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3822U - 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3822U
CN216193822U CN202122303931.7U CN202122303931U CN216193822U CN 216193822 U CN216193822 U CN 216193822U CN 202122303931 U CN202122303931 U CN 202122303931U CN 216193822 U CN216193822 U CN 216193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supporting frame
leveling
support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39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健飞
陈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ang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hang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hang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hang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39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3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3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3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框体、整平部、注料箱;整平部包括第一整平组件、第二整平组件,第一整平组件包括碾压辊、第一滑动组件,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滚珠丝杠,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均位于第一滚珠丝杠两端,第二整平组件包括碾压板、第二滑动组件,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滚珠丝杠、第三支撑框体,碾压板与第三支撑框体之间通过设有第三滑动组件滑动连接,第三滑动组件包括第四支撑框体、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能够对碾压辊上残留的混凝土进行清洁,并在整平过程中对路面进行均匀填料,以及采用三道整平工序提高整平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而路面在长时间碾压过程中会出现破裂现象,从而需要对其进行维护修整处理,在维护修整时通常是将破裂的路面材料进行有规则的切割,然后填充新的材料铺设,铺设完毕后会使用整平机进行快速整平,确保正常通车使用,但现有的整平机功能单一,只具备碾压功能,且其整平效果不理想,而且整平后会有残留的混凝土留在碾压辊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能够对碾压辊上残留的混凝土进行清洁,并在整平过程中对路面进行均匀填料,以及采用三道整平工序提高整平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体、整平部、注料箱;所述整平部包括第一整平组件、第二整平组件,所述第一整平组件位于第一支撑框体两端,所述第一整平组件包括碾压辊、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碾压辊之间通过设有第二支撑框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位于第二支撑框体顶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均位于第一滚珠丝杠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框体、第二支撑框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整平组件包括碾压板、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滚珠丝杠、第三支撑框体,所述碾压板位于第三支撑框体上,所述第二滚珠丝杠位于第一支撑框体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框体与第二滚珠丝杠相连接,所述碾压板与第三支撑框体之间通过设有第三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组件包括第四支撑框体、第一齿轮,所述第四支撑框体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
所述整平部位于第一支撑框体底部,所述第二整平组件位于第一整平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框体远离注料箱一端设有推手,所述第一支撑框体底部设有滚轮。
所述碾压辊两端与第二支撑框体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体与第一支撑框体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靠内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靠外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框体、第二支撑框体铰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杠贯穿两端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相互铰接的铰接点,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两端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第一支撑框体靠近注料箱一端设有与碾压辊相对应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位于第一整平组件底部,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板、清洁框体,所述清洁框体位于第一支撑框体两侧,所述清洁板两端位于清洁框体内与清洁框体之间通过设有弹簧相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框体底部设有与碾压板相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碾压板位于第一开口内与第一开口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组件位于碾压板顶部。
所述第四支撑框体内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一齿条位于第二开口两端,所述第一齿轮为残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顶部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电机。
所述注料箱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注料箱顶部设有相对应注料口,所述注料箱底部设有多个排料口,多个所述排料口位于注料箱底部呈线性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能够对碾压辊上残留的混凝土进行清洁,并在整平过程中对路面进行均匀填料,以及采用三道整平工序提高整平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的第四支撑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1、第一支撑框体,2、碾压辊,3、第二支撑框体,4、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第一滚珠丝杠,7、碾压板,8、第二滚珠丝杠,9、第三支撑框体,10、第四支撑框体,11、第一齿轮,12、第一齿条,13、推手,14、清洁板,15、清洁框体,16、弹簧,17、搅拌轴,18、注料口,19、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包括第一支撑框体1、整平部、注料箱;所述整平部包括第一整平组件、第二整平组件,所述第一整平组件位于第一支撑框体1两端,所述第一整平组件包括碾压辊2、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碾压辊2之间通过设有第二支撑框体3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位于第二支撑框体3顶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第一滚珠丝杠6,所述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均位于第一滚珠丝杠6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框体1、第二支撑框体3相连接,所述第二整平组件包括碾压板7、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滚珠丝杠8、第三支撑框体9,所述碾压板7位于第三支撑框体9上,所述第二滚珠丝杠8位于第一支撑框体1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框体9与第二滚珠丝杠8相连接,所述碾压板7与第三支撑框体9之间通过设有第三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组件包括第四支撑框体10、第一齿轮11,所述第四支撑框体10上设有与第一齿轮11相啮合的第一齿条12。
