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1380U - 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1380U
CN216301380U CN202122129949.XU CN202122129949U CN216301380U CN 216301380 U CN216301380 U CN 216301380U CN 202122129949 U CN202122129949 U CN 202122129949U CN 216301380 U CN216301380 U CN 216301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hub
wheel
hub cover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99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99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1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1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1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及电动代步车,包括:轮毂电机;轮毂盖,安装于所述轮毂电机;轮胎,套设于所述轮毂电机外周,所述轮毂盖位于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一侧;缓冲部,至少设于所述轮毂盖上朝向所述轮胎的一侧,以用于阻碍所述轮毂盖与所述轮胎挤压接触。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车轮及代步车,能够有效降低轮毂盖与轮胎之间摩擦而产生的异响。

Description

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平衡车轮毂电机,为了外观美观会在轮毂电机的外侧加一个或多个组合在一起的轮毂盖。相关技术中的轮毂盖都是直接沿轴向压在轮胎上。如此一来,用户在骑行过程中,由于轮胎受到负载压力会产生变形,进而导致轮胎与轮毂盖之间摩擦或挤压而产生响声,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包括:
轮毂电机;
轮毂盖,安装于所述轮毂电机;
轮胎,套设于所述轮毂电机外周,所述轮毂盖位于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一侧;
缓冲部,至少设于所述轮毂盖上朝向所述轮胎的一侧,以用于阻碍所述轮毂盖与所述轮胎挤压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盖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缓冲部包括所述间隙和/或设于所述间隙的缓冲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呈环形,且所述缓冲件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密封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盖之间的间隙;
或者,所述缓冲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缓冲件沿所述轮胎的周向间隔布置于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盖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粘接于所述轮毂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盖的周向边缘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粘接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或者,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环形凹槽过盈紧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至少一侧的槽壁在槽口所对应的位置处呈圆弧过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轮胎的弹性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为发泡条或泡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定子,以及套设于所述定子的外周的转子,所述转子的外周壁具有转子凹槽,所述转子凹槽形成供所述轮胎固定的轮辋,所述轮毂盖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盖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轮辋的径向长度,以使所述轮毂盖能够遮挡所述轮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及电动代步车,包括轮毂电机、轮毂盖和轮胎,轮毂盖安装于轮毂电机;轮胎套设于轮毂电机外周,轮毂盖位于轮胎的轴向方向的一侧;而缓冲部至少设于轮毂盖上朝向轮胎的一侧,以用于阻碍轮毂盖与轮胎挤压接触,进而使得轮胎与轮毂盖之间不直接接触,进而改善轮毂盖与轮胎之间产生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轮毂电机; 20-轮毂盖; 30-轮胎;
40-缓冲件; 11-定子; 12-转子;
111-中心轴; 112-绕组; 121-转子凹槽;
122-第二连接孔; 21-第一连接孔; 11a-导电线缆;
O-螺钉; C-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此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请参照附图1~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包括:轮毂电机10、轮毂盖20、轮胎30和缓冲件40。
轮毂盖20安装于轮毂电机10,具体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轮毂电机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盖20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轮毂电机1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轮毂电机10可以包括定子11和转子12,定子11可以包括中心轴111以及固定于中心轴111的绕组112,该中心轴111以形成车轮的轮轴,转子12可以套设于中心轴111及绕组112的外周,并能够相对于定子11转动。
如图3所示,定子11的中心轴111可以具有供导电线缆11a穿过的通孔,导电线缆11a与绕组112电连接,与外部供电设备电连接,以使得外部供电设备给定子11供电,当定子11通电后,可以驱动转子12以定子11为中心转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转子1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导磁材料,而定子11的绕组能够通电产生磁场,外部通电设备控制定子11的绕组112通电顺序和时间,产生旋转磁场,从而驱动转子12旋转。
