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3665U -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3665U
CN216203665U CN202122685026.2U CN202122685026U CN216203665U CN 216203665 U CN216203665 U CN 216203665U CN 202122685026 U CN202122685026 U CN 202122685026U CN 216203665 U CN216203665 U CN 216203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air
panel
air outle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50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尧弟
杨继伟
易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ongsh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50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3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3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3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包括:加热器主机,设有供室内空气进入的进风口及用于将加热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内的出风口;加热器面板,其上对应加热器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位置也分别设有进、出风口;覆面龙骨,用于吊装于室内顶部,上方与加热器主机连接,下方与加热器面板连接,形成回风为直进风、出风为直送风的加热器风路系统。本实用新型分为主机和面板两个大整体,二者通过覆面龙骨连接,无需在大尺寸吊顶板上预先开孔,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少了产品成本和安装成本。面板上的进、出风口直接设于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下方,进、出风均为直进风,无需设置伸缩风管,减少了风量和风速损失,降低了系统能耗。

Description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式室内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多功能室内加热器。
背景技术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通常安装于室内吊顶板上,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室内升温。
结合图1和图2,现有的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家用或类似用途的室内加热器主要由主机1、可伸缩的风管2、回风口3、出风口4、回风面板5、出风面板6等部件组成。在安装时,主机1通常安装于顶墙7上,主机1通过可伸缩的风管2连接回风口3、出风口4和室外换气口。
风口的安装方式如下:在大尺寸吊顶板8上按要求的尺寸加工出预留孔,分别用作回风口3和出风口4,回风面板5和出风面板6在相应的位置遮盖住回风口3和出风口4。
上述现有的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室内加热器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室内加热器的组成零件较多,安装操作工作量大,产品本身和安装的成本均较高。
2、由于主机和回风口、出风口间通过风管连接,出风的风速和风量受到影响。经现有产品试验验证,接直径100毫米、1.5米长的铝箔伸缩风管,模拟实际安装状态,风管自然弯1个90°弯角后,出风口平均风速下降20%~25%,风速损耗大,增加了系统的能耗和成本。
3、安装时需要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工作量大。另外,大尺寸吊顶板(以铝蜂窝大板为例)每平方米的市场价格在200元~500元之间,加工预留孔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较高,加工出错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吊装式室内加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室内加热器的组成零件较多,安装操作工作量大、成本高,系统损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装式室内加热器,所述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包括:
加热器主机,所述加热器主机上设有供室内空气进入的进风口及用于将加热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内的出风口;
加热器面板,所述加热器面板上对应所述加热器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位置也分别设有进、出风口;
覆面龙骨,用于吊装于室内顶部,上方与所述加热器主机连接,下方与所述加热器面板连接,形成回风为直进风、出风为直送风的加热器风路系统。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面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加热器主机的宽度,所述加热器面板设于所述加热器主机的对称轴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面板为宽度小于300mm、长度大于600mm的长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同轴设置,所述加热器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也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内分别设有一摆叶,两个摆叶同轴设置,且两个摆叶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其中一个摆叶连接电机;所述电机转动时能带动两个摆叶同时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连接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上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挡板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所述加热器面板上与所述挡板位置对应处设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延伸至所述挡板处,使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时,所述挡板主体部分能够自由转动,但所述凸起被止转结构挡住。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面板包括:
