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1879U - 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1879U
CN216231879U CN202123029620.2U CN202123029620U CN216231879U CN 216231879 U CN216231879 U CN 216231879U CN 202123029620 U CN202123029620 U CN 202123029620U CN 216231879 U CN216231879 U CN 216231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aw
limiting
cup holder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296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剑
白剑锋
田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296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1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1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1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杯托夹持结构包括:杯托本体,杯托本体的壁厚方向开设有限位腔;夹持内爪,转动设于限位腔内,夹持内爪具有内联动件;弹性复位件,设于夹持内爪和限位腔之间;以及夹持外爪,设于夹持内爪的外侧且可相对于夹持内爪运动,夹持外爪的一端具有与内联动件配合的外联动件,外联动件和内联动件的配合使得夹持外爪和夹持内爪能够形成错位姿态。上述杯托夹持结构能够对夹持外爪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不会出现橡皮筋脱落或断裂的情况,卡爪功能不易失效,同时,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将整个夹爪分为夹持内爪和夹持外爪,不易被折断和被拉出,便于较大口径的杯体被取出。

Description

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乘客对车辆的使用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便于乘客在车内存放水杯、饮料等杯体,通常,在副仪表板、中央扶手等位置设置杯托。为了满足不同大小的杯体,也为了保证杯体放入杯托内处于稳定姿态,杯托需要设置活动卡爪以实现不同尺寸的杯体夹持效果。
传统的杯托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在杯托周圈开洞,以轴孔配合形式将卡爪安装在杯托侧壁上,通过扭簧或橡皮筋等弹性件实现卡爪运动,卡爪周圈没有限位结构,卡爪容易被误操作,当卡爪运动角度超过90°时,橡皮筋容易脱落或断裂,导致卡爪功能失效;第二种:卡爪通过扭簧等零部件组装成一个总成,通过螺钉将卡爪总成固定到杯托侧壁,如此设置可以避免第一种形式下橡皮筋易脱落或断裂的情况,但是还需要配置卡爪护套、扭簧、螺钉等,导致零件数量增加,生产成本也增加,并且在拿取较大口径的杯体时,容易将卡爪带出杯托侧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旨在解决传统的杯托结构无法兼顾有效的卡爪功能、零件数量较少、生产成本较低、并且在拿取较大口径的杯体时不易将卡爪带出杯托侧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托夹持结构,包括:
杯托本体,所述杯托本体的壁厚方向开设有限位腔;夹持内爪,转动设于所述限位腔内,所述夹持内爪具有内联动件;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夹持内爪和所述限位腔之间;以及夹持外爪,设于所述夹持内爪的外侧且可相对于所述夹持内爪运动,所述夹持外爪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内联动件配合的外联动件,所述外联动件和所述内联动件的配合使得所述夹持外爪和所述夹持内爪能够形成错位姿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联动件为导向柱,所述外联动件为运动槽,或者,所述内联动件为运动槽,所述外联动件为导向柱;其中,所述运动槽具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上抵接位和下抵接位,使得所述夹持外爪和所述夹持内爪能够形成错位姿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腔内设有固定轴,所述夹持内爪包括:内转动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以及内转动板,与内转动环连接,且具有所述内联动件;所述夹持外爪包括:外转动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以及外转动板,与所述外转动环连接,且具有所述外联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转动环和所述外转动环均具有用以卡接至所述固定轴的环向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所述内转动环和所述外转动环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腔底部具有限位凹壁,所述夹持内爪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转动板的收容腔体,所述弹性复位件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且部分与所述限位凹壁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腔底部具有限位凹壁,所述限位凹壁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形成有限制部分所述弹性复位件的限位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腔内设有固定轴,所述夹持内爪包括:内转动