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1633U - 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1633U
CN216191633U CN202122826150.6U CN202122826150U CN216191633U CN 216191633 U CN216191633 U CN 216191633U CN 202122826150 U CN202122826150 U CN 202122826150U CN 216191633 U CN216191633 U CN 216191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communicated
chemical reaction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61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仲民
苏战华
王晓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Lavend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Lavend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Lavend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Lavend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61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1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1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1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化学反应池、第一过滤装置、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及第二浓缩脱盐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能够去除废水中比沉淀池中颗粒物小的颗粒物,第一过滤装置处理后的废水依次流入用于对废水浓缩脱盐的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和第二浓缩脱盐装置。通过设置沉淀池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通过重力沉降去除,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池内加入混凝剂、絮凝剂、螯合剂等药剂,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固体悬浮物浓度及水总硬度等,然后再经过第一过滤装置将水中的高分子胶体及小的悬浮颗粒进行去除,最后经过两次浓缩脱盐装置进行脱盐处理,使得最终处理后的水质效果好,避免了废水污染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需要建设焚烧线及对应配套系统,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烟气,酸性气体脱除技术是烟气净化技术的核心,其工艺按脱酸过程是否有水加入和脱酸产物的干湿形态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三种。湿法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最高,但会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废水。
湿法脱酸废水常采用的处理工艺为絮凝沉淀,可去除来水中的钙、镁、硅酸盐等,一级絮凝沉淀出水经过二级絮凝沉淀去除来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但其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较差,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处理后的水质效果好,且保护了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化学反应池、第一过滤装置、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及第二浓缩脱盐装置,所述沉淀池用于接收废水并能够进行沉淀以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所述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化学反应池,所述化学反应池能够接收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固体悬浮物浓度及总硬度的药剂,所述化学反应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能够去除废水中比所述沉淀池中颗粒物小的颗粒物,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处理后的废水依次流入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和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和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均用于对废水浓缩脱盐。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和所述化学反应池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能够使所述调节池中的水质均匀,所述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调节池,经所述调节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化学反应池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化学反应池之间还设置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用于降低废水的水温,所述调节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冷却塔,经所述冷却塔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化学反应池内。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第三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化学反应池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进水泵、预过滤装置、循环泵及管式超滤膜装置,所述第一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管式超滤膜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预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比所述沉淀池内废水中的颗粒物小且比所述管式超滤膜装置过滤的颗粒物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二进水泵、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第一高压泵和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二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的滤过液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比所述预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小。
优选的,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有第四水箱,所述第四水箱用于存储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过滤后的水。
