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5754U - 球头拆卸工装 - Google Patents

球头拆卸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5754U
CN216265754U CN202122802124.XU CN202122802124U CN216265754U CN 216265754 U CN216265754 U CN 216265754U CN 202122802124 U CN202122802124 U CN 202122802124U CN 216265754 U CN216265754 U CN 216265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head
support
knuckle
piec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21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士华
周强
王春龙
杨奇
邢洋
朱广平
时敬龙
朱成铭
杨钊
董善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21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5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5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5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头拆卸工装,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伸缩机构,第一支撑件能够与转向节相连或者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第二支撑件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且与第一支撑件相连,第二支撑件能够伸于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伸缩机构设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且可操作地沿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本申请的球头拆卸工装通过将第二支撑件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将第一支撑件与转向节相连或者同样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从而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对球头与转向节被定位,操作伸缩机构对第二支撑件施力,进而对球头施力以使其从转向节上拆卸。

Description

球头拆卸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球头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品质要求的发展,出现了汽车的转向系统测试性能试验,以对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由于转向器垂臂与球头之间间隙过小,难以直接将球头从转向节上拆卸,因此,出现了球头拆卸工装技术。
然而,目前的球头拆卸工装,在拆卸过程中工装的前端难以伸入球头和转向节之间,致使拆卸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工装的前端难以伸入球头和转向器垂臂之间的问题,提供一种球头拆卸工装。
一种球头拆卸工装,用于将球头从转向节上拆卸,其特征在于,球头拆卸工装包括:
第一支撑件,能够与转向节相连或者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
第二支撑件,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且与第一支撑件相连,第二支撑件能够伸于球头与转向节之间;
伸缩机构,设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且可操作地沿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包括多个连接件,多个连接件沿第二方向首尾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开设有滑轨,多个连接件能够在滑轨中沿第二方向滑动,以使伸缩机构作伸缩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机构还包括铰接轴,铰接轴穿设两个相邻的连接件的首端和尾端,以使两个相邻的连接件首尾铰接;
铰接轴沿第三方向凸伸于连接件,铰接轴的两端与滑轨沿第二方向滑动相连;
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轨具有导向槽和与导向槽相连的容置槽,铰接轴能够在导向槽中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件能够在容置槽中沿第二方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包括多个,多个伸缩机构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球头拆卸工装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位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同一端,第一支撑件一端与固定件固定相连,第二支撑件一端与固定件沿第二方向滑动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球头拆卸工装还包括转动杆和滑动件,转动杆的一端与固定件相连,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设固定件,以伸入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与滑动件螺纹相连,滑动件与伸缩机构相连;
其中,滑动杆能够在转动杆相对固定件转动时,沿转动杆的纵长方向相对转动杆滑动,以带动伸缩机构作伸缩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撑件能够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时,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以供球头与转向节能够伸入;和/或
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以供球头与转向节能够伸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具有一保护空间,保护空间能够容置转向节。
上述球头拆卸工装,通过将第二支撑件伸入尚未拆分的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且将第一支撑件与转向节相连或者与第二支撑件同样也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从而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对球头与转向节被定位,再操作伸缩机构对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施加分离的作用力,进而使球头与转向节分离,以将球头从转向节上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拆卸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拆卸工装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拆卸工装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伸缩机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伸缩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球头拆卸工装;10、第一支撑件;11、滑轨;111、导向槽;112、容置槽;12、第一弧形凹槽;13、保护空间;14、第一钳部;15、保护部;20、第二支撑件;21、第二弧形凹槽;22、第二钳部;30、伸缩机构;31、连接件;32、铰接轴;40、固定件;41、子腰型孔;50、转动杆;60、滑动件;70、子第一紧固件;80、子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球头拆卸工装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球头拆卸工装100的爆炸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球头拆卸工装100,包括第一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20和伸缩机构30。本申请的球头拆卸工装100用于将球头从转向节上拆卸,在此对球头及转向节的具体结构形式不作限定。
第一支撑件10能够与转向节相连或者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0包括第一支撑本体及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一支撑本体的一侧,第一支撑部能够与转向节相连或者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
第二支撑件20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一支撑件10的一侧,且与第一支撑件10相连,第二支撑件20能够伸于球头与转向节之间。具体地,第二支撑件20包括第二支撑本体及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二支撑本体的一侧,第二支撑部能够伸于球头与转向节之间。
