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7369U -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7369U
CN217817369U CN202221027436.6U CN202221027436U CN217817369U CN 217817369 U CN217817369 U CN 217817369U CN 202221027436 U CN202221027436 U CN 202221027436U CN 217817369 U CN217817369 U CN 217817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connecting piece
outlet fram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74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衡
张德明
郝本华
王连宝
李志远
李丕超
张晓斌
韩钟辉
侯竑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74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7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7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7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该导风结构包括:出风框,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框上;以及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导风板与出风框,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出风框,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并且可沿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移动,并且连接组件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移动到靠近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允许导风板解除与出风框之间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导风板进行拆装,避免了由于复杂工艺导致的难以拆装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电器之一。为了实现空调室内机的远距离送风功能或者改变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通常设置有导风结构。现有市场上出现的导板结构通常利用固定设置的转轴来固定导风板,在安装导风板时,主要采用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正面打螺钉,然后再安装一个橡胶垫。另一种是先手动掰弯导风板,在装上导风板后再将其顺直。
然而在现有的导风板结构中,如果采用正面打螺钉再安装一个橡胶垫的导风板安装方法,会造成成本比较高、组装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如果采用先手动掰弯导风板,在装上导风板后再将其顺直的导风板安装方法,会让导风板的直线度降低,从而导致导风板关闭后闪缝、导风板在运行过程中卡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或拆卸导风板的导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优化导风结构中的连接组件,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以实现方便快捷地安装或拆卸导风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框,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
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框上;以及
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导风板与出风框,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出风框,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并且可沿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移动,并且连接组件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移动到靠近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允许导风板解除与出风框之间的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导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出风框在邻近安装孔的一侧侧壁上与安装孔正对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第二连接件插装于通孔中,并配置成在移动到远离第一连接件的第二位置时穿过安装孔,以将导风板组装到出风框上。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并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产生形变,以利用形变产生的弹性力形成第二连接件运动的阻尼。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侧壁的远离导风板的一侧的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输出轴朝向通孔并与通孔正对设置;
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与输出轴轴孔配合设置的连接轴孔,其中连接轴孔配置成仅允许输出轴在连接轴孔内进行轴向运动;
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安装孔卡接配合设置的卡扣件,卡扣件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穿过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在设置有连接轴孔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凸环,凸环在第二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与出风框抵靠设置;
凸环的外周侧凸设有手柄,出风框上与手柄正对的位置处凹设有凹槽,以便手动拨动手柄。
进一步地,输出轴为扁轴,连接轴孔为扁形轴孔,扁形轴孔的尺寸与扁轴的尺寸相匹配,以约束输出轴相对于连接轴孔的周向运动或径向运动;并且
驱动电机配置成受控地驱动输出轴转动,以带动第二连接件转动。
进一步地,卡扣件呈扁平状,并且安装孔的轮廓与卡扣件形配,以约束卡扣件相对于安装孔的转动。
进一步地,出风框中空形成有出风风道,导风板以长度方向与出风框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布置于出风风道内;
导风板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导风板沿出风框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出风风道内,多个导风板配置成可同步地沿出风框的宽度方向来回摆动,以调节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的数量与导风板的数量相同,并且多个连接组件均设置在多个导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同一侧;
每个导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中远离连接组件的一侧上凸设有枢转轴,每个枢转轴枢接于出风框的远离安装孔的一侧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上开设有出风口;以及
前述的导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可以包括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的出风框、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框上的导风板以及用于连接导风板与出风框的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出风框,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并且可沿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移动,并且连接组件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移动到靠近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允许导风板解除与出风框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了通过改变第二连接件的位置即可以允许导风板调整与出风框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实现了方便快捷地对导风板进行拆装,从而在不弯折导风板的前提下保证了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仅通过直接在导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在出风框在邻近安装孔的一侧侧壁上与安装孔正对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在组装导风结构时,使第二连接件插装于通孔中,并配置成在移动到远离第一连接件的第二位置时穿过安装孔,以将导风板组装到出风框上,实现了只利用两个连接件即可以既保证了连接组件的可调节性,又保证了将导风板稳定地安装到出风框上,结构和工艺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的侧视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导风结构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1。该空调室内机1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 11,机壳11的前端面板上开设有出风口12以允许向室内输送换热后的气流。特别地,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12处的导风结构10。
