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7151U - 蒸笼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蒸笼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7151U
CN216317151U CN202120486205.0U CN202120486205U CN216317151U CN 216317151 U CN216317151 U CN 216317151U CN 202120486205 U CN202120486205 U CN 202120486205U CN 216317151 U CN216317151 U CN 216317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ood
cup
steamer
food stea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862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毅
许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862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7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7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7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蒸笼和烹饪器具,蒸笼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和导热件,隔热件和导热件限定出腔室,导热件上设置有与腔室相连通的进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笼包括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导热件、以及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隔热件,通过上述导热件和隔热件的配合,一方面提升了对腔室内食物的加热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腔室内热量的流失;并且,通过开设大尺寸的开口使得蒸汽直接进入本体的内部,避免了蒸汽与待烹饪食物的表面直接接触,保证了待烹饪食物原有的口感。

Description

蒸笼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笼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破壁机等烹饪器具不具备蒸功能,对于做早餐功能单一,只具备制作喝的饮食,如豆浆等,不能做吃的早食,如蒸鸡蛋、馒头、菜、热饮食等,不能满足消费者整个早餐的需求。
相关技术中。部分烹饪器具可配套蒸笼实现蒸功能。但蒸笼底部设计设计没有考虑热效率,要么全为塑胶材质而导致导热性差,要么全金属材质导致保温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蒸笼。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蒸笼,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和导热件,隔热件和导热件限定出腔室,导热件上设置有与腔室相连通的进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笼的本体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和导热件,并且通过隔热件和导热件共同限定出蒸笼的腔室,以将待加热的食物放置到腔室内部;导热件上设置有与腔室相连通的进口,以在使用过程中保证蒸汽进入到腔室内部,进而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
特别地,导热件具有良好的导热和散热能力,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可通过自身的热量产生一定的热辐射,进而起到辅助加热食物的作用。并且,进口设置在导热件上,保证了蒸汽首先会与导热件相接触,而后才会通过进口进入到腔室内部。因此,高温的蒸汽本身就会加热导热件,使得高温的导热件与蒸汽同时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此外,隔热件具有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这样可保证腔室内部的热量留存更长的时间,避免了热量的流失,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对腔室内食物的加热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本体的底壁设置进口,而避免设置相关技术中多个密集排布的进气孔,使得杯体内的蒸汽直接通过大尺寸的进口进入到本体的内部,这样杯体内部的水蒸汽不会直接与腔室内部待烹饪的食物直接接触,避免了蒸汽在待烹饪的食物的表面液化而导致待烹饪食物的表面存在液体,也即保证了食物原有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笼可与破壁机等烹饪器具配合使用,并且利用烹饪器具所产生的蒸汽来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以实现破壁机等烹饪器具的蒸功能。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蒸笼放置到烹饪器具的杯体上,杯体内部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进口进入到蒸笼的腔室内,以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并且,导热件受到杯体内部热量的辐射具有高温,进而可辅助加热腔室内的食物;而隔热件则可保证腔室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腔室内的热量流失。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笼包括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导热件、以及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隔热件,通过上述导热件和隔热件的配合,一方面提升了对腔室内食物的加热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腔室内热量的流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蒸笼,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体包括:底壁,导热件构造出至少部分底壁,进口设置于底壁;侧壁,与底壁相连接,隔热件至少构造出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体包括相连接的底壁和侧壁。其中,底壁的一部分或全部都是由导热件构造形成的,侧壁是由隔热件构造形成的,保证了进口处于整个腔室的底部。在蒸笼使用过程中,蒸汽在上升的过程中会与导热性能良好的底壁相接触,进而使得底壁处于高温状态;同时,蒸汽会通过进口进入到腔室内部,以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这样,可通过蒸汽和底壁的共同作用,同时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此外,隔热性能良好的侧壁可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保证腔室内部的热量不会流失。