伸缩机构30设于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之间,且可操作地沿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具体地,伸缩机构30设于第一支撑本体与第二支撑本体之间。
如此,可将第二支撑件20伸入尚未拆分的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且将第一支撑件10与转向节相连或者与第二支撑件20同样也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从而使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相对球头与转向节被定位,再操作伸缩机构30对第一支撑件10及第二支撑件20施加分离的作用力,进而使球头与转向节分离,以将球头从转向节上拆卸。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呈长方形板状。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的结构和形状不限于上面,第一支撑本体和第二支撑本体的结构和形状还可以是椭圆形、圆角矩形等形状。第一支撑部远离第一支撑本体的端部与第二支撑部远离第二支撑本体的端部沿第一方向对齐。如此,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能够同时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从而能够使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更为可靠地向球头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撑件10能够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时,第一支撑件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12,以供球头与转向节能够伸入。具体地,第一弧形凹槽12开设与第一支撑部上。如此,通过第一弧形凹槽12能够增大对球头的接触范围,从而使第一支撑件10能够沿球头的周侧对其施力。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0开设第一弧形凹槽12以形成第一钳部14,第一钳部14能够定位于球头与转向节之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21,以供球头与转向节能够伸入。具体地,第二弧形凹槽21开设于第二支撑部上。如此,通过第二弧形凹槽21能够增大对球头的接触范围,从而使第二支撑件20能够沿球头的周侧对其施力。具体地,第二支撑件20开设第二弧形凹槽21以形成第二钳部22,第二钳部22能够定位于球头与转向节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同时设置第一支撑件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12的同时,第二支撑件2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21,以供球头与转向节能够伸入。如此,通过第一弧形凹槽12和第二弧形凹槽21,能够增大对球头的接触范围,从而使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能够沿球头的周侧对其施力。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球头拆卸工装100的侧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具有一保护空间13,保护空间13能够容置转向节。如此,通过保护空间13对转向节的保护,能够避免在卸载时由于转向节所受到的瞬间卸荷力较大,导致转向节崩出,致使转向节上的锥齿受到损伤。具体地,第一支撑板具有保护部15,保护部15沿第一方向设于第一支撑件10远离第二支撑件20的一侧,保护部15与第一钳部14之间形成保护空间13。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机构30包括多个连接件31,多个连接件31沿第二方向首尾铰接。如此,多个连接件31首尾铰接能够使伸缩机构30根据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连接件31的方式调节伸缩机构30的长度。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机构30还包括铰接轴32,铰接轴32穿设两个相邻的连接件31的首端和尾端,以使两个相邻的连接件31首尾铰接,铰接轴32沿第三方向凸伸于连接件31,铰接轴32的两端与滑轨11沿第二方向滑动相连,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如此,通过铰接轴32能够使两个相邻的连接件31之间相对转动,使伸缩机构30能够作伸缩运动,改变连接件31与第二支撑件2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第二支撑件20能够沿第二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机构30包括多个,多个伸缩机构30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如此,多个伸缩机构30的设置能够使从多个位置对第二支撑件20施力,从而能够避免第二支撑件20在对球头施力时发生偏移,使作用力稳靠。
请再次参阅图2,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10开设有滑轨11,伸缩机构30能够在滑轨11中沿第二方向滑动,以使伸缩机构30作伸缩运动。如此,通过滑轨11能够使伸缩机构30沿第二方向滑动,从而使伸缩机构30滑动的方向不发生偏移,从而对第二支撑件20施力时更为稳靠。
具体到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件20也开设有滑轨11,伸缩机构30能够在滑轨11中沿第二方向滑动,以使伸缩机构30作伸缩运动。如此,通过滑轨11能够使伸缩机构30沿第二方向滑动,从而使伸缩机构30滑动的方向不发生偏移,从而对第二支撑件20施力时更为稳靠。
具体到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均开设有滑轨11,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滑轨11具有导向槽111和与导向槽111相连的容置槽112,多个铰接轴32能够在导向槽111中沿第二方向滑动,多个连接件31能够在容置槽112中沿第二方向滑动。如此,通过使铰接轴32伸入导向槽111,能够对连接件31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容置槽112的设置能够容置连接件31,以使连接件31的一端伸入滑轨11内,从而使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在需要伸入球头和转向节之间时,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彼此能够贴近,从而使球头拆卸工装100减薄,更加易于伸入球头和转向节之间。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当伸缩机构30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可均开设有多个滑轨11,每一滑轨11与一伸缩机构30相对应。如此,能够使连接件31的两端均能够伸入滑轨11内,从而使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在需要伸入球头和转向节之间时,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彼此能够更加贴近,从而进一步使球头拆卸工装100减薄,更加易于伸入球头和转向节之间。优选地,滑轨11包括四个,其中,两个滑轨11开设于第一支撑件10朝向第二支撑件20的一侧,两个滑轨11开设于第二支撑件20朝向第一支撑件10的一侧,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上的两两滑轨11之间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球头拆卸工装100还包括固定件40,固定件40位于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的同一端,第一支撑件10一端与固定件40固定相连,第二支撑件20一端与固定件40沿第二方向滑动相连。具体地,固定件40位于第一支撑本体远离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且位于第二支撑本体远离第二支撑部的一端。如此,通过固定件40能够使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20的同一端平齐,从而能够使第二支撑件20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支撑件10移动而不发生偏移,进而使第二支撑件20对球头的施力更为稳靠。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40呈方形板状,固定件40与第一支撑件10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相连,固定件40上开设有腰型孔,第二紧固件穿设腰型孔与第二支撑件20相连,第二紧固件能够在腰型孔内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件20沿第一方向移动。
