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1012U -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1012U
CN216291012U CN202123029855.1U CN202123029855U CN216291012U CN 216291012 U CN216291012 U CN 216291012U CN 202123029855 U CN202123029855 U CN 202123029855U CN 216291012 U CN216291012 U CN 216291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exture
mobile phone
rear cover
phone r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298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aich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aich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aich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aich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298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1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1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1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包括:第一UV纹理层(1)、UV转印胶层(2)、复合板材层(3)、镜面银油墨层(4)、第二UV纹理层(5)、增亮镀膜层(6)和盖底油墨层(7),第一UV纹理层(1)、UV转印胶层(2)、复合板材层(3)、镜面银油墨层(4)、第二UV纹理层(5)、增亮镀膜层(6)和盖底油墨层(7)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第一UV纹理层(1)与第二UV纹理层(5)的纹理不同。上述3D手机后盖通过两个纹理层的叠加,可以起到AG雾化的效果,提升了整体的美观性;将第一UV纹理层设置在复合板材层的上表面,不必进行贴膜工艺,降低了工艺难度和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后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背景技术
手机后盖是一种安装在手机背面的手机外设配件,主要起保护、装饰等功能。3D手机后盖是指具有3D效果的手机后盖板,这种手机后盖通常采用多层的材料形成层级结构,从而显示出立体的效果。
目前,有的3D手机后盖会在上表面形成AG雾面效果,AG雾面效果通常是在3D手机后盖的基板下表面设置UV纹理层和薄膜纹理层,通过两个纹理层的叠加使得光发生多次折射,形成“雾气”的效果,一般称为背纹复合。
然而,基板下表面贴膜前,首先要制备相应的纹理薄膜,其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此外,薄膜的成本较高,会增加3D手机后盖的整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所述3D手机后盖包括:第一UV纹理层、UV转印胶层、复合板材层、镜面银油墨层、第二UV纹理层、增亮镀膜层和盖底油墨层,所述第一UV纹理层、UV转印胶层、复合板材层、镜面银油墨层、第二UV纹理层、增亮镀膜层和盖底油墨层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第一UV纹理层与第二UV纹理层的纹理不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UV纹理层和第二UV纹理层的厚度为15~20μm。
进一步,所述UV转印胶层的厚度为10~20μm。
进一步,所述复合板材层的厚度为0.64~0.8mm。
进一步,所述镜面银油墨层的厚度为4~6μm。
进一步,所述增亮镀膜层的厚度为35~50nm。
进一步,所述盖底油墨层的厚度为5~7μm。
上述结构的3D手机后盖具备以下优点:
1、通过两个纹理层的叠加,可以起到AG雾化的效果,提升了整体的美观性。
2、将第一UV纹理层设置在复合板材层的上表面(即正面),通过正纹复合的方式实现AG雾化效果,不必进行贴膜工艺,降低了工艺难度和产品成本。
3、第一UV纹理层与复合板材层之间设有UV转印胶层,能够提升第一UV纹理层的附着力,不易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3D手机后盖的层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如图1所示,3D手机后盖包括:第一UV纹理层1、UV转印胶层2、复合板材层3、镜面银油墨层4、第二UV纹理层5、增亮镀膜层6和盖底油墨层7,第一UV纹理层1、UV转印胶层2、复合板材层3、镜面银油墨层4、第二UV纹理层5、增亮镀膜层6和盖底油墨层7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第一UV纹理层1与第二UV纹理层5的纹理不同。
其中,复合板材层3作为3D手机后盖的基板,是一种光学级板材,自带通透的仿玻璃效果,通常是通过PMMA和PC共挤制得;镜面银油墨层4可以使复合板材2带有镜面效果,通常用于形成厂商的LOGO;增亮镀膜层6用于提高3D复合手机后盖的亮度;盖底油墨层7通常由黑色油墨形成,作为3D复合手机后盖的底色。上述结构以及作用与现有技术相类似,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更重要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3D手机后盖的复合板材层3下表面设置有第二UV纹理层5,上表面设置有第一UV纹理层1,两个纹理层的叠加使得光发生多次折射,形成AG雾面效果,形成正纹复合。
具体而言,第一UV纹理层1和第二UV纹理层5可以采用UV油墨形成。与现有的3D手机后盖相比,本实用新型的3D手机后盖不再需要进行贴膜工艺,只需通过转印的方式分别将第一UV纹理层1和第二UV纹理层5压合在复合板材层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3D手机后盖的复合板材层3上表面还设置有UV转印胶层2,UV转印胶层2作为第一UV纹理层1的打底层。对于转印的UV油墨,其附着能力较差,由于第二UV纹理层5设置在复合板材层3的下表面,其受到复合板材层3的保护,通常不会出现磨损的情况,而第一UV纹理层1位于复合板材层3的上表面,由于具有UV转印胶层2作为打底层,因此可以增强其附着力,降低被磨损的可能性。其中,UV转印胶层2通过喷涂设备涂覆在复合板材层3的上表面,并且通过能量为15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从而固化。