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隔热件上形成有安装部,安装部朝向背离腔室的一侧延伸;导热件衔接于隔热件设置有安装部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热件上形成有安装部。其中,安装部位于本体的底壁,朝向背离腔室的一侧延伸,并可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整个蒸笼的安装。此外,导热件的外边缘衔接于隔热件设置有安装部的位置。这样,当蒸笼安装到破壁机等烹饪器具的杯体时,安装部与杯体的内壁相接触,并保证蒸笼的密封和安装;导热件覆盖到杯体的开口端,并且保证杯体的开口端仅仅被导热件覆盖。这样,可充分保证导热件与杯体内部所产生的蒸汽充分接触,一方面保证了导热件自身的温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保证了导热件对腔室内食物的热辐射面积,保证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安装部为环形的安装筋,导热件位于安装筋围成的区域内;隔热件还构造出位于安装筋外周的部分底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部为环形的安装筋,并可与烹饪器具的杯体的开口端相卡接,以保证蒸笼整体的安装固定,并且安装筋是与本体的内壁相接触的。而导热件位于安装筋围成的区域内,并且衔接于隔热件设置有安装筋的位置,保证了杯体的开口端仅仅被导热件覆盖,进而保证了导热件的换热效果。此外,隔热件还构造出位于安装筋外周的部分底壁,这样,底壁的一部分由导热件构造形成,底壁的另一部分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使得本体的内部同时兼具隔热效果和导热效果,保证了覆盖杯体的开口端的部分底壁的换热效果,同时保证了其余部分底壁的保温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隔热件上设置有开口;导热件设置于开口内,安装部形成于开口的边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隔热件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的边缘形成上述安装部。此外,隔热件整体位于开口所在的位置,并且隔热件的边缘嵌入到开口的口壁,使得隔热件与导热件共同限定出腔室。
此外,安装部形成于开口的边缘,使得导热件的外侧边沿延伸到安装部的位置。这样,当蒸笼安装到破壁机等烹饪器具的杯体时,导热件可完全覆盖于杯体的开口端,保证了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热件上形成有阻挡部,阻挡部朝向背离腔室的一侧凸出,并位于进口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热件上形成有阻挡部,阻挡部位于本体的底壁,凸出于本体的外底壁设置,并且位于开口的周侧。在烹饪食物时,阻挡部可用于阻挡蒸笼下方翻腾的介质,进而避免蒸笼下方的介质通过开口进入到腔室内部与待烹饪的食物相接触。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笼可与破壁机等烹饪器具配合使用,并且利用烹饪器具所产生的蒸汽来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以实现破壁机等烹饪器具的蒸功能。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蒸笼放置到烹饪器具的上方,并且使得开口连通于烹饪器具的杯体和本体。此时,在烹饪器具搅拌和加热杯体内的介质时,杯体内部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开口进入到本体的内部加热待烹饪的食物。与此同时,杯体内部的介质在刀具的搅拌下不断翻腾,而阻挡部可以很好地阻挡杯体内的介质流向开口,特别是可以阻挡沿杯体的内壁翻腾流动的介质,避免该部分介质流向位于底壁中部的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阻挡部包括环形的导流筋,进口位于导流筋围成的区域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阻挡部包括环形的导流筋。其中,导流筋凸出于本体的外底壁设置,并且朝向远离本体的方向延伸。此外,导流筋呈环状位于进口的外周,使得进口位于导流筋围成的区域内。这样,导流筋可从进口的侧方阻挡介质流向进口,以保证腔室内部待烹饪的食物不会与其他介质相接触。
特别地,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刀具搅拌杯体内的介质使得介质在杯体内不断贴合杯体的内壁旋转,此时杯体周侧边缘处的液面高于杯体中心处的液面。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筋将进口包围起来,可有效阻挡沿杯体的内部流动的介质流向进口所在的位置。此外,该部分介质流动到导流筋后,会沿着导流筋再次掉落到杯体的内部重新进行搅拌,使得导流筋对介质起到导流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口位于本体的底壁的中部;导流筋形成于进口的周侧边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口设置在本体的底壁的中部,导流筋形成在进口的周侧边缘。这样,在导流筋包围进口的基础上,保证导流筋到本体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即保证了蒸笼设置在杯体上时,导流筋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介质沿杯体的内侧壁流动时处于导流筋所围成的区域的外侧,保证介质在导流筋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流动,并且在流动到导流筋时沿导流筋滴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流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保证导流筋设置在本体的外底壁,并且延伸背离本体的方向延伸。其中,导流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保证导流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一方面可保证导流筋对来自侧方的介质的阻挡能力,进而避免该部分介质通过进口进入到本体的内部,另一方面可保证导流筋对介质的导流效果,使得流向导流筋的介质沿导流筋滴落回杯体的内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隔热件上设置有开口;导热件还包括引流部,引流部设置于开口,并与阻挡部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热件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导热件还包括引流部,引流部嵌入设置在开口内,引流部的中部设置有进口,阻挡部在进口的边缘与阻挡部相连接。这样,引流部第一方面可保证导热件整体安装到隔热件的开口,另一方面可保证介质从杯体的内侧壁到阻挡部之间的过渡,将介质从杯体的内侧壁引导至阻挡部所在的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引流部包括引流筋,引流筋的外边缘连接于开口的内壁,引流筋的内边缘连接于阻挡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引流部包括引流筋。其中,引流筋的外边缘连接于开口的内壁,并可嵌入到开口的内壁实现连接;引流筋的内边缘连接于阻挡部,并且保证两者之间平滑过渡。这样,引流筋可保证介质从杯体的内侧壁到阻挡部之间的过渡,将介质从杯体的内侧壁引导至阻挡部所在的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引流筋的至少部分高于隔热件设置;引流筋的外边缘设置有第一弯角,第一弯角衔接于开口的内壁;引流筋的内边缘设置有第二弯角,第二弯角衔接于阻挡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引流筋的中部要高于隔热件,引流筋的外边缘向下弯曲形成有第一弯角,引流筋的内边缘向下弯曲形成有第二弯角;引流筋通过第一弯角与开口的内壁衔接,保证引流筋与隔热件的衔接处平滑过渡,并且保证引流筋与隔热件的衔接处顺应介质自身的流动方向,避免介质在流动过程中存在阻碍。对应地,引流筋通过第二弯角与阻挡部的导流筋衔接。这样,保证引流筋与阻挡部的衔接处平滑过渡,并且保证引流筋与导流筋的衔接处顺应介质自身的流动方向,避免介质在流动过程中存在阻碍。
