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5584U - 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5584U
CN216325584U CN202122627471.3U CN202122627471U CN216325584U CN 216325584 U CN216325584 U CN 216325584U CN 202122627471 U CN202122627471 U CN 202122627471U CN 216325584 U CN216325584 U CN 216325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vetail groove
disc
reamer
wrench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74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ONGHAI GLASS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ONGHAI GLASS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ONGHAI GLASS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ONGHAI GLASS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74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5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5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5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包括铰刀基座和切削刀片;所述铰刀基座的底部带有与玻璃模具燕尾槽配合的刀片安装盘,所述切削刀片沿所述刀片安装盘的径向方向等间距安装在所述刀片安装盘上,并与所述刀片安装盘之间形成切削刀刃。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车加工后的玻璃模具进行一次性手工切削、校验,不仅能够有效检验玻璃模具燕尾槽的加工精度,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将加工公差控制在±0.01mm的范围内,保证了玻璃模具燕尾槽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背景技术
玻璃模具初模和口模的有效配合是通过燕尾槽结构来实现的。因为燕尾槽结构的定位及导向效果是目前玻璃模具行业内公认最好的配合结构。
然而,“燕尾槽”结构也是玻璃模具行业中最难控制加工精度的配合结构,对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燕尾槽结构的公差需控制在±0.03mm以内,这是因为,如果口模与初模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会导致瓶口和瓶身结合处出现“飞边”,最终导致玻璃瓶产品报废;如果加工间隙不够,则初模“关不拢”,导致瓶身出现合缝线,会降低玻璃瓶的外观质量以及玻璃瓶的承压能力。
目前,燕尾槽的加工在数控车床上完成,而且数控车床在理论上可以控制燕尾槽的加工精度在合适范围之内。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刀具磨损的存在及装夹方式等问题,使得实际生产出的燕尾槽结构经常出现尺寸的加工偏差波动比较大的情况,甚至出现超过公差范围,导致玻璃模具产品不合格。
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玻璃模具厂还必须对燕尾槽结构进行全数全检,不能作抽检,因为抽检存在偶然性合格而不能代表所有初模的燕尾槽公差范围均满足要求的情形,一旦一批模具中出现一个不合格的,由于行列机的生产方式的原因,将会导致大批量玻璃瓶不合格。但是现有抽检方法仅是视检并报废不合格的燕尾槽结构,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加工精度,而且报废的产品也造成的资源浪费,增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数控车床加工的燕尾槽结构存在的不合格的情况以及现有质检方法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包括铰刀基座和切削刀片;所述铰刀基座的底部带有与玻璃模具燕尾槽配合的刀片安装盘,所述切削刀片沿所述刀片安装盘的径向方向等间距安装在所述刀片安装盘上,并与所述刀片安装盘之间形成切削刀刃。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削刀片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其中,所述第二刀体的顶端一侧与所述第一刀体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导体的上表面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顶端与所述上刀体的下边缘相接;所述第二刀体的前端为竖直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刀片安装盘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其中,所述第一盘体位于第二盘体的上面,所述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切削刀片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切削刀片的第一刀体位于所述第一盘体的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盘体形成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所述第二刀体位于所述第二盘体的安装槽内,其倾斜面与所述第二盘体的表面形成燕尾槽斜面切削刀刃,其竖直面与所述第二盘体的外周面形成初模底直面径切削刀刃。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盘体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刀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盘体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导体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盘体的表面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与所述第一盘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燕尾槽底直径面的公差中值;所述燕尾槽斜面切削刀刃与所述第二盘体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燕尾槽斜面的公差中值;所述初模底直面径切削刀刃与所述第二盘体的外圆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初模底直径面的公差中值。