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4386U - 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4386U
CN216264386U CN202122488444.2U CN202122488444U CN216264386U CN 216264386 U CN216264386 U CN 216264386U CN 202122488444 U CN202122488444 U CN 202122488444U CN 216264386 U CN216264386 U CN 216264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p
pipe body
supporting
support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884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彪
郑翼
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oyunda 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884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4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4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4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包括装配平台支架和主输送线支架;每个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右端处均连接有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所述顶紧气缸包括两组气缸本体、抱箍安装座;所述气缸本体分别安装在所述抱箍安装座的两端;两组气缸本体用于分别对抱箍安装座的两端实施伸缩顶起或是下降动作;所述抱箍安装座用于安装抱箍;所述管体固定夹具固定管体的一端并沿着所述横向支撑杆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携带所述管体依次贯穿穿过抱箍安装座上的抱箍以及管体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可完成管体装配姿态准备、抱箍的装配姿态固定,管体与抱箍套接装配等动作,高效率的完成抱箍与管体固定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铁接触网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高铁接触网是建设高铁必不可少的组成零部件,高铁接触网腕臂则是对高铁接触网起到悬挂、支撑、连接以及定位的作用。
高速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高铁列车运行所仰赖的电流就是通过机车上端的接触网来输送的。接触网一旦停电,或列车电弓与接触网接触不良,对列车的供电便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常规的高速铁路接触网由接触悬挂、腕臂装置、支柱与基础等几部分组成。其中,腕臂装置是其中的重要结构装置,腕臂装置一般由多组支撑臂结构连接形成;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该支撑臂中的管体(一般为圆管)和抱箍一般都是选择人工方式装配安装;对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应的管体和抱箍的生产线,以及实现对管体和抱箍输送使用的输送装置;但是,在实现具体装配时,仍然需要进行抱箍与管体固定装配,因此如何实现上述机械动作是本领域人员需要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抱箍与管体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包括装配平台支架和主输送线支架;
其中,所述装配平台支架包括长方形框架,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顶部且沿着生产线主输送方向平铺的多根横向支撑杆,设置在长方形框架的底部且沿着第一方向平铺的至少两根竖向支撑杆;
每个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右端处均连接有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所述横向支撑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管体固定夹具相对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每个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左端处则设置有管体支撑组件,且每个横向支撑杆的管体固定夹具与管体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紧气缸;所述管体支撑组件用于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储放支撑;
所述顶紧气缸包括两组气缸本体、抱箍安装座;所述气缸本体分别安装在所述抱箍安装座的两端;两组气缸本体用于分别对抱箍安装座的两端实施伸缩顶起或是下降动作;所述抱箍安装座用于安装抱箍;所述管体固定夹具固定管体的一端并沿着所述横向支撑杆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携带所述管体依次贯穿穿过抱箍安装座上的抱箍以及管体支撑组件;
所述主输送线支架包括水平向移动机构和竖向升降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竖向升降机构底部的提取夹爪装置;所述提取夹爪装置对抱箍夹取,放到抱箍安装座的抱箍的安装位置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管体固定夹具包括主滑动板、竖板以及卡盘;其中,所述主滑动板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竖板沿着垂直于所述主滑动板的表面方向设置,且所述竖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体的所述卡盘。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卡盘包括圆柱形的卡盘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卡盘本体端面上且沿着卡盘本体端面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卡爪;所述卡盘本体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径向滑动的滑动槽;多个所述卡爪用于在以卡盘本体端面所在的滑动槽内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凸出轴套上套接的管体外壁实施卡紧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卡爪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管体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向左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向右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形成V字形夹持空间;所述V字形夹持空间用于储放支撑管体;且上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且相对立设置;每个支撑架包括“冂”字形支撑本体和设置在“冂”字形支撑本体上竖向贯穿的转动轴;“冂”字形支撑本体与转动轴形成“巾”字形形状;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轴套。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提取夹爪装置为夹爪气缸。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位于所述装配平台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螺母锁紧装置和移动平板;所述移动平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竖向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移动平板结构上的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装配平台支架的底部上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平板的底部的第二滑块连接;