条扣面板底板,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设有安装孔;
导风口,设于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的安装孔的背部;所述导风口上设有所述进、出风口;
面板本体,固定于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的安装孔的面部,所述面板本体上对应所述导风口上的进出、风口处开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主机包括:
主机箱体,设有内腔和换气口;所述内腔内设有风轮、风机、风道和发热装置,所述风轮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道设于所述风轮一侧,且所述发热装置设于所述风道导向风的出风路径上;
箱体盖板,与主机箱体匹配连接;所述箱体盖板上对应所述风轮位置处设有风轮进风口,所述箱体盖板上对应所述发热装置的出风位置处设有主机出风口。
更优选地,所述主机箱体上,所述换气口和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轮不同方向转动时的出风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覆面龙骨为覆面三角龙骨,所述覆面三角龙骨的底边与所述加热器主机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覆面三角龙骨的顶角与所述加热器面板卡扣连接。
上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安装时,包括如下步骤为:
在室内顶部设置覆面龙骨;
将加热器主机安装在所述覆面龙骨上方;
在室内顶部安装吊顶板,所述吊顶板的安装高度低于所述加热器主机的下表面,且在所述加热器主机的下方留出供安装加热器面板的间隙;
将加热器面板安装在所述覆面龙骨下方,使所述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器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位置相对应;且所述加热器面板两侧边与所述间隙两侧边的吊顶板密拼;
在所述间隙内除了加热器面板以外的剩余位置安装扣板,以与所述加热器面板、吊顶板密拼成平整的天花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加热器面板尺寸不同于常规的300×300mm或300×600mm的加热器面板尺寸,本申请加热器面板宽度方向可以小于300mm,而长度方向可以大于600mm,呈长条状,适配安装区域为长条状的大尺寸吊顶板系统。
2、本申请吊装式加热器分为加热器主机和加热器面板两个大整体,二者通过覆面龙骨连接,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少了产品成本和安装成本。
3、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直接设于加热器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下方,进、出风均为直进风,不需要设置伸缩风管,减少了风量和风速损失,降低了系统能耗。
4、安装时,不需要在大尺寸吊顶板上预先开孔,集成有进出风口的加热器面板直接卡扣在覆面龙骨上,再通过长条扣板与大尺寸吊顶板拼接即可,减少了安装失误损失,降低了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
5、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内设有摆叶,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功能。且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叶转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能耗。
6、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对摆叶的摆动角度进行限位,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7、本申请提供的吊装式加热器主机在适配大尺寸吊顶板安装方式的同时,也可以适配300×450mm等其它规格的扣板吊顶的安装,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室内加热器的主机部分安装立面图;
图2为现有的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室内加热器的出风面板和回风面板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主机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面板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面板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加热器面板上两个摆叶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摆叶闭合时止转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摆叶打开至最大角度时止转结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吊装装配完成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吊装装配完成后的天花板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面板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吊装式室内加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室内加热器的组成零件较多,安装操作工作量大、成本高,系统损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将加热器设计为加热器主机和加热器面板两个大整体,二者通过覆面龙骨连接,整体的零部件少,安装方便,减少产品成本和安装成本。
使进风口和出风口集成在同一块加热器面板上,无需在大尺寸吊顶板上加工出预留孔,装配方便,降低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
加热器面板直接设于加热器主机下方,不设置伸缩风管,进风为直进风,出风为直送风,风能损耗少。
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可以设置摆风机构,并通过结构设计对其摆角进行控制,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功能。且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叶转动,以节约成本和能耗。
加热器面板可以设计为长条状,宽度方向可以小于300mm,长度方向可以大于600mm,适配安装区域为长条状的大尺寸吊顶板系统。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由加热器主机100和加热器面板200两部分构成,二者通过连接配件连接。其中,加热器面板200为长条形结构,加热器面板200和加热器主机100上均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二者的进风口位置对应设置,出风口位置也对应设置。