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体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燕尾槽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铰刀基座还包括加强盘和扳手座,其中,所述加强盘位于所述第一盘体的上方,所述扳手座位于所述加强盘的上方,所述扳手座、加强盘、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为同轴心的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扳手座、加强盘、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直径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工铰刀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与所述扳手座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扳手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扳手座卡槽,其中,所述扳手座卡槽与所述扳手座相匹配,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对称安装在所述扳手座开槽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通过带有刀片安装盘的铰刀基座以及切削刀片的配合设计,形成针对性切削玻璃模具燕尾槽初模底直径面A、燕尾斜面B和燕尾底直径面C的三个切削刀刃,从而实现对车加工后的玻璃模具进行一次性手工切削、校验,不仅能够有效检验玻璃模具燕尾槽的加工精度,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将加工公差控制在±0.01mm的范围内,保证了玻璃模具燕尾槽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玻璃模具燕尾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与玻璃模具燕尾槽配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一较佳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示图3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示切削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A.玻璃模具燕尾槽带有初模底直径面,B.燕尾斜面,C.燕尾底直径面;
1.铰刀基座,11.刀片安装盘,12.加强盘,13.扳手座,111.第一盘体,112.第二盘体;
2.切削刀片,21.第一刀体,22.第二刀体,23.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24.燕尾槽斜面切削刀刃,25.初模底直面径切削刀刃,221.倾斜面,222.竖直面,
3.扳手,31.第一手柄,32.第二手柄,33.扳手座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现有玻璃模具燕尾槽带有初模底直径面A、燕尾斜面B和燕尾底直径面C。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包括铰刀基座1、切削刀片2和扳手3。
所述铰刀基座1自下向上依次为刀片安装盘11、加强盘12和扳手座13,其中,所述刀片安装盘11、加强盘12和扳手座13为同轴心的一体结构,且直径依次减小。所述刀片安装盘11能够与所述玻璃模具燕尾槽配合,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切削刀片2。所述加强盘12用于增强铰刀基座1的结构强度,防止铰刀基座1在旋转的过程中被扭断。所述扳手座13用于与扳手3配合,实现手动旋转。
具体地,所述刀片安装盘11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盘体111和第二盘体112,其中,所述第一盘体111位于所述第二盘体112的上面,并与所述加强盘12连接,所述第一盘体1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盘体112的直径,所述第一盘体111位于所述第二盘体112外侧的上表面为斜面,且其倾斜角度与所述燕尾斜面B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盘体111和第二盘体112上沿其径向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用于切削刀片2安装的安装槽,且每个安装槽均自上向下贯通第一盘体111和第二盘体112。
所述切削刀片2沿所述刀片安装盘11的径向方向等间距安装在所述第一盘体111和第二盘体112上的安装槽113内,并与所述刀片安装盘11之间形成切削刀刃。
具体地,所述切削刀片2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刀体21和第二刀体22,所述第一导体21和第二导体22为一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刀体22的顶端一侧与所述第一刀体21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导体22的上表面为倾斜面221,且倾斜面221的顶端与所述上刀体21的下边缘相接;所述第二刀体22的前端为竖直面222。所述倾斜面221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燕尾槽斜面B的倾斜角度相同,即所述第二刀体22的倾斜面221与所述第二底面112的上表面(斜面)平行。
所述切削刀片2的第一刀体21位于所述第一盘体111的安装槽内,第一刀体2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盘体111的上表面平齐,第一刀体21竖直方向的边与所述第一盘体111形成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23,且所述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23与所述第一盘体11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燕尾槽底直径面C的公差中值。优选地,所述第一刀体21竖直方向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一盘体111形成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23,其另一条边与相邻的第一刀体21与第一盘体111之间的连接面以弧形过度面连接,从而使手工铰刀仅能够沿一个方向切削,如沿顺时针方向切削。
所述切削刀片2的第二刀体22位于所述第二盘体112的安装槽内,第二刀体2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盘体112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导体的倾斜面221的边与所述第二盘体112的表面形成燕尾槽斜面切削刀刃24,所述燕尾槽斜面切削刀刃24与所述第二盘体112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燕尾槽斜面B的公差中值。所述第二刀体22的竖直面222的边与所述第二盘体112的外周面形成初模底直面径切削刀刃25,所述初模底直面径切削刀刃25与所述第二盘体112的外圆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初模底直径面A的公差中值。优选地,所述第二刀体22的竖直面222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二盘体112形成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23,其另一条边与相邻的第二刀体22与第二盘体112之间的连接面以弧形过度面连接,从而使手工铰刀仅能够沿一个方向切削,如沿顺时针方向切削,切削方向与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23的切削方向保持一致。
所述扳手3与所述扳手座13相匹配。具体地,所述扳手3包括第一手柄31、第二手柄32和扳手座卡槽33。其中,所述扳手座13为多边形棱柱,如四棱柱,所述扳手座卡槽33为与所述扳手座13具有相同边数的多边形槽,从而实现与所述扳手座13相匹配。所述第一手柄31和第二手柄32对称安装在所述扳手座开槽33的两侧。将手工铰刀的刀片安装盘11一端嵌入到玻璃模具初模的燕尾槽中后,将扳手3的扳手座卡槽33卡置在所述扳手座13上,然后通过旋转第一手柄31和第二手柄32,带动手工铰刀旋转,实现对燕尾槽进行手工切削和校验。
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的工作原理为:
当玻璃模具(初模)在数控机床上车加工(车加工的尺寸控制在公差偏下极限处)完成后,将两个初模相对布置并抱紧,确保两个初模的上下两个端面平齐,然后将手工铰刀的刀片安装盘11一端嵌入到玻璃模具初模的燕尾槽中,再将扳手3套置在手工铰刀的扳手座13上,按照刀刃的方向,顺时针对初模的初模底直径面A、燕尾斜面B和燕尾底直径面进行切削,经过上述切削处理,能够确保每个初模加工尺寸都统一。
