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5462U -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5462U
CN216205462U CN202122639329.0U CN202122639329U CN216205462U CN 216205462 U CN216205462 U CN 216205462U CN 202122639329 U CN202122639329 U CN 202122639329U CN 216205462 U CN216205462 U CN 216205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ipe
hot water
outer shell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93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振国
陈立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g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g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g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g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93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5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5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5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涉及工业热水加热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空腔;外壳体上设置有回收管,回收管与空腔相连通;外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与空腔相连通;外壳体位于空腔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进料端、加热端以及出料端,加热端位于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且相互连通,进料端与出料管相连通,出料管穿设在外壳体上;进料端与出料管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换热器用热水热量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热水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换热器用热流体大部分为热水,在实际生产中,先使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等方式,将工业软水加热成高温热水,加热完成后输送至换热器内,将热量传递至冷流体,然后从换热器内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为提高换热效率,多数换热器采用的是流动热交换的方式,故高温热水在换热器内停留的时间较短,排出换热器时,换热水仍具有一定的温度,而具有一定温度的换热水直接排出就存在有热量利用不充分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换热器用热水热量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外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进料端、加热端以及出料端,所述加热端位于所述进料端与所述出料端之间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料端与所述出料管相连通,所述出料管穿设在所述外壳体上;所述进料端与所述出料管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换热器进行提供换热热水时,将加热机构的出料端与换热器换热介质入口端相连,回收管与换热器换热介质出口端相连,从加热机构的进料端输入换热水,换热水在经过加热端加热成高温热水后,从出料端流至换热器中。换热完成后的高温热水变为低温热水,低温热水从回收管处流入空腔内,在空腔底部的出料管流出,并经驱动机构驱动流至进料端继续加热。换热完成后的低温热水经回收管、空腔、出料管后回流至加热机构内重新加热使用,从而提高了热水热量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加热端包括加热管以及用于通入高温蒸汽的进气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进料管、出料管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穿设在所述外壳体上并与所述加热管相连通;所述外壳体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输送至加热管中,在加热管中与换热水混合,达到加热换热水的目的。因高温蒸汽的输入,蒸汽在混合液化之后水的流量会随之增大,空腔内会逐渐出现低温热水的聚积,溢流管有利于聚积水的排出。
可选的,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内管和加热外壳,所述加热内管穿设在所述加热外壳内且与所述进料端、出料端相互连通,所述加热内管与所述加热外壳之间形成有蒸汽腔;所述进气管穿设在所述加热外壳上并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加热内管周侧壁设置有多个喷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通入蒸汽腔内,再蒸汽腔内经加热内管上的喷孔与换热水混合,蒸汽腔内的高温蒸汽同时也会将热量通过加热内管传递至换热水,从而有利于提高加热热水时的加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加热内管设置有拉瓦尔喷管,所述喷孔位于所述拉瓦尔喷管细管径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瓦尔喷管是一种中间细两边粗的管结构,液体在流经细管径位置处时,根据伯努利原理,液体的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在细管径位置处的喷管靠换热水处的压强小于靠蒸汽腔处的压强,从而高温蒸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吸入加热内管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喷孔沿所述加热内管中介质流动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喷孔使得高温蒸汽的进入方向与换热水流动方向相同,从而有利于于换热水的循环速率和换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外壳体顶部位置处上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溢流管内流出的低温热水进行二次利用时,可通过补水管预先将空腔内注满工业软水,使得在机构再运行时就会有溢流的低温热水流出,从而减少了二次利用溢流低温热水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测量管内介质温度的测温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温件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判断流入换热器内热水的温度,从而有利于保证换热操作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热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水泵适用于高温热水增压驱动操作,有利于提高加热机构的使用稳定性与循环速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需要对换热器进行提供换热热水时,将加热机构的出料端与换热器换热介质入口端相连,回收管与换热器换热介质出口端相连,从加热机构的进料端输入换热水,换热水在经过加热端加热成高温热水后,从出料端流至换热器中。换热完成后的高温热水变为低温热水,低温热水从回收管处流入空腔内,在空腔底部的出料管流出,并经驱动机构驱动流至进料端继续加热。换热完成后的低温热水经回收管、空腔、出料管后回流至加热机构内重新加热使用,从而提高了热水热量的利用率;
2.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输送至加热管中,在加热管中与换热水混合,达到加热换热水的目的。因高温蒸汽的输入,蒸汽在混合液化之后水的流量会随之增大,空腔内会逐渐出现低温热水的聚积,溢流管有利于聚积水的排出;
