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7060U - 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7060U
CN216217060U CN202122305154.XU CN202122305154U CN216217060U CN 216217060 U CN216217060 U CN 216217060U CN 202122305154 U CN202122305154 U CN 202122305154U CN 216217060 U CN216217060 U CN 216217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image forming
lower body
type multifunctional
clam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51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旻皓
李鸿志
彭绍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guang Precisio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guang Precisio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guang Precisio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guang Precisio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7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7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38Modular devices, i.e. a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components,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55Apparatu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handling operation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下部本体、第一影像形成模块、盖体、至少一个枢轴机构、上部本体及第二影像形成模块,第一影像形成模块设置于下部本体内,至少一个枢轴机构是连接于下部本体与盖体且用来使盖体可相对于下部本体枢转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上部本体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盖体远离下部本体的一侧,上部本体在盖体相对于下部本体枢转时被盖体带动而相对于下部本体移动,第二影像形成模块设置于上部本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较佳的使用弹性。

Description

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扫描技术不断的进步,现如今扫描仪已广泛地应用在家庭或是办公室中,扫描仪可对实体对象进行影像撷取,常运用于扫描文件、照片与书本等。撷取之后的数字影像数据可显示并储存于计算机中,对象的影像可永久保存,并省去实体对象所占用的空间,同时用户还能对影像数据进行编辑或数据传递,其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为了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现有的扫描仪仍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有下部本体、第一影像形成模块、盖体、至少一个枢轴机构、上部本体以及第二影像形成模块,第一影像形成模块设置于下部本体内,至少一个枢轴机构是连接于下部本体与盖体且用来使盖体可相对于下部本体枢转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上部本体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盖体远离下部本体的一侧,上部本体是在盖体相对于下部本体枢转时被盖体带动而相对于下部本体移动,第二影像形成模块设置于上部本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盖体上形成有凸起围边,凸起围边围绕形成限位空间,限位空间用以容置上部本体的底部,以限制上部本体相对于盖体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凸起围边靠近枢转机构的一部分的高度大于凸起围边远离枢转机构的一部分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盖体上形成有凹陷部,凸起围边位于凹陷部的外周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抵顶件,其是可拆卸地设置于下部本体的旁侧,至少一个抵顶件在盖体相对于下部本体枢转至展开位置时抵接于上部本体或盖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至少一个抵顶件上形成有抵接斜面,抵接斜面在盖体相对于下部本体枢转至展开位置时抵接于上部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至少一个抵顶件上凸出形成有安装凸起,下部本体的旁侧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缺口,安装凸起是以可分离的方式卡合于安装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盖体包括有第一盖部以及第二盖部,第二盖部是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盖部的靠近下部本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一盖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穿孔,第二盖部是在安装于第一盖部的靠近下部本体的一侧时覆盖至少一个穿孔,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锁固件,至少一个锁固件穿设于至少一个穿孔且用以将上部本体锁固于第一盖部的远离部本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下部本体靠近盖体的一侧上形成有扫描平台,第一影像形成模块是为平台式扫描模块且用以撷取放置于扫描平台上的待扫描媒体的影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上部本体内形成有媒体信道,第二影像形成模块是为馈纸式扫描模块且用以在待扫描媒体通过媒体信道时撷取待扫描媒体的影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可提供两种不同的影像形成机制给用户;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还利用凸起围边以及抵顶件使整个结构与操作更为可靠,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较佳的使用弹性,还具有结构可靠、操作简单的优势。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在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与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在不同视角的部分组件爆炸图;
图5与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部本体的使用示意图;
图8与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体在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体的组件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11:下部本体;
111:顶侧;
112:扫描平台;
113:旁侧;
12:第一影像形成模块;
13:盖体;
131:凸起围边;
132:限位空间;
133:凹陷部;
134:第一盖部;
1341:穿孔;
135:第二盖部;
14:枢轴机构;
15:上部本体;
151:媒体信道;
152:底部;
16:第二影像形成模块;
17:抵顶件;
171:抵接斜面;
172:安装凸起;
