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8579U - 隧道炉 - Google Patents

隧道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8579U
CN216308579U CN202122129604.4U CN202122129604U CN216308579U CN 216308579 U CN216308579 U CN 216308579U CN 202122129604 U CN202122129604 U CN 202122129604U CN 216308579 U CN216308579 U CN 216308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sliding plate
workpiece
tunnel furnace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96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高
郭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ng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ng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ng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ng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96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8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8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8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隧道炉,所述隧道炉包括机架、传送带组和转送装置。所述传送带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传送带组至少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所述转送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转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转送装置用以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的工件转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本实用新型隧道炉烘烤工件的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隧道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炉。
背景技术
隧道炉包括传送带和烤箱,工件置于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其传送至烤箱内进行烘烤。一般地,为了保证烘烤效果,同时减少隧道炉占用的空间,通常设置多层传送方向不同的传送带,这样工件经上层传送带传输至烤箱进行烘烤后,从该上层传送带掉落至下层传送带,然后经该下层传送带传输至烤箱进行再次烘烤。然而,对于材质较为柔软的工件,在从上层传送带掉落至下层传送带时容易发生折叠,这样会导致该工件烘烤不完全,造成隧道炉的良品率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隧道炉,旨在现有隧道炉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隧道炉包括:
机架;
传送带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传送带组至少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以及
转送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转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转送装置用以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的工件转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可选地,所述转送装置包括:
基板;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基板滑动连接;以及
挡块,设于所述滑动板的上方并与所述基板连接;
其中,所述滑动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工件落至所述滑动板上,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工件掉落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可选地,所述挡块与所述基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板上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通槽。
可选地,所述挡块沿所述滑动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挡块的底部设有凸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凹槽。
可选地,所述转送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送装置还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送装置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滑动板上设有感应窗口,所述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滑动板的下方并与所述感应窗口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转送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转送装置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隧道炉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转送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隧道炉包括机架、传送带组和转送装置。所述传送带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传送带组至少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所述转送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转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转送装置用以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的工件转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如此,通过在工件从第一传送带传送至第二传送带的路径上增加转送装置,可以使工件先传送到转送装置上,然后再从转送装置上自由落下,从而避免了工件从传送带上直接落下产生折叠的问题,进而使工件烘烤完全,提高了隧道炉烘烤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炉的转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送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送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转送装置的滑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转送装置的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转送装置安装于基板上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转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图2中转送装置接取第一传送带上工件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转送装置上工件掉落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转送装置设置有多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转送装置 120 挡块 150 驱动装置
110 滑动板 121 凸部 160 感应装置
111 通槽 130 连接件 200 工件
112 凹槽 140 基板 210 第一传送带
113 感应窗口 141 滑轨 220 第二传送带
114 安装位 142 滑块 230 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该隧道炉包括机架、传送带组和转送装置100。所述传送带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传送带组至少包括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所述第一传送带210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20的上方。所述转送装置100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转送装置100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20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10的一侧,所述转送装置100用以将所述第一传送带210传送的工件200转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具体而言,所述隧道炉还包括烤箱,所述烤箱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烤箱内设有烘烤腔,所述烘烤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传送带组包括多层传送带,其至少包括所述第一传送带210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20。传送带组的多层传送带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多层传送带沿着所述烤箱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并且多层传送带的传送路径均经过所述烘烤腔。
