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5139U - 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 Google Patents

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5139U
CN216265139U CN202122701983.XU CN202122701983U CN216265139U CN 216265139 U CN216265139 U CN 216265139U CN 202122701983 U CN202122701983 U CN 202122701983U CN 216265139 U CN216265139 U CN 216265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iece
fixing
polishing
quick
fix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19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承高
周海飞
梁建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19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5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5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5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打磨快换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由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组装在一起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通过磁吸方式固定,且在磁性力的作用下能快速地实现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插设固定配合在一起,驱动轴转动时,第一固定件带动第二固定件转动,第二固定件相应带动打磨头转动。当需要更换打磨头时,克服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两者的磁性作用力,将第二固定件连带打磨头一起从第一固定件上取下;然后将装设有另一种规格打磨头的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组装在一起即可。如此,打磨头的更换操作较为方便快捷,能节省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并能保证打磨效率。

Description

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背景技术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表面粗糙度。通过选用不同粗糙度的物体,配合适当的打磨速度与压力可以获得不同粗糙度的表面性能。在抛光至镜面标准前,一般需要经过好几道不同粗糙度的打磨工艺。植入到到人体内的关节类产品,一般采用特殊的合金材料,成本昂贵,硬度高难加工,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要求及其严格。所以在此类产品加工至镜面标准前,一般经过复杂的打磨工艺将其表面粗糙度降至很低。
传统地,通常采用工人熟料的打磨手法,即利用打磨机,将不同规格的砂带分别缠绕在不同的打磨轴上,分别插入打磨机固定槽内,在经过数道打磨抛光工艺后将产品加工成符合标准的产品是当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对工人的熟练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使其能够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打磨速度,力度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此期间工人还必须面对着大量金属粉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基于六维力传感器的机器人浮动控制技术和基于力传感器和高速执行器的恒力机构,能够很好地解决自动打磨过程中力度和速度的问题。但是对于此工位,需要人工去更换打磨头,而且打一个产品需要很多抛光头,更换频率很高,更换麻烦,造成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无法实现全自动生产。既浪费了人力,还影响生产效率,成为阻碍自动化打磨抛光的一道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打磨快换组件,所述打磨快换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装设于驱动轴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定位部;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装设打磨头,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磁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通过插接方式固定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打磨头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面上的凹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打磨头的端面上的凸部,所述凸部对应地插设于所述凹部中;
或者,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面上的凸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打磨头的端面上的凹部,所述凸部对应地插设于所述凹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部为至少两个,所述凸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凸部一一对应地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凹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适应,且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多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打磨头的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围板,另一个为插入端;所述插入端插入到所述围板围合形成的插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端上还设有与所述围板的端面相抵触的台阶。
一种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所述的打磨快换组件,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驱动轴与打磨头;所述第一固定件装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打磨头装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头设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杆相应的轴孔,所述第一轴杆插入到所述轴孔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轴杆固定于所述轴孔中的至少两个锁止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为螺栓、螺杆、螺钉或螺丝,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轴孔相连通、并与至少两个所述锁止件一一相适应的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第一轴杆的侧壁上环绕设有定位槽,所述锁止件插入到所述定位槽内。