具体地,当介质从杯体的内侧壁流动到引流筋时,介质在刀具的搅拌作用和自身惯性作用下仍处于上升趋势,通过第一弯角的设计可保证介质在引流筋与隔热件的衔接处继续上升。当介质继续流动到导流筋附近时,介质由于重力作用处于下降趋势,通过第二弯角的设计可保证介质在引流筋与导流筋的衔接处平稳下降,并沿阻挡部滴落回杯体底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蒸笼还包括:蒸笼盖体,盖设于本体;通孔,设置于蒸笼盖体;其中,沿本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投影,通孔在本体的底壁的投影与进口不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笼还包括蒸笼盖体。其中,蒸笼盖体可盖设在本体上;蒸笼盖体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可作为通气孔使用。此外,沿本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投影,通孔在本体的底壁的投影与进口不重合。也即保证通孔与进口错位设置,以使得通孔错开噪音传播路径,起隔音和降噪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隔热件为塑胶件。
在该实施例中,塑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且价格较低。因此,隔热件可选用塑胶件,一方面降低蒸笼的成本,另一方面保证隔热件的隔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热件为金属件。
在该实施例中,金属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因此,导热件选用金属件,一方面保证隔热件的隔热效果,另一方面保证蒸笼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引流部与阻挡部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引流部与阻挡部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便于加工制造,另一方面保证导热件自身的强度。具体地,引流部的内边缘弯折以形成阻挡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口的数量为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口的数量为一个,并且位于本体的底壁的中心位置,避免相关技术中设置多个密集的小尺寸进气孔,避免腔室内的食物与蒸汽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机;杯体,设置于主机;搅拌组件,设置于主机,搅拌组件包括刀具,刀具位于杯体内;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蒸笼,蒸笼可安装于主机;其中,在蒸笼安装于主机时,进口连通于杯体和本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包括主机、杯体、搅拌组件和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蒸笼。因此,具有上述蒸笼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此外,杯体设置在主机上,杯体内可放置需要料理的介质。搅拌组件设置在主机上,搅拌组件包括刀具,刀具伸入到杯体的内部,并可用于搅拌杯体内的介质。特别地,蒸笼可放置到主机上,并且利用烹饪器具所产生的蒸汽来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
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蒸笼放置到烹饪器具的上方,并且使得进口连通于烹饪器具的杯体和本体的内部。此时,在烹饪器具搅拌和加热杯体内的介质时,杯体内部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进口进入到本体的内部加热待烹饪的食物。与此同时,杯体内部的介质在刀具的搅拌下不断翻腾,而阻挡部可以很好地阻挡杯体内的介质流向进口,特别是可以阻挡沿杯体的内壁翻腾的介质,避免该部分介质流向位于底壁中部的进口。
此外,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本体的底壁设置进口,而避免设置相关技术中多个密集排布的进气孔,使得杯体内的蒸汽直接通过大尺寸的进口进入到本体的内部,这样杯体内部的水蒸汽不会直接与腔室内部待烹饪的食物相接触,避免了蒸汽在待烹饪的食物的表面液化而导致待烹饪食物的表面存在液体,也即保证了食物原有的口感。
并且,杯体内部的蒸汽会与导热件相接触,并不断与导热件进行热交换,高温的蒸汽本身就会加热导热件,使得高温的导热件与蒸汽同时加热处于腔室内的食物。此外,隔热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这样可保证腔室内部的热量留存更长的时间,避免了热量的流失,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对腔室内食物的加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机包括:机壳,杯体设置于机壳内;端盖,设置于机壳的进口端,本体可安装于端盖;密封件,设置于端盖与本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机包括机壳、端盖和密封件。其中,杯体设置于机壳内,端盖设置在机壳的进口端,本体可安装于端盖,而密封件位于端盖与本体之间,以端盖与本体连接处的密封性。
具体地,当本体可安装于端盖,蒸笼放置到端盖上,蒸笼的安装部伸入到杯体的内部,并且保证安装部的安装筋与杯体的内壁相接触,密封件设置在杯体的进口边缘并与安装筋紧密贴合。此外,导流筋位于杯体的内部,并且导流筋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供介质流动。
具体实施例中,蒸笼的安装部还包括第一扣位,端盖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扣位,转动蒸笼可扣合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或释放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器具盖体,可盖设于主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器具盖体。其中,器具盖体也可盖设在主机上,避免杯体内部的介质飞溅和热量流失。特别地,器具盖体可蒸笼均可安装到主机上。具体地,当用户需要使用蒸笼烹饪食物时,可将蒸笼安装到主机上,进而使得杯体内的蒸汽通过进口进入到腔室内部加热食物。当用户不需要使用蒸笼烹饪食物时,可将器具盖体盖设到主机上,仅通过搅拌组件切屑和搅拌杯体内的食物即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水箱,设置于主机;接浆杯,设置于主机,位于杯体的出浆口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水箱和接浆杯。水箱和接浆杯设置在水箱和接浆杯相对的两侧,并与杯体相连通。