18:锁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优选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连接」一词在此是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结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连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第二装置。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在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与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在不同视角的组件爆炸图,图5与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在不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包括有下部本体11、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盖体13、两个枢轴机构14、上部本体15以及第二影像形成模块16,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设置于下部本体11内,两个枢轴机构14是连接于下部本体11与盖体13且用来使盖体13可相对于下部本体11枢转,而使得盖体13可在如图5所示的收合位置与如图6所示的展开位置之间切换,上部本体15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盖体13远离下部本体11的一侧,上部本体15是在盖体13相对于下部本体11枢转时被盖体13带动而相对于下部本体11移动,第二影像形成模块16设置于上部本体15内。然而本实用新型枢轴机构的数量与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举例来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可仅包括有一个枢轴机构,其是设置于下部本体与盖体的侧边中央部分。
请参考图3、图4与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部本体15的使用示意图。如图3至图4所示,在此实施例中,下部本体11靠近盖体13的顶侧111上形成有扫描平台112,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是可为包括有移动式摄影机组的平台式扫描模块,且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用以撷取放置在扫描平台112上的待扫描媒体(例如书本)的影像,如图7所示,上部本体15内形成有媒体信道151,第二影像形成模块16是可为包括有滚轮组以及固定式摄影机组的馈纸式扫描模块,且第二影像形成模块16用以在待扫描媒体(例如纸张)通过媒体信道151时撷取待扫描媒体的影像。由于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与第二影像形成模块16可分别用来撷取不同类型待扫描媒体的影像,因此用户可依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影像形成模块来撷取影像。举例来说,当用户想利用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来撷取待扫描媒体的影像时,可先掀开盖体13而使其位于如图6所示的位置并将待扫描媒体放置于扫描平台112上,接着再盖合盖体13而使其位于如图5所示的位置并控制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撷取影像,此时盖体13可作为平台式扫描模块的背景盖体。当用户想利用第二影像形成模块16来撷取待扫描媒体的影像时,盖体13不需要由如图5所示的位置展开至如图6所示的位置,用户可直接将上部本体15由如图5所示的状态切换至如图7所示的状态并将待扫描媒体151放置于媒体信道151的入口处,接着再操作第二影像形成模块16撷取影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具有较佳的使用弹性。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有两个抵顶件17,两个抵顶件17可拆卸地设置于下部本体11的相邻于顶侧111的旁侧113,两个抵顶件17在盖体13相对于下部本体11枢转至如图6所示的展开位置时抵接于上部本体15与盖体13,以定位上部本体15与盖体13,从而避免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因上部本体15的重量造成盖体13的过度展开而翻覆。
具体地,各抵顶件17上形成有抵接斜面171,抵接斜面171在盖体13相对于下部本体11枢转至如图6所示的展开位置时抵接于上部本体15。此外,各抵顶件17上凸出形成有安装凸起172,下部本体11的旁侧113上形成有两个安装缺口1131,各安装凸起172是以可分离的方式卡合于相对应的安装缺口1131,也就是说,各抵顶件17可通过相对应的安装凸起172与相对应的安装缺口1131的卡合而安装于下部本体11,以在盖体13相对于下部本体11枢转至如图6所示的展开位置时,抵顶上部本体15,从而稳固地定位上部本体15与盖体13。
然而本实用新型抵顶件的数量、位置以及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其设置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举例来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可仅包括有固定设置于下部本体的旁侧的一个抵顶件,且抵顶件可设置为用以抵接于盖体与上部本体的其中一种。
请参考图3、图4、图8与图9,图8与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体13在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如图3、图4、图8与图9所示,盖体13上形成有凸起围边131,凸起围边131围绕形成限位空间132,限位空间132用以容置上部本体15的底部152,以限制上部本体15相对于盖体13的移动。
较佳地,凸起围边131靠近枢转机构14的一部分的高度大于凸起围边131远离枢转机构14的一部分的高度,也就是说,凸起围边131大致是呈前低后高的设置,进一步地,盖体13上形成有凹陷部133,凸起围边131位于凹陷部133的外周缘,上述结构设计可在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位于如图6所示的状态时,确保上部本体15可确定被限位于凸起围边131所围绕形成的限位空间132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更为可靠。
请参考图3、图4与图8至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体13的组件爆炸图。如图3、图4与图8至图10所示,盖体13包括有第一盖部134以及第二盖部135,第二盖部135是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盖部134的靠近下部本体11的一侧,举例来说,第二盖部135可黏贴或扣合于第一盖部134的靠近下部本体11的一侧。第一盖部134上形成有四个穿孔1341,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有四个锁固件18,各锁固件18穿设于相对应的穿孔1341且用以将上部本体15锁固于第一盖部1341的远离下部本体11的一侧,从而避免上部本体15受外力作用而与盖体13分离,进而使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更为可靠;而本实用新型锁固件与穿孔的设置数量与位置并不局限于此,其设置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举例来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盖部上可仅形成有位于中央部位的一个穿孔,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可仅包括有一个锁固件。第二盖部135是在安装于第一盖部134的靠近下部本体11的一侧时覆盖四个穿孔1341和四个锁固件18,从而使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1具有较佳的视觉美感,进一步地,由于第二盖部134是位于第一盖部134的靠近下部本体11的一侧,因此第二盖部134可作为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在撷取影像时的背景片,使用者可依据实际需求更换不同颜色的第二盖部134,从而提供较佳的使用弹性。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此实施例的第一影像形成模块12与第二影像形成模块16可分别为平台式扫描模块与馈纸式扫描模块,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举例来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影像形成模块与第二影像形成模块也可分别为平台式扫描模块与用以将影像形成于待打印媒体(例如纸张)的打印模块。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可提供两种不同的影像形成机制给用户;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还利用凸起围边以及抵顶件使整个结构与操作更为可靠,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较佳的使用弹性,还具有结构可靠、操作简单的优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本体;
第一影像形成模块,其设置于所述下部本体内;
盖体;
至少一个枢轴机构,其连接于所述下部本体与所述盖体,所述至少一个枢轴机构用来使所述盖体可相对于所述下部本体枢转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
上部本体,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下部本体的一侧,所述上部本体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下部本体枢转时被所述盖体带动而相对于所述下部本体移动;以及
