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3699U -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3699U
CN216203699U CN202122684941.XU CN202122684941U CN216203699U CN 216203699 U CN216203699 U CN 216203699U CN 202122684941 U CN202122684941 U CN 202122684941U CN 216203699 U CN216203699 U CN 216203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nel
air inlet
air out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49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尧弟
杨继伟
易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49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3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3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3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包括:用于供室内空气进入加热器的进风口;用于将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内的出风口;设于所述进风口内的进风摆叶;设于所述出风口内的出风摆叶;所述进风摆叶与所述出风摆叶同轴设置,且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所述进风摆叶或所述出风摆叶与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加热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集成在同一块加热器面板上,安装时无需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装配方便,降低了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风机构转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能耗。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对摆叶的摆动角度进行限位,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为长条状,尤其适配安装区域为长条状的大尺寸吊顶板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多功能室内加热器面板。
背景技术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通常安装于室内吊顶板上,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室内升温。
结合图1~图2,现有的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家用或类似用途的室内加热器主要由主机1、可伸缩的风管2、回风口3、出风口4、回风面板5、出风面板6等部件组成。在安装时,主机1通常安装于顶墙7上,主机1通过可伸缩的风管2连接回风口3、出风口4和室外换气口。
风口的安装方式如下:在大尺寸吊顶板8上按要求的尺寸加工出预留孔,分别用作回风口3和出风口4,回风面板5和出风面板6在相应的位置遮盖住回风口3和出风口4。
回风面板5和出风面板6内分别设有一摆叶,两摆叶各与一电机连接,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功能。
上述现有的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室内加热器的面板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安装时,需要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工作量大。另外,大尺寸吊顶板(以铝蜂窝大板为例)每平方米的市场价格在200元~500元之间,加工预留孔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较高,加工出错成本高。
2、回风面板和出风面板是两块独立的面板,回风面板和出风面板内分别设有一电机,用于驱动回风摆叶和出风摆叶转动,系统成本高,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室内加热器面板安装时需要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操作工作量大、系统成本高,能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所述室内加热器面板包括:
用于供室内空气进入加热器的进风口;
用于将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内的出风口;
设于所述进风口内的进风摆叶;
设于所述出风口内的出风摆叶;
所述进风摆叶与所述出风摆叶同轴设置,且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所述进风摆叶或所述出风摆叶与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为两个独立的腔室,且二者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为一个整体腔室,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整体腔室的两半部。
优选地,所述转轴连接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上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挡板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所述室内加热器面板主体上与所述挡板位置对应处设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延伸至所述挡板处,使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时,所述挡板主体部分能够自由转动,但所述凸起被所述止转结构挡住。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主体为圆形板,所述圆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圆形板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室内加热器面板还包括:
条扣面板底板,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设有安装孔;
导风口,设于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的安装孔的背部;所述导风口上设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
面板本体,固定于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的安装孔的面部,所述面板本体上对应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处开孔。
优选地,所述室内加热器面板还包括:
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对应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处开孔。
导风口,设于所述面板主体的背部;所述导风口上设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摆叶和所述出风摆叶两侧均设有轴套,所述转轴连接件两端分别插入所述进风摆叶和所述出风摆叶一侧的轴套内,所述进风摆叶另一侧的轴套设于进风口侧面上的通孔内,所述出风摆叶另一侧的轴套设于出风口侧面上的通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进风摆叶另一侧的轴套或所述出风摆叶另一侧的轴套。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口上还设有转轴固定件,所述转轴连接件通过所述转轴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导风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口上还设有用于显示设定的出风温度和/或当前室内的实际温度的温度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导风口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的方式定位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面板为宽度小于300mm、长度大于600mm的长条状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将加热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集成在同一块加热器面板上,安装时无需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装配方便,降低了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
2、使加热器面板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同轴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内的摆风机构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风机构转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能耗。
