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9383U - 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9383U
CN216209383U CN202122213532.1U CN202122213532U CN216209383U CN 216209383 U CN216209383 U CN 216209383U CN 202122213532 U CN202122213532 U CN 202122213532U CN 216209383 U CN216209383 U CN 216209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hole
shunt
fixed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35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衍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ao Ro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ao Ro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ao Ro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ao Ro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35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9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9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9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中,包括壳体以及接线组件,壳体朝向接线组件一侧上设有通孔以及第一螺丝孔,接线组件上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接线组件朝向壳体一侧上设有与第一螺丝孔呈同轴心设置的第二螺丝孔以及若干个第一定位筋,第一定位筋部分伸入至通孔与通孔的边壁相抵,螺栓穿过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组件模块化设置、通用性好、便于更换、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背景技术
在电表中,包括壳体以及上盖,然后通过壳体内安装接线端子、分流器等等零部件,但是在装配过程中,由于一个壳体对应一组接线端子,当需要安装不同类型的接线端子,则需要更换一个壳体。简单的来说,现有的电表,都是一个壳体对应一种状态的接线端子,如果换一种状态的接线端子就需要更换另一个壳体,无法实现通用效果,如何将壳体与接线端子之间进行通用效果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中,包括壳体以及接线组件,壳体朝向接线组件一侧上设有通孔以及第一螺丝孔,接线组件上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接线组件朝向壳体一侧上设有与第一螺丝孔呈同轴心设置的第二螺丝孔以及若干个第一定位筋,第一定位筋部分伸入至通孔与通孔的边壁相抵,螺栓穿过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连接固定。
首先接线组件通过第一定位筋与通孔配合,实现定位固定的效果,然后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连接固定,故使得接线组件形成模块化设置,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接线组件,通过不同的接线组件与同一个壳体连接固定,从而实现了壳体通用,接线组件可更换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表,此种电表通用性好,可以降低库存压力,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接线组件朝向壳体一侧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筋,第一定位筋与第二定位筋为空间上垂直。
采用纵向与横向的定位筋设置,进一步提高接线组件的固定效果。
其中,接线组件还包括分流器,接线端子内设有接线腔、用于螺栓穿过的第一紧固孔以及第一缺口,第一紧固孔、第一缺口均与接线腔连通,分流器上设有采样电阻,分流器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接线端子的第一缺口伸入至其接线腔内,分流器的另一端穿过与接线端子对应的第一缺口伸入至其接线腔内。
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通过螺栓穿过第一紧固孔伸入至接线腔内,使得外部导线直接通过分流器与导线连接,从而实现分流器的电气连接效果,分流器的采样电阻直接与电表内部的线路板连接,从而实现电能计量的效果。而且采用第一缺口的设置,使得分流器固定更为方便。
其中,分流器伸入至接线端子内的长度至少为接线端子整体宽度的二分之一。
通过分流器长度的限定,从而使得整体的电气连接效果得到保证,防止发生接触不良。
其中,第一缺口贯穿接线端子的侧面。
第一缺口采用此种结构设置,使得接线端子在固定过程中,无需确认方向,同时,采用贯穿设置,使得分流器的长度可以更长,更好的实现电气连接效果。
其中,接线组件上设有若干个与接线端子适配的固定腔,固定腔朝向对应固定腔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缺口,分流器依次穿过第二缺口、第一缺口。
通过固定腔的设置,使得接线端子固定更为方便稳定,而且通过第二缺口的设置,使得分流器的固定得到第二次固定,提高整体固定的强度,同时,分流器位于接线端子的底面上,当接线端子与固定腔固定后,同样也起到固定效果,此时分流器无法脱落。
其中,接线组件上设有底板,底板与接线组件配合封闭固定腔。
采用底板的设置,使得固定腔实现封闭效果,进一步提高分流器的保护效果。
其中,接线组件上设有卡槽,底板上设有卡扣,卡扣伸入至卡槽内固定。
采用卡扣与卡槽的配合,使得底板固定更为方便,可以实现快速安装与拆卸的效果。
其中,接线组件还包括第一封盖,第一封盖上设有铅封孔以及铅封部。
通过铅封孔与铅封部的设置,使得第一封盖与接线组件配合固定的同时,还起到了铅封固定的效果。
其中,还包括上盖,第一封盖上设有第三缺口,接线组件上设有固定孔,螺栓穿过上盖、第三缺口与固定孔连接固定。
第三缺口的设置,使得在固定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避让效果,使得上盖与接线组件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整体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接线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体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接线端子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9所示,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包括接线组件1、壳体2以及上盖3。
