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6218U -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6218U
CN216306218U CN202122908968.2U CN202122908968U CN216306218U CN 216306218 U CN216306218 U CN 216306218U CN 202122908968 U CN202122908968 U CN 202122908968U CN 216306218 U CN216306218 U CN 216306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oil
shaft body
oil passage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89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治平
武晓昆
龙忠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29089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6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6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6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包括转子壳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盖,设置有第一轴承腔、第一油道和第一储油腔,第一油道将第一储油腔与第一轴承腔连通,第一端盖连接于第一端;第二端盖,设置有第二轴承腔和第二油道,第二油道与第二轴承腔连通,第二端盖连接于第二端;第一端盖、转子壳本体和第二端盖形成容纳腔;转子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容纳腔内,转子组件具有排气端面,排气端面与第一储油腔互不连通。油路结构简单紧凑,并且第一储油腔与转子组件的排气端面互不连通,使得排气端面处产生的气流不会影响到第一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能避免润滑油由于气流的影响而产生气泡,从而使得排气端面的气流不会影响到润滑油的润滑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压缩机一般布置有一对平行的螺旋转子,该对螺旋转子置于螺杆压缩机的壳体的空间容积内。该对螺旋转子在旋转过程中,该空间容积会周期性的增加和减小,使得该空间容积与进气口和排气口周期性的连通和关闭,可以完成吸气、压缩和排气的过程。
螺旋转子需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压缩机壳体内,为了保证螺旋转子的正常转动,通常会通过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润滑,现有的压缩机螺旋转子竖直设置,用于储油的油槽设置在螺旋转子轴向上的正下方,并且油槽与螺旋转子的排气口连通,通过螺旋转子转动时产生的负压将润滑油抽至轴承处对轴承进行润滑,该种结构的压缩机会出现排气口排出的风进入到油槽内使得润滑油产生气泡的现象,从而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和空调,以解决润滑油在润滑轴承时出现气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
转子壳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端盖,设置有第一轴承腔、第一油道和第一储油腔,所述第一油道将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一轴承腔连通,所述第一端盖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第二端盖,设置有第二轴承腔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与所述第二轴承腔连通,所述第二端盖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所述转子壳本体和所述第二端盖形成容纳腔;以及
转子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子组件具有排气端面,所述排气端面与所述第一储油腔互不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
所述第一转子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轴体和旋向相反的第一工作部分和第二工作部分,所述第一轴体承载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所述第一轴体的一端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腔内的第一轴承以与所述第一端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体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腔内的第二轴承以与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子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轴体和旋向相反的第三工作部分和第四工作部分,所述第二轴体承载所述第三工作部分和所述第四工作部分,所述第二轴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所述第二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第三工作部分与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啮合,所述第四工作部分与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啮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轴体轴向贯通的第三油道,所述第三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油腔连通,所述第三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油道包括分油道和连通道,所述分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腔连通,所述分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油道连通,所述连通道将所述分油道与所述第一储油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工作部分和所述第四工作部分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轴体上,所述第二轴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