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8447U -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8447U
CN216318447U CN202121519935.2U CN202121519935U CN216318447U CN 216318447 U CN216318447 U CN 216318447U CN 202121519935 U CN202121519935 U CN 202121519935U CN 216318447 U CN216318447 U CN 216318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ading
plate
bed
welde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199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丽玥
师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15199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8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8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8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涉及新型患者转运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转运床,转运床下表面的四端均固定连接有双向防震稳定支柱,双向防震稳定支柱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转运床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双向防震稳定支柱包括双向支持搭载板、第一内装卸力管、第一弹簧、第一卸力推杆、反力导板和第二弹簧,反力导板设置于转运床的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防震稳定支柱的设计,使得在推导患者移动过程中便于避免往复颠簸产生的冲击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且通过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自动化调节整体角度,从而提高患者转运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患者转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手术过程中,一些部位的手术过程需要进行多个工位的转换,以及手术结束后需要将病人推至病房,因此需要对应的患者转运装置,但是现有的患者转运装置多为单向缓冲卸力,导致一旦产生颠簸病人会受到大量冲击力,容易受到二次伤害,且不便于自动化调节搭载角度,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的患者转运装置多为单向缓冲卸力,导致一旦产生颠簸病人会受到大量冲击力,容易受到二次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床,所述转运床下表面的四端均固定连接有双向防震稳定支柱,所述双向防震稳定支柱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转运床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防震稳定支柱包括双向支持搭载板、第一内装卸力管、第一弹簧、第一卸力推杆、反力导板和第二弹簧,所述反力导板设置于转运床的底端,所述反力导板四端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焊接有双向支持搭载板,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的上表面还焊接有第一内装卸力管,所述第一内装卸力管的内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焊接有第一卸力推杆,所述第一卸力推杆与第一内装卸力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卸力推杆的顶端与反力导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防震稳定支柱还包括第二内装卸力管、第三弹簧、第三卸力推杆和定装推导受力板,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四端的下表面也焊接有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四端下表面的第二弹簧的底端焊接有定装推导受力板,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的底端焊接有第二内装卸力管,所述第二内装卸力管的内侧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焊接有第三卸力推杆,所述第三卸力推杆的底端与定装推导受力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三卸力推杆与第二内装卸力管滑动连接。
通过万向轮导出的颠簸受力经过定装推导受力板的推导,将受力分导至第二弹簧和第三卸力推杆处,通过第三卸力推杆在第二内装卸力管内部的滑动,将受力挤压至第三弹簧处,利用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受力压缩产生的弹性势能,完成对反力导板导出的反力进行抵消,完成支持保护,由于受力使得转运床产生的反力通过第一卸力推杆和第二弹簧形成分力,被第一卸力推杆导出的受力通过第一卸力推杆在第一内装卸力管内部的滑动,挤压至第一弹簧处,利用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的受力压缩产生的弹性势能,完成对反力导板导出的反力进行抵消,完成支持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包括动导搭载块、内装限位块、电机、拨动齿轮轴、动导齿条和翻转推导块,所述动导搭载块设置于转运床的底端,所述动导搭载块的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有内装限位块,所述内装限位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拨动齿轮轴,所述内装限位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动导齿条,所述动导齿条的一侧与拨动齿轮轴啮合连接,所述动导齿条的顶端焊接有翻转推导块。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还包括辅助支持板、翻转床板、配导销和辅助定位块,所述翻转推导块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持板,所述辅助支持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翻转床板,所述翻转床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导销,所述配导销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定位块,所述辅助定位块设置于转运床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配导销的一端通过滚子轴承与辅助定位块连接。