水箱内存储有液体,并可为杯体供液;接浆杯设置在杯体的出浆口处,杯体内产生的浆液可通过出浆口流进接浆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搅拌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主机上,位于杯体的下方,驱动件的输出轴伸入到杯体的内部,刀具设置在驱动件的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蒸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蒸笼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蒸笼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本体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本体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图6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烹饪器具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蒸笼,102本体,104进口,106阻挡部,108隔热件,110导热件,112引流部,114第一弯角,116第二弯角,118安装部,120蒸笼盖体,122通孔,124第一扣位,126侧壁,128盖顶,130盖围边,132盖帽,134底围边,136底壁,138腔室,202主机,204杯体,206搅拌组件,208刀具,210机壳,212端盖,214密封件,216器具盖体,218水箱,220接浆杯,222第二扣位,224出浆口,226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蒸笼100和烹饪器具。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笼100,蒸笼100包括本体102;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
其中,如图4所示,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共同限定出蒸笼100的腔室138,以将待加热的食物放置到腔室138内部;导热件110上设置有与腔室138相连通的进口104,以在使用过程中保证蒸汽进入到腔室138内部,进而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
特别地,导热件110具有良好的导热和散热能力,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可通过自身的热量产生一定的热辐射,进而起到辅助加热食物的作用。并且,进口104设置在导热件110上,保证了蒸汽首先会与导热件110相接触,而后才会通过进口104进入到腔室138内部。因此,高温的蒸汽本身就会加热导热件110,使得高温的导热件110与蒸汽同时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此外,隔热件108具有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这样可保证腔室138内部的热量留存更长的时间,避免了热量的流失,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对腔室138内食物的加热效果。
此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本体102的底壁136设置进口104,而避免设置相关技术中多个密集排布的进气孔,使得杯体204内的蒸汽直接通过大尺寸的进口104进入到本体102的内部,这样杯体204内部的水蒸汽不会直接与腔室138内部待烹饪的食物直接接触,避免了蒸汽在待烹饪的食物的表面液化而导致待烹饪食物的表面存在液体,也即保证了食物原有的口感。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笼100可与破壁机等烹饪器具配合使用,并且利用烹饪器具所产生的蒸汽来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以实现破壁机等烹饪器具的蒸功能。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蒸笼100放置到烹饪器具的杯体204上,杯体204内部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进口104进入到蒸笼100的腔室138内,以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并且,导热件110受到杯体204内部热量的辐射具有高温,进而可辅助加热腔室138内的食物;而隔热件108则可保证腔室138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腔室138内的热量流失。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笼100包括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导热件110、以及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隔热件108,通过上述导热件110和隔热件108的配合,一方面提升了对腔室138内食物的加热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腔室138内热量的流失。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笼100,蒸笼100包括本体102;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
其中,如图4所示,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共同限定出蒸笼100的腔室138,以将待加热的食物放置到腔室138内部;导热件110上设置有与腔室138相连通的进口104,以在使用过程中保证蒸汽进入到腔室138内部,进而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底壁136和侧壁126。底壁136的一部分是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的,侧壁126是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的,保证了进口104处于整个腔室138的底部。在蒸笼100使用过程中,蒸汽在上升的过程中会与导热性能良好的底壁136相接触,进而使得底壁136处于高温状态;同时,蒸汽会通过进口104进入到腔室138内部,以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这样,可通过蒸汽和底壁136的共同作用,同时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此外,隔热性能良好的侧壁126可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保证腔室138内部的热量不会流失。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壁136的一部分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底壁136的另一部分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并且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的部分底壁136直接覆盖在烹饪器具的杯体204上方。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笼100,蒸笼100包括本体102;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