上述的打磨快换组件工作时,第一固定件装设于驱动轴上,第二固定件装设有打磨头,由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组装在一起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通过磁吸方式固定,且在磁性力的作用下能快速地实现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插设固定配合在一起,这样驱动轴转动时,第一固定件带动第二固定件转动,第二固定件相应带动打磨头转动,打磨头转动时接触产品表面实现对产品表面的打磨处理。其中,当需要更换打磨头时,克服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两者的磁性作用力,将第二固定件连带打磨头一起从第一固定件上取下;然后将装设有另一种规格打磨头的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组装在一起即可。如此,打磨头的更换操作较为方便快捷,能节省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并能保证打磨效率。
上述的打磨装置工作时,由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组装在一起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通过磁吸方式固定,且在磁性力的作用下能快速地实现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插设固定配合在一起,这样驱动轴转动时,第一固定件带动第二固定件转动,第二固定件相应带动打磨头转动,打磨头转动时接触产品表面实现对产品表面的打磨处理。其中,当需要更换打磨头时,克服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两者的磁性作用力,将第二固定件连带打磨头一起从第一固定件上取下;然后将装设有另一种规格打磨头的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组装在一起即可。如此,打磨头的更换操作较为方便快捷,能节省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并能保证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打磨快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10、打磨快换组件;11、第一固定件;111、第一定位部;112、第一磁吸件;113、围板;1131、插槽;114、第二轴杆;12、第二固定件;121、第二定位部;122、第二磁吸件;123、插入端;124、台阶;125、轴孔;126、锁止件;127、螺纹孔;20、驱动轴;30、打磨头;31、第一轴杆;311、定位槽;40、浮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磨装置,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快换组件10,打磨装置还包括驱动轴20与打磨头30。请再参阅图2至图4,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打磨快换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11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1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而言,打磨快换组件10包括第一固定件11以及第二固定件12。第一固定件11装设于驱动轴20上,第一固定件11设有第一定位部111。第二固定件12装设打磨头30,第二固定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磁吸配合,第二固定件12设有与第一定位部111通过插接方式固定配合的第二定位部12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部111与第二定位部121通过插接方式固定配合指的是,第一定位部111与第二定位部121插接组合后,第一定位部111与第二定位部121两者不能相互转动,即第一固定件11能带动第二固定件12转动。
上述的打磨快换组件10工作时,第一固定件11装设于驱动轴20上,第二固定件12装设有打磨头30,由于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组装在一起时,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通过磁吸方式固定,且在磁性力的作用下能快速地实现第一定位部111与第二定位部121插设固定配合在一起,这样驱动轴20转动时,第一固定件11带动第二固定件12转动,第二固定件12相应带动打磨头30转动,打磨头30转动时接触产品表面实现对产品表面的打磨处理。其中,当需要更换打磨头30时,克服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两者的磁性作用力,将第二固定件12连带打磨头30一起从第一固定件11上取下;然后将装设有另一种规格打磨头30的第二固定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组装在一起即可。如此,打磨头30的更换操作较为方便快捷,能节省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并能保证打磨效率。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上设有第一磁吸件112,第二固定件12上设有第二磁吸件122,第一磁吸件112与第二磁吸件122磁吸配合。如此,在第二固定件12装设到第一固定件11的过程中,第一磁吸件112通过磁力吸引第二磁吸件122,使得第二固定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两者快速地组合固定在一起。第二固定件12带动打磨头30打磨过程中,第二固定件12与打磨头30不易于从第一固定件11上脱落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第一磁吸件112与第二磁吸件122磁吸配合,第一磁吸件112与第二磁吸件122中至少一个为磁性件,另一个也为磁性件或铁质部件。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12与第二磁吸件122均为强力磁铁。如此,第一磁吸件112与第二磁吸件122两者间的磁吸力较大,使得第二固定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组装在一起后,便不会轻易地从第一固定件11上脱落下来;同时打磨作业过程中起到防转作用,即第二固定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不会相互转动,不会打滑,从而能满足于高转速的打磨作业。
当然,第一磁吸件112与第二磁吸件122也不限于是强力磁铁,还可以选用其它性能的磁铁,例如弱磁性的磁铁,也是能提供磁吸力来使得第二固定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两者吸附固定,在此不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12设于第一固定件11上远离于驱动轴20的端面上,第二磁吸件122设于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面上。第二固定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组装在一起时,第二磁吸件122与第一磁吸件112相互贴合。如此,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部装设到第一固定件11上远离于驱动轴20的端部上时,由于第一磁吸件112设于第一固定件11上远离于驱动轴20的端面上,第二磁吸件122设于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面上,便能实现第二磁吸件122与第一磁吸件112相互贴合在一起,这样第二磁吸件122与第一磁吸件112两者结合在一起较为牢固,从而第二固定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两者稳固地组合在一起,不会轻易分离开。