接线组件1为模块化设置,即接线组件1为独立组装,组装完成后,才与壳体2拼接,实现整体的连接固定效果。
其具体结构为,接线组件1包括主体4、第一封盖5以及底板6。
主体4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接线端子的固定腔41,此处固定腔4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仅以四个固定腔41为例进行描述。固定腔41为上下开口设置,且固定腔41朝向前端一侧上还设有接线孔411,外部导线通过接线孔411伸入至固定腔41内。固定腔41下侧开口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缺口412,此处第二缺口412位于靠近相邻固定腔41的一端上,更具体的来说,位于左侧两个固定腔41为一组,位于右侧两个固定腔41为一组,两组固定腔41结构一致,第二缺口412连通位于同一组固定腔41。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腔41用于固定接线端子7,接线端子7与固定腔41呈过盈配合,接线端子7从固定腔41的下侧伸入至固定腔41内固定,接线端子7的上端与固定腔41的上侧开口为连通设置,外部螺栓可以穿过固定腔41、第一紧固孔71伸入至固定腔41内,从而实现导线与分流器8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
主体4下侧面通过与底板6连接,从而实现下侧面的封闭效果,使得固定腔41也实现封闭。主体4上侧面通过第一封盖5连接固定,实现封闭效果,防止他人进行拆卸安装。
接线组件1整体为模块化设置,从而实现与壳体2的连接固定效果。主体4朝向壳体2一侧上设有第二螺丝孔42、第四缺口43、第一定位筋44以及第二定位筋45,第二螺丝孔42主要用于与壳体2连接配合,螺栓穿过壳体2与第二螺丝孔42连接,从而实现接线组件1与壳体2之间的连接固定。第一定位筋44与第二定位筋45均是起到主体4与壳体2配合时的定位固定效果,第一定位筋44与第二定位筋45为分离独立设置的,两者之间并未有任何连接,第一定位筋44为纵向设置,即第一定位筋44为垂直主体4下侧面,第二定位筋45为横向水平设置,即第二定位筋45与主体4下侧面为水平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定位筋44与第二定位筋45在空间方向上为垂直设置,即两者的假想中心线为垂直设置。通过第一定位筋44与第二定位筋45的设置,使得第一定位筋44与第二定位筋45与壳体2上的通孔21配合,从而实现定位固定的效果。
第四缺口43主要用于与取样电阻连接的导线穿过,导线一端与取样电阻连接后,导线另一端穿过第四缺口43伸入至壳体2内,实现取样电阻与壳体2内部的线路板连接,实现整体的电气连接效果,形成电表计量。
第一封盖5上设有铅封孔51、铅封部52以及第三缺口53,铅封孔51主要用于铅封螺丝的固定,铅封螺丝穿过铅封孔51与主体4连接固定,然后通过铅封件将铅封螺丝与铅封部52连接固定,实现铅封效果,当铅封固定后,内部的接线端子7无法直接进行拆卸,必须要将铅封件拆除才可以拆卸第一封盖5。
第三缺口53主要与主体4的固定孔配合,螺栓穿过上盖3、第三缺口53与固定孔连接固定,实现了上盖3与接线组件1的连接固定效果。进一步,此处为了提高整体的固定效果,上盖3上可以设置塞件,将螺栓实现密封效果。
底板6用于封闭主体4的下侧面,底板6与主体4之间呈可拆卸式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主体4下侧面上设有卡槽46,底板6上设有卡扣61,卡扣61伸入至卡槽46内固定,从而实现底板6与主体4的连接效果,为了更好的实现固定,本实施例中卡扣6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扣61分设在底板6的两侧上。
接线组件1内固定有接线端子7以及分流器8,接线端子7具体位于固定腔41内固定,接线端子7的顶端上设有第一紧固孔71、接线腔72以及第一缺口73,接线端子7从固定腔41的下端伸入至固定腔41内,此时,第一紧固孔71与主体4的上侧面连通,螺栓穿过第一紧固孔71伸入至接线端子7的接线腔72内,从而实现外部导线与分流器8的连接固定。通过固定腔41的设置,使得接线端子7固定更为方便稳定,而且通过第二缺口412的设置,使得分流器8的固定得到第二次固定,提高整体固定的强度,同时,分流器8位于接线端子7的底面上,当接线端子7与固定腔41固定后,同样也起到固定效果,使得分流器8与接线端子牢牢贴合,即使外部导线未与分流器8连接,外部导线也可以通过接线端子7与分流器8形成电气连接效果。
接线腔72则是中空设置,用于固定外部导线。第一缺口73位于接线端子7底面的侧面上,分流器8穿过第一缺口73伸入至接线腔72内,此处第一缺口73的尺寸大于分流器8的尺寸,便于分流器8穿入,为了更好的实现分流器8的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73贯穿接线端子7的侧面,第一缺口73采用此种结构设置,使得接线端子7在固定过程中,无需确认方向,同时,采用贯穿设置,使得分流器8的长度可以更长,更好的实现电气连接效果。
分流器8为薄片设置,分流器8为导电材质,分流器8两端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接线端子7内,从而实现分流器8的连接固定效果,即分流器8穿过第二缺口412、第一缺口73伸入至接线腔72内,然后通过螺栓穿过第一紧固孔71伸入至接线腔72内,将外部导线朝向分流器8压接,从而实现整体的电气连接效果。此处分流器8将同一组接线端子7连接,从而实现电气连接效果。为了更好的实现电气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分流器8伸入至接线端子7内的长度至少为接线端子7整体宽度的二分之一,分流器8伸入至接线端子7内的长度至少为三分之二。通过分流器8长度的限定,从而使得整体的电气连接效果得到保证,防止发生接触不良。分流器8的中间位置上设有取样电阻81,取样电阻81通过导线与壳体2内部的线路板连接,此处导线穿过第四缺口43伸入至壳体2内。当分流器8固定后,取样电阻81位于两个固定腔41之间。
除此之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接线组件1整体为模块化设置,接线组件1通过与壳体2的分体设置,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通过两者连接,实现整个电表的连接固定效果。接线组件1上的接线端子7布局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其他布局,其他状态的接线组件1与本实施例中的接线组件1唯一的共通点为朝向壳体一侧的结构一致。
壳体2与接线组件1连接固定,壳体2内设有线路板、指示件等零部件,此处壳体2内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中不展开赘述。
壳体2朝向接线组件1一侧上设有通孔21以及第一螺丝孔22,此处通孔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通孔21分别对应两组接线端子7,当接线组件1与壳体2配合时,第一定位筋44、第二定位筋45分别与通孔21的边壁相抵,从而实现定位固定的效果。第一螺丝孔22位于两个通孔21之间,此处第一螺丝孔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螺栓穿过第一螺丝孔22与第二螺丝孔42连接,从而实现整体的固定效果。
上盖3套设在壳体2上,实现壳体2的封闭效果,上盖3靠近接线组件1一端与主体4连接固定,螺栓穿过上盖3、第三缺口53伸入至与主体4的固定孔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连接效果,上盖3另一端与壳体2连接固定。为了更好的实现防拆卸效果,上盖3两端上均设有塞件,塞件位于螺栓的上方。
