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6588U - 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6588U
CN216216588U CN202122314222.9U CN202122314222U CN216216588U CN 216216588 U CN216216588 U CN 216216588U CN 202122314222 U CN202122314222 U CN 202122314222U CN 216216588 U CN216216588 U CN 216216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old air
power supply
cavit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42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茂
彭忆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ongch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ongch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ongch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ongch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142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6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6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6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源本体,所述壳体为由外壳和内壳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循环风机构,所述内循环风机构经换热件与外循环风机构接触;所述内循环风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内壳顶端对称两侧的出热风口和回冷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回冷风口处的抽风机,所述出热风口和回冷风口之间经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外循环风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采用内循环风与外循环风接触换热的原理,使得内循环风不与外界接触,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随循环风进入脉冲电源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电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背景技术
脉冲电源有单正脉冲和双正、负脉冲电源,正向脉冲开启宽度(T+)和负向脉冲开启时间宽度(T-)可分别在全周期内调节。满足客户的不同的需求。适用于镀金、镀银、镀镍、镀锡等,明显改善镀层性能,还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水泥等行业的烟气粉尘治理。
现有脉冲电源多采用开设散热孔直接散热,导致外部灰尘容易由散热孔进入脉冲电源内部,覆盖在脉冲电源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上,影响电子器件的散热和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采用内循环风与外循环风接触换热的原理,使得内循环风不与外界接触,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随循环风进入脉冲电源内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源本体,所述壳体为由外壳和内壳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循环风机构,所述内循环风机构经换热件与外循环风机构接触;
所述内循环风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内壳顶端对称两侧的出热风口和回冷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回冷风口处的抽风机,所述出热风口和回冷风口之间经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外循环风机构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循环风机构包括与所述换热腔外壁贴合布置的冷风腔,所述冷风腔对应所述出热风口和所述回冷风口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进冷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冷风口处设置有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换热腔内部和所述冷风腔内部均经隔板分隔成蛇形通风通道。
优选的,所述换热件为常温热管,所述换热腔内部布置有常温热管的底端,所述常温热管的顶端穿过所述换热腔后伸入所述冷风腔内部;
所述常温热管经密封圈分别与所述换热腔和所述冷风腔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蛇形通风通道内呈阵列布置有多根所述常温热管。
优选的,所述冷风腔经螺钉与所述换热腔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腔和所述冷风腔均由铝合金制成。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采用内循环风与外循环风接触换热的原理,使得内循环风不与外界接触,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随循环风进入脉冲电源内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的蛇形通风通道布置图。
其中:1、内壳;2、外壳;3、出热风口;4、排风口;5、换热腔;6、冷风腔;7、常温热管;8、进冷风口;9、回冷风口;10、蛇形通风通道; 1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的蛇形通风通道布置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源本体,所述壳体为由外壳2和内壳1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循环风机构,所述内循环风机构经换热件与外循环风机构接触;
所述内循环风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内壳1顶端对称两侧的出热风口3和回冷风口9以及设置于所述回冷风口9处的抽风机,所述出热风口3和回冷风口9之间经换热腔5连通,所述换热腔5与所述外循环风机构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循环风机构包括与所述换热腔5外壁贴合布置的冷风腔6,优选的,所述冷风腔6经螺钉与所述换热腔5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换热腔5和所述冷风腔6均由铝合金制成,贴合设置,可利用热传导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所述冷风腔6对应所述出热风口3和所述回冷风口9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进冷风口8和排风口4,所述进冷风口8处设置有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换热腔5内部和所述冷风腔6内部均经隔板11分隔成蛇形通风通道10,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换热件为常温热管7,所述换热腔5内部布置有常温热管7 的底端,所述常温热管7的顶端穿过所述换热腔5后伸入所述冷风腔6内部;所述常温热管7经密封圈分别与所述换热腔5和所述冷风腔6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蛇形通风通道10内呈阵列布置有多根所述常温热管7。
工作流程:换热时,冷风由冷风腔6的进冷风口8进入冷风腔6并沿冷风腔6内的蛇形通风通道10直至排风口4排出,同时脉冲电源内部的热风由出热风口3抽出进入换热腔5并沿换热腔5内的蛇形通风管道直至回冷风口9 重新排入脉冲电源内,在此过程中,常温热管7底端的液体介质吸收换热腔5 内的热量,汽化上升,至冷风腔6内遇冷放热凝结,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回落常温热管7底端,周而复始,实现了借助常温热管7换热,同时还可利用冷风腔6和换热腔5的直接接触进行热传导换热,进而给换热腔5内的热风降温,从而实现了脉冲电源的无尘散热。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采用内循环风与外循环风接触换热的原理,使得内循环风不与外界接触,从而避免了外界灰尘随循环风进入脉冲电源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包括壳体和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由外壳和内壳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循环风机构,所述内循环风机构经换热件与外循环风机构接触;
所述内循环风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内壳顶端对称两侧的出热风口和回冷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回冷风口处的抽风机,所述出热风口和回冷风口之间经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外循环风机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风机构包括与所述换热腔外壁贴合布置的冷风腔,所述冷风腔对应所述出热风口和所述回冷风口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进冷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冷风口处设置有鼓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内部和所述冷风腔内部均经隔板分隔成蛇形通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为常温热管,所述换热腔内部布置有常温热管的底端,所述常温热管的顶端穿过所述换热腔后伸入所述冷风腔内部;
所述常温热管经密封圈分别与所述换热腔和所述冷风腔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通风通道内呈阵列布置有多根所述常温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腔经螺钉与所述换热腔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和所述冷风腔均由铝合金制成。
CN202122314222.9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Active CN216216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4222.9U CN216216588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4222.9U CN216216588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6588U true CN216216588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1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4222.9U Active CN216216588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6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67138A1 (zh) 一种基于阻尼电阻的串联水冷散热器
CN216216588U (zh) 一种可避免灰尘进入的脉冲电源
CN202068705U (zh) 制冷芯片的散热装置
CN219284033U (zh) 一种烟气降温换热器
CN208170690U (zh) 一种具有降噪散热柜体的中央空调
CN209930788U (zh) 一种便捷式水冷散热装置
CN208547573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冷却装置
CN211146968U (zh) 一种喷淋式吸收器
CN114679129A (zh) 一种基于密闭式风腔降温的光伏发电组件及降温方法
CN114269112A (zh) 一种水下筒形电子舱用散热机箱
CN112324553A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门的冷却装置
CN21296289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冷凝塔
CN207490074U (zh) 一种动力电池复合式液冷板
CN111464020A (zh) 一种直流变换器的散热装置
CN218155697U (zh) 涂层机的循环换热结构
CN214586758U (zh) 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机箱结构
CN217275053U (zh) 一种双循环节能高效空气冷却器
CN218934741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螺杆真空泵
CN213454046U (zh) 一种分体式能量回收新风装置
CN220605666U (zh) 一种电机用一体式机壳
CN218125269U (zh) 一种具有高效热量排出结构的高压变频器
CN216389451U (zh) 一种车载氢燃料电池冷却装置
CN22051155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储能电源装置
CN218585286U (zh) 一种散热型笔记本电脑
CN113782854B (zh) 一种锂电池储能柜的高效智能温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