结合图4,所述的加热器主机100包括主机箱体101和箱体盖板105,主机箱体101连接箱体盖板105,主机箱体101与箱体盖板105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主机箱体101设有内腔1011和换气口1012,换气口1012设于主机箱体101的侧壁上,内腔1011与换气口1012联通。
主机箱体101的内腔1011内安装有风机106、风轮102、风道103和发热装置104,风道103设于风轮102一侧,发热装置104安装在风道103导向风的出风路径上,风轮102连接风机106,通过风机106驱动风轮102旋转。
风道103的进风口1031和主机箱体101的换气口1012分别位于风轮102不同方向(正反转)转动时的出风路径上。
在某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道103的进风口位于风轮102逆时针旋转时的出风路径上,主机箱体101的换气口1012位于风轮102顺时针旋转时的出风路径上。风轮102的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分别实现加热器主机100的吹风和换气功能。风轮102逆时针旋转时,风道103可将风导向风道103内,经发热装置104加热后出风。风轮102顺时针旋转时,空气从换气口1012排出至主机箱体101外。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道103的进风口位于风轮102顺时针旋转时的出风路径上,主机箱体101的换气口1012位于风轮102逆时针旋转时的出风路径上。风轮102的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分别实现加热器主机100的吹风和换气功能。风轮102顺时针旋转时,风道103可将风导向风道103内,经发热装置104加热后出风。风轮102逆时针旋转时,空气从换气口1012排出至主机箱体101外。
箱体盖板105上对应风轮102位置处设有风轮进风口1051,箱体盖板105上对应发热装置104的出风位置处设有主机出风口1052。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风轮进风口1051和/或主机出风口1052处设有栅格板1053,用于阻挡大型外部异物进入风口内。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风轮进风口1051和主机出风口1052同轴设置,且位于箱体盖板105的中心轴线上。
图5和图6为加热器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加热器面板200由面板本体201、条扣面板底板202、摆叶203、转轴连接件204、导风口205、电机206、转轴固定件207等部件组成。
条扣面板底板202上设有安装孔2021,面板本体201固定于条扣面板底板202上的安装孔2021的面部,导风口205设于条扣面板底板202上的安装孔2021的背部。
导风口205上设有出风口腔室2051和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面板本体201上对应所述出风口腔室2051和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处均开孔。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口腔室2051和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为两个独立的腔室,且二者同轴设置,中心对称。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口腔室2051和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为两个独立的腔室,二者均沿加热器面板的轴向布置,但二者不同轴,为错位平行设置。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口腔室2051和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为一个整体腔室,出风口腔室2051和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分别位于腔室的两侧。
出风口腔室2051和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内分别设有一摆叶203,两个摆叶203同轴设置,且两个摆叶203通过转轴连接件204连接,其中一个摆叶203连接电机206。电机206转动,带动其中一个摆叶203转动,由于两个摆叶203通过转轴连接件204连接,因此另一个摆叶203也随之转动,由此实现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叶转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能耗。摆叶转动,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功能。
结合图7,具体地,摆叶203两侧设有轴套2031,导风口205上的出风口腔室2051与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之间设有转轴支撑架2053,转轴连接件204两端端部的插头穿过转轴支撑架2053并插入两个摆叶203一侧的轴套2031内,其中一个摆叶203另一侧的轴套2031设于导风口205一侧面上的通孔内,另一个摆叶203另一侧的轴套2031穿过导风口205另一侧面上的通孔并与电机206的输出轴连接。
转轴固定件207上设有与转轴连接件204、转轴支撑架2053结构相匹配的腔室,转轴固定件207扣在转轴连接件204上,并与转轴支撑架2053固定装配。通过转轴固定件207压住转轴连接件204及与转轴连接件204连接的摆叶203的轴套2031,实现转轴连接件204及摆叶203的固定。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轴连接件204包括轴体2041,轴体2041上两端均设有挡板2042,轴体2041两端端部的插头穿过挡板2042并延伸。具体地,挡板2042主体为圆形板,圆形板上设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分别沿圆形板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导风口205上与转轴连接件204上的挡板2042位置对应处还设有止转结构2054。止转结构2054延伸至挡板2042的圆形板的外周,使转轴连接件204转动时,挡板2042的圆形板可以自由转动,但圆形板上径向向外延伸的两个凸起被止转结构2054挡住。如此,摆叶203只能在圆形板上两个凸起之间的圆周角范围内转动。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叶闭合时止转结构的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摆叶打开至最大角度时止转结构的剖视图,可以通过设置挡板2042的圆形板上两个凸起之间的夹角,来控制摆叶203的摆动角度范围。
在某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206为步进电机。
在某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口205内不设置摆叶203,直接采用直下式送风。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口205上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表面设有温度显示屏。温度显示屏位于导风口205中部,设于出风口腔室2051和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之间。面板本体201上对应所述温度显示屏处开孔。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箱体盖板105为矩形结构,风轮进风口1051和主机出风口1052的中心的轴连线与箱体盖板105的短边的中心线重合。即,风轮进风口1051和主机出风口1052沿箱体盖板105的长边方向同轴设置,且位于中心轴线上。