所述螺母锁紧装置包括直线推动气缸和旋拧装置;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平板连接,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旋拧装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旋拧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连接有与抱箍上的螺母配合的螺母安装套;所述螺母安装套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凹槽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抱箍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镂空通孔;所述抱箍安装座的镂空通孔与所述抱箍上的螺母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存在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分析上述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的主要技术方案可知,该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主要由装配平台支架和主输送线支架等部分构成;
其中,所述装配平台支架包括长方形框架,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顶部且沿着生产线主输送方向平铺的多根横向支撑杆,设置在长方形框架的底部且沿着第一方向平铺的至少两根竖向支撑杆;
每个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右端处均连接有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所述横向支撑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管体固定夹具相对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每个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左端处则设置有管体支撑组件,且每个横向支撑杆的管体固定夹具与管体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紧气缸;所述管体支撑组件用于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储放支撑;
所述顶紧气缸包括两组气缸本体、抱箍安装座;所述气缸本体分别安装在所述抱箍安装座的两端;两组气缸本体用于分别对抱箍安装座的两端实施伸缩顶起或是下降动作;所述抱箍安装座用于安装抱箍;所述管体固定夹具固定管体的一端并沿着所述横向支撑杆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携带所述管体依次贯穿穿过抱箍安装座上的抱箍以及管体支撑组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装配平台支架作为主要的装配作业平台使用,其顶部设置有横向支撑杆;同时在长方形框架的底部且沿着第一方向平铺的至少两根竖向支撑杆;该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右端处均连接有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利用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对管体实施固定处理;与此同时,在每个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左端处则设置有管体支撑组件(管体支撑组件用于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储放支撑);而且每个横向支撑杆的管体固定夹具与管体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紧气缸;顶紧气缸的主要作用是对待装配的抱箍实施固定,抱箍安装座用于直接安装抱箍;这样在管体固定夹具固定管体移动时便可以自一端向另一端带动管体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携带所述管体依次贯穿穿过抱箍安装座上的抱箍并最终放置在管体支撑组件上完成套接装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可完成管体装配姿态准备、抱箍的装配姿态固定,管体与抱箍套接装配等动作,高效率的完成抱箍与管体固定装配,解决了人工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有效提高生产线装配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工资源消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一视角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一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另一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再一视角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中管体固定夹具与主滑动板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中移动平板与螺母锁紧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中旋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中管体支撑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中顶紧气缸结构示意图。
标号:装配平台支架1;长方形框架11;横向支撑杆12;第一滑轨121;竖向支撑杆13;管体固定夹具14;主滑动板141;竖板142;卡盘143;第一滑块144;卡盘143;卡盘本体1431;卡爪1432;滑动槽1433;管体支撑组件15;支撑底座151;第一支撑架152;第二支撑架153;转动轴154;螺母锁紧装置 16;直线推动气缸161;旋拧装置162;驱动电机1621;螺母安装套1622;移动平板17;第二滑块171;第二滑轨18;
顶紧气缸2;气缸本体21;抱箍安装座22;
主输送线支架3;水平向移动机构31;竖向升降机构32;提取夹爪装置33;
抱箍A;管体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包括装配平台支架1、顶紧气缸2、主输送线支架3(详见图1-图3以及图6);
其中,所述装配平台支架1包括长方形框架11,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顶部且沿着生产线主输送方向平铺的多根横向支撑杆12,设置在长方形框架的底部且沿着第一方向平铺的至少两根竖向支撑杆13;
每个所述横向支撑杆12的顶部右端处均连接有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14,所述横向支撑杆12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121,所述管体固定夹具14相对所述第一滑轨121滑动配合;每个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左端处则设置有管体支撑组件15,且每个横向支撑杆的管体固定夹具与管体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紧气缸2;所述管体支撑组件15用于对管体B的一端进行储放支撑;
参见图11,所述顶紧气缸2包括两组气缸本体21、抱箍安装座22;所述气缸本体21分别安装在所述抱箍安装座22的两端;两组气缸本体21用于分别对抱箍安装座22的两端实施伸缩顶起或是下降动作;所述抱箍安装座22用于安装抱箍A;所述管体固定夹具14固定管体B的一端并沿着所述横向支撑杆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携带所述管体B依次贯穿穿过抱箍安装座上的抱箍A以及管体支撑组件;
所述主输送线支架3包括水平向移动机构31和竖向升降机构32以及安装在所述竖向升降机构32底部的提取夹爪装置33;所述提取夹爪装置33对抱箍 A夹取,放到抱箍安装座的抱箍A的安装位置处(此时人工方式进行套接,但是旋拧拧紧可以使用其他方式);
