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0692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0692U
CN216300692U CN202121129386.8U CN202121129386U CN216300692U CN 216300692 U CN216300692 U CN 216300692U CN 202121129386 U CN202121129386 U CN 202121129386U CN 216300692 U CN216300692 U CN 216300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longitudinal beam
control sub
connection point
upper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93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93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0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0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0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纵梁和下纵梁、与上纵梁和下纵梁连接的竖梁、上控制臂以及下控制臂,位于前方的上控制臂与上纵梁的连接点位于竖梁的前侧,从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上控制臂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增加了全地形车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由于竖梁的前侧、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该空间可以布置绞盘、保险杠等车辆结构件,使得全地形车的结构紧凑,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全地形车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在全地形车中,考虑到越野性能及通过性,其悬挂系统通常采用上下纵梁结构,还包含与上下纵梁均相连的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在上下纵梁的前部通常有一个用于增加车架结构稳定性的竖梁。一方面,若想使全地形车小型化或需要提高车架前部的空间,只能减小上下纵梁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但这样又会牺牲全地形车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若想提高全地形车的结构稳定性,只能通过延长上下纵梁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如此又会导致车架前部空间不足或增加了全地形车的整体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具有结构稳定性好、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竖梁、上纵梁以及位于所述上纵梁下方的下纵梁,所述前竖梁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上纵梁和下纵梁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竖梁的上端与所述上纵梁相连,所述前竖梁的下端与所述下纵梁相连;左上控制臂和右上控制臂,所述左上控制臂包括第一前控制子臂,所述右上控制臂包括第二前控制子臂,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和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均与所述上纵梁连接,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左下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所述左下控制臂和所述右下控制臂均与所述下纵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地形车通过将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设在所述竖梁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增加了上控制臂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增加了全地形车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由于竖梁的前侧、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该空间可以布置绞盘、保险杠等车辆结构件,使得全地形车的结构紧凑,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全地形车的空间利用率。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地形车具有结构稳定性好、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下控制臂包括第三前控制子臂,所述右下控制臂包括第四前控制子臂,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和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均与所述下纵梁连接,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上控制臂还包括与所述上纵梁相连的第一后控制子臂,所述第一后控制子臂位于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的后方,所述第一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的后侧,所述右上控制臂还包括与所述上纵梁相连的第二后控制子臂,所述第二后控制子臂位于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的后方,所述第二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的后侧,所述左下控制臂还包括与所述下纵梁相连的第三后控制子臂,所述第三后控制子臂位于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的后方,所述第三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后侧,所述右下控制臂还包括与所述下纵梁相连的第四后控制子臂,所述第四后控制子臂位于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的后方,所述第四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纵梁的前端位于所述下纵梁的前端的前侧,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三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与所述第四