优选的,还包括浓水箱,所述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的浓缩液出水口与所述浓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三进水泵、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第二高压泵和第二碟管式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三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比所述预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小。
优选的,还包括污泥池,所述沉淀池的污泥排放口及所述化学反应池的污泥排放口均所述污泥池的进口连接并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沉淀池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通过重力沉降去除,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池内加入混凝剂、絮凝剂、螯合剂等药剂,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固体悬浮物浓度及水总硬度等,然后再经过第一过滤装置将水中的高分子胶体及小的悬浮颗粒进行去除,最后经过两次浓缩脱盐装置进行脱盐处理,使得最终处理后的水质效果好,避免了废水污染环境。
进一步的,调节池中设置搅拌器能够确保废水中水质均匀,从而保证后续废水处理效果更加好,且设置的调节池能够存储一定量的水,使其满足后面各工序需求的处理水量。
进一步的,冷却塔用于降低废水的温度,从而降低温度对化学反应池内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对后序的装置中膜的损坏。
进一步的,第一水箱的设置能够存储化学反应池的出水,延长药剂反应;第二水箱及第三水箱的设置能够保证每个水箱后续工序能够持续获得需要处理的水,保证后续工序持续运行。
进一步的,采用管式超滤膜装置和循环泵进行循环过滤水中的固体物,从而保证后续的两个浓缩脱盐装置能够稳定进行,不会堵塞两个浓缩脱盐装置,且设置的预过滤装置能够过滤较大些的颗粒物,从而保证管式超滤膜能够不被堵塞。
进一步的,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装置进行浓缩脱盐,该装置能够保证水的高回收率,且设置的第一微米精过滤能够过滤微米级的颗粒,进一步保证水中颗粒物的处理效果且保证碟管式反渗透装置内膜不被堵塞。
进一步的,第四水箱的设置能够将最终处理好的水储存起来,方便人员对处理好的水进行转移处理。
进一步的,浓水箱能收集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的浓缩液,然后将浓缩液回喷至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最终保证废水中其他废物的处理。
进一步的,第二浓缩脱盐装置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废水进一步的处理,使其处理后水的水质更好,且设置的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能够过滤一定的颗粒物,在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的同时也能保证颗粒物不会进入堵塞第二碟管式反渗透装置。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污泥池,用于存储沉淀池、化学反应池内的污泥,统一的存放污泥也便于人员对污泥的下一步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1-沉淀池;2-调节池;3-冷却塔;4-化学反应池;5-第一水箱;6-第一过滤装置;61-第一进水泵;62-预过滤装置;63-循环泵;7-第二水箱;8-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1-第二进水泵;82-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83-第一高压泵;84-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9-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1-第三进水泵;92-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93-第二高压泵;94-第二碟管式反渗透装置;10-第三水箱;11-第四水箱;12-浓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处理后的水质效果好,且保护了环境。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100,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1、化学反应池4、第一过滤装置6、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及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沉淀池1用于接收废水并能够进行沉淀以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具体的,沉淀池1内设置有滤网,也能够去除水中漂浮物,沉淀池1处理后的废水流入化学反应池4,化学反应池4能够接收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固体悬浮物浓度及总硬度的药剂,化学反应池4处理后的废水流入第一过滤装置6,第一过滤装置6能够去除废水中比沉淀池1中颗粒物小的颗粒物,第一过滤装置6处理后的废水依次流入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和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和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均用于对废水浓缩脱盐。通过设置沉淀池1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通过重力沉降去除,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池4内加入混凝剂、絮凝剂、螯合剂等药剂,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固体悬浮物浓度及水总硬度等,然后再经过第一过滤装置6将水中的高分子胶体及小的悬浮颗粒进行去除,最后经过两次浓缩脱盐装置进行脱盐处理,使得最终处理后的水质效果好,避免了废水污染环境。
沉淀池1和化学反应池4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池2,调节池2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能够使调节池2中的水质均匀,沉淀池1处理后的废水流入调节池2,经调节池2处理后的废水流入化学反应池4内。调节池2中设置搅拌器能够确保废水中水质均匀,从而保证后续废水处理效果更加好,且设置的调节池2能够存储一定量的水,使其满足后面各工序需求的处理水量。
调节池2与化学反应池4之间还设置有冷却塔3,冷却塔3用于降低废水的水温,调节池2处理后的废水流入冷却塔3,具体的,调节池2与冷却塔3之间和冷却塔3与化学反应池4之间均设置有抽水增压泵,经冷却塔3处理后的废水流入化学反应池4内。冷却塔3用于降低废水的温度,从而降低温度对化学反应池4内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对后序的装置中膜的损坏。
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水箱5、第二水箱7和第三水箱10,第一水箱5的进水口与化学反应池4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一水箱5的出水口与第一过滤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二水箱7的进水口与第一过滤装置6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二水箱7的出水口与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三水箱10的进水口与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三水箱10的出水口与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一水箱5的设置能够存储化学反应池4的出水,延长药剂反应;第二水箱7及第三水箱10的设置能够保证每个水箱后续工序能够持续获得需要处理的水,保证后续工序持续运行。