本实用新型中整平部位于第一支撑框体1底部,所述第二整平组件位于第一整平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框体1远离注料箱一端设有推手13,所述第一支撑框体1底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中碾压辊2两端与第二支撑框体3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体3与第一支撑框体1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靠内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靠外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框体1、第二支撑框体3铰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杠6贯穿两端第一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5相互铰接的铰接点,所述第一滚珠丝杠6两端螺纹旋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框体1靠近注料箱一端设有与碾压辊2相对应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位于第一整平组件底部,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板14、清洁框体15,所述清洁框体15位于第一支撑框体1两侧,所述清洁板14两端位于清洁框体15内与清洁框体15之间通过设有弹簧1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支撑框体9底部设有与碾压板7相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碾压板7位于第一开口内与第一开口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组件位于碾压板7顶部。
本实用新型中第四支撑框体10内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齿轮11位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一齿条12位于第二开口两端,所述第一齿轮11为残齿轮,所述第一齿轮11顶部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注料箱内设有搅拌轴17,所述注料箱顶部设有相对应注料口18,所述注料箱底部设有多个排料口19,多个所述排料口19位于注料箱底部呈线性分布。
工作原理:使用时滚轮着地通过推手13将设备进行移动,所述将设备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注料口18对注料箱内进行加料,所述搅拌轴对注料箱内进行搅拌将填充料均匀的从排料口19排出,所述第一滚珠丝杠6开始转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6带动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向内运动,所述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趋于竖直对第二支撑框体3进行挤压,所述第二支撑框体3带动碾压辊2向下移动,所述碾压辊2对填充料进行挤压整平,所述碾压辊2在碾压的过程中对清洁板14进行挤压,所述弹簧16开始受力,所述清洁板14在弹簧16的最用下与碾压辊2相接处从而对碾压辊2上面粘连的填充物进行清洁,所述第二滚珠丝杠8带动第三支撑框体9向下移动,所述碾压板7与地面相接处,所述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吗,所述第一齿轮11与第二开口内的第一齿条12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碾压板7沿着第一开口左右滑动进行整平,所述第二整平组件整平之后靠近推手13一端的第一整平组件继续整平,从而提高整平效率和质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框体、整平部、注料箱;所述整平部包括第一整平组件、第二整平组件,所述第一整平组件位于第一支撑框体两端,所述第一整平组件包括碾压辊、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碾压辊之间通过设有第二支撑框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位于第二支撑框体顶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均位于第一滚珠丝杠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框体、第二支撑框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整平组件包括碾压板、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滚珠丝杠、第三支撑框体,所述碾压板位于第三支撑框体上,所述第二滚珠丝杠位于第一支撑框体两侧,所述第三支撑框体与第二滚珠丝杠相连接,所述碾压板与第三支撑框体之间通过设有第三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组件包括第四支撑框体、第一齿轮,所述第四支撑框体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部位于第一支撑框体底部,所述第二整平组件位于第一整平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框体远离注料箱一端设有推手,所述第一支撑框体底部设有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辊两端与第二支撑框体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体与第一支撑框体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靠内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靠外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框体、第二支撑框体铰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杠贯穿两端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相互铰接的铰接点,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两端螺纹旋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体靠近注料箱一端设有与碾压辊相对应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位于第一整平组件底部,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板、清洁框体,所述清洁框体位于第一支撑框体两侧,所述清洁板两端位于清洁框体内与清洁框体之间通过设有弹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框体底部设有与碾压板相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碾压板位于第一开口内与第一开口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组件位于碾压板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框体内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一齿条位于第二开口两端,所述第一齿轮为残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顶部设有相对应的第一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箱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注料箱顶部设有相对应注料口,所述注料箱底部设有多个排料口,多个所述排料口位于注料箱底部呈线性分布。
CN202122303931.7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 Active CN216193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3931.7U CN21619382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3931.7U CN21619382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3822U true CN21619382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2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3931.7U Active CN21619382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3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8924B (zh) 一种砖缝填缝与勾缝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3625107U (zh) 一种全宽水稳摊铺成套施工控制装置
CN211772643U (zh) 一种道桥市政路面柏油摊铺车
CN216193822U (zh) 一种公路路面整平装置
CN206189244U (zh) 一种能提高摊铺平整度的摊铺机结构
CN115182210A (zh) 一种高铁轨道用防水工程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13355999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道路桥梁裂缝整平修复装置
CN113403925A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沥青高压填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956043U (zh) 一种可调节碾压面积的市政道路用压路机
CN116335400A (zh)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的料带铺设压合设备
CN211395283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车
CN214143161U (zh) 一种高速公路施工用路面碾压装置
CN211522753U (zh) 一种沥青路面铺筑刮平设备
CN213204251U (zh) 一种铰接自行式平地机
CN210798340U (zh) 一种简易砌筑铺灰勾缝小车
CN216156300U (zh) 一种道桥施工用路面滚压装置
CN211772603U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碾压装置
CN112663452A (zh) 混凝土路肩滑模
CN220847012U (zh)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路面修补装置
CN217438651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路面滚压装置
CN111794049A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碎石铺路装置
CN217203508U (zh) 一种沥青钢轮摊铺机用的无痕处理装置
CN211571287U (zh) 一种环保自洁的路面整平设备
CN115305785B (zh) 一种编码型彩色碎石平铺机
CN217948709U (zh) 一种城市开放道路路基快速修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