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磁吸件112不限于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1上远离于驱动轴20的端面上,第一磁吸件112例如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1的侧面上或其它位置,在此不进行限定第一磁吸件112的具体设置位置。相应地,第二磁吸件122也不限于设置于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面上,与第一磁吸件112的设置位置保持对应即可。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1为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1上远离于驱动轴20的端面上的凹部,第二定位部121为设置于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面上的凸部,凸部对应地插设于凹部中。
或者,第一定位部111为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1上远离于驱动轴20的端面上的凸部,第二定位部121为设置于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面上的凹部,凸部对应地插设于凹部中。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凹部为至少两个,凸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凸部一一对应地设置于至少两个凹部中。如此,至少两个凸部一一对应地插设于至少两个凹部中时,便能实现第一定位部111与第二定位部121插设组合后,第一定位部111与第二定位部121两者不能相互转动,即第一固定件11能带动第二固定件12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部与凹部相适应,且凹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多边形。如此,由于凸部与凹部并不是圆形状,这样便能实现凸部与凹部插设组合后,凸部与凹部两者不能相互转动,即第一固定件11能带动第二固定件12转动。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上远离于驱动轴20的端部、以及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围板113,另一个为插入端123;插入端123插入到围板113围合形成的插槽1131中。如此,当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组合在一起时,插入端123插入到围板113围合形成的插槽1131中,使得两者结合效果较为稳固,打磨作业过程中,不易于分离开。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入端123上还设有与围板113的端面相抵触的台阶124。如此,通过台阶124与围板113的端面相抵触,能进一步提升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结合在一起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具体而言,围板113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1上远离于驱动轴20的端部上,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部为插入端123。台阶124设置于第二固定件12上远离于打磨头30的端部上。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打磨头30设有第一轴杆31,第二固定件12上设有与第一轴杆31相应的轴孔125,第一轴杆31插入到轴孔125中,第二固定件12上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轴杆31固定于轴孔125中的至少两个锁止件126。如此,打磨头30装设于第二固定件12的过程中,先将第一轴杆31插入到轴孔125中以使得打磨头30与驱动轴20保持同轴设置,然后通过至少两个锁止件126将第一轴杆31固定于轴孔125中,便能实现打磨头30稳固地装设于第二固定件12上,从而避免打磨过程中打磨头30出现晃动。
作为一个示例,锁止件126例如为两个,第二固定件12上相应设置有两个锁止件126,两个锁止件126分别与第一轴杆31的相对两侧夹持固定,从而能实现两侧夹持牢固,打磨头30在第二固定件12上更换简单,且两侧同时受力时受力均衡。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锁止件126为螺栓、螺杆、螺钉或螺丝,第二固定件12的侧壁上设有与轴孔125相连通、并与至少两个锁止件126一一相适应的至少两个螺纹孔127。如此,通过拧紧锁止件126的方式来实现锁止件126的端部与第一轴杆31的侧壁紧密抵触,进而实现稳固地夹持第一轴杆31,这样固定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同时也便于松开打磨头30。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杆31的侧壁上环绕设有定位槽311,锁止件126插入到定位槽311内。如此,锁止件126的端部插入到定位槽311中时,能实现对第一轴杆31稳固地限位效果,使得打磨头30稳固地装设于第二固定件12上,能避免打磨头30从第二固定件12上脱落下来。
请参阅图1、图3与图4,可选地,第一固定件11上设有第二轴杆114,第二轴杆114通过浮动轴40与驱动轴20相连。此外,驱动轴20还例如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或者装设于机器人打磨设备上。另外,为了保证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的耐热性与结构强度,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均例如为经过热处理的金属件。
为了使得上述的打磨快换组件10更加清楚,对上述的打磨快换组件10的其中一种使用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步骤S10、使用时,将第一固定件11的第二轴杆114装在浮动轴40上,通过浮动轴40与驱动轴20相连,该第一固定件11不需要频繁地从浮动轴40上拆卸更换;
步骤S20、将打磨头30,例如羊毛打磨头30或者其他规格砂带打磨头30,插入第二固定件12的轴孔125中,然后拧紧两侧的锁止件126,在第二固定件12上固定住打磨头30。
步骤S30、将固定有打磨头30的多个第二固定件12按照类别放入托盘中,每个第二固定件12都有对应的位置;
步骤S40、并将托盘放到指定位置,按下启动开关;
步骤S50、带有第一固定件11的机械手到达指定位置,通过旋转,使得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两者吸附组装固定在一起,两者能同步转动,并通过打磨头30开始抛光作业;
步骤S60、待抛光作业完成后,机械手将用过的第二固定件12送到下料区自动下料;
步骤S70、循环上述步骤S50与步骤S60;
步骤S80、待下料区的使用过的第二固定件12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取出第二固定件12,松开锁止件126,取出第二固定件12上的打磨头30。