其中,如图4所示,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共同限定出蒸笼100的腔室138,以将待加热的食物放置到腔室138内部;导热件110上设置有与腔室138相连通的进口104,以在使用过程中保证蒸汽进入到腔室138内部,进而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底壁136和侧壁126。底壁136的一部分或全部都是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的,侧壁126是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的。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隔热件108上形成有安装部118。其中,安装部118位于本体102的底壁136,朝向背离腔室138的一侧延伸,并可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整个蒸笼100的安装。此外,导热件110的外边缘衔接于隔热件108设置有安装部118的位置。
这样,如图5所示,在隔热件108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的边缘形成上述安装部118。此外,隔热件108整体位于开口所在的位置,并且隔热件108的边缘嵌入到开口的口壁,使得隔热件108与导热件110共同限定出腔室138。
这样,如图7和图8所示,当蒸笼100安装到破壁机等烹饪器具的杯体204时,安装部118与杯体204的内壁相接触,并保证蒸笼100的密封和安装;导热件110覆盖到杯体204的开口端,并且保证杯体204的开口端仅仅被导热件110覆盖。这样,可充分保证导热件110与杯体204内部所产生的蒸汽充分接触,一方面保证了导热件110自身的温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保证了导热件110对腔室138内食物的热辐射面积,保证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4所示,安装部118为环形的安装筋,并可与烹饪器具的杯体204的开口端相卡接,以保证蒸笼100整体的安装固定,并且安装筋是与本体102的内壁相接触的。而导热件110位于安装筋围成的区域内,并且衔接于隔热件108设置有安装筋的位置,保证了杯体204的开口端仅仅被导热件110覆盖,进而保证了导热件110的换热效果。
此外,如图4所示,隔热件108还构造出位于安装筋外周的部分底壁136,这样,底壁136的一部分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底壁136的另一部分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使得本体102的底壁136同时兼具隔热效果和导热效果,保证了覆盖杯体204的开口端的部分底壁136的换热效果,同时保证了其余部分底壁136的保温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笼100,蒸笼100包括本体102;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
其中,如图4所示,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共同限定出蒸笼100的腔室138,以将待加热的食物放置到腔室138内部;导热件110上设置有与腔室138相连通的进口104,以在使用过程中保证蒸汽进入到腔室138内部,进而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底壁136和侧壁126。底壁136的一部分或全部都是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的,侧壁126是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的。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热件110上形成有阻挡部106。阻挡部106位于本体102的底壁136,凸出于本体102的底壁136设置,并且位于进口104的周侧。在烹饪食物时,阻挡部106可用于阻挡蒸笼100下方翻腾的介质,进而避免蒸笼100下方的介质通过进口104进入到腔室138内部与待烹饪的食物相接触。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笼100可与破壁机等烹饪器具配合使用,并且利用烹饪器具所产生的蒸汽来加热处于本体102内的食物,以实现破壁机等烹饪器具的蒸功能。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蒸笼100放置到烹饪器具的上方,并且使得进口104连通于烹饪器具的杯体204和本体102的腔室138。此时,在烹饪器具搅拌和加热杯体204内的介质时,杯体204内部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进口104进入到腔室138内部加热待烹饪的食物。与此同时,杯体204内部的介质在刀具208的搅拌下不断翻腾,而阻挡部106可以很好地阻挡杯体204内的介质流向进口104,特别是可以阻挡沿杯体204的内壁翻腾流动的介质,避免该部分介质流向位于底壁中部的进口104。
因此,本实施例提出蒸笼100的可利用烹饪器具所产生的蒸汽加热待烹饪的食物,以实现破壁机等烹饪器具的蒸功能;阻挡部106可用于阻挡烹饪器具的杯体204内翻腾的介质,避免蒸笼100下方的介质通过进口104进入到本体102的内部与待烹饪的食物相接触。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笼100,蒸笼100包括本体102;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
其中,如图4所示,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共同限定出蒸笼100的腔室138,以将待加热的食物放置到腔室138内部;导热件110上设置有与腔室138相连通的进口104,以在使用过程中保证蒸汽进入到腔室138内部,进而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底壁136和侧壁126。底壁136的一部分或全部都是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的,侧壁126是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的。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阻挡部106包括环形的导流筋。导流筋凸出于本体102的外底壁设置,并且朝向远离本体102的方向延伸。此外,导流筋呈环状位于进口104的外周,使得进口104位于导流筋围成的区域内。这样,导流筋可从进口104的侧方阻挡介质流向进口104,以保证腔室138内部待烹饪的食物不会与其他介质相接触。
特别地,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刀具208搅拌杯体204内的介质,使得介质在杯体204内不断贴合杯体204的内壁旋转,此时杯体204周侧边缘处的液面高于杯体204中心处的液面。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导流筋将进口104包围起来,可有效阻挡沿杯体204的内部流动的介质流向进口104所在的位置。此外,该部分介质流动到导流筋后,会沿着导流筋再次掉落到杯体204的内部重新进行搅拌,使得导流筋对介质起到导流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进口104设置在本体102的底壁的中部,导流筋形成在进口104的周侧边缘。这样,在导流筋包围进口104的基础上,保证导流筋到本体102的周侧边缘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即保证了蒸笼100设置在杯体204上时,导流筋与杯体204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介质沿杯体204的内侧壁流动时处于导流筋所围成的区域的外侧,保证介质在导流筋与杯体204的内侧壁之间流动,并且在流动到导流筋时沿导流筋滴落。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保证导流筋设置在本体102的外底壁,并且延伸背离本体102的方向延伸。其中,导流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保证导流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一方面可保证导流筋对来自侧方的介质的阻挡能力,进而避免该部分介质通过进口104进入到本体102的内部,另一方面可保证导流筋对介质的导流效果,使得流向导流筋的介质沿导流筋滴落回杯体204的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当蒸笼100安装到烹饪器具后,保证导流筋与刀具208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以避免发生结构干涉的情况。