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纵梁的后端位于所述下纵梁的后端的前侧,所述第一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前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纵梁包括左右设置的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上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上纵梁相连;所述下纵梁包括左右设置的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下纵梁相连,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下纵梁相连;所述前竖梁包括左前竖梁和右前竖梁,所述左前竖梁与所述左上纵梁和所述左下纵梁中的每一者相连,所述右前竖梁与所述右上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中的每一者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上纵梁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下纵梁的连接点与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上纵梁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上纵梁的连接点、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下纵梁的连接点、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下纵梁的连接点及所述左前竖梁、所述右前竖梁之间围成绞盘安装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全地形车100;前竖梁210;左前竖梁211;右前竖梁212;上纵梁220;左上纵梁221;右上纵梁222;下纵梁230;左下纵梁231;右下纵梁232;左转向节310;右转向节320;第一前控制子臂411;第一后控制子臂412;第二前控制子臂421;第二后控制子臂422;第三前控制子臂431;第三后控制子臂432;第四前控制子臂441;第四后控制子臂442;第一支撑杆450;第二支撑杆460;第一连接架470;倾斜斜边471;连接位472;第二连接架480;横梁500;连接杆600;左减震器710;右减震器720;左大灯730;右大灯740;差速器810;传动轴820;稳定杆830;安装座831;第一连接杆832;第二连接杆833;第二支架834;横杆835;第一纵杆836;第二纵杆837;方向机组件900;左转向拉杆911;右转向拉杆9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图1-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地形车100。
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左转向节310和右转向节320、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
车架包括前竖梁210、上纵梁220和下纵梁230,下纵梁230位于上纵梁220的下方,上纵梁220和下纵梁230均纵向延伸,即沿前后方向延伸。前竖梁210的上端与上纵梁220相连,前竖梁210的下端与下纵梁230相连。
左转向节310位于车架的左侧,右转向节320位于车架的右侧。左转向节310和右转向节320均与全地形车100的转向系统相连,用于辅助转向。其中,左转向节310与全地形车100的左车轮相连,右转向节320与全地形车100的右车轮相连。
上控制臂位于下控制臂的上方。上控制臂的一端与上纵梁220相连。下控制臂的一端与下纵梁230相连。
上控制臂包括左上控制臂和右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包括左下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也就是说,左上控制臂和右上控制臂中的每一者的一端与上纵梁220相连。左下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中的每一者的一端与下纵梁230相连。
左上控制臂的另一端和左下控制臂的另一端与左转向节310相连。右上控制臂的另一端和右下控制臂的另一端与右转向节320相连。
进一步地,左上控制臂包括第一前控制子臂411和第一后控制子臂412。右上控制臂包括第二前控制子臂421和第二后控制子臂422。左下控制臂包括第三前控制子臂431和第三后控制子臂432,右下控制臂包括第四前控制子臂441和第四后控制子臂44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前控制子臂411位于第一后控制子臂412的前方,第一后控制子臂412与上纵梁220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前控制子臂411与上纵梁220的连接点的后侧。第二前控制子臂421位于第二后控制子臂422的前方,第二后控制子臂422与上纵梁220的连接点位于第二前控制子臂421与上纵梁220的连接点的后侧。第三前控制子臂431位于第三后控制子臂432的前方,第三后控制子臂432与下纵梁230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前控制子臂431与下纵梁230的连接点的后侧。第四前控制子臂441位于第四后控制子臂442的前方,第四后控制子臂442与下纵梁230的连接点位于第四前控制子臂441与下纵梁230的连接点的后侧。
另外,第一前控制子臂411与上纵梁220的连接点和第二前控制子臂421与上纵梁220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均位于前竖梁210与上纵梁220的连接点(前竖梁210的上端)的前侧。第三前控制子臂431与下纵梁230的连接点和第四前控制子臂441与下纵梁230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均位于前竖梁210与下纵梁230的连接点(前竖梁210的下端)的前侧。同时前竖梁210的前侧、上纵梁220和下纵梁230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地形车通过将第一前控制子臂与上纵梁的连接点和第二前控制子臂与上纵梁的连接点设在前竖梁与上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以及将第三前控制子臂与下纵梁的连接点和第四前控制子臂与下纵梁的连接点在设在前竖梁与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增加了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增加了全地形车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由于前竖梁的前侧、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该空间可以布置绞盘、保险杠等车辆结构件,使得全地形车的结构紧凑,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全地形车的空间利用率。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全地形车具有结构稳定性好、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在图1-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上纵梁220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左上纵梁221和右上纵梁222。左上纵梁221和右上纵梁222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对齐。下纵梁230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左下纵梁231和右下纵梁232。左下纵梁231和右下纵梁232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对齐。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左上纵梁221、右上纵梁222、左下纵梁231和右下纵梁232相对全地形车100对称设置。