传送带沿着烤箱的高度方向可以设置为两层、三层、四层或五层,根据所烘烤工件200的具体需要确定。以两层传送带为例,本实施例中,传送带组包括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的一部分带长位于烘烤腔中,且第一传送带210与第二传送带220传送的方向相反。工件200先置于第一传送带210上,将工件200送入烘烤腔内烘烤,工件200从烘烤腔内传送出后,自第一传送带210传送至第二传送带220上,第二传送带220将工件200再次传送到烘烤腔内进行二次烘烤,然后从烘烤腔内传送出。通过设置传送带组的方式,可以避免隧道炉的整机过长,从而节省生产场地。
可以理解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工件200从第一传送带210传送到第二传动带的过程是工件200的一端先离开第一传动带往第二传送带220掉落,另一端仍然位于第一传送带210上,经过第一传送带210进一步地传送,工件200的另一端才从第一传送带210掉落;如此,在烘烤较为柔软材质的工件200(例如柔性电路板),工件200从第一传送带210掉落至第二传送带220时,工件200极易折叠起来从而导致烘烤效果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工件200从第一传送带210传送到第二传送带220的路径上设置有转送装置100。工件200先置于第一传送带210上,第一传送带210传送工件200至烘烤腔内进行烘烤,工件200从烘烤箱中传送出后从第一传送带210传送至第二传送带220。工件200在第一传送带210传送到第二传送带220的过程中,工件200先平整地传送到转送装置100上,然后工件200从转送装置100上自由落下,从而将工件200转送到第二传送带220上,其中第二传送带220靠近转送装置100的一侧相对所述第一传送带210长出一段距离,第二传送带220长出的这段距离用于传送从所述转送装置100落下的工件200。工件200掉落至第二传送带220上,第二传送带220再将工件200传送至烘烤腔内进行再次烘烤。通过设置转送装置100可以使工件200掉落时两端同时自由掉落,从而避免了传送过程中工件200折叠到一起。
本实用新型隧道炉包括机架、传送带组和转送装置100。所述传送带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传送带组至少包括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所述第一传送带210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20的上方。所述转送装置100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转送装置100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20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10的一侧,所述转送装置100用以将所述第一传送带210传送的工件200转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220上;如此,通过在工件200从第一传送带210传送至第二传送带220的路径上增加转送装置100,可以使工件200先传送到转送装置100上,然后再从转送装置100上自由落下,从而避免了工件200从传送带上直接落下产生折叠的问题,进而使工件200烘烤完全,提高了隧道炉烘烤的良品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转送装置包括基板140、滑动板110和挡块120,所述滑动板110与所述基板140滑动连接;所述挡块120设于所述滑动板110的上方并与所述基板140连接。其中,所述滑动板11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工件200落至所述滑动板110上,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工件200掉落至所述第二传送带220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140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滑动板110用于放置工件200,所述滑动板110可以向靠近传送带的方向伸出,并且可以向远离传送带的方向缩回。所述挡块120设置在滑动板110的上方并与基板140固定连接,所述挡块120用于在所述滑动板110缩回时,阻挡滑动板110上的工件200,使其从滑动板110上落下。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滑动板110向靠近第一传送带210的方向伸出时,滑动板110与第一传送带210距离最近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滑动板110向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210的方向缩回时,滑动板110与第一传送带210距离最远的位置。转送装置100转送工件200的过程大致如下:所述滑动板1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传送带210上的工件200传送至所述滑动板110上,所述滑动板110向远离所述传送带的方向缩回,开始切换至第二位置,所述滑动板110移动,所述挡块120阻挡所述工件200移动,滑动板110位于第二位置时,工件200从滑动板110上掉落至第二传送带220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滑动板110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时间较短,所以工件200的两端几乎同时从滑动板110落下,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工件200产生折叠。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挡块120与所述基板140之间通过连接件130连接,所述滑动板110上设有供所述连接件130穿过的通槽111。其中,所述连接件130安装于所述基板140上,连接件130穿过所述滑动板110上的通槽111,所述挡块120安装于所述连接件130上。所述连接件130可以是支撑块也可以是连接杆,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块120沿所述滑动板1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挡块120设于所述基板140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挡块120沿所述滑动板110的宽度方向,即所述第一传送带210的宽度方向延伸,如此设置可以使挡块120能够完全阻挡工件200的宽度方向,防止传送至滑动板110上的工件200产生偏移导致挡块120阻挡不到工件200的情况,从而使工件200能够更好的在挡块120的阻挡作用下从滑动板110上掉落。所述挡块120安装于所述基板140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将挡块120设置于靠近传送带的一侧可以使挡块120能够将工件200完全的推下滑动板110,从而避免工件200的一端未从滑动板110掉落,导致工件200产生折叠。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挡块120还可以是沿着滑动板110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多个挡块120。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块120的底部设有凸部121,所述滑动板110上设有凹槽112。进一步地,所述挡块120底部的凸部121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凸部121在所述挡块120底部间隔设置,所述滑动板110上的凹槽112与所述凸部121对应设置,所述凹槽112用于在滑动板110滑动时容纳所述凸部121。可以理解的是,工件200一般较薄,在滑动板110自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工件200容易卡入挡块120与滑动板110件的缝隙,导致工件200卡死,影响生产效率。通过在挡块120上设置向下凸设的凸部121可以避免工件200卡入挡块120与滑动板110件的缝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凹槽112贯通所述滑动板110靠近第一传送带210的一侧,如此可以使挡块120完全将工件200从滑动板110上推下,避免工件200的一端未从滑动板110掉落,导致工件200折叠。