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以及内转动板,与所述内转动环连接,且具有所述内联动件;所述夹持外爪转动设于所述内转动环或所述内转动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杯托本体具有相背离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腔,在两个所述限位腔中均设有所述夹持内爪、所述弹性复位件和所述夹持外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托夹持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托夹持结构,杯托本体开设有限位腔,能够对夹持外爪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不会出现橡皮筋脱落或断裂的情况,卡爪功能不易失效,同时,无需设置卡爪护套、螺钉等,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将整个夹爪分为夹持内爪和夹持外爪,当放入杯体时,夹持外爪带动夹持内爪同步运动,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内联动件和外联动件同步运动,当拿出杯体时,夹持外爪和夹持内爪先同步运动至夹持内爪的自然姿态,也就是弹性复位件的复位姿态,然后夹持内爪保持不动,夹持外爪继续运动,同时外联动件相对于内联动件运动直至二者不可发生运动,如此设置,夹持内爪和夹持外爪更加灵活,夹持内爪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不被带出杯托本体,夹持外爪在夹持内爪和限位腔的作用下不被带出杯托本体,不易被折断和被拉出,并且由于夹持外爪能够继续转动一定角度,便于较大口径的杯体被取出。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杯托,包括如上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杯托包括如上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二者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汽车杯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如上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汽车杯托,二者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杯托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杯托夹持结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杯托夹持结构中夹持外爪与夹持内爪具有相对运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杯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持内爪与夹持外爪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持内爪与夹持外爪的另一角度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托夹持结构 100、杯托本体 110、限位腔
111、限位顶壁 112、限位侧壁 113、限位凹壁
120、固定轴 130、限位凸台 200、夹持内爪
210、内转动环 211、环向开口 220、内转动板
221、内联动件 230、收容腔体 300、弹性复位件
400、夹持外爪 410、外转动环 411、环向开口
420、外转动板 421、外联动件 422、上抵接位
423、下抵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托夹持结构1、汽车杯托及汽车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托夹持结构1,包括:杯托本体100,杯托本体100的壁厚方向开设有限位腔110,夹持内爪200,转动设于限位腔110内,夹持内爪200具有内联动件221;弹性复位件300,设于夹持内爪200和限位腔110之间;以及夹持外爪400,设于夹持内爪200的外侧且可相对于夹持内爪200运动,夹持外爪400的一端具有与内联动件221配合的外联动件421,内联动件221和外联动件421的配合使得夹持外爪400和夹持内爪200能够形成错位姿态。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限位腔110的形状不做具体要求,例如,限位腔110至少形成有限位顶壁111、设于限位顶壁111两侧的限位侧壁112,以及与限位顶壁111和限位侧壁112均连接的限位凹壁113。夹持内爪200可以转动设于两个限位侧壁112之间,当弹性复位件300被挤压时,弹性复位件300被配置有供夹持内爪200自动复位的弹力,夹持外爪400转动设于两个限位侧壁112之间,且绕设于夹持内爪200的周向轮廓,夹持外爪400的转动角度具体受限于限位顶壁111和限位凹壁113。
可以理解的是,夹持外爪400能够相对于夹持内爪200的转动角度,与内联动件221与外联动件421的配合距离有关,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进行转动角度的设计。夹持内爪200的自然姿态,也就是夹持内爪200的初始姿态和弹性复位件300的复位姿态,与弹性复位件300的弹性能力有关,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进行初始姿态的设计。
当放入杯体时,夹持外爪400被按压,夹持外爪400带动夹持内爪200向下同步运动,内联动件221和外联动件421同步运动。当拿出杯体时,夹持外爪400被提拉,当弹性复位件300未复位时,内联动件221和外联动件421同步运动,当弹性复位件300复位之后,夹持外爪421继续运动,使得外联动件421相对于内联动件221运动,直至二者不可运动,或运动至一定程度,此时,杯体被取出。基于内联动件221和外联动件421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配合状态,使得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能够呈现出错位姿态,防止了一体式夹爪容易被折断被拉出的情况。
