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6126U - 四足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四足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6126U
CN216266126U CN202120656418.3U CN202120656418U CN216266126U CN 216266126 U CN216266126 U CN 216266126U CN 202120656418 U CN202120656418 U CN 202120656418U CN 216266126 U CN216266126 U CN 216266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hell
decoration
quadruped robo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564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振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564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6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6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6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足机器人,该四足机器人包括机身壳体、把手本体及把手装饰件,机身壳体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把手本体设于上壳体上;把手装饰件包括呈包覆把手本体设置的装饰本体、以及自装饰本体向外延伸的延展部;其中,延展部与装饰本体呈一体设置,且延展部可自装饰本体沿上壳体的外表面、并朝向上壳体的边缘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身壳体外侧设置有把手本体,用于供人手握持,在把手本体外侧还设置有把手装饰件,使得把手本体的外观更美观;而且将把手结构安装于机身壳体上时,把手装饰件可盖设于上壳体的外侧,对上壳体进行修饰,使得四足机器人不仅方便移动,而且外观更美观。

Description

四足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足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机器狗不仅能够播放语音,还可以与用户进行智能交互。传统的机器狗在无法自主移动时,一般均只能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搬移,且机器狗体积一般较大,重量较重,使得用户在转移机器狗时十分费力,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足机器人,旨在解决传统的机器人不便于转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四足机器人,包括:
机身壳体,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
把手本体,设于所述上壳体上;以及
把手装饰件,包括呈包覆所述把手本体设置的装饰本体、以及自所述装饰本体向外延伸的延展部;
其中,所述延展部与所述装饰本体呈一体设置,且所述延展部可自所述装饰本体沿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并朝向所述上壳体的边缘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延展部呈凸出于所述上壳体的边缘设置、并与所述下壳体相配合;
其中,所述延展部上设有定位部,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配合部;
当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时,所述延展部上的定位部与所述下壳体上的定位配合部相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定位配合部其中之一设置为卡凸,其中另一设置为与所述卡凸相配合的卡槽;
当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时,所述卡凸卡设于所述卡槽中,用以连接所述把手装饰件和所述下壳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本体设于所述上壳体的顶部;
所述机身壳体内还设有锁紧加强结构,当用户提拿所述把手本体时,所述锁紧加强结构用以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在对应所述把手本体处锁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加强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内侧的第一连接孔、设于所述上壳体内侧的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与所述把手本体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沿上下方向贯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沿上下向设置的盲孔、且孔口朝向所述下壳体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本体包括:
第一把手件,与所述上壳体相连接;
第二把手件,设于所述第一把手件靠近所述上壳体的一侧;
所述把手装饰件盖设于所述第一把手件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把手件共同围合形成用于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把手件的材质设置为金属;和/或,