机壳11上还开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用于将室内的环境空气引入空调室内机1内部,进行换热后自出风口12吹出。导风结构10设置在出风口12 处,以改变出风方向。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1为立式空调室内机,机壳11的前端面板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出风口12,机壳11两侧的侧面板上开设有进风口12,导风结构10以长度方向与所述出风口12正对的方式安装在出风口12处。具体地,导风结构10包括出风框、导风板和连接组件,并配置成可手动调节连接组件,以自由地调整导风板和出风框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通过在出风口12处设置具有连接组件可手动调节的导风结构10,实现了在不弯折导风板的前提下方便快捷地安装或拆卸导风板,保证了安装效率,同时提高了导风板的结构稳定性。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10的结构进行具体介绍。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室内机1的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导风结构10包括出风框100、导风板200和连接组件300。
出风框100设置于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口12处。导风板20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框100上。连接组件300用于连接导风板200与出风框100,包括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第一连接件310连接于出风框100,第二连接件 320与第一连接件310连接并且可沿导风板20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 310移动,并且连接组件300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到靠近第一连接件 310的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允许导风板200解除与出风框100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0可沿导风板20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10移动,第二连接件320的移动范围限定在靠近第一连接件310的第一位置和远离第一连接件310的第二位置之间。在安装导风结构10时,先将连接组件300安装到出风框100上,此时第二导风板200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第二位置,再安装导风结构10。在安装导风结构10时,手动移动第二连接件320,直至将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到第一位置,此时导风板200和出风框100之间不互相干涉,因此可以直接将导风板200放入出风框100内。在将导风板200放入出风框100内之后,任由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回第二位置,将导风板200与出风框100连接起来,以实现将导风板200安装到出风框100上。
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可以包括设置于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口12处的出风框10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框100上的导风板200以及用于连接导风板200 与出风框100的连接组件300。并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第一连接件310连接于出风框100,第二连接件320 与第一连接件310连接并且可沿导风板20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10 移动,并且通过将连接组件300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到靠近第一连接件310的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允许导风板200解除与出风框100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了通过改变第二连接件320的位置即可以允许导风板200调整与出风框100之间的连接关系。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可调节的连接组件300,实现了方便快捷地对导风板200进行拆装,从而在不弯折导风板200的前提下保证了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还可以包括弹性件330,弹性件33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320之间,并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产生形变,以利用形变产生的弹性力形成第二连接件 320运动的阻尼。也就是说,在弹性件33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320 具有稳定在第二位置上的运动趋势,当需要将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二位置想第一位置移动时,需要向第二连接件320施加足够克服弹性件330的弹性力的方向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设置有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出风口12,出风框100以长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的方式装配在出风口12处,导风板200也以长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的方式装配在出风框 100上,并且导风板200可以在出风框100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以调节出风方向。具体地,在组装导风结构10时,将连接组件300安装在出风框100 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侧壁上,导风板2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一侧用于连接组件300中的第二连接件320连接,并且第二连接件320可相对于出风框100 转动。导风板2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另一侧凸设有枢转轴220,从而使得导风板200可以通过将枢转轴220枢接于出风框100在长度方向上的的另一侧侧壁上,实现安装到出风框100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枢转轴220凸设在导风板200的底侧,连接组件300连接于导风板200的顶侧。在安装导风板200时,先将枢转轴220 枢接于出风框100的底壁上,再手动调节连接组件300,使得第二连接件320 位于第一位置,以允许导风板200平直地放入出风框100。当导风板200的长度方向与出风框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后,再使得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一位置移动回第二位置,以将导风板200的顶侧与出风框100的定壁连接起来。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0和第一连接件310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 330,使得第二连接件320在弹性件33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稳定在第二位置上的运动趋势。当需要将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二位置想第一位置移动时,需要向第二连接件320施加足够克服弹性件330的弹性力的向上的作用力。当然,第二连接件320还可以利用自身的重力,将自身稳定在低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上。当需要将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二位置想第一位置移动时,只需要施加较小的能够克服第二连接件320的重力的向上的作用力,即可足够提起第二连接件320,将其移动到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通过分别在导风板2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枢转轴220和可调节地连接组件300来与出风框100进行可转动地连接,实现了将导风板200稳定地安装到出风框100上,并使导风板200可以在出风框100 的宽度方向上来回摆动,实现了利用导风板200稳定地对出风方向调节,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通过设置可调节的连接组件300实现了不需要手动掰弯导风板200即可以将导风板200安装到出风框 100上,避免了导风板200直线度的降低,从而避免了导风板200关闭后闪缝、导风板200在运行过程中卡顿等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的侧视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导风结构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到图5所示,导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211,出风框100在邻近安装孔211的一侧侧壁上与安装孔211正对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21。