此外,杯托本体100可以采用硬质注塑壳体,在对夹持外爪400的限位过程中,结构强度更高,不易破损,卡爪功能可靠性更高。为了增大适配口径,限位腔110能够完全容纳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为了匹配杯体形状,夹持外爪400具有适配的弧形面。内联动件221和外联动件4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以上数量,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托夹持结构1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托夹持结构1,杯托本体100开设有限位腔110,能够对夹持外爪40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不会出现橡皮筋脱落或断裂的情况,卡爪功能不易失效,同时,无需设置卡爪护套、螺钉等,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将整个夹爪分为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当放入杯体时,夹持外爪400带动夹持内爪200同步运动,在弹性复位件300的作用下,内联动件221和外联动件421同步运动,当拿出杯体时,夹持外爪400和夹持内爪200先同步运动至夹持内爪200的自然姿态,也就是弹性复位件300的复位姿态,然后夹持内爪200保持不动,夹持外爪400继续运动,同时外联动件421相对于内联动件221运动直至二者不可发生运动,如此设置,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更加灵活,夹持内爪200在弹性复位件300的作用下不被带出杯托本体100,夹持外爪400在夹持内爪200和限位腔110的作用下不被带出杯托本体100,不易被折断拉出,并且由于夹持外爪400能够继续转动一定角度,便于较大口径的杯体被取出。
对于内联动件221和外联动件421的配合方式不做限制,下面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内联动件221为导向柱,外联动件421为运动槽,其中,运动槽具有与导向柱配合的上抵接位422和下抵接位423,使得夹持外爪400和夹持内爪200能够形成错位姿态。在夹持外爪400的转动过程中,当弹性复位件300未复位时,导向柱与运动槽的上抵接位422抵接,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同步运动;当弹性复位件300复位时,夹持内爪200保持不动,夹持外爪400能够继续转动直至导向柱与运动槽的下抵接位423抵接,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呈现错位姿态。
具体而言,导向柱和运动槽分别位于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彼此靠近的端部。当放入杯体时,夹持外爪400被按压,夹持外爪400带动夹持内爪200向下同步运动,导向柱与运动槽的上抵接位422始终抵接,夹持内爪200与夹持外爪400呈现对齐姿态。当拿出杯体时,夹持外爪400被提拉,当弹性复位件300未复位时,导向柱与运动槽的上抵接位422抵接,夹持内爪200与夹持外爪400呈现对齐姿态,同步运动一定角度,当弹性复位件300复位时,如图3所示,继续提拉夹持外爪400,夹持内爪200不动,夹持外爪400单独转动直至导向柱与运动槽的下抵接位423抵接,夹持内爪200与夹持外爪400呈现错位姿态。当杯体被拿出后,夹持外爪400在重力作用下可以复位至与夹持内爪200抵接姿态。
当然,根据杯体口径尺寸的不同,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之间可能只存在同步运动,也可能同时存在同步运动和相对运动,并且在相对运动中,夹持外爪400可能会继续转动直至导向柱与运动槽的下抵接位423抵接,也可能会继续转动至未抵接时杯体已被取出。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内联动件221为运动槽,外联动件421为导向柱,其中,运动槽具有与导向柱配合的上抵接位422和下抵接位423,使得夹持外爪400和夹持内爪200能够形成错位姿态。本实施方式中,在运动过程中的抵接关系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抵接方式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相对于杯托本体100的转动方式不做限制,下面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腔110内设有固定轴120,夹持内爪200包括:内转动环210,与固定轴120转动配合;以及内转动板220,与内转动环210连接,且具有内联动件221;夹持外爪400包括:外转动环410,与固定轴120转动配合;以及外转动板420,与外转动环410均连接,且具有外联动件421。
例如,两个限位侧壁112均设有固定轴120,夹持内爪200包括:两个内转动环210,与对应的固定轴120转动配合;以及内转动板220,与两个内转动环210均连接,且具有内联动件221;夹持外爪400包括:两个外转动环410,与对应的固定轴120转动配合;以及外转动板420,与两个外转动环410均连接,且具有外联动件421。
具体而言,固定轴120可以由限位侧壁112一体形成,内转动环210设于内转动板220面向限位凹壁113的一侧,内转动环210和内转动板220可以一体形成,夹持内爪200通过内转动环210与固定轴120配合,通过内转动板220与夹持外爪400配合;外转动环410和外转动板420可以一体形成,夹持外爪400通过外转动环410与固定轴120配合,通过外转动板420与夹持内爪200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内联动件221始终与外联动件421处于配合关系,例如,导向柱的端部始终限位于运动槽内。
当然,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轴120之间可以彼此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弹性复位件300为套设于该一体式结构的扭簧,如此也能够实现夹持内爪200的转动效果和复位效果,并不局限于此。
