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4574U -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4574U
CN216214574U CN202122306105.8U CN202122306105U CN216214574U CN 216214574 U CN216214574 U CN 216214574U CN 202122306105 U CN202122306105 U CN 202122306105U CN 216214574 U CN216214574 U CN 216214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ide wall
terminal
hous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61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林
王钰
刘军
罗梓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j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j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j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j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61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4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4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4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包括外壳、塑胶座及端子组,端子组设置于塑胶座内,外壳包覆于塑胶座外部;端子组包括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具有朝向外壳侧壁设置的卡点、延伸部,卡点位于延伸部的前方;外壳的侧壁设置有贯通侧壁内、外及侧壁后端的通槽;卡点与外壳的侧壁内表面形成干涉紧配式电连接,延伸部穿过通槽露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并且,延伸部的露出部分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如此,通过卡点与外壳的侧壁内表面形成干涉紧配式电连接,同时,利用延伸部穿过通槽露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如此,使得接地端子与外壳形成双重连接,确保接地端子与外壳连接稳固可靠。

Description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得到广泛应用,以USB连接器为例,手机、电脑等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这些电子产品之间的数据传输、充电等都需要用到USB连接器,现有的USB连接器的地线焊接方式一般包括铁壳接地和GND端子接地,即一根焊线焊在铁壳上,另一根焊在GND端子上,其过程需要焊接两次,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后来也有人研究了通过将接地端子和铁壳焊接在一起接地,省去了单独焊接铁壳的工序,但是在实际生产加工时,接地端子与铁壳焊接容易出现虚焊等焊接不良现象,影响接地端子与铁壳的连接可靠性,对于焊接检测合格的产品,在后续连接器使用时,由于晃动、震动等原因,往往也可能会出现焊点松脱的现象。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其通过卡点与外壳的侧壁内表面形成干涉紧配式电连接,同时,利用延伸部穿过通槽露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如此,使得接地端子与外壳形成双重连接,确保接地端子与外壳连接稳固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包括有外壳、塑胶座及端子组,所述端子组设置于塑胶座内,所述外壳包覆于塑胶座外部;所述端子组包括有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朝向外壳侧壁设置的卡点、延伸部,所述卡点位于延伸部的前方;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有贯通侧壁内、外及侧壁后端的通槽;所述卡点与外壳的侧壁内表面形成干涉紧配式电连接,所述延伸部穿过通槽露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并且,所述延伸部的露出部分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部的露出部分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通过焊接、铆接、或导电胶粘接的方式形成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地端子具有自前往后依次设置的接触部、固定部及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外侧边一体往外延伸有加宽部,所述卡点、延伸部分别一体连接于加宽部的外侧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组与塑胶座是注塑成型固定,所述加宽部埋设于塑胶座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点设置有两个且前后间距式布置成波浪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部呈“凹”字型,其具有前后间距布置的两个凸部和位于两个凸部之间的凹部,两个凸部凸露出外壳的侧壁外表面,至少两个凸部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部内填充有焊锡或导电胶以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宽部上设置有过胶孔,所述塑胶座的胶料填充至过胶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卡点与外壳的侧壁内表面形成干涉紧配式电连接,同时,利用延伸部穿过通槽露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如此,使得接地端子与外壳形成双重连接,确保接地端子与外壳连接稳固可靠,保证接地端子与外壳充分短路,加强两者之间良好导通性能,也可减少接地端子与线材的焊接芯线数量,降低芯线焊接工作量,提高芯线焊接效率。
其次是,通过加宽部的设置,将加宽部埋设于塑胶座内,有效增加了接地端子尤其是接地端子的卡点、延伸部所在部位相对塑胶座的结合强度,卡点、延伸部的结构强度更好、抗拉力得到提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结构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端子组的结构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显示卡点与外壳的侧壁内表面形成强干涉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端子组注塑成型固定于塑胶座内的结构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端子组冲压成型后料带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外壳10 侧壁11
通槽12 塑胶座20
端子组30 接地端子31
卡点311 延伸部312
凸部3121 凹部3122
接触部301 固定部302
焊接部303 加宽部304
过胶孔30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包括有外壳10、塑胶座20及端子组30,所述端子组30设置于塑胶座20内,所述外壳10包覆于塑胶座20外部。