第二影像形成模块,其设置于所述上部本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盖体上形成有凸起围边,所述凸起围边围绕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用以容置所述上部本体的底部,以限制所述上部本体相对于所述盖体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凸起围边靠近所述枢转机构的一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凸起围边远离所述枢转机构的一部分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盖体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凸起围边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外周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个抵顶件,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下部本体的旁侧,所述至少一个抵顶件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下部本体枢转至所述展开位置时抵接于所述上部本体或所述盖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抵顶件上形成有抵接斜面,所述抵接斜面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下部本体枢转至所述展开位置时抵接于所述上部本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抵顶件上凸出形成有安装凸起,所述下部本体的所述旁侧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缺口,所述安装凸起以可分离的方式卡合于所述安装缺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盖体包括有第一盖部以及第二盖部,所述第二盖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盖部的靠近所述下部本体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盖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穿孔,所述第二盖部在安装于所述第一盖部的靠近所述下部本体的一侧时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穿孔,所述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锁固件,所述至少一个锁固件穿设于所述至少一个穿孔且用以将所述上部本体锁固于所述第一盖部的远离所述下部本体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部本体靠近所述盖体的一侧上形成有扫描平台,所述第一影像形成模块为平台式扫描模块且用以撷取放置于所述扫描平台上的待扫描媒体的影像。
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部本体内形成有媒体信道,所述第二影像形成模块为馈纸式扫描模块且用以在待扫描媒体通过所述待扫描媒体信道时撷取所述待扫描媒体的影像。
CN202122305154.XU 2020-11-17 2021-09-23 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2162170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0003 2020-11-17
TW109140003A TWI753654B (zh) 2020-11-17 2020-11-17 掀蓋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7060U true CN216217060U (zh) 2022-04-05

Family

ID=789694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943.5A Pending CN113840044A (zh) 2020-11-17 2021-09-23 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CN202122305154.XU Active CN216217060U (zh) 2020-11-17 2021-09-23 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943.5A Pending CN113840044A (zh) 2020-11-17 2021-09-23 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3096B2 (zh)
CN (2) CN113840044A (zh)
TW (1) TWI75365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8767B2 (ja) * 2005-11-11 2011-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798764B2 (ja) * 2005-11-15 2011-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237995B2 (en) * 2006-02-22 2012-08-07 Oki Data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JP4835687B2 (ja) * 2008-12-24 2011-1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TWM503039U (zh) * 2014-11-17 2015-06-1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具有校正功能的饋紙式掃描裝置
TWI694720B (zh) * 2019-04-11 2020-05-2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使用彈性的多用途影像擷取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53096B2 (en) 2023-01-10
US20220159136A1 (en) 2022-05-19
TWI753654B (zh) 2022-01-21
TW202222063A (zh) 2022-06-01
CN113840044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3207B (zh) 便携式终端的相机旋转设备
US8169669B2 (en) Scanner device
US6672558B2 (en) Holding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s
US2005027248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1154075A (ja) 操作部構造、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CN100429910C (zh) 用于折叠式便携电话中折叠器的可替换滑动盖元件
KR100677300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9399268B (zh) 具有双枢转盖体的多用途事务机
CN216217060U (zh) 掀盖式多功能影像形成装置
JP2014199455A (ja) 操作部構造、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US7567237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of a user interface element
JP3991445B2 (ja) 原稿送り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入力装置
US20050150400A1 (en) 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 with rotatable and slidable scanner module
JP3965826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み取り方法
CN217574554U (zh) 一种多功能执法终端
CN214215224U (zh) 具有盖体的影像形成装置及其托盘结构
JP4288819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215181673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的办公终端
CN217181462U (zh) 一种旋转折叠装置、支架、键盘和电子设备
CN101290490B (zh) 成像设备
KR10062100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7395913B (zh) 一种数码产品翻拍辅助装置和方法
KR200351323Y1 (ko) 접어서 휴대가 가능한 양면 스캐너
KR200156001Y1 (ko) 팩시밀리의 스태커장치
JP2004106389A (ja) 記録装置及び複合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