前竖梁210包括左前竖梁211和右前竖梁212,左前竖梁211与左上纵梁221和左下纵梁231中的每一者相连,右前竖梁212与右上纵梁222和右下纵梁232中的每一者相连。具体地,左前竖梁211的上端与左上纵梁221相连,左前竖梁211的下端与左下纵梁231相连,右前竖梁212的上端与右上纵梁222相连,右前竖梁212的下端与右下纵梁232相连。进一步地,左前竖梁211和右前竖梁212在前后方向上对齐,以使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左上控制臂(第一前控制子臂411和第一后控制子臂412)的一端与左上纵梁221相连,右上控制臂(第二前控制子臂421和第二后控制子臂422)的一端与右上纵梁222相连。左下控制臂(第三前控制子臂431和第三后控制子臂432)的一端与左下纵梁231相连,右下控制臂(第四前控制子臂441和第四后控制子臂442)的一端与右下纵梁232相连。进一步地,第一前控制子臂411与第二前控制子臂421相对左上纵梁221和右上纵梁222对称设置,第一后控制子臂412和第二后控制子臂422相对左上纵梁221和右上纵梁222对称设置。第三前控制子臂431和第四前控制子臂441相对左下纵梁231和右下纵梁232对称设置。第三后控制子臂432和第四后控制子臂442相对左下纵梁231和右下纵梁232对称设置,以使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第一后控制子臂412与左上纵梁221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左前竖梁211与左上纵梁221的连接点的后方,第二后控制子臂422与右上纵梁222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右前竖梁212与右上纵梁222的连接点的后方,第三后控制子臂432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左前竖梁211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的后方,第四后控制子臂442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右前竖梁212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的后方。
可以理解的是,左前竖梁211和右前竖梁212间隔设置。因此,在左前竖梁211和右前竖梁212前方、左上纵梁221和左下纵梁231之前、右上纵梁222和右下纵梁232之间形成了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空间,该空间的容积更大,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图1-图3所示,左上纵梁221与右上纵梁222之间通过若干横梁500相连接,左下纵梁231与右下纵梁232之间通过若干横梁500相连接,提高了车架的结构稳定性和承受力度。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车架的结构稳定性,上纵梁220和下纵梁230之间还可具有若干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的连接杆600。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前控制子臂411与左上纵梁221的连接点与第二前控制子臂421与右上纵梁222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第三前控制子臂431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与第四前控制子臂441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第一后控制子臂412与左上纵梁221的连接点与第二后控制子臂422与右上纵梁222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第三后控制子臂432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与第四后控制子臂442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以便使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纵梁220的长度小于下纵梁230的长度。上纵梁220(左上纵梁221和右上纵梁222)的前端位于下纵梁230(左下纵梁231和右下纵梁232)的前端的前侧,上纵梁220的后端位于下纵梁230的后端的前侧。
如图2所示,第三前控制子臂431与左下纵梁231的前端相连,第一前控制子臂411与左上纵梁221的前端相连,第四前控制子臂441与右下纵梁232的前端相连,第二前控制子臂421与右上纵梁222的前端相连。第三前控制子臂431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前控制子臂411与左上纵梁221的连接点的后侧。也可以说,第四前控制子臂441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位于第二前控制子臂421与右上纵梁222的连接点的后侧,以提高全地形车100的通过性。
第一后控制子臂412与左上纵梁221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后控制子臂432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的前方。也可以说,第二后控制子臂422与右上纵梁222的连接点位于第四后控制子臂442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的前方,便于车架后方的部件(如方向机组件900)的安装,使得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前控制子臂411与左上纵梁221的连接点与第二前控制子臂421与右上纵梁222的连接点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为A,第三前控制子臂431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与第四前控制子臂441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为B,A大于B。并且,左上纵梁22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位于左下纵梁23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的左侧,右上纵梁222沿上下方向的投影位于右下纵梁232沿上下方向的投影的右侧。左上纵梁221的上端位于其下端的左侧,右上纵梁222的上端位于其下端的右侧。左上纵梁221和右上纵梁222均倾斜设置。以上设置均提高了全地形车100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合理性。