通过控制位于动导搭载块其中一侧的电机完成转动,利用电机带动拨动齿轮轴完成转动,利用拨动齿轮轴与动导齿条的啮合,使得动导齿条在拨动齿轮轴的拨动及内装限位块的引导下完成上升,此时位于动导搭载块另一侧的电机不进行输出,利用高度差形成对翻转床板的推导,在翻转床板产生角度变化时,为了避免角度变化超程,利用配导销与辅助定位块的转动,完成对翻转床板的限位支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防震稳定支柱的设计,使得在推导患者移动过程中便于避免往复颠簸产生的冲击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
(2)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自动化调节整体角度,从而提高患者转运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防震稳定支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转运床;2、双向防震稳定支柱;3、万向轮;4、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5、双向支持搭载板;6、第一内装卸力管;7、第一弹簧;8、第一卸力推杆;9、反力导板;10、第二弹簧;11、第二内装卸力管;12、第三弹簧;13、第三卸力推杆;14、定装推导受力板;15、动导搭载块;16、内装限位块;17、电机;18、拨动齿轮轴;19、动导齿条;20、翻转推导块;21、辅助支持板;22、翻转床板;23、配导销;24、辅助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床1,转运床1下表面的四端均固定连接有双向防震稳定支柱2,双向防震稳定支柱2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3,转运床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4。
双向防震稳定支柱2包括双向支持搭载板5、第一内装卸力管6、第一弹簧7、第一卸力推杆8、反力导板9和第二弹簧10,反力导板9设置于转运床1的底端,反力导板9四端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底端焊接有双向支持搭载板5,双向支持搭载板5的上表面还焊接有第一内装卸力管6,第一内装卸力管6的内侧焊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顶端焊接有第一卸力推杆8,第一卸力推杆8与第一内装卸力管6滑动连接,第一卸力推杆8的顶端与反力导板9焊接连接。
双向防震稳定支柱2还包括第二内装卸力管11、第三弹簧12、第三卸力推杆13和定装推导受力板14,双向支持搭载板5四端的下表面也焊接有第二弹簧10,位于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5四端下表面的第二弹簧10的底端焊接有定装推导受力板14,双向支持搭载板5的底端焊接有第二内装卸力管11,第二内装卸力管11的内侧焊接有第三弹簧12,第三弹簧12的底端焊接有第三卸力推杆13,第三卸力推杆13的底端与定装推导受力板14焊接连接,第三卸力推杆13与第二内装卸力管11滑动连接。
通过万向轮3导出的颠簸受力经过定装推导受力板14的推导,将受力分导至第二弹簧10和第三卸力推杆13处,通过第三卸力推杆13在第二内装卸力管11内部的滑动,将受力挤压至第三弹簧12处,利用第二弹簧10和第三弹簧12的受力压缩产生的弹性势能,完成对反力导板9导出的反力进行抵消,完成支持保护,由于受力使得转运床1产生的反力通过第一卸力推杆8和第二弹簧10形成分力,被第一卸力推杆8导出的受力通过第一卸力推杆8在第一内装卸力管6内部的滑动,挤压至第一弹簧7处,利用第二弹簧10和第一弹簧7的受力压缩产生的弹性势能,完成对反力导板9导出的反力进行抵消,完成支持保护;
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4包括动导搭载块15、内装限位块16、电机17、拨动齿轮轴18、动导齿条19和翻转推导块20,动导搭载块15设置于转运床1的底端,动导搭载块15的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有内装限位块16,内装限位块16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拨动齿轮轴18,内装限位块1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动导齿条19,动导齿条19的一侧与拨动齿轮轴18啮合连接,动导齿条19的顶端焊接有翻转推导块20。
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4还包括辅助支持板21、翻转床板22、配导销23和辅助定位块24,翻转推导块2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持板21,辅助支持板2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翻转床板22,翻转床板2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导销23,配导销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定位块24,辅助定位块24设置于转运床1的顶端。
配导销23的一端通过滚子轴承与辅助定位块24连接。
通过控制位于动导搭载块15其中一侧的电机17完成转动,利用电机17带动拨动齿轮轴18完成转动,利用拨动齿轮轴18与动导齿条19的啮合,使得动导齿条19在拨动齿轮轴18的拨动及内装限位块16的引导下完成上升,此时位于动导搭载块15另一侧的电机17不进行输出,利用高度差形成对翻转床板22的推导,在翻转床板22产生角度变化时,为了避免角度变化超程,利用配导销23与辅助定位块24的转动,完成对翻转床板22的限位支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1)下表面的四端均固定连接有双向防震稳定支柱(2),所述双向防震稳定支柱(2)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3),所述转运床(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4);
