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0335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0335U
CN216210335U CN202122120428.8U CN202122120428U CN216210335U CN 216210335 U CN216210335 U CN 216210335U CN 202122120428 U CN202122120428 U CN 202122120428U CN 216210335 U CN216210335 U CN 216210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diffusion sheet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04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向春
于志强
杨朋
杨明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Art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Art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Art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Art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04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0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0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0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器、第一偏光片和偏振分散膜,其中,所述偏振分散膜的材料包括胶层以及分散在所述胶层中的分散颗粒,且所述分散颗粒的粒径为1μm~18μm。该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偏振分散膜将偏振光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以及通过调整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以及调整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与第二扩散片包括的散射粒子的粒径的比例使得出射光线的视角变宽。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十分迅猛,越来越多高品质的液晶显示器逐渐上市。液晶显示装置与其他类型的显示装置相比,具有厚度薄、耗电低、低电压驱动、成本低、容易实现彩色化、高精细、高画质、高速应答性等优点,液晶显示装置在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子装置、便携式电视的显示器得到充分的利用。
液晶显示器存在显示的视角依存性,即从斜的角度看显示器时,显示性能,例如灰度、对比度低下,这是由于使用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液晶和偏振光片等部件引起的。例如,液晶电视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时有轻微的颜色变化和明暗变化给人视觉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在需要大面积显示的场合,对于画面上不同的位置的观看角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画面的中央和周边不能获得同样的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器、第一偏光片和偏振分散膜,其中,所述偏振分散膜的材料包括胶层以及分散在所述胶层中的分散颗粒,且所述分散颗粒的粒径为1μm~18μm。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器的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一侧的扩散膜。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扩散膜包括从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方向向靠近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扩散片和第二扩散片,所述第二扩散片包括基体和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散射粒子,所述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为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的4倍~100倍。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为1μm~50μm。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为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的5倍~50倍。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扩散片的厚度为所述第二扩散片的厚度的1倍~10倍。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夹设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彩膜基板相邻设置。
例如,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扩散膜的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器一侧的导光板,其中,所述扩散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扩散片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扩散片配置为将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光线进行均光;所述第二扩散片配置为对从所述第一扩散片出射的光线进行扩散。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导光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扩散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射膜。
例如,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扩散膜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光源。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光源的远离所述第一扩散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射膜。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第二扩散片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扩散片,所述第三扩散片配置为对所述第二扩散片进行保护。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第三扩散片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增亮膜。
例如,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所述增亮膜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偏光片。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彩膜基板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层,且所述偏振分散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一触控层之间。
例如,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层的远离所述偏振分散膜的一侧的第一盖板。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远离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层,且所述偏振分散膜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
例如,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偏振分散膜的远离所述第二触控层的一侧的第二盖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再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通常,从液晶显示装置出射的光线为偏振光,例如,图1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1和设置在液晶显示器1一侧的偏光片2,光线直接从偏光片2出射以形成偏振光,当观看者接收出射的偏振光时会对眼底视网膜的黄斑区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将偏振光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来对观看者的眼睛进行保护。