所述第二把手件的材料设置为软质塑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把手件和所述第二把手件呈一体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装饰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把手件上,所述第一把手件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把手装饰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配合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配合部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把手装饰件和所述上壳体之间的夹层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身壳体外侧设置有把手本体,用于供人手握持,从而便于用户移动四足机器人,且在把手本体外侧还设置有把手装饰件,使得把手本体的外观更美观;而且将把手结构安装于机身壳体上时,把手装饰件可盖设于上壳体的外侧,对上壳体进行修饰,使得四足机器人不仅方便移动,而且外观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四足机器人的机身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四足机器人的机身(把手结构与所述上壳体相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四足机器人的机身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述四足机器人的机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细节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所述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所述四足机器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所述电路板与下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在对应锁紧加强结构处的结构示图;
图13为图1中所述把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所述把手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001798310000031
Figure BDA00030017983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身及四足机器人,图1至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四足机器人的机身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足机器人可为送餐机器人、巡航机器人或是仿生机器人等等,而仿生机器人中用于家庭服务较为常见的有机器狗。在本实施例中,该四足机器人包括有机身,机身可控制机器人进行移动或是与用户人机互动,以具有传统机器狗的主要功能,且机身的前端可连接有头部结构,机身的后端可连接有尾部结构。下面为方便说明,将以机器狗为例,对四足机器人的机身200200进行具体说明,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可参照实施。
请参阅图1、图2、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四足机器人的机身200包括机身壳体210、转接电路板、主电路板220及电池包组件250,所述机身壳体210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机身壳体210的底部形成有仓口朝外的电池仓206,且所述电池仓206凹设于所述安装腔内;转接电路板包括第一转接板231和第二转接板232,所述第一转接板231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接板232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另一端,第一转接板231和第二转接板232可分别用于与头部结构内的电器件和尾部结构内的电器件电连接;主电路板22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靠近所述第一转接板231设置,所述主电路板220与所述第一转接板231和所述第二转接板232均电性连接,主电路板220用于四足机器人整机的控制,通过第一转接板231和第二转接板232可分别控制头部结构和尾部结构运作,例如,可控制头部摇动,可是与头部结构内的检测装置285电连接,通过头部结构内的检测装置285以检测四足机器人前方的物体,或者,可控制尾部结构摆动,或是控制尾部结构内的信号指示灯进行指示;电池包组件250设于所述电池仓206内,用以为主电路板220或是转接电路板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身壳体210内设置有转接电路板和主电路板220,主电路板220用于四足机器人整机的控制,转接电路板包括有第一转接板231和第二转接板232,主电路板220位于第一转接板231和第二转接板232之间,以更好的与第一转接板231和第二转接板232电性连接,第一转接板231和第二转接板232分别位于安装腔的两端,可用于分别与四足机器人的头部结构内的电器件和尾部结构内的电路件电性连接,以对四足机器人的头部和尾部进行控制;而且在机身壳体210上设置有电池仓206,用以供电池包组件250进行放置,电池包组件250可用以为机身壳体210内的用电器件进行供电,而且将电池仓206凹设于安装腔内,使得整个机身的结构更为紧凑,外观也更美观。
其中,可结合图4和图5,该机身壳体210包括有上壳体211、下壳体212、前端盖组件213及后端盖组件214,下壳体212具有朝上设置的开口,且还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前端壁2121和后端壁2122,所述前端壁2121用于与前腿组件相连接,所述后端壁2122用于与后腿组件相连接,主电路板220和转接电路板均自开口处安装于下壳体212内;上壳体211盖设于所述下壳体212的开口处,用以对开口进行密封;前端盖组件21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下壳体212的前端,用于盖设于所述前端壁2121上,对下壳体212与前腿组件的连接处进行封闭,使得四足机器人的外观也更美观;后端盖组件214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下壳体212的后端,用于盖设于所述后端壁2122上,对下壳体212与后腿组件的连接处进行封闭,使得四足机器人的外观也更美观,前端盖组件213和后端盖组件214均可自下壳体212上拆卸,在拆卸前腿组件和后腿组件时,可先将前端盖组件213和后端盖组件214从下壳体212上拆卸下来,使得下壳体212与前腿组件的连接处、以及下壳体212与后腿组件的连接处暴露出来,从而便于对前腿组件和后腿组件进行拆卸,且在进行机身的组装时,可先将机身组装完毕,再安装前退组件或后腿组件,使得机身的组装也更为方便。
所述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均可适用。具体地,在下壳体21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壳体211上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螺孔;所述四足机器人的机身200还包括螺接件,所述螺接件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螺孔中,用以连接所述上壳体211和所述下壳体212。螺接件可为螺钉,连接可靠。