所述端子组30包括有接地端子31,所述接地端子31具有朝向外壳10内壁设置的卡点311、延伸部312,所述卡点311位于延伸部312的前方;所述外壳10的侧壁设置有贯通侧壁11内、外及侧壁11后端的通槽12,所述侧壁11具体是指外壳10的左侧壁或右侧壁;所述卡点311与外壳10的侧壁11内表面形成干涉紧配式电连接,所述延伸部312穿过通槽12露于外壳10的侧壁11外表面,并且,所述延伸部312的露出部分与外壳10的侧壁11外表面形成电连接,如此,使得接地端子31与外壳10形成双重连接。在实际加工时,所述延伸部312的露出部分与外壳10的侧壁11外表面通过焊接、铆接、或导电胶粘接等方式形成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接地端子31具有自前往后依次设置的接触部301、固定部302及焊接部303,所述焊接部303的外侧边一体往外延伸有加宽部304,所述卡点311、延伸部312分别一体连接于加宽部304的外侧边。所述焊接部303可以正常露设布置于塑胶座20的尾端,其与其它端子的焊接部并排间距布置,所述接地端子31的焊接部303用于供相应线材的芯线焊接。优选地,所述端子组30与塑胶座20是注塑成型固定,所述加宽部304埋设于塑胶座20内(如图6所示),将加宽部304埋设于塑胶座20内,有效增加了接地端子31尤其是接地端子31的卡点311、延伸部312所在部位相对塑胶座20的结合强度。优选地,所述加宽部304上设置有过胶孔305,所述塑胶座20的胶料填充至过胶孔305内。这样,使得加宽部304与塑胶座20的结合强度更好,进一步提升卡点311尤其是延伸部312的抗拉力。
如图7所示,所述端子组30在冲压后,其后端连接于料带上,以带料带形貌注塑成型于塑胶座20内,后续再把料带裁切掉。所述卡点311设置有两个且前后间距式布置成波浪形,每个卡点311呈波峰状,每个卡点311的前、后端均设计为导引弧形结构,这样,将带端子组30的塑胶座20与外壳10组装后,接地端子31的卡点311与外壳10的侧壁11内表面形成强干涉,达成紧配连接导通,导引弧形结构有利于组装顺畅性。以及,所述延伸部312呈“凹”字型,其具有前后间距布置的两个凸部3121和位于两个凸部3121之间的凹部3122,两个凸部3121凸露出外壳10的侧壁11外表面,至少两个凸部3121与外壳10的侧壁11外表面形成电连接,在组装焊锡或点胶后,锡珠通过外壳10的通槽12流至凹部3122内,所述凹部3122内也会填充有焊锡或导电胶以与外壳10的侧壁11外表面形成电连接,提升延伸部312与外壳10的结合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卡点311与外壳10的侧壁11内表面形成干涉紧配式电连接,同时,利用延伸部312穿过通槽12露于外壳10的侧壁11外表面形成电连接,如此,使得接地端子31与外壳10形成双重连接,确保接地端子31与外壳10连接稳固可靠,保证接地端子31与外壳10充分短路,加强两者之间良好导通性能,也可减少接地端子31与线材的焊接芯线数量,降低芯线焊接工作量,提高芯线焊接效率。
其次是,通过加宽部304的设置,将加宽部304埋设于塑胶座20内,有效增加了接地端子31尤其是接地端子31的卡点311、延伸部312所在部位相对塑胶座20的结合强度,卡点311、延伸部312的结构强度更好、抗拉力得到提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包括有外壳、塑胶座及端子组,所述端子组设置于塑胶座内,所述外壳包覆于塑胶座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包括有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有朝向外壳侧壁设置的卡点、延伸部,所述卡点位于延伸部的前方;所述外壳的侧壁设置有贯通侧壁内、外及侧壁后端的通槽;所述卡点与外壳的侧壁内表面形成干涉紧配式电连接,所述延伸部穿过通槽露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并且,所述延伸部的露出部分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露出部分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通过焊接、铆接、或导电胶粘接的方式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具有自前往后依次设置的接触部、固定部及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外侧边一体往外延伸有加宽部,所述卡点、延伸部分别一体连接于加宽部的外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与塑胶座是注塑成型固定,所述加宽部埋设于塑胶座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点设置有两个且前后间距式布置成波浪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呈“凹”字型,其具有前后间距布置的两个凸部和位于两个凸部之间的凹部,两个凸部凸露出外壳的侧壁外表面,至少两个凸部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内填充有焊锡或导电胶以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形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部上设置有过胶孔,所述塑胶座的胶料填充至过胶孔内。
CN202122306105.8U 2021-09-23 2021-09-23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Active CN216214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6105.8U CN2162145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6105.8U CN2162145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4574U true CN21621457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1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6105.8U Active CN2162145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4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9215B (zh) 电连接器
CN203631803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1404800U (zh) 正反插usb插座
CN216214574U (zh)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双重连接结构
CN211556212U (zh) 10PIN型Type-C插座连接器
CN216214573U (zh) 防焊锡溢至卡点的电连接器
CN212783885U (zh) 一种正反插连接器
CN112825403B (zh) 正反插usb插座的制造方法
CN204947244U (zh) 电连接器
CN212412341U (zh) 可改善特性阻抗的数字音视频传输接口
CN211907745U (zh) Usb接口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04947179U (zh) 电连接器
CN209448094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6214572U (zh) 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与外壳的焊接结构
CN208111778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9428201B (zh) 电连接器
CN206922088U (zh) 电连接器
CN212935055U (zh) Type-C激光焊接一体式连接器
CN215816486U (zh) 结构增强型Type-C连接器
CN220233550U (zh) 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Type-c连接器
CN112825396A (zh)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CN113948919A (zh) 连接器的接地连接结构及连接器的制作工艺
CN217740848U (zh) 一种双壳沉板的Type-C连接器
CN211556242U (zh)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CN216354892U (zh) 一种单排双PIN式Type-C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138 Gangjian Road,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nj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212, building 3, No. 42, Muxuan Chuangye 1st Road,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ianji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