首先接线组件1通过第一定位筋44、第二定位筋45分别与通孔21配合,实现定位固定的效果,然后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螺丝孔22与第二螺丝孔42连接固定,故使得接线组件1形成模块化设置,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接线组件1,通过不同的接线组件1与同一个壳体2连接固定,从而实现了壳体2通用,接线组件1可更换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表,此种电表通用性好,可以降低库存压力,降低生产成本。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接线组件,壳体朝向接线组件一侧上设有通孔以及第一螺丝孔,接线组件上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接线组件朝向壳体一侧上设有与第一螺丝孔呈同轴心设置的第二螺丝孔以及若干个第一定位筋,第一定位筋部分伸入至通孔与通孔的边壁相抵,螺栓穿过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接线组件朝向壳体一侧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筋,第一定位筋与第二定位筋为空间上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接线组件还包括分流器,接线端子内设有接线腔、用于螺栓穿过的第一紧固孔以及第一缺口,第一紧固孔、第一缺口均与接线腔连通,分流器上设有采样电阻,分流器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接线端子的第一缺口伸入至其接线腔内,分流器的另一端穿过与接线端子对应的第一缺口伸入至其接线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分流器伸入至接线端子内的长度至少为接线端子整体宽度的二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第一缺口贯穿接线端子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接线组件上设有若干个与接线端子适配的固定腔,固定腔朝向对应固定腔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缺口,分流器依次穿过第二缺口、第一缺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接线组件上设有底板,底板与接线组件配合封闭固定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接线组件上设有卡槽,底板上设有卡扣,卡扣伸入至卡槽内固定。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接线组件还包括第一封盖,第一封盖上设有铅封孔以及铅封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的电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第一封盖上设有第三缺口,接线组件上设有固定孔,螺栓穿过上盖、第三缺口与固定孔连接固定。
CN202122213532.1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Active CN216209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532.1U CN21620938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532.1U CN21620938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9383U true CN21620938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3532.1U Active CN216209383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93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9228A (zh) * 2022-12-07 2023-01-20 江苏华鹏智能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电表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9228A (zh) * 2022-12-07 2023-01-20 江苏华鹏智能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电表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2284B (zh) 具有内部母排的配电单元
CN216209383U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表
CN217158501U (zh) 一种线束隔离板及电池模组
CN216209384U (zh) 一种便于安装分流器的电表
CN101854215A (zh) 尤其用于对电磁干扰进行滤波的滤波器
CN20596023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903385U (zh) 一种电源分配单元
CN215986433U (zh) 一种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装置
JPH1032914A (ja) 電気接続箱
CN111812364A (zh) 计量接线盒
CN214411084U (zh) 塑壳断路器
CN205609456U (zh) 一种智能小型断路器
CN220291099U (zh) 一种接线排
CN218415129U (zh) 一种超薄型排插
CN219329456U (zh) 一种汇流排
CN113285555B (zh) 用于电机的接线盒
US5106327A (en) On-line drawout case relay and meter test device
CN217691804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19677798U (zh) 一种智能电力电容一体机
CN215008636U (zh) Pcb端子结构
CN220138740U (zh) 拼装式接线端子
CN219201738U (zh) 一种电表箱
CN211088548U (zh) 插座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CN214411083U (zh) 具有无线通讯模块拆装结构的塑壳断路器
CN219180955U (zh) 电源分配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modular electricity met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Yueqing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Chao Ro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092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