而且,为了保证四足机器人的机身200更美观,上述螺钉连接处应避免暴露于机身的外侧。具体地,所述通孔沿上下方向贯设,所述机身壳体210还包括下壳装饰件2120,所述下壳装饰件2120盖设于所述下壳体212的底部,且呈覆盖所述通孔设置。通过下壳装饰件2120将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的连接处进行装饰,使得机器狗的外观更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壁2121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前腿组件安装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可为螺柱、螺孔或卡接结构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在此不作限定;所述前端盖组件213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前上端盖2131和前下端盖2132,所述前上端盖2131和所述前下端盖2132共同围合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前腿组件穿设的第一过孔2133,将前腿组件安装于前端壁2121上后,再将前上端盖2131和前下端盖2132分别从上下方向卡设于前腿组件的外侧,且盖设于前端壁2121处,使得前腿组件的连接处封闭在前端盖组件213与前端壁2121之间,外观更美观。
具体地,可参阅图3,所述第一过孔2133包括槽口呈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2133a和第二凹槽2133b,所述第一凹槽2133a设于所述前上端盖2131的底部,且槽口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凹槽2133b设于所述前下端盖2132的顶部,且槽口朝上设置,通过第一凹槽2133a和第二凹槽2133b的相互对接以形成供前腿穿设的第一过孔2133,在前腿设置有多个时,相应地,第一过孔2133也对应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前上端盖2131和所述前下端盖2132均呈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前端壁2121,而且,为了保证前上端盖2131和前下端盖2132对位准确,所述前上端盖2131和所述前下端盖2132其中之一设有第一卡凸21215,其中另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凸21215相配合的第一卡槽27221,当所述第一卡凸21215和所述第一卡槽27221相卡接时,所述第一凹槽2133a的槽口和所述第二凹槽2133b的槽口相对。通过第一卡凸21215和第二卡通相卡接,以保证第一凹槽2133a的槽口和第二凹槽2133b的槽口准确对位。
相应地,后端盖组件214的设置形式与前端盖组件213相同。可参阅图3,所述后端壁2122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后腿组件安装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可为螺柱、螺孔或卡接结构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在此不作限定;所述后端盖组件214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后上端盖2141和后下端盖2142,所述后上端盖2141和所述后下端盖2142共同围合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后腿组件穿设的第二过孔2143,将后腿组件安装于后端壁2122上后,再将后上端盖2141和后下端盖2142分别从上下方向卡设于后腿组件的外侧,且盖设于后端壁2122处,使得后腿组件的连接处封闭在后端盖组件214与后端壁2122之间,外观更美观。
所述第二过孔2143包括槽口呈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2143a和第四凹槽2143b,所述第三凹槽2143a设于所述后上端盖2141的底部,且槽口向下设置,所述第四凹槽2143b设于所述后下端盖2142的顶部,且槽口朝上设置,通过第三凹槽2143a和第四凹槽2143b的相互对接以形成供后腿穿设的第二过孔2143,在后腿设置有多个时,相应地,第二过孔2143也对应设置有多个。
而且所述后上端盖2141和所述后下端盖2142均呈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后端壁2122,为了保证后上端盖2141和后下端盖2142对位精准,所述后上端盖2141和所述后下端盖2142其中之一设有第二卡凸21215,其中另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凸21215相配合的第二卡槽27221,当所述第二卡凸21215和所述第二卡槽27221相卡接时,所述第三凹槽2143a的槽口和所述第四凹槽2143b的槽口相对。通过第三卡凸21215和第四卡通相卡接,以保证第三凹槽2143a的槽口和第四凹槽2143b的槽口准确对位。
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212呈顶部开口的中空设置,以形成有主腔室,且该下壳体212还具有沿左右向呈相对设置的左侧壁2123和右侧壁2124;所述前端壁2121、所述左侧壁2123、所述后端壁2122和所述右侧壁2124依次邻接,以围合形成主腔室,而且,所述左侧壁2123的高度和所述右侧壁2124的高度均小于所述前端壁2121的高度和所述后端壁2122的高度,组装人员在进行组装时,可将零部件,如主电路板220、转接板等从较低侧装入下壳体212内,下壳体212的开口度更大,从而更便用零部件的装入;且所述前端壁2121、所述左侧壁2123、所述后端壁2122和所述右侧壁2124之间的过渡处均呈渐变设置,在所述前端壁2121、所述左侧壁2123、所述后端壁2122和所述右侧壁2124的连接处均呈圆弧状设置,避免尖角以刮伤组装人员。
而且,当机身呈长形设置时,左侧壁2123和右侧壁2124位于长边侧,长边侧的高度设置更低,安装更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阅图6至图8,由于机身壳体210的电器件较多,在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件283,以保证四足机器人的密封需求。
具体地,所述上壳体211和所述下壳体212其中之一设有密封面,其中另一设有抵接部2113,所述密封面围设于所述开口的周侧,所述密封件283设于所述密封面上,所述抵接部2113用以将所述密封件283压紧于所述密封面上,通过上下壳体212的压合将密封件283压紧于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之间,密封效果更好。