3、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对摆叶的摆动角度进行限位,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4、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集成在同一块加热器面板上,因此可以适配直进风、直送风的系统,即装配时,加热器面板可直接安装于加热器主机下方,无需借助其它风道,可以避免风速损耗。
5、将面板主体与导风口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的方式定位连接,加强了零部件之间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加热器面板可以设计为长条状,宽度方向可以小于300mm,长度方向可以大于600mm,尤其适配安装区域为长条状的大尺寸吊顶板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室内加热器的主机部分安装立面图;
图2为现有的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室内加热器的出风面板和回风面板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室内加热器面板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室内加热器面板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加热器面板上两个摆叶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摆叶闭合时止转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摆叶打开至最大角度时止转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吊装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室内加热器面板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室内加热器面板安装时需要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操作工作量大、系统成本高,能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将加热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集成在同一块加热器面板上,安装时无需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装配方便,降低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
使加热器面板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同轴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内的摆风机构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风机构转动,以节约成本和能耗。
加热器面板可以设计为长条状,宽度方向可以小于300mm,长度方向可以大于600mm,适配安装区域为长条状的大尺寸吊顶板系统。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3和图4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室内加热器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加热器面板200由面板本体201、条扣面板底板202、摆叶203、转轴连接件204、导风口205、电机206、转轴固定件207等部件组成。
条扣面板底板202上设有安装孔2021,面板本体201固定于条扣面板底板202上的安装孔2021的面部,导风口205设于条扣面板底板202上的安装孔2021的背部。
导风口205上设有出风口腔室2051和进风口腔室2052。面板本体201上对应所述出风口腔室2051和进风口腔室2052处均开孔。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口腔室2051和进风口腔室2052为两个独立的腔室,且二者同轴设置,中心对称。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口腔室2051和进风口腔室2052为一个整体腔室,出风口腔室2051和进风口腔室2052分别位于腔室的两侧。
出风口腔室2051和进风口腔室2052内分别设有一摆叶203,两个摆叶203同轴设置,且两个摆叶203通过转轴连接件204连接,其中一个摆叶203连接电机206。电机206转动,带动其中一个摆叶203转动,由于两个摆叶203通过转轴连接件204连接,因此另一个摆叶203也随之转动,由此实现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叶转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能耗。摆叶转动,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功能。
结合图5,具体地,摆叶203两侧设有轴套2031,导风口205上的出风口腔室2051与进风口腔室2052之间设有转轴支撑架2053,转轴连接件204两端端部的插头穿过转轴支撑架2053并插入两个摆叶203一侧的轴套2031内,其中一个摆叶203另一侧的轴套2031设于风口205一侧面上的通孔内,另一个摆叶203另一侧的轴套2031穿过风口205另一侧面上的通孔并与电机206的输出轴连接。
转轴固定件207上设有与转轴连接件204、转轴支撑架2053结构相匹配的腔室,转轴固定件207扣在转轴连接件204上,并与转轴支撑架2053固定装配。通过转轴固定件207压住转轴连接件204及与转轴连接件204连接的摆叶203的轴套2031,实现转轴连接件204及摆叶203的固定。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轴连接件204包括轴体2041,轴体2041上两端均设有挡板2042,轴体2041两端端部的插头穿过挡板2042并延伸。具体地,挡板2042主体为圆形板,圆形板上设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分别沿圆形板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导风口205上与转轴连接件204上的挡板2042位置对应处还设有止转结构2054。止转结构2054延伸至挡板2042的圆形板的外周,使转轴连接件204转动时,挡板2042的圆形板可以自由转动,但圆形板上径向向外延伸的两个凸起被止转结构2054挡住。如此,摆叶203只能在圆形板上两个凸起之间的圆周角范围内转动。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叶闭合时止转结构的剖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叶打开至最大角度时止转结构的剖视图,可以通过设置挡板2042的圆形板上两个凸起之间的夹角,来控制摆叶203的摆动角度范围。
在某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206为步进电机。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口205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屏2055,用于显示设定的出风温度和/或当前室内的实际温度。温度显示屏位于导风口205中部,设于出风口腔室2051和进风口腔室2052之间。面板本体201上对应所述温度显示屏处开孔。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温度显示屏位于导风口205的端部。
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集成在同一块加热器面板上,本申请加热器还可以适配直进风、直送风的系统。即装配时,加热器面板200通过覆面龙骨安装于加热器主机下方,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和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位置相对应。加热器面板与主机之间不设置其它风道,实现直进风、直送风的系统结构。
经现有产品试验验证,接直径100毫米、1.5米长的铝箔伸缩风管,模拟实际安装状态,风管自然弯1个90°弯角后,出风口平均风速下降20%~25%。本申请加热器面板的设计可以避免风速损耗,降低系统的能耗。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热器面板设计为长条状,宽度方向小于300mm,长度方向大于600mm,如此可以适配安装区域为长条状的大尺寸吊顶板系统。安装区域其它位置填充长条扣板9,实现加热器面板200与大尺寸吊顶板8的密拼,如图8所示。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将加热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集成在同一块加热器面板上,安装时无需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装配方便,降低了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
2、使加热器面板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同轴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内的摆风机构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风机构转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能耗。
3、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对摆叶的摆动角度进行限位,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4、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集成在同一块加热器面板上,因此可以适配直进风、直送风的系统,即装配时,加热器面板可直接安装于加热器主机下方,无需借助其它风道,可以避免风速损耗。
