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740U - 拼装式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拼装式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8740U
CN220138740U CN202320823079.2U CN202320823079U CN220138740U CN 220138740 U CN220138740 U CN 220138740U CN 202320823079 U CN202320823079 U CN 202320823079U CN 220138740 U CN220138740 U CN 220138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 portion
interfaces
interfac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30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onductive Wire And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onductive Wi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onductive Wire And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onductive Wi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30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8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8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8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包括并排拼接在一起的左座体、右座体以及N个中间座体,其中,所述N个中间座体设置于所述左座体与所述右座体之间,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自然数;以及导电板,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并包括第一接口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导电板上。一方面,采用拼装的方式,提高了产品在长度适应方面的灵活性,且降低了制作周期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无需内置零件将座体组装,使得结构简单且容易配装,另外,导电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口与多个第二接口,以满足一对多的电气接线需求。

Description

拼装式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线路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可采用将多片接线端子块联接成一体的方式,以便于安装至柜体或壳体的面板上,满足实现实际的接线需求。
一方面,该联接方式可为将多片接线端子块直接注塑成一个整体,但这个方式降低了产品在长度适应方面的灵活性,且需根据不同长度规格制作不同的模具,既延长了制作周期,又提高了制作成本。
另一方面,该联接方式可为通过内置零件的方式将多片接线端子块固定,但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与配装的困难程度;此外,一个接线端子只能接入一对导线,难于满足实际的接线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包括:
绝缘底座,包括并排拼接在一起的左座体、右座体以及N个中间座体,其中,所述N个中间座体设置于所述左座体与所述右座体之间,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自然数;以及导电板,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并包括第一接口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导电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为2N+2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包括贯通形成于所述导电板上的第一插孔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设置的第一螺母;和/或所述第二接口包括贯通形成于所述导电板上的第二插孔以及与所述第二插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螺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以及第四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呈水平布置,并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板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另一端向下向外延伸;所述第三板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四板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板部的所述另一端,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
所述第一接口形成于所述第二板部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中的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中的另一个形成于所述第四板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上的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均为N+1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座体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右座体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以及所述中间座体均呈板状,并均包括平行于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以及所述第四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三板部以及所述第四板部相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座体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一对限位半槽,所述一对限位半槽的开口相背,并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应;所述左座体的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右座体的限位半槽,所述右座体的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左座体的限位半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座体、所述右座体以及所述中间座体呈板状,所述左座体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右侧配合面,所述右座体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左侧配合面,所述中间座体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右侧配合面与左侧配合面;所述右侧配合面上形成有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柱,所述左侧配合面上形成有若干定位柱和/或定位孔,所述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柱的位置分别与所述若干定位柱和/或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若干定位柱和/或定位孔分别与所述若干定位孔和/或定位柱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座体包括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远离所述右座体的一侧的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右座体相对的一侧的根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右座体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远离所述左座体的一侧的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与所述左座体相对的一侧的根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导电板的两相对侧分别卡设于两个所述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板允许通过的电流强度的范围为100-600A。