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64098U -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 Google Patents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64098U CN205764098U CN201620428652.XU CN201620428652U CN205764098U CN 205764098 U CN205764098 U CN 205764098U CN 201620428652 U CN201620428652 U CN 201620428652U CN 205764098 U CN205764098 U CN 2057640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 cutting portion
- efficient
- gang tool
- cham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包括一端能与加工设备连接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有随其旋转的切削结构,所述的切削结构包括设于其端部的第一切削部,所述的第一切削部上设有与其连接且切削范围大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的第二切削部,所述的第二切削部上设有与其连接且切削范围大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的第三切削部,所述的第三切削部上设有铣槽加工部,所述的铣槽加工部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之间设有能对工件铣槽后边缘进行倒角的倒角切削部,所述的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第三切削部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设于同一切削平面上。本实用新型加工过程中不需更换加工刀具或者改变工位,减少误差,确保良品率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刀具,更具体地说是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生产效率至关重要,现有的工件大多需要经过几道工序加工,传统的加工方式为单工序加工,只能加工外形或者倒角或者钻孔,在加工时需要不停更换加工刀具或者更换工位,容易在装夹时误差累积,以致产品不良,也降低了加工效率。如何使一把刀具能加工多道工序是技术人员长期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结构简单,能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加工过程中不需更换加工刀具或者改变工位,减少误差,确保良品率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包括一端能与加工设备连接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上设有随其旋转的切削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结构2包括设于其端部的第一切削部201,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上设有与其连接且切削范围大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的第二切削部 202,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上设有与其连接且切削范围大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的第三切削部203,所述的第三切削部203上设有铣槽加工部204,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之间设有能对工件铣槽后边缘进行倒角的倒角切削部205,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设于同一切削平面上。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的正面位于同一第一切削平面206。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的背面位于同一第二切削平面401。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结构2沿所述的本体1中心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的切削结构2为两个。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与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之间设有排屑部3,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与所述的排屑部3之间设有切槽4。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屑部3为内凹圆弧面,其从第一切削部201下侧垂直向上延伸至第二切削部202开始圆弧过度至所述的本体1圆周端部。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及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 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组合的横截面呈T形,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与所述的第三切削部203组合的横截面呈T形。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倒角切削部205及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的下侧切削端从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向上倾斜至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上。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的下侧切削端沿所述的本体1轴心向上倾斜,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的下侧切削端及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的铣槽刀口为水平设置。
如上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由两相接的第一倒角刀口207及第二倒角刀口208组成,所述的第一倒角刀口207的倒角半径R为0.2~0.4mm,所述的第二倒角刀口208的倒角半径R为1~1.4mm,所述的第一倒角刀口207与所述的第二倒角刀口208相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加工过程中不需更换加工刀具或者改变工位,减少误差,确保良品率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切削结构均为一体组合状态,多个切削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其生产制造方便,刀具铣削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3、本实用新型的切削结构为圆周整列设置,其切削效果好,且排屑部为内凹圆弧并设于切削平面一侧,有利于切削加工过程中的 废屑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7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包括一端能与加工设备连接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上设有随其旋转的切削结构2,所述的切削结构2包括设于其端部的第一切削部201,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上设有与其连接且切削范围大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的第二切削部202,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上设有与其连接且切削范围大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的第三切削部203,所述的第三切削部203上设有铣槽加工部204,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之间设有能对工件铣槽后边缘进行倒角的倒角切削部205,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设于同一切削平 面上。
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的正面位于同一第一切削平面206。其优点在于切削效果好,生产制造方便。
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的背面位于同一第二切削平面401。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生产制造方便。
所述的切削结构2沿所述的本体1中心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的切削结构2为两个。切削结构2也可为三个或四个。其优点在于切削加工效率高,受力更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与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之间设有排屑部3,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与所述的排屑部3之间设有切槽4。所述的切槽4设于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上侧,所述的排屑部3设于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左侧。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生产制造方便,废屑不易粘于切削结构上,排削效果更好。
所述的排屑部3为内凹圆弧面,其从第一切削部201下侧垂直向上延伸至第二切削部202开始圆弧过度至所述的本体1圆周端部。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制造方便,该弧度的设置能方便加工过程中所产出的废屑排出,废屑不易粘于切削结构上,降低废屑刮伤工件的风险,良品率更高。
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及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组合的横截面呈T 形,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与所述的第三切削部203组合的横截面呈T形。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及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沿本体轴心垂直。其优点在于生产制造方便,刀具的抵抗能力更强,切削时刀具不易断裂。