油道连通的第四油道,所述第四油道沿所述第二轴体的径向连通至所述第二轴体与第三工作部分之间,所述第四油道用于将所述第三油道内的润滑油流通至所述第二轴体与第三工作部分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盖上还设置有第二储油腔,所述第二储油腔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电机壳和电机,所述电机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子壳本体轴向上的一端,所述电机壳具有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轴体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壳包括电机壳本体和后端盖,所述电机壳本体具有所述安装腔,所述转子壳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机壳本体上,所述后端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机壳本体背离所述转子壳本体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和空调,通过在第一端盖设置第一储油腔和第一油道以及用于安装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腔,并通过第一油道将第一储油腔与第一轴承腔连通,从而润滑油能从第一储油腔流通至第一油道并流进第一轴承腔内以对第一轴承腔内的第一轴承进行润滑,在第二端盖上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二油道和第二轴承腔,从而第二油道内的润滑油能流通至第二轴承腔内对第二轴承腔内的第二轴承进行润滑,将油道直接设置在端盖上,使得油路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并且第一储油腔与转子组件的排气端面互不连通,使得排气端面处产生的气流不会影响到第一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能避免润滑油由于气流的影响而产生气泡,从而使得排气端面的气流不会影响到润滑油的润滑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压缩机未安装电机壳和电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转子壳本体和电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电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压缩机;
11、容纳腔;
13、转子壳本体;131、第三开口;132、第四开口;133、第一连接部;
14、第一端盖;141、第一轴承腔;142、第一油道;1421、分油道;1422、连通道;143、第一储油腔;
15、第二端盖;151、第二轴承腔;152、第二油道;154、第二端盖本体;155、第二盖本体;156、贯通孔;
16、第一定位销;17、第二定位销;
20、电机壳;21、安装腔;22、第二连接部;
23、电机壳本体;231、第三连接部;232、第一开口;233、第二开口;234、限位部;
24、后端盖;241、第四连接部;242、进气口;243、过滤网;
25、第二紧固件;
30、电机;
40、转子组件;
42、第一转子;421、第一工作部分;422、第二工作部分;423、第一轴体;
44、第二转子;441、第三工作部分;442、第四工作部分;443、第二轴体;4431、第三油道;4432、第四油道;
50、第一紧固件;60、第一轴承;70、第二轴承;80、吸气口;90、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和空调,以解决润滑油在润滑轴承时出现气泡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此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压缩机未安装电机壳和电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压缩机可以是螺杆压缩机,诸如压缩机100为对置螺杆压缩机。压缩机100可以包括转子壳本体13、第一端盖14、第二端盖15、电机壳20、电机30和转子组件40,电机30与转子组件40传动连接以驱动转子组件40转动,其中,转子组件40可以包括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电机壳20可拆卸地安装在转子壳本体13轴向上的一端,从而能形成压缩机外壳。压缩机外壳可以容纳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即压缩机外壳具有容纳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的容纳空间。可以理解的,转子壳本体13具有容纳腔11,转子组件40可转动地安装在容纳腔11内。具体可以是,第一端盖14连接于转子壳本体13轴向上的第一端,第二端盖15连接于转子壳本体13轴向上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一端盖14、转子壳本体13和第二端盖15形成容纳腔11,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支撑转子组件40,从而使得转子组件40能够在电机30的驱动下在容纳腔11内转动。电机壳20具有安装腔21,电机30安装在安装腔2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100将压缩机外壳做成分体结构,即压缩机外壳包括转子壳本体13和电机壳20,转子壳本体13内能够安装转子组件40,转子壳本体13可以保护和承载转子组件40,电机壳20内能够安装电机30,电机壳20可以保护和承载电机30,将转子壳本体13和电机壳20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当需要在压缩机外壳内安装电机30和转子组件40时,可以先将转子壳本体13和电机壳20分离,将电机30与转子组件40单独安装在电机壳20和转子壳本体13内,电机壳20与转子壳本体13再拼接成压缩机外壳,从而使得转子组件40和电机30的安装更加方便,不用担心由于电机30与转子组件40之间的排布关系而造成安装困难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相啮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转子42可以是阳转子,第二转子44可以是阴转子。
其中,作为阳转子的第一转子42可以理解为第一转子42为主动转子,作为阴转子的第二转子44可以理解为第二转子44为从动转子。举例来说,第一转子42可以与驱动组件诸如电机30(包括但不限于永磁电机)传动连接,第一转子42可以由电机30驱动旋转,第一转子42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转子44一起旋转。