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采用拼装的方式,提高了产品在长度适应方面的灵活性,且降低了制作周期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无需内置零件将座体组装,使得结构简单且容易配装,另外,导电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口与多个第二接口,以满足一对多的电气接线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导电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拼装式接线端子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图1与图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可用于实现诸如机柜等设备上的高压电气连接,其可包括绝缘底座以及安装于该绝缘底座上的导电板4。该绝缘底座用于为导电板4提供结构支撑,该导电板4用于电性连接。
绝缘底座包括并排拼接在一起的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N个中间座体3,其中,该N个中间座体3可设置于该左座体1和该右座体2之间,且该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自然数。该中间座体3优选地可为标准化的模块,以便可以通过同一模具制成,降低了制造成本。另外,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中间座体3,可以更好地拼装出不同长度(左到右的距离)的绝缘底座,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绝缘底座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锁固组件,该锁固组件可包括螺栓和螺母,其中,螺栓的螺纹端可从绝缘底座的一端依序贯通左座体1、N个中间座体3以及右座体2后与螺母锁合,经由螺母和螺栓头部的夹持,将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N个中间座体3紧密地锁固在一起。
该导电板4可包括一个第一接口41以及2N+2个第二接口42,该第一接口41与该2N+2个第二接口42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导电板4上,以实现一对多的电气接线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电板可为整体式表面镀镍的铜板,具有较大允许通过的电流强度,具体地,它允许通过的电流强度的范围可为100-600A。
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例中,该N可为3,对应地,第二接口42的数量为8个。该第一接口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电气引入接口,对应地,该2N+2个第二接口42可为电气引出接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口41可为电气引出接口,对应地,该2N+2个第二接口42可为电气引入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绝缘底座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宽度与导电板4的宽度相适配。该导电板4固定在该容置空间上。
再如图2所示,左座体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一主体部11以及第一凸缘部12,右座体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二主体部21以及第二凸缘部22;第一主体部11与第二主体部21分别与中间座体3相拼接,以形成有该绝缘底座的主体,导电板4设置于该绝缘底座主体上;第一凸缘部12与第二凸缘部22分别设置于该绝缘底座主体的左右两端,具体地,第一凸缘部12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1上远离右座体2的一侧,第二凸缘部22设置于第二主体部21远离左座体1的一侧,以包裹导电板4的一对侧边,用于保护导电板4。
结合图1与图3所示,可将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每个中间座体3的两端面分别视为左端面与右端面,可以理解地,一个中间座体3的左端面与左座体1的右端面相连,或与相邻的中间座体3的右端面相连;一个中间座体3的右端面与右座体2的左端面相连,或与相邻的中间座体3的左端面相连。
可以理解地,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中间座体3呈板状,且垂直于厚度方向上分别设置于左侧配合面与右侧配合面,可在左侧配合面与右侧配合面上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功能相配合的部件,以将各座体左右并排地配装在一起。此外,会在下文对该部件的构造与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左座体1与中间座体3的右端面设置有多个定位孔A;如图4所示,右座体2与中间座体3的左端面设置有多个定位柱B;定位孔A与相邻的定位柱B相配合,用于为各部件的连接提供精确定位。具体地,一个中间座体3的定位柱B与左座体1的定位孔A相配合,或与相邻中间座体3的定位孔A相配合;一个中间座体3的定位孔A与右座体2的定位柱B相配合,或与相邻中间座体3的定位柱B相配合。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3与图4所示,该拼装式接线端子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五个防护块5,五个防护块5可分别设置于左座体1的右端面、右座体2的左端面以及左座体1与右座体2之间;防护块5的右端面设置有导向孔C,防护块5的左端面设置有导向柱D,导向孔C与相邻的导向柱D相配合,以并排连接该多个防护块5,用于进一步地保证拼装为整体后的平直度与结构可靠性。具体地,一个防护块5的导向孔C与相邻防护块5的导向柱D相配合。一些实施例中,分别设置于左座体1的右端面与右座体2的左端面的防护块5,可分别与左座体1和右座体2一体成型,以增加美观性。
此外,如图3与图4所示,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中间座体3还分别设置有贯通左右端面的固定孔E,以配合锁固组件将各座体锁合于一体;具体地,螺栓的螺纹段可从绝缘底座的一端依序贯通左座体1、N个中间座体3以及右座体2的固定孔E后与螺母锁合,经由螺母和螺栓头部的夹持,将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N个中间座体3紧密地锁固在一起。此外,左座体1与右座体2分别和螺栓头部与螺母的相抵面可设置有与其形状与尺寸相配合的凹槽,以更好地固定螺栓与螺母。
如图5所示,导电板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一板部4a、第二板部4b、第三板部4c以及第四板部4d。第一板部4a呈水平布置,并包括第一端以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板部4b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板部4a的第一端,另一端向下向外延伸;第三板部4c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板部4a第二端,另一端向下延伸;第四板部4d的一端连接于第三板部4c的另一端,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可以理解地,导电板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有前后相对的两端,设有第二板部4b的前端朝向机柜的外部,且向下、向外倾斜,用于在线束插接在该前端时,可与机柜保持更多的距离;设有第一板部4a、第三板部4c以及第四板部4d的后端朝向机柜的内部,呈台阶状,用于在多个线束插接在该后端时,避免相互干扰。