5、加热器面板可以设计为长条状,宽度方向可以小于300mm,长度方向可以大于600mm,尤其适配安装区域为长条状的大尺寸吊顶板系统。
实施例二
图9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室内加热器面板的结构爆炸图,所述的加热器面板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
将实施例一中的面板本体201和条扣面板底板202集成为一体,形成图9所示的一体成型的面板主体208,如此,可以简化加热器面板的结构,装配更方便。
面板主体208上对应导风口205上的出风口腔室2051、进风口腔室2052及温度显示屏2055处均开孔。
导风口205的外周均匀设置若干中空的定位槽2056,面板主体208上对应所述定位槽2056的位置设有定位柱2081,导风口205和面板主体208装配时,所述定位柱2081插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定位槽2056内,如此加强了导风口205和面板主体208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口205的外周均匀设置若干定位柱,面板主体208上对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设有中空的定位槽,导风口205和面板主体208装配时,所述定位柱插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定位槽内,实现准确、稳定的连接。
同时,转轴固定件207上也设置中空槽2071,导风口205上的对应位置设置定位柱,转轴固定件207和导风口205连接时,导风口205上的定位柱插于转轴固定件207上的中空槽2071内,如此可以加强导风口205和转轴固定件207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轴固定件207上设置定位柱,导风口205上的对应位置设置中空槽,转轴固定件207和导风口205连接时,转轴固定件207上的定位柱插于导风口205上的中空槽2071内,实现准确、稳定的连接。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除了具有实施例一所述的有益效果外,至少还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采用一体成型的面板主体,加热器面板结构简单,装配更方便。
2、将面板主体与导风口通过定位槽和定位柱的方式定位连接,加强了导风口和面板主体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将转轴固定件与导风口通过定位槽和定位柱的方式定位连接,加强了导风口和转轴固定件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申请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申请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加热器面板包括:
用于供室内空气进入加热器的进风口;
用于将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内的出风口;
设于所述进风口内的进风摆叶;
设于所述出风口内的出风摆叶;
所述进风摆叶与所述出风摆叶同轴设置,且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所述进风摆叶或所述出风摆叶与电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为两个独立的腔室,且二者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上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挡板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所述室内加热器面板主体上与所述挡板位置对应处设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延伸至所述挡板处,使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时,所述挡板主体部分能够自由转动,但所述凸起被所述止转结构挡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主体为圆形板,所述圆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圆形板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加热器面板还包括:
条扣面板底板,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设有安装孔;
导风口,设于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的安装孔的背部;所述导风口上设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
面板本体,固定于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的安装孔的面部,所述面板本体上对应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处开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加热器面板还包括:
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对应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处开孔;
导风口,设于所述面板主体的背部;所述导风口上设有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摆叶和所述出风摆叶两侧均设有轴套,所述转轴连接件两端分别插入所述进风摆叶和所述出风摆叶一侧的轴套内,所述进风摆叶另一侧的轴套设于进风口侧面上的通孔内,所述出风摆叶另一侧的轴套设于出风口侧面上的通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进风摆叶另一侧的轴套或所述出风摆叶另一侧的轴套。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上还设有用于显示设定的出风温度和/或当前室内的实际温度的温度显示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导风口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的方式定位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热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面板为宽度小于300mm、长度大于600mm的长条状结构。
CN202122684941.XU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Active CN216203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4941.XU CN216203699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4941.XU CN216203699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3699U true CN21620369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4941.XU Active CN216203699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3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95989B1 (ko) 스윙 루버를 구비한 스탠드형 에어컨
CN112204316B (zh) 顶棚埋入式空调机
CN216203699U (zh)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CN109442573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7366960B (zh) 一种具有分区送风功能的双贯流射流空调及送风方法
CN106152458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6203665U (zh)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CN113932276A (zh) 一种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KR20130022576A (ko) 양방향 팬 조립체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WO2021082322A1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017601B (zh) 风暖换气一体机
KR20030034642A (ko)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조절장치
CN208950958U (zh) 一种新型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
CN208059101U (zh) 空调器
KR200254346Y1 (ko) 회전 온풍기
CN217817369U (zh)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13931564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节能型冷凝器
CN220852520U (zh) 导风结构及风管机
CN215486750U (zh) 太阳能排风扇
CN220793254U (zh) 具有新型取暖送风和换气送风结构的浴霸装置
CN221029158U (zh) 出风装置、晾衣机及浴霸
CN220624374U (zh) 一种空调散热器
CN212511516U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外机散热装置
CN212869978U (zh) 多导风板的传动装置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