可以理解的,转子组件40具有排气端面,转子组件40压缩的气体从排气端面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螺旋转子的正常转动,通常会通过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润滑,现有的压缩机螺旋转子竖直设置,用于储油的油槽设置在螺旋转子轴向上的正下方,并且油槽与螺旋转子的排气口连通,通过螺旋转子转动时产生的负压将润滑油抽至轴承处对轴承进行润滑,该种结构的压缩机会出现排气口排出的风进入到油槽内使得润滑油产生气泡的现象,从而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效果。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100,将用于润滑轴承的油路设置在端盖上。请参阅图3并结合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转子壳本体和电机壳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端盖14设置有第一轴承腔141、第一油道142和第一储油腔143,第一储油腔143与转子组件40的排气端面互不连通,第一油道142将第一储油腔143与第一轴承腔141连通,第二端盖15设置有第二轴承腔151和第二油道152,第二油道152与第二轴承腔151连通。第二油道152可以直接外接润滑油源,也可以通过油路设计与第一储油腔143连通,从而使得第二油道152能使用第一储油腔143内的润滑油,也可以是单独在第二轴承70盖内设置第二储油腔(图中未示出),第二油道152将第二轴承腔151与第二储油腔连通,由第二储油腔为第二轴承腔151提供润滑油。其中,第一轴承腔141用于安装第一轴承60,第二轴承腔151用于安装第二轴承70,从而使得第一转子42的一端能够通过第一轴承60转动安装在第一端盖14上,第一转子42的另一端能够通过第二轴承70转动安装在第二端盖15上。
通过在第一端盖14设置第一储油腔143和第一油道142以及用于安装第一轴承60的第一轴承腔141,并通过第一油道142将第一储油腔143与第一轴承腔141连通,从而润滑油能从第一储油腔143流通至第一油道142并流进第一轴承腔141内以对第一轴承腔141内的第一轴承60进行润滑,在第二端盖15上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二油道152和第二轴承腔151,从而第二油道152内的润滑油能流通至第二轴承腔151内对第二轴承腔151内的第二轴承70进行润滑,将油道直接设置在端盖上,使得油路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并且第一储油腔143与转子组件40的排气端面互不连通,使得排气端面处产生的气流不会影响到第一储油腔143内的润滑油,能避免润滑油由于气流的影响而产生气泡,从而使得排气端面的气流不会影响到润滑油的润滑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转子4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轴体423和旋向相反的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第一轴体423承载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第一轴体423的一端通过安装在第一轴承腔141内的第一轴承60以与第一端盖14转动连接,第一轴体423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在第二轴承腔151内的第二轴承70以与第二端盖15转动连接,并由第一轴体423与电机30传动连接。电机30可以驱动第一轴体423转动,第一轴体423可以与其所承载的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一起沿第一轴体423的第一轴线旋转。即第一转子42可以沿第一轴线在转子壳本体13内旋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均可以与第一轴体423一体成型。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中的其中一部分诸如第一工作部分421可以与第一轴体423一体成型,另一部分诸如第二工作部分422套设于第一轴体423上。或者是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均套设于第一轴体423上。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转子42的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可以是螺旋叶,也可以称为阳叶。螺旋叶的个数可以为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被配置为具有相反螺旋方向,即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的旋向相反。在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相互啮合旋转时,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之间产生相反的轴向力,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之间产生相反的轴向流。由于轴向力的对称性,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之间产生相反的轴向力几乎可以抵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2,第二转子44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轴体443和旋向相反的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第二轴体443承载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第二轴体443的一端与第一端盖14连接,第二轴体443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15连接,第三工作部分441与第一工作部分421啮合,第四工作部分442与第二工作部分422啮合,第二轴体443被配置为能够旋转地支撑第二转子44,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可以相对于第二轴体443转动。第二转子44与第一转子42啮合,可以被第一转子42驱动在第二轴体443上沿第二轴体443的第二轴线旋转。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均套设在第二轴体443上。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均可以围绕第二轴线在壳体内旋转,诸如,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可以通过滑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轴体443上。此时,第二轴体443的一端与第一端盖14固定连接,第二轴体443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15固定连接。