需要说明的是,当文中描述“第一安装件”上设有“第一凸体”时,意思是该“第一凸体”可以为“第一安装件的一部分”,即“第一凸体”与“第一安装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第一安装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第一凸体”可以独立制造,再与“第一安装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打磨快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快换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装设于驱动轴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定位部;以及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装设打磨头,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磁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通过插接方式固定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快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打磨头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快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面上的凹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打磨头的端面上的凸部,所述凸部对应地插设于所述凹部中;
或者,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面上的凸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打磨头的端面上的凹部,所述凸部对应地插设于所述凹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快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至少两个,所述凸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凸部一一对应地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凹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快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适应,且所述凹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快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远离于所述打磨头的端部中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围板,另一个为插入端;所述插入端插入到所述围板围合形成的插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快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上还设有与所述围板的端面相抵触的台阶。
8.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打磨快换组件,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驱动轴与打磨头;所述第一固定件装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打磨头装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头设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杆相应的轴孔,所述第一轴杆插入到所述轴孔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轴杆固定于所述轴孔中的至少两个锁止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为螺栓、螺杆、螺钉或螺丝,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轴孔相连通、并与至少两个所述锁止件一一相适应的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第一轴杆的侧壁上环绕设有定位槽,所述锁止件插入到所述定位槽内。
CN202122701983.XU 2021-11-06 2021-11-06 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Active CN216265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1983.XU CN216265139U (zh) 2021-11-06 2021-11-06 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1983.XU CN216265139U (zh) 2021-11-06 2021-11-06 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5139U true CN216265139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5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1983.XU Active CN216265139U (zh) 2021-11-06 2021-11-06 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5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4336B (zh) 金相研磨试样压力调节装置、金相磨抛设备及磨抛方法
KR101310458B1 (ko) 물체의 위치결정을 위한 위치결정 장치, 리테이너, 및 파스너
US20060160474A1 (en) Magnetically secured retaining ring
KR101474882B1 (ko) 핀 가공용 지그
JP2012505494A (ja) 電池パックを固定するシステム及び関連する組付/分解の自動化方法
KR101672041B1 (ko) 가공부품의 가공홀 이동식 면취장치
US20170151645A1 (en) Pressing device for pressing a finishing belt against a workpiece surface
KR20190086137A (ko) 핸드 그라인더의 그라인더 날 고정장치
CN216265139U (zh) 打磨装置与打磨快换组件
JP4013187B2 (ja) ワックスレスマウント式研磨装置
CN210335351U (zh) 一种磁力研磨机
KR101149586B1 (ko) 황삭 가공용 원판 고정 모듈
KR100513139B1 (ko) 연마디스크 구동장치
KR101838740B1 (ko) 고정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삭기
KR100542455B1 (ko) 광 화이버 커넥터 연마 장치
CN214135271U (zh) 一种轴承去内径毛边的面打磨具结构
CN216577245U (zh) 抛光设备
US20070281593A1 (en) Grinding apparatus having pressing portion
CN216858913U (zh) 一种用于异形偏心管状零件的装夹具
CN210678041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JPS62228365A (ja) タ−ビンエンジンの羽根の自動ばり取り−磨き用工具
KR101681497B1 (ko) 연마용 숫돌
CN210115811U (zh) 一种防样品倾斜的振动抛光样品夹具及振动抛光机
JP2008213125A (ja) ワーク支持装置
CN210281762U (zh) 一种铸件打磨用工装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