该密封件283主要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密封面上,安装可靠。
当然,还可辅助地通过抵接部2113抵压于密封件283的表面进行固定,具体地,抵部部可设置为凸设于上壳体内侧的抵压筋2113a。
具体地,密封件283包括呈环状设置的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密封面呈连续的整圈设置,使得密封圈在密封面上的粘接更可靠,没有断胶面,不易部落。
而且,为了使密封件283安装于密封面上时不易错位,可参阅图7,在密封件283上设有至少两个夹槽2831,当所述密封件283安装于所述密封面上时,各所述夹槽2831夹持于所述密封面的两侧,对位更准确。多个夹槽2831可呈连续的整槽,当然也可为多个间隔的夹槽2831,以根据机壳内的结构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阅图5,密封件283粘接于下壳体212上,所述下壳体212的开口的口周面形成所述密封面,所述密封件283的形状与所述开口的口周面的形状相适配,使得下壳体212在盖设于上壳体211时,可将密封件283压接更紧,且可使得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各对接处的密封效果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所述第一转接板231、所述第二转接板232和所述主电路板220呈并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板231的设有元器件的板面与第二转接板232设有元器件的板面呈相对设置,主电路板220位于第一转接板231和第二转接板232之间,且主电路板220的板面朝向第一转接板231和/或第二转接板232。且所述第一转接板231、所述第二转接板232和所述主电路板220均呈侧立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当上壳体211的开口为朝上设置时,则所述第一转接板231、所述第二转接板232和所述主电路板220均沿上下向设置于下壳体212内,且与下壳体212的前端壁2121或后端壁2122趋近平行。
具体地,第一转接板231靠近前端壁2121设置,主电路板220靠近第一转接板231设置,而第二转接板232则靠近后端壁2122设置。所述电池仓206凹设于所述主电路板220和所述第二转接板232之间,并将所述主电路板220和所述第二转接板232分隔于所述电池仓206呈相对的两侧。由于主电路板22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大,通过电池仓206可将主电路板220和第二转接板232相隔离,以避免主电路板220侧的热量传送第二转接板232侧。
而且,由于主电路板22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大,所述下壳体212对应所述主电路板220的区域设有进风区,所述上壳体211对应所述主电路板220的区域设有出风区;所述四足机器人的机身200还包括设于所述下壳内的散热件277,所述散热件277设于所述主电路板220的下方,用以在所述机身壳体210内形成负压。所述散热件277用以将机身壳体210外的气流从进风区引导进机身壳体210内,并朝向主电路板220的方向流动,再从出风区带出机身壳体210外,以对主电路板220进行散热。所述散热件277可设置为散热风扇。
电池仓206不仅能将主电路板220侧的热量进行隔绝,而且电池仓206朝向主电路板220的侧壁对吹入机身壳体210内的气流还有向上的导向作用,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为了提高四足机器人的避障能力,所述四足机器人的机身200还包括检测装置285,所述检测装置285用以对所述机身壳体210下方的障碍物进行检测,由于高度较小的物体,可能通过头部结构内的检测装置285无法检测到,从而影响四足机器人的正常运作,在机身底部设置检测装置285,可进一步提升四足机器人的避障能力,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实施例中,可参阅图9,所述检测装置285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摄像头2851,所述第一摄像头2851靠近所述主电路板220设置;所述下壳体212的底部开设有开孔21202,所述开孔21202与所述第一摄像头2851对应设置,通过第一摄像头2851获取机身下方的影响信息,再通过主电路板220进行分析,控制四足机器人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足机器人,不仅机身壳体210便于组装,且机身壳体210的开口度较大,更便于主电路板220和/或转接电路板的安装,而且主电路板220和转接电路板侧立安装于机身壳体210内,占用的安装面积更小,机身壳体210内的结构更紧凑,使得机身的体积更小巧;而且,通过将主电路板220、转接电路板及电池仓206合理的布设在机身壳体210内,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机身的散热效果较优,可有效延长四足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可参阅1和图12,所述四足机器人的机身200还包括把手结构,所述把手结构设于所述机身壳体210的顶部,在四足机器人无法正常移动时,用户可通过提拿把手结构,对四足机器人进行移动,操作更省力,也更为方便。
具体地,可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把手结构包括把手本体271及把手装饰件272,把手本体271安装于上壳体211上,把手装饰件272包括装饰本体2721及延展部2722,其中,装饰本体2721呈包覆把手本体271设置,延展部2722自装饰本体2721向外延伸,并且,延展部2722与装饰本体2721呈一体设置,且延展部2722可自装饰本体2721沿上壳体211的外表面,并朝向上壳体211的边缘方向延伸,以使得延展部2722也可至少包覆上壳体211,对上壳体211也起到装饰的作用。将把手装饰件272安装于把手本体271上时,把手装饰件272不仅将把手本体271进行了包覆,而且将连接好的把手本体271和把手装饰件272安装于上壳体211上时,把手装饰件272对上壳体211也进行了包覆,结构简单,且安装效果好。
进一步地,可参阅图14,为了使把手装饰件272与上壳体211的贴合度更好,延展部2722呈凸出于上壳体211的边缘设置,并在凸出于上壳体211的部分与下壳体212相配合,其中在延展部2722上设有定位部,在下壳体212上设有与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配合部,当将把手结构安装于上壳体211上后,将上壳体211再安装于下壳体212上时,延展部2722上的定位部则正好与下壳体212上的定位配合部相配合,使得把手装饰件272与下壳体212之间相连接,可将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之间的连接间隙进行包覆,不仅外观更美观,而且对机身壳体210有一定的密封作用。