分析上述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的主要结构可知,其主要设计有装配平台支架1和主输送线支架2;其中,所述装配平台支架包括长方形框架、横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每个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右端处均连接有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每个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左端处则设置有管体支撑组件,且每个横向支撑杆的管体固定夹具与管体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紧气缸;所述顶紧气缸包括两组气缸本体、抱箍安装座;所述管体固定夹具固定管体的一端并沿着所述横向支撑杆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携带所述管体依次贯穿穿过抱箍安装座上的抱箍以及管体支撑组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装配平台支架作为主要的装配作业平台使用,其顶部设置有横向支撑杆;同时在长方形框架的底部且沿着第一方向平铺的至少两根竖向支撑杆;该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右端处均连接有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利用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对管体实施固定处理;与此同时,在每个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左端处则设置有管体支撑组件(管体支撑组件用于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储放支撑);而且每个横向支撑杆的管体固定夹具与管体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紧气缸;顶紧气缸的主要作用是对待装配的抱箍实施固定,抱箍安装座用于直接安装抱箍;这样在管体固定夹具固定管体移动时便可以自一端向另一端带动管体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携带所述管体依次贯穿穿过抱箍安装座上的抱箍并最终放置在管体支撑组件上完成套接装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可完成管体装配姿态准备、抱箍的装配姿态固定,管体与抱箍套接装配等动作,高效率的完成抱箍与管体固定装配,解决了人工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有效提高生产线装配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工资源消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参见图5和图7,所述管体固定夹具14包括主滑动板141、竖板142以及卡盘143;所述主滑动板1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44,所述竖板142沿着垂直于所述主滑动板的表面方向设置,且所述竖板14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体B的所述卡盘14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管体固定夹具14主要由主滑动板、竖板以及卡盘等结构构成;主滑动板是带动竖板以及卡盘一起移动的主要结构板,同时竖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体B的卡盘,该卡盘结构是重要的夹持结构,其可以对管体实施卡紧作用。
参见图7,所述卡盘143包括圆柱形的卡盘本体1431和设置在所述卡盘本体端面上且沿着卡盘本体端面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卡爪1432;所述卡盘本体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径向滑动的滑动槽1433;多个所述卡爪1432用于在以卡盘本体端面所在的滑动槽1433内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凸出轴套上套接的管体B 外壁实施卡紧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卡盘主要由卡盘143 包括圆柱形的卡盘本体1431和多个卡爪1432;该多个卡爪可以沿着以中心的径向方向移动,在多个卡爪均向中心移动时便可以实现对管体B外壁实施卡紧配合作用了。
参见图10,所述管体支撑组件15包括支撑底座15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向左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架152和向右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架153;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形成V字形夹持空间;所述V字形夹持空间用于储放支撑管体B;且上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且相对立设置;每个支撑架(即第一支撑架或是第二支撑部)包括“冂”字形支撑本体和设置在“冂”字形支撑本体上竖向贯穿的转动轴154;“冂”字形支撑本体与转动轴形成“巾”字形形状;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轴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管体支撑组件则由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构成,其中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形成V字形夹持空间。在管体B移动过程中,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上面的具体安装的字形支撑本体起到了主要支撑作用,同时其倾斜姿态的转动轴以及轴套可以伴随管体B移动摩擦而实现自转。
参见图1,所述提取夹爪装置33为夹爪气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提取夹爪装置采用夹爪气缸;夹爪气缸又称气动夹爪或气动夹指,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用来夹取或抓取工件的执行装置。该夹爪气缸被广泛应用在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提取夹爪装置其主要作用是替代人的抓取工作,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及工作的安全性。
参见图8-图9,位于所述装配平台支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螺母锁紧装置16 和移动平板17;所述移动平板1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171;所述竖向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滑轨18;所述移动平板17结构上的第二滑块171与所述第二滑轨 18滑动配合;所述装配平台支架的底部上设置有直线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平板的底部的第二滑块连接;
所述螺母锁紧装置16包括直线推动气缸161和设置在直线推动气缸远端的旋拧装置162;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平板连接,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旋拧装置。
所述抱箍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镂空通孔;所述抱箍安装座的镂空通孔与所述抱箍上的螺母位置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螺母锁紧装置包括直线推动气缸和旋拧装置;该直线推动气缸用于将旋拧装置推送到相应位置上,然后由旋拧装置实施对抱箍A上的螺母旋拧。
参见图8-图9,所述旋拧装置162包括驱动电机1621,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连接有与抱箍A上的螺母配合的螺母安装套1622;所述螺母安装套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凹槽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直接对螺母安装套进行旋拧动作,在旋拧一定时间或是旋拧扭矩输出无法再将螺母旋拧转动时则利用上述直线推动气缸收缩,将螺母安装套退出该抱箍上的螺母部位。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平台支架和主输送线支架;