如图3所示,左转向节310位于车架的左侧的偏下位置,右转向节320位于车架的右侧的偏下位置,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均从与车架的连接处向下倾斜,即上控制臂与左转向节310和右转向节320的连接位点均位于其与车架的连接位点的下方,下控制臂与左转向节310和右转向节320的连接位点也均位于其与车架的连接位点的下方。具体地,左上控制臂和左下控制臂均从与车架的连接点向左向下延伸与左转向节310相连,右上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均从与车架的连接点向右向下延伸与右转向节320相连。
在图1-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中的每一者的一端与车架相连。左减震器710的另一端与左上控制臂相连。左减震器710从与车架的连接点向左向下延伸并与左上控制臂相连,即左减震器710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一端的左下方。右减震器720的另一端与右上控制臂相连。右减震器720从与车架的连接点向右向下延伸并与右上控制臂相连,即右减震器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一端的右下方。
如图3所示,左减震器710与车架的连接点位于与左上控制臂的连接点的右上方,右减震器720与车架的连接点位于与左上控制臂的连接点的左上方。优选地,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对称设置。也可以说,左减震器710的上端和右减震器720的上端与车架相连,左减震器710的下端与左上控制臂相连,右减震器720的下端与右上控制臂相连。
具体地,如图3所示,车架包括与左上纵梁221相连的第一支撑杆450和与右上纵梁222相连的第二支撑杆460,第一支撑杆450从与左上纵梁221的连接处向上延伸,第二支撑杆460从与右上纵梁222的连接处向上延伸。车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架470和第二连接架480。第一支撑杆45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架470,第二支撑杆46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架480。左减震器710的下端与第一后控制子臂412相连,右减震器720的下端与第二后控制子臂422相连。左减震器710从与第一后控制子臂412的连接处向右向上延伸,且左减震器710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架470与第一支撑杆450的上端相连,右减震器720从与第二后控制子臂422的连接处向左向上延伸,且右减震器720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架480与第二支撑杆460的上端相连。
并且,左减震器710与第一后控制子臂412的连接位点(左减震器710的下端与第一后控制子臂412的连接位点)设在靠近左转向节310的位置,右减震器720与第二后控制子臂422的连接位点(右减震器720的下端与第二后控制子臂422的连接位点)设在靠近右转向节320的位置,即左减震器710的下端尽量向左设置,右减震器720的下端尽量向右设置,以使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的延伸长度更长,因此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的运动行程就可以更长,从而减震性能更好,改善了全地形车100的舒适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还可有其他连接方式。这里不作赘述。
如图3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左大灯730和右大灯740,左大灯730和右大灯740对称设置。左减震器710与车架的连接点(左减震器710与第一连接架470的连接点)位于左大灯730的后方,右减震器720与车架的连接点(右减震器720与第二连接架480的连接点)位于右大灯740的后方。由于左减震器710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架470相连,右减震器720的上端与第二连接架480相连,因此也可以说,左减震器710的上端位于左大灯730的后方,右减震器720的上端位于右大灯740的后方。
另外,左减震器710的上端(左减震器710与第一连接架470的连接点)在上下方向上还位于左大灯730的至少一部分上表面的上方,右减震器720的上端(右减震器720与第二连接架480的连接点)在上下方向上还位于右大灯740的至少一部分上表面的上方。如此设置使得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的长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因此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的运动行程就可以更长,从而减震性能更好,改善了全地形车100的舒适性,并且合理地利用了全地形车100的内部空间,使全地形车100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左大灯730的上表面和右大灯740的上表面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具体地,左大灯730和右大灯740的上表面均为向内向下倾斜的斜面,且左右对称。此处“向内”的意思是全地形车100的左右两侧指向全地形车的中部的方向。还可以说,左大灯730和右大灯740的上表面均为向外向上倾斜的斜面,且左右对称。将左大灯730和右大灯740的上表面设计为向内向下倾斜的斜面改善了全地形车100的美观性。由于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均倾斜设置,使左减震器710的上端位于左大灯730的上表面的斜上方且,并使右减震器720的上端位于右大灯740的上表面的斜上方,使得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架470和第二连接架480均包括倾斜侧边471和沿倾斜侧边471的倾斜方向依次排列的至少两个连接位472,其中每个倾斜斜边471上的连接位472的相对高度不同,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均可选择地与其对应的倾斜侧边471上的至少两个连接位472中的其中一者相连接。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倾斜斜边471上设有三个连接位472,且左减震器710与第一连接架470的倾斜侧边471上位于中间的连接位472相连,右减震器720与第二连接架480的倾斜侧边471上位于中间的连接位472相连。如此设置左减震器710和右减震器720可以根据减震需求调节长度,例如左减震器710与位于最下方的连接位472相连时,其减震长度最短,与位于最上方的连接位472相连时,其减震长度最长。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架470的倾斜侧边471与左大灯730的上表面相互平行,第二连接架480的倾斜侧边471与右大灯740的上表面相互平行。左大灯730沿前后方向的投影与左减震器710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右大灯740沿前后方向的投影与右减震器720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左减震器710与第一连接架470的连接点于左大灯730的最高点,右减震器720与第二连接架480的连接点低于右大灯的最高点。