轮胎30套设于轮毂电机10外周,轮毂盖20位于轮胎30的轴向方向(图2中点划线所指示方向)的一侧。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胎30可以安装于转子12的外周,例如,轮胎30可以与转子12的外周过盈配合,或者,轮胎30与转子12的外周卡接固定。在转子12相对于定子11转动过程中,轮胎30跟随转子12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12的外周壁具有转子凹槽121,转子凹槽121形成供轮胎30固定的轮辋,轮毂盖20与转子12固定连接,具体的,轮毂盖20与转子12可以通过螺钉O等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轮毂盖20上可以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在转子12上可以具有与第一连接孔21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22,第一连接孔21可以为通孔,以使得用户可以在轮毂盖20的外侧操作,而将螺钉拧进转子12。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轮毂盖20的径向长度可以大于轮辋的径向长度,以使轮毂盖20能够遮挡轮辋。轮毂盖20的径向长度可以根据轮辋的径向长度确定,例如,可以略大于轮辋的径向长度,从而,可以在遮挡住轮辋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完全遮挡住轮胎30,使得轮胎30与行驶表面接触时,轮毂盖20不会与行驶表面接触。通过轮毂盖20将轮辋遮挡住,可以提高车轮的外观美观度。
缓冲部至少设于轮毂盖20上朝向轮胎30的一侧,以用于阻碍轮毂盖20与轮胎30挤压接触。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胎30与轮毂盖20之间形成有间隙,缓冲部可以包括该间隙和/或设于该间隙的缓冲件40,也就是说缓冲部可以包括间隙,或者设于间隙内的缓冲件40,或者缓冲件40与间隙一起构成缓冲部。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缓冲部可以仅包括轮胎30与轮毂盖20之间的间隙,该间隙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轮胎30与轮毂盖20挤压接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缓冲部包括间隙以及设于该间隙的缓冲件40,具体的,在进行车轮的装配时,可以将轮胎30与轮毂盖20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以能够供缓冲件40安装,缓冲件40可以阻碍轮胎30与轮毂盖20的直接接触。缓冲件40可以为软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发泡条或泡棉,具体可以由PU材料或EVA材料等制成。其中,PU材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体为聚氨酯材料,PU材料的物理性能好,耐曲折、柔软度好、抗拉强度大、且具有透气性。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EVA材料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即一种乙烯和醋酸共聚而成的材料。EVA材料柔软性好,并且防震防压性能好。
缓冲件40可以以可拆卸或者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轮毂盖20上,优选的,缓冲件40与轮毂盖20不可拆卸地连接,以使得在行驶过程中,缓冲件40不易受到轮胎30的挤压而从轮毂盖20脱出,保证缓冲件40的安装可靠性。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盖20上可以用于设置发光部件,这些发光部件可以排布成一定的形状,例如,围绕轮胎30的圆心排布成环形,或者仅设置一个发光部件,甚至多个发光部件可以排布成特殊图案、文字、LOGO(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外语缩写,是logotype的缩写,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等,从而起到照明的作用的同时,增加了整车灯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车的外观美观度。当车轮转动时,上述的发光部件跟随轮毂盖20转动,使得车轮呈特殊灯效。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轮毂盖20可以固定于定子11,而与转子12不存在连接关系,在转子12及轮胎30转动过程中,轮毂盖20并不跟随转动,不转动的轮毂盖20可以使得整个车轮的外观更加美观。当固定的轮毂盖20上设置发光部件时,例如可以在轮毂盖20上设置具有特殊含义的标识或文字,车轮在转动时轮毂盖20及发光部件并不转动,可以起到稳定的标识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件40的弹性系数可以大于轮胎30的弹性系数。也就是说缓冲件40的弹力大于轮胎30的弹力,缓冲效果较好,即使缓冲件40的体积较小,厚度较薄,在受到外力时,也易于产生弹性形变,而缓冲轮胎30的挤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及电动代步车,包括轮毂电机、轮毂盖和轮胎,轮毂盖安装于轮毂电机;轮胎套设于轮毂电机外周,轮毂盖位于轮胎的轴向方向的一侧;而缓冲部至少设于轮毂盖上朝向轮胎的一侧,以用于阻碍与轮胎挤压接触,进而使得轮胎与轮毂盖之间不直接接触,进而改善轮毂盖与轮胎之间产生异响的问题。并且,由于缓冲件隐藏于轮胎与轮毂盖之间,因此,对轮毂盖的造型设计也基本没有影响。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缓冲件40可以呈环形,缓冲件40可以沿轮胎30的周向密封轮胎30与轮毂盖20之间的间隙。缓冲件40整体呈环形,由此,可以在轮胎30与轮毂盖20的周向范围内,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在改善轮胎30与轮毂盖20之间的异响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灰尘砂砾等杂质等进入轮胎30与轮毂盖20之间,也能够降低灰尘砂砾等与轮胎30或轮毂盖20摩擦而产生异响的可能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缓冲件40也可以包括多个,多个缓冲件40可以沿轮胎30的周向间隔布置于轮胎30与轮毂盖20之间的间隙。具体的,多个缓冲件40可以均匀布置于轮胎30与轮毂盖20之间的间隙,以使得车轮在在周向方向上的受力可以尽量均匀,通过增加缓冲件40构成缓冲部,可以提高阻碍轮胎30与轮毂盖20直接接触的可靠性。对于缓冲件40的安装方式,具体的,缓冲件40可以粘接在轮毂盖20,粘接的方式可以保证缓冲件40的固定稳固性,且使得缓冲件40与轮毂盖20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
或者,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轮毂盖20的周向边缘可以具有环形凹槽C,缓冲件40设于环形凹槽C的槽壁。具体的,环形凹槽C的圆心可以为轮胎30的圆心,整个环形凹槽C的槽口可以与轮胎30相对,以使得当缓冲件40安装于环形凹槽C内后,缓冲件40能够挤压轮胎30。
优选的,缓冲件40粘接于环形凹槽C内,例如,在环形凹槽C的槽壁上可以均匀点胶,或者在环形凹槽C的槽壁涂覆满胶结剂,以使得缓冲件40能够稳固固定在环形凹槽C内。缓冲件40与轮毂盖20之间固定可靠,不易产生移动,因此,缓冲件40与轮毂盖20之间不会由于两者的摩擦而产生异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而具体设计缓冲件40的厚度,尽量使得轮胎30与缓冲件40接触,而不与轮毂盖20接触,从而较大程度上降低轮胎30与轮毂盖20接触摩擦而产生的异响。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轮毂盖20上不具有环形凹槽C时,缓冲件40可以直接粘接于轮毂盖2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缓冲件40可以与环形凹槽C过盈紧配,当缓冲件40与环形凹槽C的过盈量较大时,两者之间也不易产生相对运动,因此,缓冲件40也不易与轮毂盖20之间产生摩擦异响。
请继续参照附图4,环形凹槽C的至少一侧的槽壁在槽口所对应的位置处可以呈圆弧过渡(如图4中的S标注处)。该圆弧可以为外圆弧过渡,以便于将缓冲件40装入轮毂盖20的环形凹槽C内,且当轮胎30受到行驶表面挤压,而进一步挤压缓冲件40,而使得缓冲件40变形时,能够提供给缓冲件40一定的变形空间。