此外,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较好地实现将光从背光源经液晶层导出到液晶显示器的表面,例如,图2为再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依次层叠的反射膜01、导光板02、扩散膜03、第一棱镜膜04、第二棱镜膜05、增亮膜06、第一偏光片07、阵列基板08、液晶层09、彩膜基板10和第二偏光片11,但是图2所示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容易出现出射光的视角窄的问题,当在一定的角度下观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时,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有很大的减弱,因此,急需从扩宽出射光的视角和将偏振光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光两个方面来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改善,以达到显示画面类纸护眼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注意到,可以设置偏振分散膜将偏振光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以对观看者的眼睛进行保护,还可以通过设置层叠的第一扩散片和第二扩散片,并且调整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以及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与该第二扩散片包括的散射粒子的粒径的比例来使得出射光线的视角变宽,从而使得观看者的观看感受更好,以达到显示画面类纸护眼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器、第一偏光片和偏振分散膜,其中,该偏振分散膜的材料包括胶层以及分散在胶层中的分散颗粒,且分散颗粒的粒径为1μm~18μm。
例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显示装置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器220、第一偏光片210和偏振分散膜211,其中,该偏振分散膜211的材料包括胶层2111以及分散在胶层2111中的分散颗粒2112,且分散颗粒2112的粒径为1μm~18μm。
例如,该分散颗粒2112均匀地分散在胶层2111中。
例如,该偏振分散膜211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以使得偏振光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偏振分散膜211的厚度较薄,分散在胶层2111中的分散颗粒2112的粒径也较小,小于显示子像素的宽度(通常为0.1mm以下)的1/4,且大于可见光波长(380nm~780nm)的2倍。需要说明的是,当分散颗粒2112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时,该分散颗粒2112的粒径为其等效粒径。
例如,该分散颗粒2112均匀分散在胶层2111中,以实现将偏振光转换为均匀分散的类自然光的偏振光。偏振分散膜将偏振光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的原理为光线进入偏振分散膜以后,部分光线会射到其中的分散颗粒表面上,然后发生反射或者折射。由于分散颗粒表面不同部位的切面法线的指向不同,不同部位经过反射或折射后的偏振光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通过适当调整分散颗粒的大小、分布密度及折射率,可以使单一方向的偏振光最终被分散为具有不同方向的偏振光射出显示装置的表面以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
例如,该胶层2111的材料为透光的塑胶材料,例如为聚氯乙烯(PVC)或者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该胶层2111的材料不作限制,只要满足液态时具有粘性、透光且易固化即可。
例如,该分散颗粒2112的材料为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分散颗粒2112的材料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满足对光线进行散射即可。例如,该分散颗粒2112的粒径为1μm、4μm、6μm、10μm、12μm、14μm、16μm或者18μm。
例如,由于该偏振分散膜211具有粘性,从而可以使得偏振分散膜211和第一偏光片210紧密地粘结,使得偏振分散膜211和第一偏光片210之间没有间隙,从而在偏振分散膜211和第一偏光片210之间不存在空气,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光的反射。即该偏振分散膜211直接贴附到第一偏光片210上可以减少对环境光的反射,从而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
例如,该第一偏光片210可以实现偏光的作用。
例如,该液晶显示器220可以是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液晶层形成的液晶盒,也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例如,该偏振分散膜211采用压印的方式形成,这样可以形成精细的偏振分散膜211的图案。
例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液晶显示器220的远离第一偏光片210一侧的扩散膜230,该扩散膜230可以是单层结构,该扩散膜可以实现对光线的扩散。
例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扩散膜230包括从远离液晶显示器220的方向向靠近液晶显示器220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扩散片205和第二扩散片206,该第二扩散片206包括基体2061和分散在基体2061中的散射粒子2062,例如,散射粒子2062均匀地分散在基体2061中,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为散射粒子2062的粒径的4倍~100倍,且第二扩散片206配置为对从第一扩散片205出射的光线进行出射角扩散。
例如,该第二扩散片206中分散在基体2061中的散射粒子2062可以具有规则的形状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具有规则形状的散射粒子2062的粒径即为其实际粒径,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散射粒子2062的粒径为其等效粒径。“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为散射粒子2062的粒径的4倍~100倍”是指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为所有散射粒子2062的平均粒径的4倍~100倍,例如,为1倍、5倍、15倍、20倍、25倍、30倍、50倍、70倍、80倍、90倍或者100倍。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散射粒子2062的粒径为1μm~50μm,例如为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或者50μm。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为散射粒子2062的粒径的5倍~50倍,例如,为6倍、10倍、12倍、18倍、20倍、25倍、28倍、30倍、35倍、40倍、45倍或者50倍,对应地,该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为5μm~2500μm,例如,该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为100μm、400μm、900μm、1200μm、1600μm、1800μm、2200μm或者2500μm等。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扩散片205的厚度为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的1倍~10倍,例如,该第一扩散片205的厚度为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的2倍、4倍、6倍、8倍或者10倍。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偏振分散膜211的厚度为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的2倍~12倍,例如,2倍、3倍、5倍、7倍、8倍、11倍、或者12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偏振分散膜211将偏振光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即可。
例如,图6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3,在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3之间夹设有液晶层204,该第一偏光片210和彩膜基板203相邻设置。
如图6所示,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设置在扩散膜的远离液晶显示器一侧的导光板201,该扩散膜设置在导光板201和阵列基板202之间,在导光板201和阵列基板202之间设置有依次层叠的第一扩散片205和第二扩散片206;导光板201和第一扩散片205相邻设置,第一扩散片205配置为将从导光板201出射的光线进行均光,第二扩散片206包括基体2061和分散在基体2061中的散射粒子2062,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为散射粒子2062的粒径的4倍~100倍,且第二扩散片206配置为对从第一扩散片205出射的光线进行出射角扩散。
例如,导光板201上具有均匀分散的网点,该第一扩散片205中也分散有散射粒子,可以对从导光板201出射的光线起到均光的作用。即将导光板201上网点的散射光和从反射片上反射的光均匀化。该第二扩散片206对从第一扩散片205出射的光线起到扩宽视角的作用。
例如,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20中的第二扩散片206将1/2亮度、视角为90度的显示装置20中的液晶显示屏的视角扩展到了130度。
例如,图7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第二扩散片206和阵列基板20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扩散片207,该第三扩散片207配置为对第二扩散片206进行保护,以防止在后续形成其他膜层时对第二扩散片206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其对视角的扩宽。
例如,第三扩散片207的厚度为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的4倍~15倍,例如,该第三扩散片207的厚度为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的4倍、7倍、9倍、11倍、13倍、或者15倍。
例如,该第三扩散片207中也可以分散有散射粒子。
