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0831U -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0831U
CN216270831U CN202122546803.5U CN202122546803U CN216270831U CN 216270831 U CN216270831 U CN 216270831U CN 202122546803 U CN202122546803 U CN 202122546803U CN 216270831 U CN216270831 U CN 216270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ap
bottle
bottle mouth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68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anl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anl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anl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anl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468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0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0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0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包括用于旋接在瓶口外的外盖,以及用于安装在瓶口内的内盖,所述外盖上设有用于存放冲泡物且向下伸入内盖的储料管,所述储料管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内盖底部设有与第一出料口对应设置的密封槽,所述内盖下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料口,所述内盖外壁面上设有若干用于与瓶口内壁面紧配合的第一防脱凸台,本实用新型的瓶盖能够解决内盖难以滞留在瓶口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品封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背景技术
市场上除了矿泉水、纯净水以外其他饮品,饮品由冲泡物与溶液混合而成,且都是在生产时就已经好并灌装至瓶内,瓶盖只起到密封作用,为了延长饮品的保质期,需要在饮品中添加防腐剂,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部分冲泡物在溶液中不稳定,使饮品中容易出现沉淀物或者发生变质,所以需要一种装置,装置设置在瓶盖上,饮用前,冲泡物存放在瓶盖中并与溶液分开存放,饮用时,打开装置冲泡物从瓶盖中落入溶液中,冲泡物与溶液混合后并形成饮品。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210734963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滞留内胆式,包括瓶盖本体和专用瓶丕,所述瓶盖本体内部设有一圈螺纹,螺纹下方设有防盗圈,所述瓶盖本体设有装料内胆,装料内胆下部外侧套有外胆管,外胆管底部设有密封槽,外胆管侧面开有出料口,所述装料内胆设置于瓶盖本体内侧,且装料内胆外侧中部设有一凸起锁点,上部外侧设有梯形槽,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密封槽设置于外胆管下方,所述出料口共四个,均匀设置于外胆管侧面下部,位于密封槽上方,所述专用瓶丕设有梯形瓶口,所述梯形瓶口外部设有一圈螺纹,所述螺纹下方设有防盗台,且防盗台下方设有瓶拖;以上结构的瓶盖,外胆管依靠梯形槽、梯形瓶口锁紧在瓶口上,但其锁紧效果差,瓶盖本体打开时,外胆管随着瓶盖本体从瓶口脱出,导致外胆管难以滞留在瓶口内,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能够解决内盖难以滞留在瓶口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包括用于旋接在瓶口外的外盖,以及用于安装在瓶口内的内盖,所述外盖上设有用于存放冲泡物且向下伸入内盖的储料管,所述储料管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内盖底部设有与第一出料口对应设置的密封槽,所述内盖下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料口,所述外盖旋接在瓶口时,第一出料口与密封槽密封连接,所述外盖脱离瓶口时,所述内盖滞留在瓶口内,储料管从内盖抽出,冲泡物沿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流出,所述内盖外壁面上设有若干用于与瓶口内壁面紧配合的第一防脱凸台,所述内盖安装在瓶口时,第一防脱凸台紧压在瓶口内壁面上,使内盖与瓶口相互锁紧。
所述瓶口内壁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内盖外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斜面贴合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第三斜面相对于瓶盖轴心的水平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少;
所述瓶口内壁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防脱凸台配合的第一防脱凹槽,所述内盖安装在瓶口时,第一防脱凸台与第一防脱凹槽相互扣合。
所述第一防脱凸台呈环状并环设在内盖外壁面上,所述第一防脱凹槽呈环状并环设在瓶口内壁面上,所述内盖安装在瓶口时,第一防脱凸台与第一防脱凹槽相互扣合。
所述储料管底部内壁或密封槽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为用于抵靠在密封槽内壁或储料管底部内壁以密封的第一密封环。
所述储料管底部内壁和密封槽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部,所述储料管底部内壁的第一密封部与密封槽内壁的第一密封部相互错位设置。
所述内盖顶部环设有用于抵靠在瓶口上的抵靠凸台,所述抵靠凸台内壁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外盖顶面内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封水凸部,所述第一斜面与封水凸部对应设置,所述外盖旋接在瓶口时,所述封水凸部与第一斜面密封连接。