具体实施例中,导流筋的长度可以为10mm、12mm、14mm、15mm、16mm、18mm、20mm等。
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笼100,蒸笼100包括本体102;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
其中,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共同限定出蒸笼100的腔室138,以将待加热的食物放置到腔室138内部;导热件110上设置有与腔室138相连通的进口104,以在使用过程中保证蒸汽进入到腔室138内部,进而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底壁136和侧壁126。底壁136的一部分或全部都是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的,侧壁126是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的。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隔热件108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导热件110嵌入开口的口壁,安装部118形成于开口的周侧;此外,导热件110还包括引流部112,引流部112嵌入设置在开口内,引流部112的中部设置有进口104,引流部112在进口104的边缘与阻挡部106相连接。这样,引流部112第一方面可保证导热件110整体安装到隔热件的开口,另一方面可保证介质从杯体204的内侧壁到阻挡部106之间的过渡,将介质从杯体204的内侧壁引导至阻挡部106所在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引流部112包括引流筋。引流筋的外边缘连接于开口的内壁,并可嵌入到开口的内壁实现连接;引流筋的内边缘连接于阻挡部106,并且保证两者之间平滑过渡。这样,引流筋可保证介质从杯体204的内侧壁到阻挡部106之间的过渡,将介质从杯体204的内侧壁引导至阻挡部106所在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引流筋的中部要高于隔热件,引流筋的外边缘向下弯曲形成有第一弯角114,引流筋的内边缘向下弯曲形成有第二弯角116;引流筋通过第一弯角114与开口的内壁衔接,保证引流筋与隔热件的衔接处平滑过渡,并且保证引流筋与隔热件的衔接处顺应介质自身的流动方向,避免介质在流动过程中存在阻碍。对应地,引流筋通过第二弯角116与阻挡部106的导流筋衔接。这样,保证引流筋与阻挡部106的衔接处平滑过渡,并且保证引流筋与导流筋的衔接处顺应介质自身的流动方向,避免介质在流动过程中存在阻碍。
具体地,当介质从杯体204的内侧壁流动到引流筋时,介质在刀具208的搅拌作用和自身惯性作用下仍处于上升趋势,通过第一弯角114的设计可保证介质在引流筋与隔热件的衔接处继续上升。当介质继续流动到导流筋附近时,介质由于重力作用处于下降趋势,通过第二弯角116的设计可保证介质在引流筋与导流筋的衔接处平稳下降,并沿阻挡部106滴落回杯体204底部。
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笼100,蒸笼100包括本体102;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
其中,隔热件108和导热件110共同限定出蒸笼100的腔室138,以将待加热的食物放置到腔室138内部;导热件110上设置有与腔室138相连通的进口104,以在使用过程中保证蒸汽进入到腔室138内部,进而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本体102包括相连接的底壁136和侧壁126。底壁136的一部分或全部都是由导热件110构造形成的,侧壁126是由隔热件108构造形成的。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蒸笼100还包括蒸笼盖体120。蒸笼盖体120可盖设在本体102上;蒸笼盖体120上设置有通孔122,该通孔122可作为通气孔使用。此外,沿本体102的高度方向进行投影,通孔122在本体102的底壁的投影与进口104不重合。也即保证通孔122与进口104错位设置,以使得通孔122错开噪音传播路径,起隔音和降噪作用。
具体地,蒸笼盖体120为塑胶盖体。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导热件110为金属件。金属件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以使得导热件在与杯体204内的蒸汽换热后加热处于本体102内的食物。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隔热件为塑胶件。塑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且价格较低。因此,隔热件可选用塑胶件,一方面降低蒸笼的成本,另一方面保证隔热件的隔热效果。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引流部112与阻挡部106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便于加工制造,另一方面保证导热件110自身的强度。具体地,引流部112的内边缘弯折以形成阻挡部106。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进口104的数量为一个,并且位于本体102的底壁的中心位置,避免相关技术中设置多个密集的小尺寸进气孔,避免本体102内的食物与蒸汽直接接触。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机202、杯体204、搅拌组件206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蒸笼10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包括主机202、杯体204、搅拌组件206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蒸笼100。因此,具有上述蒸笼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此外,如图6和图7所示,杯体204设置在主机202上,杯体204内可放置需要料理的介质。搅拌组件206设置在主机202上,搅拌组件206包括刀具208,刀具208伸入到杯体204的内部,并可用于搅拌杯体204内的介质。特别地,蒸笼100可放置到主机202上,并且利用烹饪器具所产生的蒸汽来加热处于本体102内的食物。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蒸笼100放置到烹饪器具的上方,并且使得进口104连通于烹饪器具的杯体204和本体102的内部。此时,在烹饪器具搅拌和加热杯体204内的介质时,杯体204内部所产生的蒸汽可通过进口104进入到本体102的内部加热待烹饪的食物。与此同时,杯体204内部的介质在刀具208的搅拌下不断翻腾,而阻挡部106可以很好地阻挡杯体204内的介质流向进口104,特别是可以阻挡沿杯体204的内壁翻腾的介质,避免该部分介质流向位于本体102底壁中部的进口104。