第二转子44的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可以是螺旋叶,也可以称为阴叶。螺旋叶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被配置为具有相反螺旋方向,即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的旋向相反。在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相互啮合旋转时,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之间产生相反的轴向力,也可以理解为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之间产生相反的轴向流。由于轴向力的对称性,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之间产生相反的轴向力几乎可以抵消。
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4,图4为图2中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工作部分的中间位置(即第一工作部分421、第二工作部分422、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四者所形成的中间位置)形成吸气口80,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在轴向上的两端面的位置可以分别形成两个排气口90。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提到的第一储油腔143与转子组件的排气端面互不连通指的是第一储油腔143与排气口90互不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转子42包括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工作部分422,在第一转子42旋转过程中可以与其他转子结构诸如第二转子44啮合,第一转子42的第一工作部分421和第二转子44的第三工作部分441啮合,以及第一转子42的第二工作部分422和第二转子44的第四工作部分442啮合可以形成两组转子对,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转子42和第二转子44的啮合相当于两台螺杆压缩机并联。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缩机100与现有技术中的螺杆压缩机在相同或相近的排气量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缩机100可以大大减小压缩机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润滑轴承的油路结构,请继续参阅图2,可以在第二轴体443上设置沿第二轴体443轴向贯通的第三油道4431,第三油道4431的一端与第一储油腔143连通,第三油道4431的另一端与第二油道152连通。其中,第一储油腔143可以从外部接润滑油,位于第一储油腔143内的润滑油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油道142流通至第一轴承腔141内以润滑第一轴承腔141内的第一轴承60,位于第一储油腔143内的另一部分润滑油可以通过第三油道4431流通至第二油道152,并从第二油道152流通至第二轴承腔151内以润滑第二轴承腔151内的第二轴承70。
其中,为了便于第一储油腔143内润滑油的分流,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油道142可以包括分油道1421和连通道1422,分油道1421的一端与第一轴承腔141连通,分油道1421的另一端与第三油道4431连通,连通道1422将分油道1421与第一储油腔143连通,从而第一储油腔143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分油道1421分别流通至第一轴承腔141内以及第三油道4431内。图2中油道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润滑油的流通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可转动地支撑于第二轴体443上,为了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转动的顺畅性,其也需要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因此,第一储油腔143内的润滑油除了可以润滑轴承(即第一轴承60和第二轴承70),其还可以通过油路设计以能润滑第三工作部分441和第四工作部分442。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转子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轴体443上设置有与第三油道4431连通的第四油道4432,第四油道4432沿第二轴体443的径向连通至第二轴体443与第三工作部分441之间,第四油道4432用于将第三油道4431内的润滑油流通至第二轴体443与第三工作部分441之间。可以理解的,第四油道4432也可以沿第二轴体443的径向连通至第二轴体443与第四工作部分442之间。其中,第四油道4432可以设置成多个,多个第四油道4432沿第二轴体443的轴向间隔分布,以使得润滑油能够更均匀的流进第三工作部分441与第二轴体443之间以及流进第四工作部分442与第二轴体443之间。
为了便于转子壳本体13与电机壳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请继续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1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50,其中,转子壳本体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3,电机壳20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133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2,第一紧固件50穿设在第一连接部133和第二连接部22上以将电机壳20安装在转子壳本体13上。通过第一紧固件50固定的方式,可以便于转子壳本体13与电机壳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紧固件50可以是螺栓,第一连接部133上设置有第一螺孔,第二连接部22上设置有第二螺孔,当需要将转子壳本体13与电机壳20安装在一起时,将第一连接部133的第一螺孔与第二连接部22的第二螺孔对齐,第一紧固件50穿设在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从而实现将转子壳本体13与电机壳20安装在一起。当需要将转子壳本体13与电机壳20分开时,拧松第一紧固件50,将第一紧固件50从第一连接部133和第二连接部22拆卸,即可实现将转子壳本体13与电机壳20之间的分离。