所述内盖内壁上设有若干第二防脱凸台,所述储料管外壁上设有与第二防脱凸台配合的第三防脱凸台,所述外盖旋接在瓶口时,第三防脱凸台卡靠在第二防脱凸台上,使内盖与储料管相互锁紧。
所述内盖内壁设有若干用于与储料管外壁紧配合第二防脱凸台,所述外盖旋接在瓶口时,第二防脱凸台紧压在储料管外壁上,使内盖与储料管相互锁紧;
所述储料管外壁上设有若干用于与内盖内壁紧配合的第三防脱凸台,所述外盖旋接在瓶口时,第三防脱凸台紧压在内盖内壁上,使内盖与储料管相互锁紧。
所述外盖上设有可撕开的防盗圈,所述防盗圈顶部通过若干条状连接部与外盖底部开口相连,所述防盗圈通过防盗机构与瓶口相连;所述瓶口上设有台阶,所述防盗圈底部抵靠在台阶上。
所述防盗机构包括环设在瓶口的防盗环槽、以及环设在防盗圈上的防盗凸部,所述防盗凸部与防盗环槽相互扣合,防盗圈固定连接在瓶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盖外壁面上设有若干的第一防脱凸台,当内盖安装在瓶口时,第一防脱凸台抵靠在瓶口内壁面后,使内盖与瓶口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外盖相对瓶口旋开时,可保证内盖滞留在瓶口内,避免内盖脱出瓶口,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C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D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4,本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包括用于旋接在瓶口1外的外盖2,以及用于安装在瓶口1内的内盖3,具体地说,瓶口1开设在瓶身的顶部,瓶口1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外盖2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紧固连接实现外盖2旋接在瓶口1上,所述外盖2上设有用于存放冲泡物且向下伸入内盖3的储料管201,所述储料管201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202,具体地说,储料管201与外盖2一体成型,储料管201顶部与外盖2顶面相连,第一出料口202朝向瓶口1,所述内盖3底部设有与第一出料口202对应设置的密封槽301,具体地说,内盖3为开口朝上的管状体,其底部为封闭端面,密封槽301环设在封闭端面的外围,所述内盖3下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料口302,具体地说,第二出料口302均布在内盖3侧壁底部,并位于密封槽301的上方,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一出料口202与密封槽301密封连接,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管201紧压在内盖3上,储料管201底部端面与密封槽301底面紧配合并形成用于防止冲泡物泄漏的第一密封层,且储料管201底部内壁面与密封槽301内壁面紧配合并形成用于防止冲泡物泄漏的第二密封层,通过以上技术特征,实现储料管201与密封槽301密封连接,防止冲泡物从储料管201与内盖3之间的间隙中泄漏;所述外盖2脱离瓶口1时,所述内盖3滞留在瓶口1内,储料管201从内盖3抽出,冲泡物沿第一出料口202、第二出料口302流出,具体地说,储料管201从内盖3抽出,储料管201的冲泡物沿第一出料口202漏入内盖3中,内盖3的冲泡物沿第二出料口302进入瓶内并与溶液混合,所述内盖3外壁面上设有若干用于与瓶口1内壁面紧配合的第一防脱凸台307,具体地说,第一防脱凸台307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呈环状排布或者呈上下排布在内盖3外壁面上,所述内盖3安装在瓶口1时,第一防脱凸台307紧压在瓶口1内壁面上,使内盖3与瓶口1相互锁紧,通过以上技术特征,第一防脱凸台307抵靠在瓶口1内壁面后,使内盖3与瓶口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外盖2相对瓶口1旋开时,可保证内盖3滞留在瓶口1内,避免内盖3脱出瓶口,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生产瓶盖时,将冲泡物灌入储料管201内,将外盖2与内盖3组合,储料管201插入内盖3中并密封住第一出料口202,外盖2与内盖3的组合体通过机器压入瓶口1。
进一步地,所述瓶口1内壁上设有第二斜面101,所述内盖3外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斜面101贴合的第三斜面305,具体地说,第二斜面101可完全分布或部分分布在瓶口1内壁面上,第三斜面305可完全分布或部分分布在内盖3外壁面上,所述第二斜面101、第三斜面305相对于瓶盖轴心的水平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少,本实施例中,第二斜面101为瓶口1内壁面,第三斜面305为内盖3外壁面,内盖3安装在瓶口1时,第二斜面101、第三斜面305之间紧配合,使内盖3与瓶口1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瓶口1内壁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防脱凸台307配合的第一防脱凹槽102,具体地说,第一防脱凹槽102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第一防脱凸台307的数量,其位置对应第一防脱凸台307设置,所述内盖3安装在瓶口1时,第一防脱凸台307与第一防脱凹槽102相互扣合。通过以上技术特征,令瓶口1内壁面与内盖3外壁面更加贴合,使瓶口1与内盖3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脱凸台307呈环状并环设在内盖3外壁面上,所述第一防脱凹槽102呈环状并环设在瓶口1内壁面上,具体地说,第一防脱凸台307呈上下排布在内盖3外壁面上,第一防脱凹槽102对应第一防脱凸台307排布在瓶口1内壁面上,所述内盖3安装在瓶口1时,第一防脱凸台307与第一防脱凹槽102相互扣合。通过以上技术特征,使内盖3滞留在瓶口1的效果更好,而且环形的第一防脱凸台307与环形的第一防脱凹槽102相互密封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内盖3与瓶口1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3顶部环设有用于抵靠在瓶口1上的抵靠凸台303,所述抵靠凸台303内壁上设有第一斜面304,所述外盖2顶面内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封水凸部203,所述第一斜面304与封水凸部203对应设置,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所述封水凸部203与第一斜面304密封连接。