可以理解地,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中间座体3拼装成的绝缘底座,其前端与后端也分别设置有与导电板4相配合的倾斜结构与台阶结构,用于将导电板4与该绝缘底座紧密地贴合。具体地,左座体1的第一主体部11、右座体2的第二主体部21以及中间座体3呈板状,并包括平行于座体的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分别与第一板部4a、第二板部4b、第三板部4c以及第四板部4d相贴合。
如图5与图6所示,导电板4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有第一接口41以及八个第二接口42,用于为导线提供接线口。第一接口41与第二接口42电性连接;第一接口41设置于第二板部4b上;四个第二接口42设置于第一板部4a上,四个第二接口42设置于第四板部4d上。
第一接口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螺丝(未图示)、第一插孔411以及第一螺母412。第一插孔411贯通形成于第二板部4b上;第一螺母412与第一插孔411共轴地设置,且第一螺母412可与导电板4的板部一体成型;螺丝穿设于第一插孔411并与第一螺母412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母412主体呈圆柱状,结合图3与图4所示,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中间座体3的前端分别设有避空槽F,多个避空槽F形成有一个槽段,以容置第一螺母412。
第二接口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螺丝(未图示)、第二插孔421以及第二螺母422。四个第二插孔421贯通形成于第一板部4a上,四个第二插孔421贯通形成于第四板部4d上;第二螺母422与第二插孔421共轴地设置,且第二螺母422可与导电板4的板部一体成型,也可组合成型;螺丝穿设于第二插孔421并与第二螺母422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母422主体呈方柱状,结合图3与图4所示,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中间座体3的后端分别设有限位半槽G,具体地,左座体1的第一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一个开口朝向右座体2的限位半槽G,右座体2的第一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一个开口朝向左座体1的限位半槽G,中间座体3的第一表面和第四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限位半槽G,且该一对限位半槽G开口相背;在座体进行拼接时,相邻座体上的开口相对的两个限位半槽G可结合成一个限位槽,一个第二螺母422设置于一个限位槽内;且第二螺母44的形状与尺寸与该限位槽相适配,以固定第二螺母422。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半槽G的底部还设置有凹槽,以容置螺丝穿设第二螺母422时突出的螺丝尾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导电板4设有一个第一接口41与八个第二接口42,当第一接口41为电气引出接口、第二接口42为电气引进接口时,可实现线路八进一出的导通功能;另外。当第一接口41为电气引进接口、第二接口42为电气引出接口时,可实现线路一进八出的导通功能。
如图3与图4所示,第一凸缘部12与右座体2相对的一侧的根部形成有开槽H,且第二凸缘部22与左座体1相对的一侧的根部形成有卡槽H,导电板4的一对侧边卡设于该两个卡槽H内,以进一步固定导电板4。
如图2所示,该拼装式接线端子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罩6,防护罩6包括转轴61,结合图3与图4所示,左座体1与右座体2分别设置有轴孔J,转轴61穿设于一对轴孔J中,且可绕其轴线转动。防护罩6设置于座体的前端,可盖合在第一接口41上,在工作状态时,导线通过设置于防护罩6底部的开口连接于第一接口41,以防止异物通过第一接口41掉落在导电板4上,以避免发生短路的风险。此外,防护块5可遮盖导电板4裸露在机柜外的部分,以进一步地将导电板4与外界环境相隔离。
如图3与图4所示,左座体1的左端面与右座体2的右端面分别设置有安装边K,且安装边K的布置方向与座体的拼接方向相垂直,安装边K上设有螺孔,该螺孔用于将该拼装式接线端子安装在机柜上。
图7与图8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可包括左座体1、右座体2、两个中间座体3、导电板4、四个防护块5以及防护罩6,其中导电板4包括一个第一接口41以及六个第二接口42,且设置于第一板部4a与第四板部4d的第二接口42数量分别为三个。
图9与图10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可包括左座体1、右座体2、一个中间座体3、导电板4、三个防护块5以及防护罩6,其中导电板4包括一个第一接口41以及四个第二接口42,且设置于第一板部4a与第四板部4d的第二接口42数量分别为两个。
图11与图1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可包括左座体1、右座体2、导电板4、两个防护块5以及防护罩6,其中导电板4包括一个第一接口41以及两个第二接口42,且设置于第一板部4a与第四板部4d的第二接口42数量分别为一个。
可以理解地,各部件的数量有对应的关系,即中间座体3为N个,防护块5为N+2个,第一接口41与第二接口42的数量对应关系为1:(2N+2),设置于第一板部4a与第四板部4d的第二接口42数量分别为N+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自然数。
其中,中间座体3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图示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数量的中间座体3,以及适当规格的导电板4与防护罩6,只需保证各座体拼装成的绝缘底座的宽度与防护罩6的宽度相适配,该绝缘底座的容置空间的宽度与导电板4的宽度相适配,以固定防护罩6与导电板4,满足实际的接线需求即可。
另外,防护块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地,多个防护块5可为一体成型,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适合宽度的一体成型的防护块5,以固定座体。
再者,第一接口41与第二接口42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对应关系,其布局也不局限于图示的分布位置,只要能够满足实际的接线需求即可。
可以理解地,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底座,包括并排拼接在一起的左座体(1)、右座体(2)以及N个中间座体(3),其中,所述N个中间座体(3)设置于所述左座体(1)与所述右座体(2)之间,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自然数;以及
导电板(4),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上,并包括第一接口(4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接口(42),所述第一接口(41)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42)间隔地布置于所述导电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42)的数量为2N+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41)包括贯通形成于所述导电板(4)上的第一插孔(411)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孔(411)对应设置的第一螺母(412);和/或所述第二接口(42)包括贯通形成于所述导电板(4)上的第二插孔(421)以及与所述第二插孔(421)对应设置的第二螺母(4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4)包括第一板部(4a)、第二板部(4b)、第三板部(4c)以及第四板部(4d);所述第一板部(4a)呈水平布置,并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板部(4b)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另一端向下向外延伸;所述第三板部(4c)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四板部(4d)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板部的所述另一端,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