基于上述转动方式,请参阅图2和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内转动环210和外转动环410均具有用以卡接至固定轴120的环向开口(211、411)。本实施方式中,内转动环210和外转动环410均为非闭合的环状结构,通过环向开口(211、411)的设计,能够直接卡接至固定轴120,减少了螺钉等零件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基于上述转动方式,请参阅图2和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内转动环210和外转动环410之间具有间隙。本实施方式中,内转动环210和外转动环410之间具有间隙,避免二者接触,能够在相对运动时,便于整个的夹持外爪400相对于整个的夹持内爪200转动,二者相对于固定轴120的转动配合处没有摩擦力,保证了夹持外爪400的相对运动可靠性。
基于上述转动方式,请参阅图2和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限位腔110底部具有限位凹壁113,夹持内爪200还包括连接于内转动板220的收容腔体230,弹性复位件300部分收容于收容腔体230内,且部分与限位凹壁113配合。
本实施方式中,当设有两个固定轴120时,两个固定轴120之间具有间隙,两个固定轴120之间彼此没有连接,收容腔体230位于间隙之间,当固定轴120设有一个时,固定轴120贯穿收容腔体230。收容腔体230能够收容弹性复位件300,保证了弹性复位件300的位置可靠性,收容腔体230为一端开口的槽状。例如,弹性复位件300为扭簧,扭簧的主体部分位于收容腔体230内,其中一端的自由端抵接于限位凹壁113,实现夹持内爪200在限位顶壁111和限位凹壁113之间的转动效果和复位效果。
基于上述转动方式,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限位腔110底部具有限位凹壁113,限位凹壁113设有限位凸台130,限位凸台130形成有限制部分弹性复位件300的限位空间。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弹性复位件300为扭簧,为了防止在转动过程中扭簧的移位,在限位凹壁113设有限位凸台130,限位凸台130可以由限位凹壁113一体形成,限位凸台130围合形成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能够将扭簧的自由端进行限制,防止其在轴向上的偏移。
当然,除了将夹持外爪400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20之外,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腔110内设有固定轴120,夹持内爪200包括:内转动环210,与固定轴120转动配合,以及内转动板220,与内转动环210连接,且具有内联动件221;夹持外爪400转动设于内转动环210或内转动板220。
本实施方式中,夹持外爪400可以通过嵌套的方式与内转动环210或内转动板220实现转动连接,例如,夹持外爪400同样也可以包括外转动环410和外转动板420,外转动环410与内转动环210采用能够在固定轴120的轴向限位的轴套嵌套方式实现转动连接。
又例如,夹持外爪400可以设有插入内转动环210或内转动板220的转动轴,该转动轴为折弯状,在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错位时,能够避免空间干涉,并不局限于此。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杯托本体100具有相背离设置的两个限位腔110,在两个限位腔110中均设有夹持内爪200、弹性复位件300和夹持外爪400。具体而言,杯托本体100可以同时构成两个容杯腔体的部分侧壁,在杯托本体100的壁厚方向对称地设有两个限位腔110、夹持内爪200、弹性复位件300和夹持外爪400等结构,如此实现杯托的整体性,节省占用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夹持内爪200和夹持外爪400在弹性复位件300的自然姿态下,具有相对于杯托本体100的初始倾角,初始倾角的倾斜方向朝向弹性复位件300的复位方向。具体而言,初始倾角的大小如前述,根据弹性复位件300的复位能力确定,初始倾角的倾斜方向与弹性复位件300的复位方向的朝向一致,也就是与夹持外爪400的提拉方向一致,如此可以匹配更多口径尺寸的杯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水平设置杯托时,可以将初始倾角设置为与水平面成30°夹角,当放入较大口径的杯体时,夹持外爪400带动夹持内爪200向下同步运动120°,当拿出较大口径的杯体时,在杯体的提拉作用和弹性复位件300的弹力作用下,夹持外爪400和夹持内爪200先向上同步运动至初始倾角位置,然后在杯体的提拉作用下,如图3所示,夹持外爪400继续单独向上运动,例如,10°、15°、20°等。当杯体被拿出后,夹持外爪400在重力作用下可以复位至与夹持内爪200抵接姿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杯托,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1。可以理解的是,汽车杯托具体可以是副仪表板杯托、中央扶手杯托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杯托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1,二者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汽车杯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汽车杯托,二者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部分可以进行自由地组合或删减以形成不同的组合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各个组合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在此说明之后,可以认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已经记载了各个组合实施例,能够支持不同的组合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杯托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托本体,所述杯托本体的壁厚方向开设有限位腔;
夹持内爪,转动设于所述限位腔内,所述夹持内爪具有内联动件;
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夹持内爪和所述限位腔之间;以及