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304相对于瓶盖轴心的水平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少,通过以上技术特征,使外盖2与内盖3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3内壁上设有若干第二防脱凸台308,所述储料管201外壁上设有与第二防脱凸台308配合的第三防脱凸台205,具体地说,第二防脱凸台308、第三防脱凸台205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一个,且第二防脱凸台308、第三防脱凸台205相互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二防脱凸台呈环状并环设在内盖3内壁上,第三防脱凸台205呈环状并环设在储料管201外壁上,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三防脱凸台205卡靠在第二防脱凸台308上,具体地说,第二防脱凸台308与第三防脱凸台205呈上下错位排布并相互抵靠,使内盖3与储料管201相互锁紧,令储料管201的第一出料口202被紧压在密封槽301中,通过以上技术特征,使储料管201与密封槽301的密封效果更好。
作为等同技术特征的替换,所述内盖3内壁设有若干用于与储料管201外壁紧配合第二防脱凸台308,或者所述储料管201外壁上设有若干用于与内盖3内壁紧配合的第三防脱凸台205,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二防脱凸台308紧压在储料管201外壁上,或者第三防脱凸台205紧压在内盖3内壁上,使内盖3与储料管201相互锁紧,令储料管201的第一出料口202被紧压在密封槽301中,通过以上技术特征,使储料管201与密封槽301的密封效果更好。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外盖2上设有可撕开的防盗圈206,所述防盗圈206顶部通过若干条状连接部与外盖2底部开口相连,所述防盗圈206通过防盗机构与瓶口1相连;所述瓶口1上设有台阶103,所述防盗圈206底部抵靠在台阶103上。通过以上技术特征,使瓶盖被机器压入瓶口1后,防止瓶盖在运输、存放、销售过程中误开,避免外盖2被打开,导致冲泡物或溶液从第一出料口202、第二出料口302漏入瓶中或储料管201中并使冲泡物或溶液相互混合,或者令饮品从第一出料口202、第二出料口302漏出瓶外。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盗机构包括环设在瓶口1的防盗环槽104、以及环设在防盗圈206上的防盗凸部207,所述防盗凸部207与防盗环槽104相互扣合,防盗圈206固定连接在瓶口1上,防盗圈206、外盖2、条状连接部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条状连接部的数量为若干条且均匀间隔分布在防盗圈206与外盖2之间,条状连接部便于消费者用手即可扭开外盖2,台阶103具有瓶盖定位作用,防止瓶盖压入瓶口1时受到破坏。
当瓶盖为储存状态时,防盗圈206顶部与外盖2相互连接,并且因为防盗环槽104、防盗凸部207相互扣合,使外盖2不能向上移动,台阶103抵靠防盗圈206的底部,使外盖2不能向下移动;当瓶盖为使用状态时,消费者沿外盖2打开方向施加压力,条状连接部破裂,使防盗圈206与外盖2分开,使外盖2可向上移动并打开瓶口。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6,本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储料管201底部内壁或密封槽301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部204,所述第一密封部204为用于抵靠在密封槽301内壁或储料管201底部内壁以密封的第一密封环。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204环设在储料管201底部内壁上,当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一密封部204紧贴在密封槽301内壁,或者第一密封部204环设在密封槽301内壁上,当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一密封部204紧贴在储料管201底部内壁,通过以上技术特征,可提高了储料管201与密封槽301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等同技术特征的替换,所述储料管201底部内壁和密封槽301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部204,所述储料管201的第一密封部204与密封槽301的第一密封部204相互错位设置,第一密封部204分别环设在储料管201底部内壁与密封槽301内壁上,储料管201的第一密封部204与密封槽301的第一密封部204相互间隔设置,且分别抵靠在密封槽301内壁与储料管201底部内壁上,或者储料管201的第一密封部204与密封槽301的第一密封部204相互抵靠,进一步提高储料管201与密封槽301之间的密封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其他未述的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重复。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包括用于旋接在瓶口(1)外的外盖(2),以及用于安装在瓶口(1)内的内盖(3),所述外盖(2)上设有用于存放冲泡物且向下伸入内盖(3)的储料管(201),所述储料管(201)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202),所述内盖(3)底部设有与第一出料口(202)对应设置的密封槽(301),所述内盖(3)下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料口(302),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一出料口(202)与密封槽(301)密封连接,所述外盖(2)脱离瓶口(1)时,所述内盖(3)滞留在瓶口(1)内,储料管(201)从内盖(3)抽出,冲泡物沿第一出料口(202)、第二出料口(302)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3)外壁面上设有若干用于与瓶口(1)内壁面紧配合的第一防脱凸台(307),所述内盖(3)安装在瓶口(1)时,第一防脱凸台(307)紧压在瓶口(1)内壁面上,使内盖(3)与瓶口(1)相互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1)内壁上设有第二斜面(101),所述内盖(3)外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斜面(101)贴合的第三斜面(305),所述第二斜面(101)、第三斜面(305)相对于瓶盖轴心的水平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少;