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送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150,所述驱动装置150设置于所述基板140上,所述驱动装置150与所述滑动板110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150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机带动齿轮齿条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所述驱动装置150固定于基板140上,驱动装置150的驱动轴与滑动板110连接,从而驱动滑动板110的伸出与缩回,从而控制滑动板1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送装置100还包括滑轨141和滑块142,所述滑轨141安装于所述基板140,所述滑块142与所述滑轨141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滑动板110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滑动板110与所述基板140的滑动连接通过滑轨141和滑块142的配合实现,所述滑轨141沿着所述基板14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块142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141上,且与所述滑动板110连接,以使所述滑动板110可以相对于所述基板140相对运动。可选地,所述滑轨14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轨141沿着所述基板14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滑轨141上均安装有滑块142,所述滑块142与滑动板110连接,通过设置两个滑轨141与滑块142配合的结构可以使滑动板110的滑动更加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送装置100还包括感应装置160,所述滑动板110上设有感应窗口113,所述感应装置160设于所述滑动板110的下方并与所述感应窗口113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感应装置160与控制组件通信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驱动装置150。所述感应装置160用于检测工件200是否传送至滑动板110上,从而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控制驱动装置150将滑动板110切换至第二位置。所述感应装置160可以是光电开关或光敏开关,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感应装置160设于所述滑动板110的下方,并且感应装置160的感应区域对应所述感应窗口113设置。以光电开关为例,滑动板110先处于第一位置,工件200传送至滑动板110上,从而遮挡住感应窗口113,光电开关传递信号到控制组件,从而控制驱动装置150将滑动板11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工件200从滑动板110上掉落。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驱动装置150在一端时间后自动将滑动板110恢复至第一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窗口113沿着所述滑动板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滑动板110的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感应装置160的安装位114;如此可以使感应装置160选择在滑动板110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安装,从而使转送装置100能够匹配尺寸不同的工件200,从而增强转送装置100的通用性。
请参阅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送装置1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转送装置100沿所述第一传送带2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一般地,第一传送带210在传送工件200时,工件200在第一传送带210的宽度方向上排布有多个。由此,所述转送装置100可以沿着第一传送带2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三个或四个,视工件200在传送带上的排布而定。如此可以提高隧道炉烘烤工件200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隧道炉还包括安装架230,所述安装架230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10的一侧,所述安装架230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转送装置10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230。
其中,所述安装架230沿着所述第一传送带210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转送装置100沿着所述第一传送带2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架230与机架连接,所述转送装置与安装架230连接;如此使得转送装置安装于同一安装架230上,从而保证了转送装置位于同一高度,进而有助于控制多个转送装置整体的高度。即在调整转送装置的高度时,只需控制安装架230的高度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传送带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传送带组至少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以及
转送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转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转送装置用以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的工件转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装置包括:
基板;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基板滑动连接;以及
挡块,设于所述滑动板的上方并与所述基板连接;
其中,所述滑动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工件落至所述滑动板上,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工件掉落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与所述基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板上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通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沿所述滑动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的底部设有凸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凹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装置还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装置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滑动板上设有感应窗口,所述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滑动板的下方并与所述感应窗口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转送装置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炉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转送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架。
CN202122129604.4U 2021-09-03 2021-09-03 隧道炉 Active CN216308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9604.4U CN2163085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隧道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9604.4U CN2163085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隧道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8579U true CN216308579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8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9604.4U Active CN2163085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隧道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8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8459A (zh) 一种中空式双层轻载皮带线
CN216308579U (zh) 隧道炉
CN212126727U (zh) 一种机械手码垛输送线中的快速定位装置
CN210028112U (zh) 一种冷轧钢板双交换移动平台
EP2755462B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CN217920060U (zh) 一种兼容式载具的输送导向定位机构
CN110759078B (zh) 一种机械手码垛输送线中的快速定位装置
CN213356118U (zh) 一种推送料装置
CN108687886A (zh) 一种面板送料装置及门板胶合生产线
CN110282427B (zh) 柔性太阳能薄膜组件定位输送装置
CN113060511A (zh) 一种伸缩接料转向皮带线
CN220222397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7437039U (zh) 一种活动挡板机构
CN214568929U (zh) 一种生产线及其中转装置
CN215438611U (zh) 一种丝网印刷设备的薄板传送机构
CN219859075U (zh) 一种物料自动取送装置以及煅烧炉系统
CN219361624U (zh) 双轨道贴标机
CN210193319U (zh) 传送装置
CN220195625U (zh) 一种搬送载台
CN214217325U (zh) 一种用于喷涂机的电路板翻转装置
CN212291829U (zh) 送板机
CN217436902U (zh) 托盘转移识别结构及物料加工生产线
CN215099885U (zh) 一种升降式物料输送装置
CN220181901U (zh) 缓存流转线
US3366224A (en) Convey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