由此可见,上述结构的3D手机后盖具备以下优点:
1、通过两个纹理层的叠加,可以起到AG雾化的效果,提升了整体的美观性。
2、将第一UV纹理层设置在复合板材层的上表面(即正面),通过正纹复合的方式实现AG雾化效果,不必进行贴膜工艺,降低了工艺难度和产品成本。
3、第一UV纹理层与复合板材层之间设有UV转印胶层,能够提升第一UV纹理层的附着力,不易磨损。
具体地,第一UV纹理层1和第二UV纹理层5的厚度为15~20μm。
具体地,UV转印胶层2的厚度为10~20μm。
具体地,复合板材层3的厚度为0.64~0.8mm。
具体地,镜面银油墨层4的厚度为4~6μm。
具体地,增亮镀膜层6的厚度为35~50nm。
具体地,盖底油墨层7的厚度为5~7μm。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手机后盖包括:第一UV纹理层(1)、UV转印胶层(2)、复合板材层(3)、镜面银油墨层(4)、第二UV纹理层(5)、增亮镀膜层(6)和盖底油墨层(7),所述第一UV纹理层(1)、UV转印胶层(2)、复合板材层(3)、镜面银油墨层(4)、第二UV纹理层(5)、增亮镀膜层(6)和盖底油墨层(7)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第一UV纹理层(1)与第二UV纹理层(5)的纹理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V纹理层(1)和第二UV纹理层(5)的厚度为15~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UV转印胶层(2)的厚度为10~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材层(3)的厚度为0.64~0.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银油墨层(4)的厚度为4~6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镀膜层(6)的厚度为35~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底油墨层(7)的厚度为5~7μm。
CN202123029855.1U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Active CN216291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29855.1U CN216291012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29855.1U CN216291012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1012U true CN216291012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29855.1U Active CN216291012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1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9188B2 (en) Protective panel having touch panel function
US8703279B2 (en) Decorated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80218951A1 (en) Protection Panel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Display Window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Protection Panel
CN105579938A (zh) 电容式曲面形状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24428A (zh) 表面平坦性优良且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及具有该保护面板的电子器件
CN212259486U (zh) 一种电子设备壳体
CN216122500U (zh) 一种3d贴膜胶印效果手机背板
JP4601262B2 (ja) 金属発色を有するカバーパネル
CN110423020B (zh) 具有圆偏光功能的可折叠超薄玻璃保护盖板及制作方法
EP280816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ase fr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t
CN216291012U (zh) 一种正纹复合的3d手机后盖
JP2011056683A (ja) 加飾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加飾品
CN110381688B (zh) 装饰膜片、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5493008A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
CN214646558U (zh) 一种具有pet黑膜的3d手机后盖
JP6789586B1 (ja) 通信機器用の外郭部材
JP3736840B2 (ja) 反射防止転写材
CN216291010U (zh) 一种闪光砂效果的3d手机后盖
CN216122501U (zh) 一种3d贴膜涂布效果手机背板
JP2010146849A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キー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16946834U (zh) 装饰膜
CN106956530B (zh) 一种印刷薄膜
CN216086718U (zh) 一种具有冰纹的3d手机后盖
CN212603828U (zh) 一种息影膜及含该息影膜的电子设备
CN214571680U (zh) 一种用于手机后盖的光致变色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