所述瓶口(1)内壁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防脱凸台(307)配合的第一防脱凹槽(102),所述内盖(3)安装在瓶口(1)时,第一防脱凸台(307)与第一防脱凹槽(102)相互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凸台(307)呈环状并环设在内盖(3)外壁面上,所述第一防脱凹槽(102)呈环状并环设在瓶口(1)内壁面上,所述内盖(3)安装在瓶口(1)时,第一防脱凸台(307)与第一防脱凹槽(102)相互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管(201)底部内壁或密封槽(301)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部(204),所述第一密封部(204)为用于抵靠在密封槽(301)内壁或储料管(201)底部内壁以密封的第一密封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管(201)底部内壁和密封槽(301)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部(204),所述储料管(201)底部内壁的第一密封部(204)与密封槽(301)内壁的第一密封部(204)相互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3)顶部环设有用于抵靠在瓶口(1)上的抵靠凸台(303),所述抵靠凸台(303)内壁上设有第一斜面(304),所述外盖(2)顶面内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封水凸部(203),所述第一斜面(304)与封水凸部(203)对应设置,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所述封水凸部(203)与第一斜面(304)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3)内壁上设有若干第二防脱凸台(308),所述储料管(201)外壁上设有与第二防脱凸台(308)配合的第三防脱凸台(205),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三防脱凸台(205)卡靠在第二防脱凸台(308)上,使内盖(3)与储料管(201)相互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3)内壁设有若干用于与储料管(201)外壁紧配合第二防脱凸台(308),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二防脱凸台(308)紧压在储料管(201)外壁上,使内盖(3)与储料管(201)相互锁紧;
所述储料管(201)外壁上设有若干用于与内盖(3)内壁紧配合的第三防脱凸台(205),所述外盖(2)旋接在瓶口(1)时,第三防脱凸台(205)紧压在内盖(3)内壁上,使内盖(3)与储料管(201)相互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2)上设有可撕开的防盗圈(206),所述防盗圈(206)顶部通过若干条状连接部与外盖(2)底部开口相连,所述防盗圈(206)通过防盗机构与瓶口(1)相连;所述瓶口(1)上设有台阶(103),所述防盗圈(206)底部抵靠在台阶(10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机构包括环设在瓶口(1)的防盗环槽(104)、以及环设在防盗圈(206)上的防盗凸部(207),所述防盗凸部(207)与防盗环槽(104)相互扣合,防盗圈(206)固定连接在瓶口(1)上。
CN202122546803.5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Active CN216270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6803.5U CN216270831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6803.5U CN216270831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0831U true CN216270831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7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6803.5U Active CN216270831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0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88672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напитков
US6062441A (en) Two-piece dispensing closure
KR20190121881A (ko) 병 뚜껑
RU2387591C2 (ru) Многоэлементный запор из пластмассы
BRPI0707541A2 (pt) material para embalar
CN209905455U (zh) 一种瓶盖
CN216270831U (zh) 一种可制作混合饮料的瓶盖
KR101504428B1 (ko) 용기 마개
WO2023216797A1 (zh) 一种瓶盖及容器
CN210853590U (zh) 卡压式瓶盖和瓶子
CN216547601U (zh) 一种多料腔即配式瓶盖
CN205098667U (zh) 一种易于成型的气密盖结构
CN213769715U (zh) 具有外置弹簧的防漏按压泵及具有其的容器
KR20120002483U (ko) 막걸리병의 마개 구조
CN216375764U (zh) 一种饮水桶桶盖
CN216612285U (zh) 防拔瓶盖
CN213975379U (zh) 一种即配式液体包装瓶
CN218752369U (zh) 容量瓶及其盖体结构
CN209467524U (zh) 瓶体的组合盖
CN216071226U (zh) 塑料饮料瓶
CN220466261U (zh) 一种瓶盖及灌装产品
CN220997510U (zh) 一种新型啤酒瓶盖组合结构
CN219822321U (zh) 一种瓶盖
KR102619274B1 (ko) 음료 용기용 마개 조립체
KR101314552B1 (ko) 중공부를 갖는 용기의 마개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