第一过滤装置6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进水泵61、预过滤装置62、循环泵63及管式超滤膜装置,第一进水泵61的进水口与第一水箱5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管式超滤膜装置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箱7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预过滤装置62过滤的颗粒物比沉淀池1内废水中的颗粒物小且比管式超滤膜装置过滤的颗粒物大。采用管式超滤膜装置和循环泵63进行循环过滤水中的固体物,从而保证后续的两个浓缩脱盐装置能够稳定进行,不会堵塞两个浓缩脱盐装置,且设置的预过滤装置62能够过滤较大些的颗粒物,从而保证管式超滤膜能够不被堵塞。
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二进水泵81、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82、第一高压泵83和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84,第二进水泵81的进水口与第二水箱7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84的滤过液出水口与第三水箱10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82过滤的颗粒物比预过滤装置62过滤的颗粒物小。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装置进行浓缩脱盐,该装置能够保证水的高回收率,且设置的第一微米精过滤能够过滤微米级的颗粒,进一步保证水中颗粒物的处理效果且保证碟管式反渗透装置内膜不被堵塞。
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的出水口连接有第四水箱11,第四水箱11用于存储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过滤后的水。第四水箱11的设置能够将最终处理好的水储存起来,方便人员对处理好的水进行转移处理。
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100还包括浓水箱12,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84的浓缩液出水口与浓水箱12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浓水箱12能收集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84的浓缩液,然后将浓缩液回喷至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最终保证废水中其他废物的处理。
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三进水泵91、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92、第二高压泵93和第二碟管式反渗透装置94,第三进水泵91的进水口与第三水箱10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92过滤的颗粒物比预过滤装置62过滤的颗粒物小。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废水进一步的处理,使其处理后水的水质更好,且设置的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92能够过滤一定的颗粒物,在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的同时也能保证颗粒物不会进入堵塞第二碟管式反渗透装置94。
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100还包括污泥池,沉淀池1的污泥排放口及化学反应池4的污泥排放口均污泥池的进口连接并连通。还设置有污泥池,用于存储沉淀池1、化学反应池4内的污泥,统一的存放污泥也便于人员对污泥的下一步处理。
实施例一
①沉淀池1:表面负荷设计为0.6m3/(㎡.h),钢砼结构,半地埋式,1座,池顶加盖;
②调节池2:按照12小时停留时间设计,半地埋式,钢砼结构,池顶加盖密封处理,以防臭气外逸;
③冷却塔3:可将进水温度从65℃降至30℃,满足后端处理系统的进水条件;
④化学反应池4:池内设置快速搅拌机,投加的混凝剂药剂量为20mg/L,絮凝剂药剂量为1mg/L,生石灰药剂量为500L/h,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SS、总硬度等,使处理后的水中钙离子浓度为40mg/L,镁离子浓度为40mg/L;
⑤沉淀池1、化学反应池4及管式超滤膜装置内的污泥统一排入污泥池,经污泥泵抽至板框压泥机进行脱水处理,经压泥机脱水之后含水率在60%的污泥用污泥斗收集,污泥斗底部配阀门控制,干污泥经装车后运至焚烧炉焚烧处理;
⑥第一过滤装置6:预过滤装置62过滤孔径为1mm,管式超滤膜装置的操作压力为0.4bar;
⑦;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及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82及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92的过滤孔径为5μm,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84回收率为70%,操作压力为50bar,第二碟管式反渗透装置94回收率为90%,操作压力为30bar。
实施例二
①沉淀池1:表面负荷设计为0.55m3/(㎡.h),钢砼结构,半地埋式,1座,池顶加盖;
②调节池2:按照10小时停留时间设计,半地埋式,钢砼结构,池顶加盖密封处理,以防臭气外逸;
③冷却塔3:可将进水温度从70℃降至30℃,满足后端处理系统的进水条件;
④化学反应池4:池内设置快速搅拌机,投加的混凝剂药剂量为22mg/L,絮凝剂药剂量为2mg/L,生石灰药剂量为20L/h,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SS、总硬度等,使处理后的水中钙离子浓度为40mg/L,镁离子浓度为40mg/L;
⑤沉淀池1、化学反应池4及管式超滤膜装置内的污泥统一排入污泥池,经污泥泵抽至板框压泥机进行脱水处理,经压泥机脱水之后含水率在65%的污泥用污泥斗收集,污泥斗底部配阀门控制,干污泥经装车后运至焚烧炉焚烧处理;
⑥第一过滤装置6:预过滤装置62过滤孔径为1mm,管式超滤膜装置的操作压力为0.5bar;
⑦;第一浓缩脱盐装置8及第二浓缩脱盐装置9: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82及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92的过滤孔径为5μm,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84回收率为75%,操作压力为55bar,第二碟管式反渗透装置94回收率为90%,操作压力为35bar。