所述双向防震稳定支柱(2)包括双向支持搭载板(5)、第一内装卸力管(6)、第一弹簧(7)、第一卸力推杆(8)、反力导板(9)和第二弹簧(10),所述反力导板(9)设置于转运床(1)的底端,所述反力导板(9)四端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的底端焊接有双向支持搭载板(5),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5)的上表面还焊接有第一内装卸力管(6),所述第一内装卸力管(6)的内侧焊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顶端焊接有第一卸力推杆(8),所述第一卸力推杆(8)与第一内装卸力管(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卸力推杆(8)的顶端与反力导板(9)焊接连接;
所述双向防震稳定支柱(2)还包括第二内装卸力管(11)、第三弹簧(12)、第三卸力推杆(13)和定装推导受力板(14),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5)四端的下表面也焊接有第二弹簧(10),位于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5)四端下表面的第二弹簧(10)的底端焊接有定装推导受力板(14),所述双向支持搭载板(5)的底端焊接有第二内装卸力管(11),所述第二内装卸力管(11)的内侧焊接有第三弹簧(12),所述第三弹簧(12)的底端焊接有第三卸力推杆(13),所述第三卸力推杆(13)的底端与定装推导受力板(14)焊接连接,所述第三卸力推杆(13)与第二内装卸力管(1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4)包括动导搭载块(15)、内装限位块(16)、电机(17)、拨动齿轮轴(18)、动导齿条(19)和翻转推导块(20),所述动导搭载块(15)设置于转运床(1)的底端,所述动导搭载块(15)的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有内装限位块(16),所述内装限位块(16)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拨动齿轮轴(18),所述内装限位块(1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动导齿条(19),所述动导齿条(19)的一侧与拨动齿轮轴(18)啮合连接,所述动导齿条(19)的顶端焊接有翻转推导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角度调节床板结构(4)还包括辅助支持板(21)、翻转床板(22)、配导销(23)和辅助定位块(24),所述翻转推导块(2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持板(21),所述辅助支持板(2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翻转床板(22),所述翻转床板(2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导销(23),所述配导销(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定位块(24),所述辅助定位块(24)设置于转运床(1)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导销(23)的一端通过滚子轴承与辅助定位块(24)连接。
CN202121519935.2U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Active CN216318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9935.2U CN216318447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9935.2U CN216318447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8447U true CN21631844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19935.2U Active CN216318447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8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66616U (zh) 一种具有卸料功能的agv小车
CN216318447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转运装置
CN108714053B (zh) 一种医疗器械存放箱
CN112172499A (zh) 一种环保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
CN112121353B (zh) 一种通过数控化控制的适应性跑步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60482A (zh) 一种循环系统使用的独立压力容器
CN11256355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生产用组装系统
CN217263342U (zh) 一种可自由移动的智能化装卸料设备
CN214360094U (zh) 一种具有举升功能的agv小车
CN212669069U (zh) 升降对接平台
CN214087450U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支撑装置
CN212049385U (zh) 一种龙门架式翻转机构
CN210650586U (zh) 一种热交换罐卧立切换操作台
CN113664489A (zh) 一种用于重载复杂结构件的自动翻转对接装置
CN206634995U (zh) 单组平衡压力式伸缩器
CN208560769U (zh) 上料机构
CN206437570U (zh) 一种料桶的滚筒式传送带
CN220884341U (zh) 一种换电平台补位装置
CN113427472B (zh) 一种具有高承载力且结构稳定的桁架机器人
CN220010756U (zh) 一种新型内浮顶耐磨防转装置
CN211732960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密封门的稳定安装机构
CN220766376U (zh) 抬升装置
CN216636524U (zh) 一种hhp流水线机组转运平板车
CN220262810U (zh) 一种物流仓库运输推车
CN214701398U (zh) 一种细胞因子无菌冻干保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