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部133设置在转子壳本体13靠近电机壳20的一端,第二连接部22设置在电机壳20靠近转子壳本体13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6为图3中电机壳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电机30的安装,电机壳20包括电机壳本体23和后端盖24,电机壳本体23具有安装腔21,转子壳本体13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机壳本体23上,后端盖24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机壳本体23背离转子壳本体13的一侧。通过将电机壳20做成分体可拆卸结构,可以便于将电机30安装在电机壳本体23内。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电机壳2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25,电机壳本体23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31,后端盖24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241,第二紧固件25穿设在第三连接部231和第四连接部241上以将后端盖24安装在电机壳本体23上。通过第二紧固件25固定的方式,可以便于电机壳本体23和后端盖2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二紧固件25可以是螺栓,第三连接部231上设置有第三螺孔,第四连接部241上设置有第四螺孔,当需要将电机壳本体23和后端盖24安装在一起时,将第三连接部231的第三螺孔与第四连接部241的第四螺孔对齐,第二紧固件25穿设在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内从而实现将电机壳本体23和后端盖24安装在一起。当需要将电机壳本体23和后端盖24分开时,拧松第二紧固件25,将第二紧固件25从第三连接部231和第四连接部241拆卸,即可实现将电机壳本体23和后端盖24之间的分离。
其中,请参阅图6并结合图3,为了便于将电机30安装在安装腔21内,电机壳本体23上用于安装电机30的安装腔21可以贯穿电机壳本体23,即电机壳本体23在转子组件40的轴向上具有两个开口,靠近转子壳本体13的开口为第一开口232,背离转子壳本体13的开口为第二开口233,后端盖24盖设在第二开口233处以封闭该第二开口233,当转子壳本体13与电机壳本体23安装在一起时,转子壳本体13封闭第一开口232。安装腔21贯穿电机壳本体23能够便于将电机30安装在安装腔21内。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6,电机壳本体23内设置有限位部234,电机30的侧壁能抵接在限位部234上,通过限位部234实现对电机30的限位,便于电机30的安装。当电机30与限位部234抵接时,即可判断电机30已经放置到位,此时可以通过固定件将电机30锁紧在电机壳本体23内。
为了在设置后端盖24时后端盖24不会妨碍外部气体进入电机壳本体23内,后端盖24上设置有供气体进入电机壳本体23内的进气口242,进气口242正对电机30,从而便于气体进入电机壳本体23内。其中,进气口242处可以设置过滤网243,通过过滤网243过滤进入电机壳本体23内的气体,可以防止灰尘污染电机30。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转子组件40,容纳腔11贯通转子壳本体13,即转子壳本体13在转子组件40的轴向上具有两个开口,靠近电机壳20的开口为第三开口131,背离电机壳20的开口为第四开口132,第二端盖15盖设在第三开口131处以封闭该第三开口131,第一端盖14盖设在第四开口132处以封闭该第四开口132。容纳腔11贯穿转子壳本体13能够便于将转子组件40安装在容纳腔11内。其中,请参阅图3并结合图1,第二端盖15位于安装腔21内,第二端盖15上设置有贯通孔156,第一轴体423的一端穿设过贯通孔156与电机30传动连接。第二端盖15位于安装腔21内能使得转子壳本体13和电机壳20连接后的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2所示,压缩机100还包括第一定位销16和第二定位销17,第一端盖14上设置有第一销孔,转子壳本体13朝向第一端盖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销孔,第一定位销16穿设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从而能将第一端盖14定位在转子壳本体13上,方便后续将第一端盖14可拆卸地安装在转子壳本体13上。第二端盖15上设置有第三销孔,转子壳本体13朝向第二端盖15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销孔,第二定位销17穿设在第三销孔和第四销孔内从而能将第二端盖15定位在转子壳本体13上,方便后续将第二端盖15可拆卸地安装在转子壳本体1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第二轴承70的安装,第二端盖15设置成分体可拆卸结构,第二端盖15包括第二端盖本体154和第二盖本体155,第二端盖本体154可拆卸地安装在转子壳本体13上。第二轴承腔151设置在第二端盖本体154上,第二轴承腔151具有供第二轴承70放入第二轴承腔151内的第二安装开口,第二盖本体155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端盖本体154上以封闭第二安装开口从而能够将第二轴承70安装定位在第二轴承腔151内。第二油道152设置在第二端盖本体154上。其中,第二盖本体155可以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可拆卸安装在第二端盖本体154上。
通过将第二端盖15设置成分体可拆卸结构,既便于第二轴承70的安装,也便于独立加工进油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如上一种或多种实施例相结合所界定的压缩机100。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缩机和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壳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端盖,设置有第一轴承腔、第一油道和第一储油腔,所述第一油道将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一轴承腔连通,所述第一端盖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第二端盖,设置有第二轴承腔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二油道与所述第二轴承腔连通,所述第二端盖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所述转子壳本体和所述第二端盖形成容纳腔;以及
转子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子组件具有排气端面,所述排气端面与所述第一储油腔互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