如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4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圆形,圆形的缓冲件40在周向上过渡圆滑,在缓冲件40受到挤压力时,不易开裂,结构稳定性较好。并且,横截面为圆形的缓冲件40在成型时,模具设计也较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40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以及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并不严格限定。在这里,“不规则形状”可以是该形状其中有一个侧边为线段,其他某个或某些侧边为弧线等异形形状;或者也可以是该形状的全部侧边为弧线状等异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体,在车体上安装有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代步车包括滑板车、平衡车等。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动代步车还可以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只要在车辆具有通过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轮即可,由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轮可以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代步车中车体上所安装的车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所提供车轮,其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电机;
轮毂盖,安装于所述轮毂电机;
轮胎,套设于所述轮毂电机外周,所述轮毂盖位于所述轮胎的轴向方向的一侧;
缓冲部,至少设于所述轮毂盖上朝向所述轮胎的一侧,以用于阻碍所述轮毂盖与所述轮胎挤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盖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缓冲部包括所述间隙和/或设于所述间隙的缓冲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呈环形,且所述缓冲件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密封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盖之间的间隙;
或者,所述缓冲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缓冲件沿所述轮胎的周向间隔布置于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盖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粘接于所述轮毂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盖的周向边缘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粘接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或者,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环形凹槽过盈紧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至少一侧的槽壁在槽口所对应的位置处呈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轮胎的弹性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发泡条或泡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定子,以及套设于所述定子的外周的转子,所述转子的外周壁具有转子凹槽,所述转子凹槽形成供所述轮胎固定的轮辋,所述轮毂盖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盖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轮辋的径向长度,以使所述轮毂盖能够遮挡所述轮辋。
13.一种电动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车轮。
CN202122129949.XU 2021-09-03 2021-09-03 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Active CN216301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9949.XU CN216301380U (zh) 2021-09-03 2021-09-03 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9949.XU CN216301380U (zh) 2021-09-03 2021-09-03 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1380U true CN216301380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9949.XU Active CN216301380U (zh) 2021-09-03 2021-09-03 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1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K1094182A1 (en) A wheel
CN201371709Y (zh) 两片式轮毂实心胎卡固结构
CN216301380U (zh) 车轮及电动代步车
CA2272108A1 (en) Durable, smooth ride wheel and solid rubber tire
CN213228298U (zh) 一种车轮及可移动设备
CN214648838U (zh) 一种转动轮及平衡车
CN215120371U (zh) 一种轮毂电动机用防尘装置及其轮毂电动机
CN210078812U (zh) 一种轮滑鞋轮子
CN207706018U (zh) 外转子电机及电动轮滑
CN202455213U (zh) 一种小轮径电动两轮车的轮毂式减速电机
CN219564641U (zh) 轻量化带螺纹锁块轮毂及轮毂电机
KR101919322B1 (ko) 차량용 액슬 어셈블리
CN206226172U (zh) 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的端盖以及电动车轮毂电机
CN2899263Y (zh) 直流无刷室外电机
CN205059068U (zh) 新型轮毂
CN201336591Y (zh) 马达转子
CN219564642U (zh) 轻量化不带螺纹锁块轮毂及轮毂电机
CN216545522U (zh) 一种带防护端盖的铝合金汽车轮毂
CN101752919B (zh) 马达转子
CN219181650U (zh) 一种盒体及耳机盒
CN216742514U (zh) 一种用于小型家电上的静音传动结构
CN211880272U (zh) 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车的轮毂电机
CN210706702U (zh) 一种改进型发光电动车轮
CN216951663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主轴油封件
CN216608819U (zh) 一种冲击扳手轴套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