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化学反应池、第一过滤装置、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及第二浓缩脱盐装置,所述沉淀池用于接收废水并能够进行沉淀以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所述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化学反应池,所述化学反应池能够接收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固体悬浮物浓度及总硬度的药剂,所述化学反应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能够去除废水中比所述沉淀池中颗粒物小的颗粒物,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处理后的废水依次流入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和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和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均用于对废水浓缩脱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和所述化学反应池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能够使所述调节池中的水质均匀,所述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调节池,经所述调节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化学反应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化学反应池之间还设置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用于降低废水的水温,所述调节池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冷却塔,经所述冷却塔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所述化学反应池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第三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化学反应池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进水泵、预过滤装置、循环泵及管式超滤膜装置,所述第一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管式超滤膜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预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比所述沉淀池内废水中的颗粒物小且比所述管式超滤膜装置过滤的颗粒物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浓缩脱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二进水泵、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第一高压泵和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二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的滤过液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微米精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比所述预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有第四水箱,所述第四水箱用于存储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过滤后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水箱,所述第一碟管式反渗透装置的浓缩液出水口与所述浓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浓缩脱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三进水泵、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第二高压泵和第二碟管式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三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微米精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比所述预过滤装置过滤的颗粒物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池,所述沉淀池的污泥排放口及所述化学反应池的污泥排放口均所述污泥池的进口连接并连通。
CN202122826150.6U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191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6150.6U CN21619163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6150.6U CN21619163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1633U true CN21619163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6150.6U Active CN21619163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1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0592C (zh) 一种基于膜过滤技术的金属冶炼厂污水回用方法
CN102417253B (zh) 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回收设备
US6080317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waste water
CN102040294A (zh) 一种循环水排污水和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
CN106946407A (zh) 一种碎煤加压气化废水生化出水的回用处理方法
CN202865053U (zh) 一种循环水排污水和反渗透浓水的处理装备
CN202265468U (zh) 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回收设备
CN216191633U (zh) 一种湿法脱酸废水处理系统
CN107089762A (zh) 一种电子工业废水近零排放水处理工艺
KR20000055904A (ko) 오·폐수 및 축산, 분뇨폐수의 중수도화에 관한 방법 및 장치
CN206476858U (zh) 一种火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
CN213327152U (zh) 渗滤液废水排放处理设备
CN215559437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RU2104968C1 (ru)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бытовых сточных вод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11141755U (zh) 便捷集成式喷漆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CN212025078U (zh) 一种用于处理印刷厂水箱水达到排放标准的系统
CN211004887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109761383B (zh) 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回用兼处理方法及其回用兼处理系统
CN208964680U (zh)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9193669U (zh) 低用药量和高回收率钢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CN113003810A (zh) 将市政污水制成新生水的系统
JPH11347595A (ja) 浄水処理設備およびその汚泥の濃縮方法
CN2457145Y (zh) 生活污水净化设备
CN110746003A (zh) 便捷集成式喷漆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与方法
JP4099369B2 (ja) 排水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