3.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通入蒸汽腔内,再蒸汽腔内经加热内管上的喷孔与换热水混合,蒸汽腔内的高温蒸汽同时也会将热量通过加热内管传递至换热水,从而有利于提高加热热水时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为突显装置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2、空腔;3、回收管;4、出料管;5、加热机构;51、进料端;52、加热端;521、加热管;5211、加热内管;5212、加热外壳;522、进气管;53、出料端;6、蒸汽腔;7、驱动机构;8、溢流管;9、补料管;10、测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参照图1,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包括圆柱形外壳体1,外壳体1内同轴设置有圆柱形空腔2。外壳体1上设置有回收管3以及出料管4,回收管3位于外壳体1顶部位置处且与空腔2相连通,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回收管3通过法兰与换热器换热介质出口相连接。出料管4位于外壳体1底部位置处且同样与空腔2相连通。
外壳体1位于空腔2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加热机构5,加热机构5包括进料端51、出料端53以及加热端52,加热端52位于进料端51与出料端53之间且相互连通。进料端51密封穿设在外壳体1底部端面中心处,进料端51与出料管4相连通。出料端53密封穿设在外壳体1顶部端面中心处,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出料端53通过法兰与换热器换热介质入口相连接。
加热端52包括加热管521和进气管522,加热管521位于进料端51与出料端53之间且相互连通。进气管522密封穿设在外壳体1上且与加热管521相连通,进气管522与加热管521相垂直。
加热管521包括加热内管5211和加热外壳5212,加热内管5211设置为拉法尔喷管且与进料端51、出料端53连通设置,加热内管5211上沿管内换热水流动方向倾斜设置有多个喷孔,喷孔均匀设置在加热内管5211的周侧壁上且位于细孔径位置处。加热内管5211密封穿设在加热外壳5212中,且加热外壳5212与加热内管5211之间形成有蒸汽腔6。进气管522密封穿设在加热外壳5212上且与蒸汽腔6相连通。
出料管4与进料端51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设置为热水泵,在热水泵的作用下低温热水从出料管4内抽出,输送至进料端51内。外壳体1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溢流管8,溢流管8位于回收管3下方,在蒸汽输入加热内管5211的过程中,水量会随之增多并在内腔中聚积,在水聚积至溢流管8处时,会从溢流管8处排出。
外壳体1顶部位置处设置有补料管9,补料管9位于回收管3上方。在需要对溢流管8内的溢流热水进行二次利用时,可通过补料管9往空腔2内注满工业软水,则在加热装置启动时,变回有水从溢流管8处流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出料端53的管壁上密封穿设有测温件10,测温件10可选用为工业温度计,测温件10密封穿设在出料端53且测头与换热水相接触,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换热热水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对换热器进行提供换热热水时,将加热机构5的出料端53与换热器换热介质入口端相连,回收管3与换热器换热介质出口端相连。从加热机构5的进料端51输入换热水,换热水在经过加热内管5211时,与进气管522内的高温蒸汽混合加热成高温热水后,从出料端53流至换热器中。换热完成后的高温热水变为低温热水,低温热水从回收管3处流入空腔2内,在空腔2底部的出料管4流出,并经驱动机构7驱动流至进料端51继续加热。换热完成后的低温热水经回收管3、空腔2、出料管4后回流至加热机构5内重新加热使用,从而提高了热水热量的利用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空腔(2);所述外壳体(1)上设置有回收管(3),所述回收管(3)与所述空腔(2)相连通;所述外壳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与所述空腔(2)相连通;所述外壳体(1)位于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加热机构(5),所述加热机构(5)包括进料端(51)、加热端(52)以及出料端(53),所述加热端(52)位于所述进料端(51)与所述出料端(53)之间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料端(51)与所述出料管(4)相连通,所述出料管(4)穿设在所述外壳体(1)上;所述进料端(51)与所述出料管(4)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端(52)包括加热管(521)以及用于通入蒸汽的进气管(522),所述加热管(521)与所述进料端(51)、出料端(53)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522)穿设在所述外壳体(1)上并与所述加热管(521)相连通;所述外壳体(1)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溢流管(8),所述溢流管(8)与所述空腔(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521)包括加热内管(5211)和加热外壳(5212),所述加热内管(5211)穿设在所述加热外壳(5212)内且与所述进料端(51)、出料端(53)相互连通,所述加热内管(5211)与所述加热外壳(5212)之间形成有蒸汽腔(6);所述进气管(522)穿设在所述加热外壳(5212)上并与所述蒸汽腔(6)相连通;所述加热内管(5211)周侧壁设置有多个喷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内管(5211)设置有拉瓦尔喷管,所述喷孔位于所述拉瓦尔喷管细管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沿所述加热内管(5211)中介质流动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顶部位置处上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所述空腔(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端(53)设置有用于测量管内介质温度的测温件(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设置为热水泵。
CN202122639329.0U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Active CN216205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329.0U CN216205462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329.0U CN216205462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5462U true CN21620546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9329.0U Active CN216205462U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5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05462U (zh) 一种换热器用热水加热装置
CN216241190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利用结构
CN206668483U (zh) 一种温度差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泵组
CN109882118A (zh) 一种多热源联动油井流体降粘设备
CN206577657U (zh) 一种溶解装置
CN114646228A (zh) 一种可控温的热水供应系统
CN211586601U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多功能反应釜
CN205775240U (zh) 平幅染色机
CN209476259U (zh) 一种硅脂生产加工用反应釜保温装置
CN209371222U (zh) 一种锅炉给水的除氧系统
CN206709633U (zh) 一种陶瓷窑炉烟气余热梯级综合利用系统
CN210123252U (zh) 一种化工用高效率喷淋式换热器
CN215295384U (zh) 一种家用热泵热水器的冷水预加热补水装置
CN219990099U (zh) 一种可以快速换热的双层保温水箱
CN219171601U (zh) 一种高温模温机内置式水流冷却器
CN110411233A (zh) 一种利用蒸养废汽多级汽水分离加热废浆的方法及系统
CN204959301U (zh) 节能型高温高压染色机
CN210764356U (zh) 一种湿法水玻璃生产的热量回收装置
CN219474382U (zh) 一种锦纶6切片生产工艺中的热能循环系统
CN2771253Y (zh) 节能型染色机
CN210729509U (zh) 一种反应釜冷却系统
CN210215861U (zh) 一种节能型无缝内衣染色机
CN113819037B (zh) 一种混合压缩腔、可控温的气体增压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5308314U (zh) 一种水热解反应器
CN218410816U (zh) 双管式无串管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