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通过带有刀片安装盘的铰刀基座以及切削刀片的配合设计,形成针对性切削玻璃模具燕尾槽初模底直径面A、燕尾斜面B和燕尾底直径面C的三个切削刀刃,即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燕尾槽斜面切削刀刃和初模底直面径切削刀刃,从而实现对车加工后的玻璃模具进行一次性手工切削、校验,不仅能够有效检验玻璃模具燕尾槽的加工精度,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将加工公差控制在±0.01mm的范围内,其加工精度比传统加工精度±0.03mm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玻璃模具燕尾槽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铰刀基座和切削刀片;所述铰刀基座的底部带有与玻璃模具燕尾槽配合的刀片安装盘,所述切削刀片沿所述刀片安装盘的径向方向等间距安装在所述刀片安装盘上,并与所述刀片安装盘之间形成切削刀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片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其中,所述第二刀体的顶端一侧与所述第一刀体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上表面为倾斜面,且倾斜面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刀体的下边缘相接;所述第二刀体的前端为竖直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安装盘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其中,所述第一盘体位于第二盘体的上面,所述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切削刀片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切削刀片的第一刀体位于所述第一盘体的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盘体形成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所述第二刀体位于所述第二盘体的安装槽内,其倾斜面与所述第二盘体的表面形成燕尾槽斜面切削刀刃,其竖直面与所述第二盘体的外周面形成初模底直面径切削刀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盘体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刀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盘体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刀体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盘体的表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底直径面切削刀刃与所述第一盘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燕尾槽底直径面的公差中值;所述燕尾槽斜面切削刀刃与所述第二盘体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燕尾槽斜面的公差中值;所述初模底直面径切削刀刃与所述第二盘体的外圆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初模底直径面的公差中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体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燕尾槽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基座还包括加强盘和扳手座,其中,所述加强盘位于所述第一盘体的上方,所述扳手座位于所述加强盘的上方,所述扳手座、加强盘、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为同轴心的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座、加强盘、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直径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工铰刀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与所述扳手座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扳手座卡槽,其中,所述扳手座卡槽与所述扳手座相匹配,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对称安装在所述扳手座开槽的两侧。
CN202122627471.3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Active CN216325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7471.3U CN216325584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7471.3U CN216325584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5584U true CN216325584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7471.3U Active CN216325584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5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51870B1 (ko) 회전 절삭 공구와 가변 폭의 부 릴리프 표면을 갖는 회전 절삭 공구용 가역 절삭 인서트
CN102015173B (zh) 切削刀具系统、切削插嵌件和刀具保持器
CN112756912A (zh) 一种薄壁封严环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CN110315295B (zh) 螺旋桨加工工艺
CN216325584U (zh) 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手工铰刀
CN112975404B (zh) 一种半锥形透波天线罩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05764098U (zh)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CN208322246U (zh) 一种台阶式成型铣刀
CN109079549A (zh) 一种内弧定位块及其加工方法
CN210060795U (zh) 零件磨弧面工装
CN100453254C (zh) 玻璃器皿瓶口模四片口环的加工方法
CN204997425U (zh) 一种瓶身模加工夹持定位结构
CN205057141U (zh) 一种多层台阶平面一体加工的铣削刀盘
CN206492965U (zh) 一种成型钻铰刀
CN105710426B (zh) 一种大型轮槽半精铣刀的加工方法
CN217412591U (zh) 一种一次成型多个倒圆角的成型铣刀
CN211991095U (zh) 一种球头枪钻
CN209394056U (zh) 一种闭式一体保持架成型刀
CN112404608A (zh) 新结构弧齿锥齿轮粗铣刀
CN111890131B (zh) 一种双圆锥型立方氮化硼超硬刀具磨削方法及装备
CN209918968U (zh) 一种多用锥度外观刀
CN113488923A (zh) 一种用于电动剥线工具的高精度套筒及其加工工艺
CN220372747U (zh) 一种异形材料数控夹具
CN218656857U (zh) 一种一体式成型刀具
CN213497820U (zh) 多面一次装夹成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