所述第一转子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轴体和旋向相反的第一工作部分和第二工作部分,所述第一轴体承载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所述第一轴体的一端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腔内的第一轴承以与所述第一端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体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腔内的第二轴承以与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子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轴体和旋向相反的第三工作部分和第四工作部分,所述第二轴体承载所述第三工作部分和所述第四工作部分,所述第二轴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所述第二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第三工作部分与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啮合,所述第四工作部分与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轴体轴向贯通的第三油道,所述第三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油腔连通,所述第三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包括分油道和连通道,所述分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腔连通,所述分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油道连通,所述连通道将所述分油道与所述第一储油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部分和所述第四工作部分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轴体上,所述第二轴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油道连通的第四油道,所述第四油道沿所述第二轴体的径向连通至所述第二轴体与第三工作部分之间,所述第四油道用于将所述第三油道内的润滑油流通至所述第二轴体与第三工作部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上还设置有第二储油腔,所述第二储油腔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电机壳和电机,所述电机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子壳本体轴向上的一端,所述电机壳具有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轴体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包括电机壳本体和后端盖,所述电机壳本体具有所述安装腔,所述转子壳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机壳本体上,所述后端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机壳本体背离所述转子壳本体的一侧。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CN202122908968.2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Active CN216306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8968.2U CN2163062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8968.2U CN2163062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6218U true CN216306218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2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8968.2U Active CN2163062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6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79441B1 (en) Scroll compressor
US7458790B2 (en) Vacuum pump with improved oil lubrication
EP2653726B1 (en) Motor-driven compressor
JPH03175186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給油装置
US10746191B2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S20020067998A1 (en) Compressor utilizing shell with low pressure side motor and high pressure side oil sump
CN201144829Y (zh) 一种电机内嵌叶片泵
CN216306218U (zh)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US10518622B1 (en) Integrated power module of electric scooter
US4838772A (en) Cartridge rotary vane pump
CN216306219U (zh)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
KR101520766B1 (ko) 모터 유닛, 펌프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동식 오일펌프
US20030044300A1 (en) Vane pump
CN114412781B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233794U (zh) 涡旋压缩机
CN210398345U (zh) 油泵
CN209990633U (zh) 罗茨式空气压缩机
US4761123A (en) Lubrication arrangement, in an air compressor
CN209990634U (zh) 六叶罗茨增压器
JP4066038B2 (ja) 油冷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CN220979802U (zh) 一种用于离心压缩机的油泵
CN219953659U (zh) 一种一体式喷油螺杆真空泵
CN218376905U (zh) 一种曲轴、泵体和压缩机
CN216554396U (zh) 一体式螺杆压缩机
JP2718246B2 (ja) 横型開放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