其中,所述装配平台支架包括长方形框架,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的顶部且沿着生产线主输送方向平铺的多根横向支撑杆,设置在长方形框架的底部且沿着第一方向平铺的至少两根竖向支撑杆;
每个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右端处均连接有可滑动的管体固定夹具,所述横向支撑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管体固定夹具相对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每个横向支撑杆的顶部左端处则设置有管体支撑组件,且每个横向支撑杆的管体固定夹具与管体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顶紧气缸;所述管体支撑组件用于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储放支撑;
所述顶紧气缸包括两组气缸本体、抱箍安装座;所述气缸本体分别安装在所述抱箍安装座的两端;两组气缸本体用于分别对抱箍安装座的两端实施伸缩顶起或是下降动作;所述抱箍安装座用于安装抱箍;所述管体固定夹具固定管体的一端并沿着所述横向支撑杆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携带所述管体依次贯穿穿过抱箍安装座上的抱箍以及管体支撑组件;
所述主输送线支架包括水平向移动机构和竖向升降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竖向升降机构底部的提取夹爪装置;所述提取夹爪装置对抱箍夹取,放到抱箍安装座的抱箍的安装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固定夹具包括主滑动板、竖板以及卡盘;其中,所述主滑动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竖板沿着垂直于所述主滑动板的表面方向设置,且所述竖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体的所述卡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包括圆柱形的卡盘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卡盘本体端面上且沿着卡盘本体端面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卡爪;所述卡盘本体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径向滑动的滑动槽;多个所述卡爪用于在以卡盘本体端面所在的滑动槽内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凸出轴套上套接的管体外壁实施卡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向左倾斜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向右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形成V字形夹持空间;所述V字形夹持空间用于储放支撑管体;且上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且相对立设置;每个支撑架包括“冂”字形支撑本体和设置在“冂”字形支撑本体上竖向贯穿的转动轴;“冂”字形支撑本体与转动轴形成“巾”字形形状;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轴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夹爪装置为夹爪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装配平台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螺母锁紧装置和移动平板;所述移动平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竖向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移动平板结构上的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装配平台支架的底部上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平板的底部的第二滑块连接;
所述螺母锁紧装置包括直线推动气缸和旋拧装置;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平板连接,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所述直线推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旋拧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连接有与抱箍上的螺母配合的螺母安装套;所述螺母安装套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凹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镂空通孔;所述抱箍安装座的镂空通孔与所述抱箍上的螺母位置相对应。
CN202122488444.2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Active CN216264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8444.2U CN216264386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8444.2U CN216264386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4386U true CN216264386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8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88444.2U Active CN216264386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4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6979B (zh) 夹扣安装装置及铁路接触网腕臂生产线的夹扣装配装置
CN201610728U (zh) 液压拆装架旋扣装置
CN103862218B (zh) 一种夹紧装置
CN111152101B (zh) 便于调节的智能碳滑板外弧打磨设备及其打磨方法
CN107971676A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紧方法
CN111571104B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制造焊接夹具
CN107962333A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具
CN107855759B (zh) 一种全悬挂机车车轮传动销压装装置
CN113927294A (zh)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N216264386U (zh) 一种抱箍与管体装配装置
CN214193976U (zh) 一种高速岔枕折断螺栓快速更换机具
CN107378046B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钻斜孔装置
CN115781170B (zh) 一种十字钢柱焊接装置
CN209831667U (zh) 一种三自由度机械执行臂
CN111007285A (zh) 用于变频器检测的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57803B (zh) 一种车灯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0914362U (zh) 一种智能化升降旋转搬运设备
CN210677223U (zh) 一种锁紧芯轴的生产夹具
CN210046850U (zh) 一种轨枕套管的自动装配系统
CN203256552U (zh) 一种多功能轨道状态调整工具
CN102487030A (zh) 双工件台夹持机构
CN215919680U (zh) 管体加工设备
CN214489373U (zh) 一种长寿命发动机圆柱销焊接装置
CN115255858B (zh) 接触网柔性悬挂腕臂预配智能系统
CN217859851U (zh) 一种汽车弹簧安装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