夹持外爪,设于所述夹持内爪的外侧且可相对于所述夹持内爪运动,所述夹持外爪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内联动件配合的外联动件,所述外联动件和所述内联动件的配合使得所述夹持外爪和所述夹持内爪能够形成错位姿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联动件为导向柱,所述外联动件为运动槽,或者,所述内联动件为运动槽,所述外联动件为导向柱;
其中,所述运动槽具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上抵接位和下抵接位,使得所述夹持外爪和所述夹持内爪能够形成错位姿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内设有固定轴,所述夹持内爪包括:
内转动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以及
内转动板,与所述内转动环连接,且具有所述内联动件;
所述夹持外爪包括:
外转动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以及
外转动板,与所述外转动环连接,且具有所述外联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动环和所述外转动环均具有用以卡接至所述固定轴的环向开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内转动环和所述外转动环之间具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底部具有限位凹壁,所述夹持内爪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转动板的收容腔体,所述弹性复位件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且部分与所述限位凹壁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底部具有限位凹壁,所述限位凹壁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形成有限制部分所述弹性复位件的限位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内设有固定轴,所述夹持内爪包括:
内转动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以及
内转动板,与所述内转动环连接,且具有所述内联动件;
所述夹持外爪转动设于所述内转动环或所述内转动板。
9.汽车杯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杯托夹持结构。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杯托。
CN202123029620.2U 2021-12-03 2021-12-03 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Active CN216231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29620.2U CN216231879U (zh) 2021-12-03 2021-12-03 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29620.2U CN216231879U (zh) 2021-12-03 2021-12-03 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1879U true CN216231879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6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29620.2U Active CN216231879U (zh) 2021-12-03 2021-12-03 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1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4069B (zh) 车辆的车门手柄装置
EP2544921A2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200411603Y1 (ko) 휴대기기의 거치대
AU2020405945B2 (en) Anti-shimmy device adapted for a wheel of a child carrier
CN216231879U (zh) 杯托夹持结构、汽车杯托及汽车
EP3819166B1 (en) Automobile headrest
EP0747612B1 (en) Gear change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WO2012026484A1 (ja) 容器保持装置
JP4580213B2 (ja) 自動車用カップホルダー
JPH0438619Y2 (zh)
EP3842266A1 (en) Tpms transmitter fix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structure
KR101954704B1 (ko) 차량용 거치대
CN101117972A (zh) 伸缩管
CN110529261B (zh) 排气阀驱动
CN216268869U (zh) 一种自夹紧式杯托
KR200398691Y1 (ko) 차량용 휴대기기케이스 거치대.
CN210398175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5682921U (zh) 一种随形软连接结构和载运工具
CN218264646U (zh) 防翻转扶手
KR20060029518A (ko) 자동차용 컵홀더
CN212429497U (zh) 一种无人机遥控用转轴
CN217705681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KR100888173B1 (ko) 차량용 어시스트 핸들
CN219054406U (zh) 一种魔方机器人
CN114465063B (zh) 一种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