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倒角切削部205及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的下侧切削端从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向上倾斜至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上。其优点在于生产制造方便,铣削效果好,且铣削后的工件表面更光亮,平整,确保工件品质。
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的下侧切削端沿所述的本体1轴心向上倾斜,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的下侧切削端及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的铣槽刀口为水平设置。第一切削部201的下侧切削端倾斜角度为25度。其优点在于加工效果好,可完成钻铣或水平铣销加工,效率更高。
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由两相接的第一倒角刀口207及第二倒角刀口208组成,所述的第一倒角刀口207的倒角半径R为0.2~0.4mm,所述的第二倒角刀口208的倒角半径R为1~1.4mm,所述的第一倒角刀口207与所述的第二倒角刀口208相切。第一倒角刀口207的倒角半径R为0.3mm,所述的第二倒角刀口208的倒角半径R为1.2mm。其优点在于能同时完成两种半径的倒角加工,生产效率更高,误差更小。
Claims (10)
1.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包括一端能与加工设备连接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上设有随其旋转的切削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结构(2)包括设于其端部的第一切削部(201),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上设有与其连接且切削范围大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的第二切削部(202),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上设有与其连接且切削范围大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的第三切削部(203),所述的第三切削部(203)上设有铣槽加工部(204),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之间设有能对工件铣槽后边缘进行倒角的倒角切削部(205),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设于同一切削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的正面位于同一第一切削平面(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第三切削部(203)及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的背面位于同一第二切削平面(4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结构(2)沿所述的本体(1)中心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的切削结构(2)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与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之间设有排屑部(3),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与所述的排屑部(3)之间设有切槽(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屑部(3)为内凹圆弧面,其从第一切削部(201)下侧垂直向上延伸至第二切削部(202)开始圆弧过度至所述的本体(1)圆周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及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与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组合的横截面呈T形,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与所述的第三切削部(203)组合的横截面呈T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第二切削部(202)、倒角切削部(205)及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的下侧切削端从所述的第一切削平面(206)向上倾斜至所述的第二切削平面(40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削部(201)的下侧切削端沿所述的本体(1)轴心向上倾斜,所述的第二切削部(202)的下侧切削端及所述的铣槽加工部(204)的铣槽刀口为水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切削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倒角切削部(205)由两相接的第一倒角刀口(207)及第二倒角刀口(208)组成,所述的第一倒角刀口(207)的倒角半径R为0.2~0.4mm,所述的第二倒角刀口(208)的倒角半径R为1~1.4mm,所述的第一倒角刀口(207)与所述的第二倒角刀口(208)相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28652.XU CN205764098U (zh) | 2016-05-11 | 2016-05-11 |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28652.XU CN205764098U (zh) | 2016-05-11 | 2016-05-11 |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64098U true CN205764098U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740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28652.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64098U (zh) | 2016-05-11 | 2016-05-11 |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6409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50605A (zh) * | 2016-05-11 | 2016-07-13 | 中山市光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
CN107695401A (zh) * | 2017-11-17 | 2018-02-16 | 中山市园丰精密刃具有限公司 | 一种高光倒角刀 |
CN109663979A (zh) * | 2018-04-18 | 2019-04-23 | 中山市光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切削的台阶成型铰刀 |
-
2016
- 2016-05-11 CN CN201620428652.XU patent/CN20576409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50605A (zh) * | 2016-05-11 | 2016-07-13 | 中山市光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
CN105750605B (zh) * | 2016-05-11 | 2018-03-06 | 中山市光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切削组合刀具 |
CN107695401A (zh) * | 2017-11-17 | 2018-02-16 | 中山市园丰精密刃具有限公司 | 一种高光倒角刀 |
CN109663979A (zh) * | 2018-04-18 | 2019-04-23 | 中山市光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切削的台阶成型铰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50605B (zh) | 切削组合刀具 | |
CN205764098U (zh) | 高效切削组合刀具 | |
CN203636596U (zh) | 一种用于弧面玻璃加工的磨头 | |
CN203725798U (zh) | 一种多轮廓成型刀 | |
CN205869568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空调铝制接头的组合铣刀 | |
US20150202792A1 (en) | Flat drill | |
CN103521819A (zh) | 一种铣刀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5702601U (zh) | 可对工件边缘进行倒圆角加工的切削刀具 | |
CN204182988U (zh) | 一种错齿结构的四刃扩孔钻 | |
CN205702606U (zh) | 精密铣槽刀具 | |
CN202639357U (zh) | 用于加工环形槽的聚晶金刚石槽刀 | |
CN209349569U (zh) | 一种成型铣刀 | |
CN205869569U (zh) |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空调铝管接头的阶梯铣刀 | |
CN202963490U (zh) | 用于一次成型加工阶梯孔的刀具 | |
CN202910365U (zh) | 一种对称槽铣刀 | |
CN206882940U (zh) | 内螺纹加工刀具 | |
CN202506889U (zh) | 单刃成型“v”型槽专用立铣刀 | |
CN207971472U (zh) | 一种分层加工组合成型t型刀具 | |
CN206492965U (zh) | 一种成型钻铰刀 | |
CN206474727U (zh) | 一种阀座内底面加工专用铣刀 | |
CN206689505U (zh) | 一种钢轨加工用刨刀 | |
CN111452168A (zh) | 一种新型巢框智能设备加工方法 | |
CN111673159A (zh) | 一种家具加工的多功能刀具 | |
CN211192215U (zh) | 一种错齿成型铣刀 | |
CN221715709U (zh) | 一种铝基板专用硬质合金铣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0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