在该实施例中,出风框100在邻近安装孔211的一侧侧壁上与安装孔211 正对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21。在组装导风结构10时,先将第二连接件320与第一连接件310组装在一起,再将连接组件300以第二连接件320正对通孔121 的姿态,使得第二连接件320插装于通孔121中,实现将连接组件300安装到出风框100上。另外,第二连接件320配置成在导风板200以长度方向与出风框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姿态放置于出风框100内之后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穿过安装孔211,以将导风板200组装到出风框100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出风框100以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的方式安装在出风口12处,此时,导风板200也会以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的方式安装在出风框 100上,如图3到图5所示,出风框1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侧壁分别为顶壁120和底壁130。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导风板200的上端为一自导风板主体230 的内表面垂直向内凸设的直板210,安装孔211开设在直板210上。出风框100 的顶壁120上与安装孔211正对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21。在组装导风结构10 时,先将第二连接件320与第一连接件310组装在一起,再将连接组件300以第二连接件320正对通孔121的姿态自上向下将第二连接件320插入通孔121 中,实现将连接组件300安装到出风框100上。然后将导风板200下端的枢转轴220枢接于出风框100的底壁130上,再手动将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到第一位置,以避免在导风板200放平的过程中其上端和连接组件300发生碰撞。当导风板200的长度方向与出风框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后,安装孔211与通孔121 正对,此时将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一位置移动回第二位置,刚好可以穿过安装孔211,以将导风板200组装到出风框100上。
另外,先将在导风结构10组装好之后,手动将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可以再次解除与出风框100之间的连接关系,以便对导风结构10进行拆卸。
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仅通过直接在导风板2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211,在出风框100在邻近安装孔211的一侧侧壁上与安装孔211正对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21,在组装导风结构10时,使第二连接件320 插装于通孔121中,并配置成在移动到远离第一连接件310的第二位置时穿过安装孔211,以将导风板200组装到出风框100上,实现了只利用两个连接件即可以既保证了连接组件300的可调节性,又保证了将导风板200稳定地安装到出风框100上,结构和工艺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出风框100中空形成有出风风道110,出风风道110前后贯穿出风框100设置。导风板200以长度方向与出风框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布置于出风风道110内。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风板200 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导风板200沿出风框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出风风道110内,多个导风板200配置成可同步地沿出风框100的宽度方向来回摆动,以调节出风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的数量与导风板200的数量相同,每个导风板200与一个连接组件300连接,并且多个连接组件300均设置在多个导风板 2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同一侧。例如,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包括两个导风板200和两个连接组件300,两个连接组件300分别设置在两个导风板200的上侧,并且两个导风板200的下侧均设置有枢转轴220。
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10通过设置多个导风板200,实现了更均匀地出风。另外,将多个连接组件300设置在多个导风板2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同一侧,保证了在安装导风板200时安装手法的统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10包括固定安装在出风框100的远离导风板200的一侧侧壁上的驱动电机311和驱动电机311的输出轴312。具体地,驱动电机311可以为步进电机。如图4所示,输出轴312朝向通孔121并与通孔121正对设置。并且第二连接件320的一端设置有与输出轴312轴孔配合设置的连接轴孔321,其中连接轴孔321配置成仅允许输出轴312在连接轴孔321 内进行轴向运动。并且驱动电机311配置成受控地驱动输出轴312转动,以带动第二连接件320转动。具体地,所述连接轴孔321配置成仅允许所述输出轴 312在所述连接轴孔321内进行轴向运动,并且连接轴孔321的深度配置成在将连接组件300安装到出风框100上之后当第二连接件3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时,保证输出轴312始终不从连接轴孔321内脱出。另外,输出轴312为扁轴,连接轴孔321为扁形轴孔,扁形轴孔的尺寸与扁轴的尺寸相匹配,以约束输出轴312相对于连接轴孔321的周向运动或径向运动,以在驱动电机311工作时,保证第二连接件320与输出轴312同步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安装孔211卡接配合设置的卡扣件322。如图4所示,卡扣件322配置成在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穿过安装孔211。卡扣件322的末端呈中空的卡钩状,以允许在插入安装孔211发生形变以顺利穿过安装孔211,并钩在安装孔211的外周,以建立第二连接件320和导风板200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进间接建立起导风板200 和出风框100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卡扣件322呈扁平状,并且安装孔211 的轮廓与卡扣件322形配,以约束卡扣件322相对于安装孔211的转动,从而实现了保证导风板200与第二连接件320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10通过对连接组件300进行进一步地结构设计,工艺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实现了令导风板200可受控地在出风框100内来回摆动,保证了导风结构10工作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10中的导风板200可以只通过一个第二连接件320就可以间接与驱动电机311连接,缩短了传动路径,保证了导风板200转动的准确性,也减小了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件320在设置有连接轴孔321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凸环323,凸环323在第二连接件320处于第二位置时与出风框100抵靠设置,以便将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有效地将其限位在第二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0和第一连接件310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 330,使得第二连接件320在弹性件33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使得凸环323可以稳定地抵靠在出风框100上。当然,第二连接件320还可以利用自身的重力,将凸环323可以稳定地抵靠在出风框100上,以将自身稳定在低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上。
另外,凸环323的外周侧凸设有手柄324,并且出风框100上与手柄324 正对的位置处凹设有凹槽122,以便手动拨动手柄324。
在组装导风结构10时,在将导风板200下端的枢转轴220枢接于出风框 100的底壁130上之后,手动拨动手柄324,将第二连接件320移动到第一位置,将导风板200放平,直至导风板200的长度方向与出风框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后,松开手柄324,以将第二连接件320从第一位置自动落回第二位置,以完成导风结构10的组装。