定位部和定位配合部的设置形式有多种。其中,最方便安装配合的方式是,定位部和定位配合部其中之一设置为卡凸21215,其中另一设置为卡槽27221,当上壳体211安装于下壳体212上时,卡凸21215则可卡设于卡槽27221中,从而连接把手装饰件272和下壳体212,使得把手装饰件272不会翘起,与机身壳体210的贴合度更好。
由于四足机器人的机身200呈长形设置,为了便于提拿机身,优选地,将把手本体271安装于上壳体211的顶部,由于机身内部元器件较多,且大多安装于下壳上,使得下壳体212内的重量较重,当从上方提拿上壳体211时,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会相分离,使得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之间产生间隙,特别是在提手结构处间隙可能较大,因此,在机身壳体210内还设有锁紧加强结构270,当用户提拿把手结构时,锁紧加强结构270用以将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在对应把手结构处锁紧,以避免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分离。
具体地,锁紧加强结构270包括设于下壳体212内侧的第一连接孔21216、设于上壳体211内侧的第二连接孔2112、以及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孔21216和第二连接孔2112对应设置,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1216和第二连接孔2112中,用以连接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第一连接孔21216和第二连接孔2112均对应设置在把手结构的下方,第一连接孔21216和第二连接孔2112可均设置有多个,以提高连接强度。
而且,为了使四足机器人的外观更美观,可将四足机器人的连接处尽量设置于四足机器人的底部。具体地,第一连接孔21216在上下方向上呈贯穿下壳体212设置,第二连接孔2112则设置为盲孔,并盲孔的孔口朝下,与第一连接孔21216相对,第一连接件则可自第一连接孔21216的底端,从下往上的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1216和第二连接孔2112内进行组装。具体地,第一连接孔21216可设置为连接螺栓或是螺钉等。
在下壳体212的底部还可设置有下壳装饰件2120,通过下壳装饰件2120包覆于下壳体212的底部,将第一连接件进行遮挡,使得四足机器人的外观更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阅图13,把手本体271包括有第一把手件2711和第二把手件2712,其中,第一把手件2711用以与上壳体211相连接,第二把手件2712则设于第一把手件2711的内侧,即靠近上壳体211的一侧,并与上壳体211之间呈间隔设置,以使人手可伸入进行握持。此时,把手装饰件272则盖设于第一把手件2711的外侧,并与第二把手件2712共同围合形成用于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通过第二把手件2712和把手装饰件272将第一把手件2711包裹在内,使得把手结构的外观更美观。
而且,将把手本体271设置为第一把手件2711和第二把手件2712,使得第一把手件2711和第二把手件2712可为不同材料制成,以提高把手结构的强度及手感。具体地,第一把手件2711的材质为金属,使得把手结构的强度更好,不易拆断;第二把手件2712的材料设置为软质塑胶,在人手握持时,手感更好。
进一步地,为方便组装,第一把手件2711和第二把手件2712可呈一体设置,在成型时,一体制成,可减少组装工序,组装更方便。
而为方便把手结构的拆装,把手装饰件272可与第一把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设置。具体地,在第一把手件2711上设有第一定位部27113,在把手装饰件272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部27113相配合的第一定位配合部27211。通过第一定位部27113和第一定位配合部27211的配合,则可将把手装饰件272固定于第一把手件2711上。
进一步地,可参阅图13,第一把手件2711包括把杆27111、以及凸设于把杆27111两端的连接部27112,把杆27111呈长条的手柄状,各连接部27112均位于把手装饰件272和上壳体211之间的夹层内,第一定位配合部27211包括设于各连接部27112上的装配孔27113a,第一定位部27113包括设于把手装饰件272内侧的螺柱27211a,螺柱27211a可穿设于装配孔27113a中,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在对把手结构进行组装时,将螺钉从第二把手件2712的一侧打入装配孔27113a、并伸入至螺柱27211a的螺孔中,使得螺钉在靠近上壳体211的一侧,不暴露于外侧。再将整个把手结构安装于上壳体211上,同样地,从上壳体211的内侧打入螺钉连接上壳体211和把手结构。最后将上壳体211安装于下壳体212上,并使把手装饰件272上的卡槽27221与下壳体212的卡凸21215相卡持时,再组装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之间的连接螺钉,则使得机身壳体210的组装完毕,组装简单,且使得四足机器人的外观更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壳体(210),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211)和下壳体(212);
把手本体(271),设于所述上壳体上;以及
把手装饰件(272),包括呈包覆所述把手本体(271)设置的装饰本体(2721)、以及自所述装饰本体(2721)向外延伸的延展部(2722),
其中,所述延展部(2722)与所述装饰本体(2721)呈一体设置,且所述延展部(2722)可自所述装饰本体(2721)沿所述上壳体(211)的外表面、并朝向所述上壳体(211)的边缘方向延伸;
所述把手本体(271)设于所述上壳体(211)的顶部;
所述机身壳体(210)内还设有锁紧加强结构(270),当用户提拿所述把手本体(271)时,所述锁紧加强结构(270)用以将所述上壳体(211)和所述下壳体(212)在对应所述把手本体(271)处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部(2722)呈凸出于所述上壳体(211)的边缘设置、并与所述下壳体(212)相配合;
其中,所述延展部(2722)上设有定位部,所述下壳体(212)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配合部;
当所述上壳体(211)安装于所述下壳体(212)上时,所述延展部(2722)上的定位部与所述下壳体(212)上的定位配合部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定位配合部其中之一设置为卡凸(21215),其中另一设置为与所述卡凸(21215)相配合的卡槽(27221);