全地形车100还包括稳定杆830,稳定杆830的中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纵梁220和下纵梁230之间并能与下纵梁230相连。另外,稳定杆830的第一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左上控制臂和左下控制臂之间并与左下控制臂相连,稳定杆830的第二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右上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之间并与右下控制臂相连。
如图1所示,稳定杆830为U型,稳定杆830的中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左下纵梁231和右下纵梁232中的每一者相连。稳定杆830的第一端和稳定杆830的第二端中的每一者位于稳定杆830的中部的前方。稳定杆830的第一端与第三后控制子臂432相连,稳定杆830的第二端与第四后控制子臂442相连。
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安装座831、第一连接杆832和第二连接杆833。安装座831包括两个,稳定杆830的中部分别通过两个安装座831实现与左下纵梁231和右下纵梁232中的每一者相连。作为示例,如图4所示,安装座831安装在右下纵梁232的上表面并与右下纵梁232限定出用于稳定杆830穿过的通孔,稳定杆830穿过通孔,因此稳定杆830与右下纵梁232相互固定。稳定杆830与左下纵梁231的位置关系同理,这里不作赘述。
稳定杆83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832与第三后控制子臂432相连,稳定杆83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杆833与第四后控制子臂442相连。作为示例,如图5所示,第四后控制子臂442上连接有第二支架834,第二连接杆833的下端与第二支架834相连,第二连接杆833的上端与稳定杆830的第二端相连。同理,第三后控制子臂432上连接有第一支架(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杆832的下端与第一支架相连,第一连接杆832的上端与稳定杆830的第一端相连。
如此,全地形车100的稳定杆830充分且合理地利用了上纵梁220和下纵梁230之间的空间,并通过连接下纵梁、左下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使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稳定,结构强度增强,使全地形车100能够承受更强的外部载荷。
如图1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差速器810、传动轴820和方向机组件900。差速器810位于上纵梁220与下纵梁230之间并与传动轴820相连。具体地,如图1所示,传动轴820沿前后方向延伸,从后方与差速器810相连。稳定杆830的中部位于差速器810的后方,稳定杆830位于传动轴820的下方。方向机组件900位于差速器810的后方和传动轴820的上方。如此设置使得全地形车100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结构稳定性强。
具体地,如图1所示,稳定杆830包括位于中部的横杆835、第一纵杆836和第二纵杆837,横杆835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纵杆836与横杆835的左端相连,第二纵杆837与横杆835的右端相连,第一纵杆836的自由端(即稳定杆83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832与第三后控制子臂432相连,第二纵杆837的自由端(即稳定杆83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杆833与第四后控制子臂442相连。传动轴820位于横杆835(即稳定杆830的中部)的上方,且横杆835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和横杆835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与传动轴820相交。进一步地,横杆835与左下纵梁231的连接点和横杆835与右下纵梁232的连接点均位于传动轴820与差速器810的连接点的后方。
方向机组件900包括方向机、左转向拉杆911和右转向拉杆912,左转向节310通过左转向拉杆911与方向机相连,右转向节320通过右转向拉杆912与方向机相连。第一纵杆83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左转向拉杆9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第二纵杆837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右转向拉杆9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竖梁、上纵梁以及位于所述上纵梁下方的下纵梁,所述前竖梁位于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上纵梁和下纵梁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竖梁的上端与所述上纵梁相连,所述前竖梁的下端与所述下纵梁相连;
左上控制臂和右上控制臂,所述左上控制臂包括第一前控制子臂,所述右上控制臂包括第二前控制子臂,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和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均与所述上纵梁连接,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
左下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所述左下控制臂和所述右下控制臂均与所述下纵梁相连;
左减震器和右减震器,所述左减震器和右减震器中的每一者的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左减震器从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点向左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左上控制臂相连,所述右减震器从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点向右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右上控制臂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包括第三前控制子臂,所述右下控制臂包括第四前控制子臂,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和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均与所述下纵梁连接,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控制臂还包括与所述上纵梁相连的第一后控制子臂,所述第一后控制子臂位于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的后方,所述第一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的后侧,