例如,如图7所示,在第三扩散片207和阵列基板202之间设置有增亮膜208,该增亮膜208可以实现对液晶显示器显示画面的亮度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增亮膜208的硬度足够大,可以不需要设置第三扩散片207,由增亮膜208起到对第二扩散片206的保护作用。
例如,如图7所示,在增亮膜208和阵列基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二偏光片209。例如,该第二偏光片209可以实现偏光的作用。
尽管图7是在图6的基础上增加的第三扩散片207、增亮膜208和第二偏光片209,在上述图1-图5中均可以在相应的位置设置第三扩散片207、增亮膜208和第二偏光片209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图8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导光板201的远离第一扩散片20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射膜215。该第一反射膜215可以将背光源发射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201。例如,该背光源可以固定设置在反射膜215的远离导光板201的一侧,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超发光的发光二极管(SuperLuminescent Diode,SLD)或者激光器作为背光源,且该超发光的发光二极管兼具有与激光光源相当的高亮度和像LED这样的低干涉性,使用上述光源时,由于散斑杂讯(specklenoise)的影响难以出现,能够提高画质。例如该背光源为蓝色发光二极管、超发光的蓝色发光二极管或者射出蓝色激光的蓝色激光光源。
尽管图8是在图7的基础上增加的第一反射膜215,在上述图1-图6的最下侧均可以设置第一反射膜2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图9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彩膜基板203的远离阵列基板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层212,且偏振分散膜211设置在第一偏光片210和第一触控层212之间。这样可以实现具有粘性的偏振分散膜211将第一触控层212和第一偏光片210粘结,从而不需要专门设置将第一触控层212和第一偏光片210进行粘结的粘结层,进而节省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
例如,可以在偏振分散膜211中的胶层处于未固化状态时在偏振分散膜211上形成第一触控层212。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触控层212可以用于检测外部的触控,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触控层212也可以集成在彩膜基板、液晶层和阵列基板组成的液晶显示器中,从而不需要另外专门制备第一触控层。
例如,图10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触控层212的远离偏振分散膜211的一侧的第一盖板214。例如,该盖板214可以对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屏进行保护,以防止外界的机械力对显示装置20包括的显示屏进行刮擦带来的机械损伤。
例如,图11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第一偏光片210的远离彩膜基板20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层216,且偏振分散膜211设置在第二触控层216的远离第一偏光片210的一侧。这样可以实现将从第二触控层216出射的偏振光转化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
例如,在偏振分散膜211的远离第二触控层2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盖板217。
例如,该偏振分散膜211中的胶层2111将第二触控层216和第二盖板217粘合,从而不需要专门设置将第二触控层216和第二盖板217进行粘结的粘结层,进而节省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6-图1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均为侧入式的结构,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具有直下式的结构。
例如,图12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3,在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3之间夹设有液晶层204,该第一偏光片210和彩膜基板203相邻设置。
如图12所示,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扩散膜的远离阵列基板202一侧的光源218,在光源218和阵列基板202之间设置有依次层叠的第一扩散片205和第二扩散片206;光源218和第一扩散片205之间具有间隙,且光源218和第一扩散片205通过隔垫柱219支撑,例如,该隔垫柱219由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从而不会对光源218发出的光线进行吸收。
例如,第一扩散片205配置为将从光源218出射的光线进行均光,第二扩散片206包括基体2061和分散在基体2061中的散射粒子2062,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为散射粒子2062的粒径的4倍~100倍,且第二扩散片206配置为对从第一扩散片205出射的光线进行出射角扩散,即该第二扩散片206对从第一扩散片205出射的光线起到扩宽视角的作用。
该第一扩散片205和第二扩散片206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在第二扩散片206和阵列基板20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扩散片207,该第三扩散片207配置为对第二扩散片206进行保护,以防止在后续形成其他膜层时对第二扩散片206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其对视角的扩宽。
例如,第三扩散片207的厚度为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的4倍~15倍,例如,该第三扩散片207的厚度为第二扩散片206的厚度的4倍、7倍、9倍、11倍、13倍、或者15倍。
例如,该第三扩散片207中也可以分散有散射粒子。
例如,如图12所示,在第三扩散片207和阵列基板202之间设置有增亮膜208,该增亮膜208可以实现对液晶显示器显示画面的亮度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增亮膜208的硬度足够大,可以不需要设置第三扩散片207,由增亮膜208起到对第二扩散片206的保护作用。
例如,如图12所示,在增亮膜208和阵列基板202之间设置有第二偏光片209。例如,该第二偏光片209可以实现偏光的作用。
例如,如图12所示,在光源218的远离第一扩散片20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射膜213。该第二反射膜213可以将光源218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例如,该光源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超发光的发光二极管(Super Luminescent Diode,SLD)或者激光器作为背光源,且该超发光的发光二极管兼具有与激光光源相当的高亮度和像LED这样的低干涉性,使用上述光源时,由于散斑杂讯(speckle noise)的影响难以出现,能够提高画质。例如该背光源为蓝色发光二极管、超发光的蓝色发光二极管或者射出蓝色激光的蓝色激光光源。
例如,图13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彩膜基板203的远离阵列基板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层212,且偏振分散膜211设置在第一偏光片210和第一触控层212之间。这样可以实现具有粘性的偏振分散膜211将第一触控层212和第一偏光片210粘结,从而不需要专门设置将第一触控层212和第一偏光片210进行粘结的粘结层,进而节省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触控层212可以用于检测外部的触控,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触控层212也可以集成在彩膜基板、液晶层和阵列基板组成的液晶显示器中,从而不需要另外专门制备第一触控层。
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触控层212的远离偏振分散膜211的一侧的第一盖板214。例如,该盖板214可以对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屏进行保护,以防止外界的机械力对显示装置20包括的显示屏进行刮擦带来的机械损伤。
例如,图14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第一偏光片210的远离彩膜基板20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层216,且偏振分散膜211设置在第二触控层216的远离第一偏光片210的一侧。这样可以实现将从第二触控层216出射的偏振光转化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
例如,在偏振分散膜211的远离第二触控层2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盖板217。