具体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件包括多个子第一紧固件70,多个子第一紧固件70呈列状排布,每列设置有多个,腰型孔包括多个子腰型孔,多个子腰型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紧固件包括多个子第二紧固件80,每一子第二紧固件80与每一子腰型孔一一对应。如此,多个子第一紧固件70能够使固定件40对第一支撑板的固定更为可靠,多个子腰型孔和多个子第二紧固件80能够使第二支撑板能够更为平稳地沿第一方向移动。优选地,包括四个子第一紧固件70、两个子腰型孔和两个子第二紧固件80,紧固件为螺栓。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球头拆卸工装100还包括转动杆50和滑动件60,转动杆50的一端与固定件40相连,转动杆50的另一端穿设固定件40,以伸入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之间与滑动件60螺纹相连,滑动件60与伸缩机构30相连,其中,滑动杆能够在转动杆50相对固定件40转动时,沿转动杆50的纵长方向相对转动杆50滑动,以带动伸缩机构30作伸缩运动。如此,通过对转动杆50施加外力,能够使转动杆5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动杆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伸缩机构30运动,从而使第二支撑板能够相对第一支撑板运动。具体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转动杆50为丝杠,滑动件60呈杆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杆50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使滑动杆沿转动杆50的纵长方向运动,以使滑动杆相对转动杆50滑动的转动杆50,在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球头拆卸工装100,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第二支撑件20伸入尚未拆分的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且将第一支撑件10与转向节相连或者与第二支撑件20同样也伸入球头与转向节之间,从而使第一支撑件10与第二支撑件20相对球头与转向节被定位,再操作伸缩机构30对第一支撑件10及第二支撑件20施加分离的作用力,进而使球头与转向节分离,以将球头从转向节上拆卸。
(2)通过保护空间13对转向节的保护,能够避免在卸载时由于转向节所受到的瞬间卸荷力较大,导致转向节崩出,致使转向节上的锥齿受到损伤。具体地,第一支撑板具有保护部15,保护部15沿第一方向设于第一支撑件10远离第二支撑件20的一侧,保护部15与第一钳部14之间形成保护空间13。
(3)多个连接件31首尾铰接能够使伸缩机构30根据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连接件31的方式调节伸缩机构30的长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球头拆卸工装,用于将球头从转向节上拆卸,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拆卸工装包括:
第一支撑件,能够与所述转向节相连或者伸入所述球头与所述转向节之间;
第二支撑件,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伸于所述球头与所述转向节之间;
伸缩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且可操作地沿第二方向作伸缩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首尾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开设有滑轨,所述多个连接件能够在所述滑轨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伸缩机构作伸缩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穿设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件的首端和尾端,以使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件首尾铰接;
所述铰接轴沿第三方向凸伸于所述连接件,所述铰接轴的两端与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具有导向槽和与所述导向槽相连的容置槽,所述铰接轴能够在所述导向槽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容置槽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伸缩机构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拆卸工装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同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拆卸工装还包括转动杆和滑动件,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设所述固定件,以伸入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与所述滑动件螺纹相连,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伸缩机构相连;
其中,所述滑动杆能够在所述转动杆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时,沿所述转动杆的纵长方向相对所述转动杆滑动,以带动所述伸缩机构作伸缩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伸入所述球头与所述转向节之间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以供所述球头与所述转向节能够伸入;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以供所述球头与所述转向节能够伸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头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一保护空间,所述保护空间能够容置所述转向节。
CN202122802124.XU 2021-11-16 2021-11-16 球头拆卸工装 Active CN216265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2124.XU CN216265754U (zh) 2021-11-16 2021-11-16 球头拆卸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2124.XU CN216265754U (zh) 2021-11-16 2021-11-16 球头拆卸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5754U true CN21626575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0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2124.XU Active CN216265754U (zh) 2021-11-16 2021-11-16 球头拆卸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5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3967B2 (en) Five-degree-of-freedom hybrid robot with rotational supports
CN101991310B (zh) 一种具有支架的电子设备
JPWO2007144929A1 (ja) 材料試験機
CN106002956A (zh) 一种过约束自平衡三自由度并联平台
CN102472687B (zh) 车辆固定结构
CN105092371A (zh) 拉伸比例可调式双轴拉伸夹具
CN216265754U (zh) 球头拆卸工装
EP3041329A1 (en) Cable management arm
CN106425531B (zh) 位置调节装置
CN111999172B (zh) 用于铆钉复合加载试验的试验夹具、装置及方法
RU2353945C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верки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ей
CN111005922A (zh) 自锁反弹器及前维护拼接屏支架
CN108731889A (zh) 一种白车身刚度测试装置
CN110834289B (zh) 一种发动机连杆螺栓拆装通用夹具
CN210269930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
CN104100812B (zh) 用以将附件与承载臂耦接的耦接装置、承载臂及固持杆
CN113246056A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装配治具
CN220277034U (zh) 一种临床检验多功能实验平台
JP2022548096A (ja) 万能モジュール式試験固定具
CN114592424A (zh) 一种试验用装配式可变承重简支钢支座
CN113702654B (zh) 一种用于扶正试管的自动进样器以及试管扶正机构
CN219027465U (zh) 一种应用于通信设备维修测试装置
CN214838866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管道固定装置
CN216954281U (zh) 一种商用车保险杠总成综合检具
CN220145774U (zh) 一种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