加热器面板200为长条状的矩形结构,即,加热器面板200的长度与箱体盖板105相同,但加热器面板200的宽度大大小于箱体盖板105。
装配时,加热器面板200通过覆面龙骨安装于加热器主机100下方,加热器面板200上的出风口腔室2051和箱体盖板105上的主机出风口1052位置相对应,加热器面板200上的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和箱体盖板105上的风轮进风口1051位置相对应。加热器面板200与加热器主机100之间不设置其它风道,实现直进风、直送风的系统结构。
如此,吊装式加热器可以适配大尺寸吊顶板的长条状安装区域,同时整个吊装式加热器的重心稳定,吊装时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安全性高。
结合图10和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的安装方法如下:
步骤S1:在室内顶部设置覆面龙骨300,覆面龙骨300一般通过其它连接件(如主龙骨等)与顶墙7固定。
步骤S2:将加热器主机100安装在室内顶部的覆面龙骨300上方,加热器主机100的箱体盖板105向下设置。
步骤S3:在室内顶部安装大尺寸吊顶板8,大尺寸吊顶板8的安装高度低于加热器主机100的箱体盖板105,且在加热器主机100的下方留出长条状的间隙;
该间隙的长度与室内天花板长边(当吊装式室内加热器沿室内天花板长度方向设置时)或宽边(当吊装式室内加热器沿室内天花板宽度方向设置时)相同,该间隙的宽度与加热器面板200相同。
步骤S4:将加热器面板200安装在所述覆面龙骨300下方,通常位于加热器主机100的轴对称中心位置,使加热器面板200上的出风口腔室2051和箱体盖板105上的主机出风口1052位置相对应,加热器面板200上的风轮进风口腔室2052和箱体盖板105上的风轮进风口1051位置相对应。
步骤S5:在所述间隙的其它位置安装长条扣板9,实现加热器面板200与大尺寸吊顶板8的密拼。
在某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覆面龙骨300为覆面三角龙骨。覆面三角龙骨的底边通过装配固定件与加热器主机100的箱体盖板105固定连接,覆面三角龙骨的顶角与加热器面板200卡扣连接。
在某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长条扣板9上还可以设置照明灯等其它器件。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加热器面板尺寸不同于常规的300×300mm或300×600mm的加热器面板尺寸,本申请加热器面板宽度方向可以小于300mm,而长度方向可以大于600mm,呈长条状,适配安装区域为长条状的大尺寸吊顶板系统。
2、本申请吊装式加热器分为加热器主机和加热器面板两个大整体,二者通过覆面龙骨连接,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少了产品成本和安装成本。
3、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直接设于加热器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下方,进、出风均为直进风,不需要设置伸缩风管,减少了风量和风速损失,降低了系统能耗。
4、安装时,不需要在大尺寸吊顶板上预先开孔,集成有进出风口的加热器面板直接卡扣在覆面龙骨上,再通过长条扣板与大尺寸吊顶板拼接即可,减少了安装失误损失,降低了对安装工的技能要求。
5、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内设有摆叶,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功能。且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摆叶转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能耗。
6、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对摆叶的摆动角度进行限位,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7、本申请提供的吊装式加热器主机在适配大尺寸吊顶板安装方式的同时,也可以适配300×450mm等其它规格的扣板吊顶的安装,适用范围广泛。
实施例二
本实施提供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加热器面板的局部结构设计不同,图12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室内加热器面板的结构爆炸图,所述的加热器面板与实施例一中的加热器面板的区别在于:
将实施例一中的面板本体201和条扣面板底板202集成为一体,形成图9所示的一体成型的面板主体208,如此,可以简化加热器面板的结构,装配更方便。
面板主体208上对应导风口205上的出风口腔室2051、进风口腔室2052及温度显示屏2055处均开孔。
导风口205的外周均匀设置若干中空的定位槽2056,面板主体208上对应所述定位槽2056的位置设有定位柱2081,导风口205和面板主体208装配时,所述定位柱2081插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定位槽2056内,如此加强了导风口205和面板主体208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口205的外周均匀设置若干定位柱,面板主体208上对应所述定位柱的位置设有中空的定位槽,导风口205和面板主体208装配时,所述定位柱插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定位槽内,实现准确、稳定的连接。
同时,转轴固定件207上也设置中空槽2071,导风口205上的对应位置设置定位柱,转轴固定件207和导风口205连接时,导风口205上的定位柱插于转轴固定件207上的中空槽2071内,如此可以加强导风口205和转轴固定件207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轴固定件207上设置定位柱,导风口205上的对应位置设置中空槽,转轴固定件207和导风口205连接时,转轴固定件207上的定位柱插于导风口205上的中空槽2071内,实现准确、稳定的连接。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除了具有实施例一所述的有益效果外,至少还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采用一体成型的面板主体,加热器面板结构简单,装配更方便。
2、将面板主体与导风口通过定位槽和定位柱的方式定位连接,加强了导风口和面板主体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将转轴固定件与导风口通过定位槽和定位柱的方式定位连接,加强了导风口和转轴固定件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申请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申请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包括:
加热器主机,所述加热器主机上设有供室内空气进入的进风口及用于将加热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内的出风口;