此外,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本体102的底壁设置进口104,而避免设置相关技术中多个密集排布的进气孔,使得杯体204内的蒸汽直接通过大尺寸的进口104进入到本体102的内部,这样杯体204内部的水蒸汽不会直接与本体102内部待烹饪的食物相接触,避免了蒸汽在待烹饪的食物的表面液化而导致待烹饪食物的表面存在液体,也即保证了食物原有的口感。
并且,杯体204内部的蒸汽会与导热件110相接触,并不断与导热件110进行热交换,高温的蒸汽本身就会加热导热件110,使得高温的导热件110与蒸汽同时加热处于腔室138内的食物。此外,隔热件108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这样可保证腔室138内部的热量留存更长的时间,避免了热量的流失,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对腔室138内食物的加热效果。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主机202、杯体204、搅拌组件206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蒸笼100;主机202包括机壳210、端盖212和密封件214。
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杯体204设置在主机202上,杯体204内可放置需要料理的介质。搅拌组件206设置在主机202上,搅拌组件206包括刀具208,刀具208伸入到杯体204的内部,刀具208用于搅拌和切屑杯体204内的介质。特别地,蒸笼100可放置到主机202上,并且利用烹饪器具所产生的蒸汽来加热处于本体102内的食物。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杯体204设置于机壳210内,端盖212设置在机壳210的进口104端,本体102可安装于端盖212,而密封件214位于端盖212与本体102之间,以端盖212与本体102连接处的密封性。
具体地,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当本体102可安装于端盖212,蒸笼100放置到端盖212上,蒸笼100的安装部118伸入到杯体204的内部,并且保证安装部118的安装筋与杯体204的内壁相接触,密封件214设置在杯体204的进口104边缘并与安装筋紧密贴合。此外,导流筋位于杯体204的内部,并且导流筋与杯体204的内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供介质流动。具体地,密封件214可采用密封圈。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蒸笼100的安装部118还包括第一扣位124,端盖21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扣位222,转动蒸笼100可扣合第一扣位124和第二扣位222、或释放第一扣位124和第二扣位222。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器具盖体216。其中,器具盖体216也可盖设在主机202上,避免杯体204内部的介质飞溅和热量流失。特别地,器具盖体216可蒸笼100均可安装到主机202上。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当用户需要使用蒸笼100烹饪食物时,可将蒸笼100安装到主机202上,进而使得杯体204内的蒸汽通过进口104进入到本体102内部加热食物。如图6和图9所示,当用户不需要使用蒸笼100烹饪食物时,可将器具盖体216盖设到主机202上,仅通过搅拌组件206切屑和搅拌杯体204内的食物即可。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图7和图9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水箱218和接浆杯220。水箱218和接浆杯220设置在水箱218和接浆杯220相对的两侧,并与杯体204相连通。水箱218内存储有液体,并可为杯体204供液;接浆杯220设置在杯体204的出浆口224处,杯体204内产生的浆液可通过出浆口224流进接浆杯220。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搅拌组件206还包括驱动件226,驱动件226设置在主机202上,位于杯体204的下方,驱动件226的输出轴伸入到杯体204的内部,刀具208设置在驱动件226的输出轴上。具体地,驱动件226为电机。
在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破壁机、料理机、豆浆机等。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主机202、杯体204、搅拌组件206、水箱218、器具盖体216、蒸笼100和接浆杯220等。其中,器具盖体216扣合在主机202上,水箱218挂坐在主机202后面的主机202台上,接浆杯220坐在主机202前端面的平台上,如果需蒸食物时,器具盖体216换成蒸笼100,蒸笼100扣合在主机202上即可。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搅拌组件206包括驱动件226和刀具208;蒸笼100扣在端盖212上,并与设置在杯体204的密封件214密封;端盖212锁在机壳210上;杯体204的下端锁在主机202,杯体204的上端固定在端盖212下;杯体204整体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整个杯体204埋在主机202内;刀具208在杯体204内部,锁在从杯体204底部穿过的驱动件226的输出轴上。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蒸笼100包括蒸笼盖体120和本体102。其中,如图2所示,蒸笼盖体120又包括盖顶128、通孔122、盖围边130和盖帽132,盖顶128为收集热量和隔热作用,通孔122设计在盖顶128的偏边缘位置,其目的是错开噪音传播路径,起隔音、降噪作用,盖围边130为密封和定位作用,盖帽132为抓手位置;本体102包括侧壁126、隔热件、底围边134、和第一扣位124。侧壁126为收集热量、隔热、定位盖顶128的作用;隔热件收集热量、隔热、结构连接作用;底围边134为定位、密封作用;第二扣位222起到固定作用。以上结构都是塑胶材质构成,具有保温隔热作用,内部热量损失少;蒸笼100通过几个均布的第一扣位124与设置在端盖212上的第二扣位222相互扣合,底围边134与密封件214配合,保证杯体204散发的热量不会损失。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体102除了上文介绍的结构部件外,底部的中间位置还有一中央带有进口104的“碗状”的导热件110,导热件110嵌在本体102的隔热件内,整个导热件110全部封盖杯体204的口部,起到加快导热和热辐射作用,导热件110包括引流部112,引流部112对杯体204内上串的介质有向下、向中央翻转作用;中央的进口104有泄气和集中排放蒸汽作用;中央的阻挡部106有阻挡介质从进口104溅出的作用。综上,本方案提出的蒸笼100具有加热快、隔散热、热量损失少、蒸功能效率高、扰流提高粉碎率、防溢不飞溅等特点。具体实施例中,导热件110为五金件,可采用不锈钢材质。
另外,如图4所示,本方案提出的蒸笼100还与相关技术所采用的蒸笼100不同。其中,相关技术所采用的蒸笼100底部要设计好多小孔通气,而本方案只需中央设计一大的进口104,底部不需要设计通气小孔。这样设计优点是水蒸汽或粉碎时食物不会直接接触要蒸的食物,不影响要蒸食物的口感和外观。