当所述上壳体(211)安装于所述下壳体(212)上时,所述卡凸(21215)卡设于所述卡槽(27221)中,用以连接所述把手装饰件(272)和所述下壳体(2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加强结构(270)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212)内侧的第一连接孔(21216)、设于所述上壳体(211)内侧的第二连接孔(2112)、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孔(21216)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11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21216)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112)中,且所述第一连接孔(21216)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112)均与所述把手本体(271)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21216)沿上下方向贯设于所述下壳体(212)上,所述第二连接孔(2112)为沿上下向设置的盲孔、且孔口朝向所述下壳体(212)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271)包括:
第一把手件(2711),与所述上壳体(211)相连接;
第二把手件(2712),设于所述第一把手件(2711)靠近所述上壳体(211)的一侧;
所述把手装饰件(272)盖设于所述第一把手件(2711)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把手件(2712)共同围合形成用于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件(2711)的材质设置为金属;和/或,
所述第二把手件(2712)的材料设置为软质塑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件(2711)和所述第二把手件(2712)呈一体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装饰件(272)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把手件(2711)上,所述第一把手件(2711)上设有第一安装部(27113),所述把手装饰件(27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7113)相配合的第一安装配合部(27211),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配合部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把手装饰件(272)和所述上壳体(211)之间的夹层内。
CN202120656418.3U 2021-03-31 2021-03-31 四足机器人 Active CN216266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6418.3U CN216266126U (zh) 2021-03-31 2021-03-31 四足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6418.3U CN216266126U (zh) 2021-03-31 2021-03-31 四足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6126U true CN216266126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1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56418.3U Active CN216266126U (zh) 2021-03-31 2021-03-31 四足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6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6440B (zh) 用於自行車變速器之電子換檔控制裝置
TWI743492B (zh) 整合式自行車控制裝置
EP0476269B1 (en) Wall panel for a space divider system
CA2969391C (en) Oral irrigator
JP4818679B2 (ja) 防水コンセント
CN216266126U (zh) 四足机器人
KR20220043148A (ko) 제모 장치, 제모 조립체, 및 그의 조립 방법
US5388278A (en) Air intake device in helmet
CN215511123U (zh) 四足机器人的机身及四足机器人
CN217597100U (zh) 四足机器人的机身及四足机器人
JP2006244719A (ja) 防水コンセント
CN210561339U (zh) 一种手持式蒸汽烫衣机
CN217563928U (zh) 清洁水枪的显示屏安装结构
CN210073937U (zh) 电池防护盖结构与手柄
CN218996564U (zh) 按键安装结构、按键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249946U (zh) 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8648941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机芯
CN218279545U (zh) 喷水拖把的水箱装配结构
CN216907799U (zh) 一种水箱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CN210781251U (zh) 一种麦克风
CN220192697U (zh) 一种具有温显功能的保温杯杯盖
CN217821545U (zh) 一种鼠标
CN219533759U (zh) 一种鼠标
CN215097408U (zh) 一种无人车
CN214203541U (zh) 一种方便接线和安装的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4

Address after: No.018, 8th floor, building 6, No.33 yard,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Patentee after: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