加热器面板,所述加热器面板上对应所述加热器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位置也分别设有进、出风口;
覆面龙骨,用于吊装于室内顶部,上方与所述加热器主机连接,下方与所述加热器面板连接,形成回风为直进风、出风为直送风的加热器风路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面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加热器主机的宽度,所述加热器面板设于所述加热器主机的对称轴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面板为宽度小于300mm、长度大于600mm的长条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同轴设置,所述加热器主机上的进、出风口也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面板上的进、出风口内分别设有一摆叶,两个摆叶同轴设置,且两个摆叶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其中一个摆叶连接电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上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挡板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所述加热器面板上与所述挡板位置对应处设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延伸至所述挡板处,使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时,所述挡板主体部分能够自由转动,但所述凸起被止转结构挡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面板包括:
条扣面板底板,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设有安装孔;
导风口,设于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的安装孔的背部;所述导风口上设有所述进、出风口;
面板本体,固定于所述条扣面板底板上的安装孔的面部,所述面板本体上对应所述导风口上的进出、风口处开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主机包括:
主机箱体,设有内腔和换气口;所述内腔内设有风轮、风机、风道和发热装置,所述风轮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道设于所述风轮一侧,且所述发热装置设于所述风道导向风的出风路径上;
箱体盖板,与主机箱体匹配连接;所述箱体盖板上对应所述风轮位置处设有风轮进风口,所述箱体盖板上对应所述发热装置的出风位置处设有主机出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体上,所述换气口和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轮不同方向转动时的出风路径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面龙骨为覆面三角龙骨,所述覆面三角龙骨的底边与所述加热器主机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覆面三角龙骨的顶角与所述加热器面板卡扣连接。
CN202122685026.2U 2021-11-04 2021-11-04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Active CN216203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5026.2U CN216203665U (zh) 2021-11-04 2021-11-04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5026.2U CN216203665U (zh) 2021-11-04 2021-11-04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3665U true CN21620366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1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5026.2U Active CN216203665U (zh) 2021-11-04 2021-11-04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3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95989B1 (ko) 스윙 루버를 구비한 스탠드형 에어컨
WO2020124758A1 (zh) 风管机
EP3812664B1 (en) Ceiling-embedded air conditioner
WO2022022034A1 (zh) 换气装置
CN203083029U (zh) 室内机
CN112204316B (zh) 顶棚埋入式空调机
CN109442573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16203665U (zh) 吊装式室内加热器
CN113932276A (zh) 一种吊装式室内加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16203699U (zh) 一种室内加热器面板
CN106152458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WO2021233456A1 (zh) 空调导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08950958U (zh) 一种新型扇叶、尾翼及风扇结构
CN110017601B (zh) 风暖换气一体机
CN208846687U (zh) 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1442400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9877122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6123126B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442397A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9976565U (zh) 供暖设备
CN215412170U (zh) 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217737504U (zh) 出风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CN215597462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9775927U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处理机组
KR100315803B1 (ko) 모서리 설치형 벽걸이 에어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