因此,如图6和图9所示,本方案提出的多功能的烹饪器具在卸掉了器具盖体216后,可以在主机202顶部扣设一个蒸笼100,实现蒸功能,其中,蒸笼100与烹饪器具的杯体204密配合,烹饪器具在加热粉碎杯体204内食物时,产生的蒸汽被蒸笼100底部引流部112收集,并从蒸笼100中央的进口104和导热件110传导到要蒸的食物,以加热需要烹饪的食物,使食物加热蒸熟。另外,如图4所示,因导热件110没有打孔,且引流部112具有导向向下翻转食物作用,烹饪器具搅打食物时不会冲到蒸笼100上,不会影响要蒸食物的口感和外观;再有,本方案蒸笼盖体120和盖围边130都为塑胶料,隔热好,热损失少,底部与杯口密封的底全为五金隔板,导热快,所以本方案提出的蒸笼100具有保温好、蒸导热快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蒸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连接的隔热件和导热件,所述隔热件和所述导热件限定出腔室,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底壁,所述导热件构造出至少部分所述底壁,所述进口设置于所述底壁;
侧壁,与所述底壁相连接,所述隔热件至少构造出所述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上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朝向背离所述腔室的一侧延伸;
所述导热件衔接于所述隔热件设置有所述安装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为环形的安装筋,所述导热件位于所述安装筋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隔热件还构造出位于所述安装筋外周的部分所述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内,所述安装部形成于所述开口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件上形成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朝向背离所述腔室的一侧凸出,并位于所述进口的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部包括环形的导流筋,所述进口位于所述导流筋围成的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筋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导热件还包括引流部,衔接于所述开口的口壁与所述阻挡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部包括引流筋,所述引流筋的外边缘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口壁,所述引流筋的内边缘连接于所述阻挡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筋的至少部分高于所述隔热件设置;
所述引流筋的外边缘设置有第一弯角,所述第一弯角衔接于所述开口的口壁;
所述引流筋的内边缘设置有第二弯角,所述第二弯角衔接于所述阻挡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蒸笼盖体,盖设于所述本体;
通孔,设置于所述蒸笼盖体;
其中,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投影,所述通孔在所述本体的底壁的投影与所述进口不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为塑胶件;和/或
所述导热件为金属件。
14.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
杯体,设置于所述主机;
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刀具,所述刀具位于所述杯体内;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笼,所述蒸笼可安装于所述主机;
其中,在所述蒸笼安装于所述主机时,所述导热件覆盖于所述杯体的开口端,所述进口连通于所述杯体和所述本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
机壳,所述杯体设置于所述机壳内;
端盖,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开口端,所述本体可安装于所述端盖;
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器具盖体,可盖设于所述主机;水箱,设置于所述主机;
接浆杯,设置于所述主机,位于所述杯体的出浆口处。
CN202120486205.0U 2021-03-08 2021-03-08 蒸笼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6317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6205.0U CN216317151U (zh) 2021-03-08 2021-03-08 蒸笼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6205.0U CN216317151U (zh) 2021-03-08 2021-03-08 蒸笼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7151U true CN21631715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2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6205.0U Active CN216317151U (zh) 2021-03-08 2021-03-08 蒸笼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7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7096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0150957B (zh)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CN210961428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烹饪器具
CN216060170U (zh) 烹饪器具
CN210540981U (zh)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CN216060141U (zh) 烹饪器具
CN215650652U (zh) 烹饪器具
CN216317151U (zh) 蒸笼和烹饪器具
JP5523778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5899403U (zh) 烹饪器具
CN203748589U (zh) 爆米花机
CN210961468U (zh) 高效散热的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412805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08652435B (zh) 多功能烹饪炊具
CN214017269U (zh) 杯体组件及料理机
CN216416963U (zh) 食品加工机
CN220236694U (zh) 一种食物加热装置
CN217390444U (zh) 一种用于避免食物污染的多功能调奶辅食机
CN21538334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992087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7547822U (zh) 食物处理机
CN219720477U (zh) 空气炸篮和空气炸锅
CN210961460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9720478U (zh) 空气炸篮和空气炸锅
CN218588842U (zh) 具有空炸功能的多功能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