的角度限定,当将摩托车扶起时,同步的由第一弹簧34推动横杆33向上,使得弧形板32回到初始状态,同步的由弧形板32通过转动杆35带动本体6回到初始位置,可有效的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包括本体(6)和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内设置有圆杆(2),所述圆杆(2)顶端延伸至圆管(1)上方,所述圆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固定连接有圆板(5),所述本体(6)安装在圆板(5)上,所述圆杆(2)侧壁上套设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与圆管(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管(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前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呈T形设置,所述安装板(7)与固定板(8)活动连接处安装有旋钮(9),所述固定板(8)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内安装有螺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U形板(31),所述U形板(31)底部与圆杆(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31)前后内壁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35),所述转动杆(35)侧壁上套接有弧形板(32),所述弧形板(32)下方设置有横杆(33),所述横杆(33)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与U形板(3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5)前端穿过轴承内圈并延伸至U形板(31)前方与圆板(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锥形环(41),所述锥形环(41)套设在圆杆(2)上,所述锥形环(41)底部与圆管(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环(41)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43),所述锥形环(41)侧壁上套设有螺纹环(42),所述螺纹环(42)与螺纹槽(43)相互匹配,所述锥形环(41)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矩形开口,所述锥形环(41)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4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2)前壁开设有两个弧形开口(13),两个所述弧形开口(13)内分别设置有圆柱块(14),所述圆柱块(14)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U形板(31)内与U形板(31)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2)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圆管(1)左右内壁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2)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矩形槽(15),两个所述矩形槽(15)前后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有滑轮(10),所述滑轮(10)与横杆(33)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3)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U形板(31)前后内壁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17902.6U CN216301341U (zh) | 2021-08-05 | 2021-08-05 | 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17902.6U CN216301341U (zh) | 2021-08-05 | 2021-08-05 | 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01341U true CN216301341U (zh) | 2022-04-15 |
Family
ID=81087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17902.6U Active CN216301341U (zh) | 2021-08-05 | 2021-08-05 | 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01341U (zh) |
-
2021
- 2021-08-05 CN CN202121817902.6U patent/CN2163013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301341U (zh) | 一种稳定性高的防风型摩托车倒后镜 | |
CN206968922U (zh) | 一种老年代步电动车电池盒锁紧装置 | |
CN201058589Y (zh) | 汽车休闲遮阳篷改良 | |
CN208760785U (zh) | 一种电动车雨篷支架 | |
CN209776655U (zh) | 一种可加长或缩短的电动车遮阳篷 | |
CN211335536U (zh) | 一种农用拖拉机用遮阳装置 | |
CN208053178U (zh) | 一种汽车水杯座 | |
CN210338135U (zh) | 一种公路车照明灯安装架 | |
CN211596555U (zh) | 一种可自行调节高度的马路停车位泊车用驻车器 | |
CN213917485U (zh) | 电动三轮车生产用打磨装置 | |
CN206841603U (zh) | 一种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 | |
CN221315997U (zh) | 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器的固定机构 | |
CN209833856U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 | |
CN206534230U (zh) | 一种户外伞架 | |
CN220298661U (zh) | 一种便携式箱式折叠儿童玩具车 | |
CN221366815U (zh) | 一种车载自行车固定架 | |
CN210212617U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车雨棚的高度调节装置 | |
CN206654128U (zh) | 一种电动车的车座辅助装置 | |
CN219081153U (zh) | 一种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 | |
CN214776317U (zh) | 一种自行车防撞碎后视镜 | |
CN221049589U (zh) | 一种新型倒车镜 | |
CN215513959U (zh) | 电动车载伸缩式儿童椅 | |
CN214573472U (zh) | 一种路面修复用的随车警示装置 | |
CN215265183U (zh) | 一种基于家用汽车的虚拟驾驶体验装置 | |
CN210760110U (zh) | 一种房车拖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