所述右上控制臂还包括与所述上纵梁相连的第二后控制子臂,所述第二后控制子臂位于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的后方,所述第二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的后侧,
所述左下控制臂还包括与所述下纵梁相连的第三后控制子臂,所述第三后控制子臂位于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的后方,所述第三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后侧,
所述右下控制臂还包括与所述下纵梁相连的第四后控制子臂,所述第四后控制子臂位于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的后方,所述第四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竖梁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的前端位于所述下纵梁的前端的前侧,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三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与所述第四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前后方向上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的后端位于所述下纵梁的后端的前侧,所述第一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上纵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后控制子臂与所述下纵梁的连接点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纵梁包括左右设置的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上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上纵梁相连;
所述下纵梁包括左右设置的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下纵梁相连,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下纵梁相连;
所述前竖梁包括左前竖梁和右前竖梁,所述左前竖梁与所述左上纵梁和所述左下纵梁中的每一者相连,所述右前竖梁与所述右上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中的每一者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上纵梁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上纵梁的连接点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下纵梁的连接点与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下纵梁的连接点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上纵梁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上纵梁的连接点、所述第三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左下纵梁的连接点、所述第四前控制子臂与所述右下纵梁的连接点及所述左前竖梁、所述右前竖梁之间围成绞盘安装区域。
CN202121129386.8U 2021-05-24 2021-05-24 全地形车 Active CN216300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9386.8U CN216300692U (zh) 2021-05-24 2021-05-24 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9386.8U CN216300692U (zh) 2021-05-24 2021-05-24 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0692U true CN216300692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7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9386.8U Active CN216300692U (zh) 2021-05-24 2021-05-24 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0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5313B2 (en) Suspension sub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500867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8349539A (zh) 前副车架结构
US4463964A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US8215442B2 (en) Rear mount structure of engine
JP2006513082A (ja) 多用途自動車用前方フレーム部品
CN108349538A (zh) 前副车架结构
JP6547782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JP5353372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478662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KR101201895B1 (ko) 그린카용 섀시프레임
JP2008195204A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8974125B (zh) 悬架臂支承构造
CN216300692U (zh) 全地形车
CN215552385U (zh) 全地形车
CN215321840U (zh) 全地形车
JP4467054B2 (ja) 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US20230110902A1 (en) All-terrain vehicle
CN115384248A (zh) 全地形车
KR20220118169A (ko) 차량용 쿼터부 결합 구조
CN217073966U (zh) 一种后悬架装置
JP5156564B2 (ja) ロアロッドブラ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JP4240490B2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取付構造
CN217969669U (zh) 商用车底盘的前端组合模块和商用车
KR100395121B1 (ko) 차량의 리어 현가장치 장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