所述第一接口(41)形成于所述第二板部(4b)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42)中的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一板部(4a)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口(42)中的另一个形成于所述第四板部(4d)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4a)与所述第四板部(4d)上的所述第二接口(42)的数量均为N+1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体(1)包括第一主体部(11),所述右座体(2)包括第二主体部(21),所述第一主体部(11)、所述第二主体部(21)以及所述中间座体(3)均呈板状,并均包括平行于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以及所述第四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4a)、所述第二板部(4b)、所述第三板部(4c)以及所述第四板部(4d)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座体(3)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一对限位半槽(G),所述一对限位半槽(G)的开口相背,并与所述第二接口(42)相对应;所述左座体(1)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1)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右座体(2)的限位半槽(G),所述右座体(2)的所述第二主体部(21)的第一表面和/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左座体(1)的限位半槽(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体(1)、所述右座体(2)以及所述中间座体(3)呈板状,所述左座体(1)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右侧配合面,所述右座体(2)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左侧配合面,所述中间座体(3)包括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右侧配合面与左侧配合面;
所述右侧配合面上形成有若干定位孔(A)和/或定位柱(B),所述左侧配合面上形成有若干定位柱(B)和/或定位孔(A),所述若干定位孔(A)和/或定位柱(B)的位置分别与所述若干定位柱(B)和/或定位孔(A)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若干定位柱(B)和/或定位孔(A)分别与所述若干定位孔(A)和/或定位柱(B)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体(1)包括第一主体部(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上远离所述右座体(2)的一侧的第一凸缘部(12),所述第一凸缘部(12)与所述右座体(2)相对的一侧的根部形成有卡槽(H);所述右座体(2)包括第二主体部(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1)远离所述左座体(1)的一侧的第二凸缘部(22),所述第二凸缘部(22)与所述左座体(1)相对的一侧的根部形成有卡槽(H);
所述导电板(4)的两相对侧分别卡设于两个所述卡槽(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4)允许通过的电流强度的范围为100-600A。
CN202320823079.2U 2023-04-13 2023-04-13 拼装式接线端子 Active CN220138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3079.2U CN220138740U (zh) 2023-04-13 2023-04-13 拼装式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3079.2U CN220138740U (zh) 2023-04-13 2023-04-13 拼装式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8740U true CN220138740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3079.2U Active CN220138740U (zh) 2023-04-13 2023-04-13 拼装式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8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3724B2 (en) Bulkhead interface and cable connector
US7674136B2 (en) Modular jack connector system
US4749357A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bus and system
US5383799A (en) Multi-purpose plug-in electrical outlet adaptor
CN112042284B (zh) 具有内部母排的配电单元
EP3379656B1 (en) Three-dimensional converter
US7510408B2 (en) Earthing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US6361897B1 (en) Dual terminal battery for modular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upply
US9788450B2 (en) Component assembly system
EP3249675A2 (en) Modular fuse holder and arrangement and connection thereof
RU2602074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
JPH07201400A (ja)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用のコネクタ
CN107112725B (zh) 用于信息及通信技术的过压保护装置
EP103208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JP4868928B2 (ja) ジャンクションブロック
CN108288569B (zh) 一种断路器转接器
CN220138740U (zh) 拼装式接线端子
CN112292787A (zh) 高密度连接器
EP1000446B1 (en) Coaxial connector
US1150244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or and a corresponding connector assembly, electric cable and use thereof
EP1258056B1 (en) Panel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jacks
GB1584638A (en) Multiway connector and screening partition
CN216903385U (zh) 一种电源分配单元
CN218498506U (zh) 连接器
CN219843432U (zh) 高爬电的电涌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