另外,先将在导风结构10组装好之后,手动拨动手柄324,将第二连接件 320移动到第一位置,可以再次解除与出风框100之间的连接关系,以便对导风结构10进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10还可以包括多个摆叶400。多个摆叶400沿出风框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于出风风道110内,并配置成可同步地沿出风框100的长度方向在出风风道110内来回摆动,以辅助调节换热气流的方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也可以为立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口12的长度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也可以为水平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结构10可以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也可以用于立式空调室内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顶”、“底”、“长度”、“宽度”、“前”、“后”、“左”、“右”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导风结构10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框,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
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框上;以及
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出风框,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出风框,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并且可沿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并且所述连接组件配置成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移动到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允许所述导风板解除与所述出风框之间的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出风框在邻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侧壁上与所述安装孔正对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所述第二连接件插装于所述通孔中,并配置成在移动到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位置时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导风板组装到所述出风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并配置成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产生形变,以利用形变产生的弹性力形成所述第二连接件运动的阻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出风框的远离所述导风板的一侧侧壁上的驱动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朝向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正对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输出轴轴孔配合设置的连接轴孔,其中所述连接轴孔配置成仅允许所述输出轴在所述连接轴孔内进行轴向运动;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卡接配合设置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配置成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穿过所述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设置有连接轴孔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在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出风框抵靠设置;
所述凸环的外周侧凸设有手柄,所述出风框上与所述手柄正对的位置处凹设有凹槽,以便手动拨动所述手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为扁轴,所述连接轴孔为扁形轴孔,所述扁形轴孔的尺寸与所述扁轴的尺寸相匹配,以约束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连接轴孔的周向运动或径向运动;并且
所述驱动电机配置成受控地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件呈扁平状,并且所述安装孔的轮廓与所述卡扣件形配,以约束所述卡扣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框中空形成有出风风道,所述导风板以长度方向与所述出风框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
所述导风板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出风风道内,多个所述导风板配置成可同步地沿所述出风框的宽度方向来回摆动,以调节出风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与所述导风板的数量相同,并且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均设置在多个所述导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同一侧;
每个所述导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上凸设有枢转轴,每个所述枢转轴枢接于所述出风框的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侧侧壁。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上开设有出风口;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导风结构。
CN202221027436.6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817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7436.6U CN21781736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7436.6U CN21781736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7369U true CN217817369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7436.6U Active CN21781736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7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29846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6196286B (zh) 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CN106123275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817369U (zh) 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0981968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006828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7606698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17706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345513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风道组件
CN21083226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514356U (zh) 一种中央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10532539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08704132U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KR102457780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525422B1 (ko) 환기 일체형 공조 시스템
CN21928347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出风口栅格
CN219589146U (zh) 一种管道空调出风口扩散装置
CN216481413U (zh) 一种通风装置及取暖器
CN219160588U (zh) 一种暖通空调节能自控装置
CN220287703U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导风装置
CN22056736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880014A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6114332U (zh) 一种新风空调
CN205505339U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665U (zh)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