例如,该偏振分散膜211中的胶层2111将第二触控层216和第二盖板217粘合,从而不需要专门设置将第二触控层216和第二盖板217进行粘结的粘结层,进而节省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以下至少一项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调整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以及调整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与第二扩散片包括的散射粒子的粒径的比例使得出射光线的视角变宽;通过设置偏振分散膜将偏振光转换为类自然光的偏振光。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液晶显示器、第一偏光片和偏振分散膜,其中,所述偏振分散膜的材料包括胶层以及分散在所述胶层中的分散颗粒,且所述分散颗粒的粒径为1μm~18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器的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一侧的扩散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包括从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方向向靠近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扩散片和第二扩散片,所述第二扩散片包括基体和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散射粒子,所述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为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的4倍~100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为1μm~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散片的厚度为所述散射粒子的粒径的5倍~50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片的厚度为所述第二扩散片的厚度的1倍~10倍。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夹设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彩膜基板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扩散膜的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器一侧的导光板,其中,
所述扩散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扩散片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扩散片配置为将从所述导光板出射的光线进行均光;
所述第二扩散片配置为对从所述第一扩散片出射的光线进行扩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扩散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扩散膜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光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源的远离所述第一扩散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射膜。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扩散片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扩散片,所述第三扩散片配置为对所述第二扩散片进行保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扩散片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增亮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亮膜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偏光片。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彩膜基板的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层,且所述偏振分散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一触控层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层的远离所述偏振分散膜的一侧的第一盖板。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偏光片的远离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层,且所述偏振分散膜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偏振分散膜的远离所述第二触控层的一侧的第二盖板。
CN202122120428.8U 2021-09-03 2021-09-03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210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0428.8U CN216210335U (zh) 2021-09-03 2021-09-03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0428.8U CN216210335U (zh) 2021-09-03 2021-09-03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0335U true CN21621033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7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0428.8U Active CN216210335U (zh) 2021-09-03 2021-09-0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03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9583A (zh) * 2021-09-03 2021-11-02 京东方艺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9583A (zh) * 2021-09-03 2021-11-02 京东方艺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246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191322B2 (en) Display and electronic unit
US10012860B2 (en) Polarizers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s
US8558970B2 (en) Display unit
WO2018076932A1 (zh) 反射式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145941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カラーシフト低減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具備す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301513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96395A (ja) 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20159003A1 (en) Transmission type display device
JP2011118393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カラーシフト低減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具備す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1317673A (zh) 透明顯示器
CN212391631U (zh) 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WO2020187105A1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145944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カラーシフト低減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具備す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16210335U (zh) 显示装置
CN113589583A (zh) 显示装置
CN108287423B (zh)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屏
CN109407371B (zh) 一种防反射薄型液晶显示屏
US2008028495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9188592A (zh) 偏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KR10093974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TWI676842B (zh) 廣視角顯示裝置
JP2012145943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カラーシフト低減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具備す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9164532A (zh) 偏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9143444A (zh) 偏光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ao Xiangchun

Inventor after: Yu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Liang Wei

Inventor after: Yang Peng

Inventor after: Yang Mingzhu

Inventor before: Xiao Xiangchun

Inventor before: Yu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Peng

Inventor before: Yang Ming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