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1285U -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1285U
CN216191285U CN202122622279.5U CN202122622279U CN216191285U CN 216191285 U CN216191285 U CN 216191285U CN 202122622279 U CN202122622279 U CN 202122622279U CN 216191285 U CN216191285 U CN 216191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cculation
area
electronic
device body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22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武林
张峰
朱鹏
严峰
李桂银
杨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22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1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1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1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部由左至右分别包括包括电仪集中控制区、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以及分离区,电仪集中控制区与电子絮凝区底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进水口设置于装置本体外部,进水管出水口设置于电子絮凝区底部,装置本体于进水管底部贯穿设置有一排泥总管,排泥总管两侧于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以及分离区内均等距分布有数个排泥支管,分离区内设置有上下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装置本体于分离区上方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清水溢流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有效防止了絮体和油类浮渣的黏附,解决了传统管道排泥存在排泥死角,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絮凝法与传统的加药絮凝法相比,无需投加药品,运行维护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不会造成水质和沉淀物的二次污染。电子絮凝主要通过阳极金属阳离子溶出,产生大量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对水中的颗粒物进行网捕卷扫,会形成絮体沉淀,沉于设备底部,同时阴极析氢,产生大量粒径极小的气泡,对质量较小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有浮选去除的作用,在液面堆积形成浮渣层。
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泥和排渣装置是设备的重要环节之一,设备的排泥和排渣效果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机械排泥和机械刮渣会增加设备投资和运行能耗,并且需要占用较大的设备空间。传统的排泥管道会只能排出管口附近的污泥,存在着排泥死角,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出水水质会逐渐恶化,并且长时间的污泥堆积会对设备结构有一定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有效防止了絮体和油类浮渣的黏附,管口排泥和漏斗重力排泥联用,管口排泥的死区正好对应漏斗的排泥口,解决了传统管道排泥存在排泥死角,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由左至右分别包括电仪集中控制区、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以及分离区,所述电仪集中控制区与电子絮凝区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进水口设置于装置本体外部,所述进水管出水口设置于电子絮凝区底部,所述装置本体于进水管底部贯穿设置有一排泥总管,所述排泥总管两侧于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以及分离区内均等距分布有数个排泥支管,所述电子絮凝区于进水管上方设置有电子絮凝器,所述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之间设置有一水流挡板,所述分离区内设置有上下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所述装置本体于分离区上方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清水溢流口。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侧壁于电子絮凝器底部均匀分布有数个布水支管。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一排空管,所述第一排空管一端进水口设置于装置本体外部,所述第一排空管另一端出水口设置于电子絮凝区内。
优选的,所述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上下为对称设置,且内部倾斜角为60°。
优选的,所述水流挡板高度低于装置本体高度,所述电子絮凝区上部与强化絮凝区连通。
优选的,所述强化絮凝区靠近分离区一侧设置有气浮排渣管道,所述气浮排渣管道上方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气浮排渣溢流口,所述气浮排渣管道下方与装置本体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以及分离区于排泥支管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均匀地开设有倒圆锥形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所述排泥支管上端均匀分布有开孔,所述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与排泥支管上端开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右侧于分离区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空管,所述第二排空管连通分离区与装置本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分离区底部的排泥支管上方设置的开孔与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数量多于电子絮凝区与强化絮凝区底部的排泥支管上方设置的开孔与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数量,所述分离区底部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上部开口面积大于电子絮凝区与强化絮凝区底部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上部开口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泥总管、排泥支管和气浮排渣管道,解决了现有电子絮凝沉淀设备中机械排泥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设备结构复杂等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传统管道排泥存在排泥死角,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2. 本实用新型将管口排泥和漏斗重力排泥联用,管口排泥的死区正好对应漏斗的排泥口,底板均匀地开有倒圆锥形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与排泥支管直接连通,最终汇入排泥总管排出,解决了传统管道排泥存在排泥死角,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处理后的水质,且出水水质稳定,可直接回用于电厂含煤废水、选矿业用水等地方。
3. 本实用新型中一部分电絮凝产生的絮体质量无法到达沉淀的要求,随水流进入强化絮凝区,絮体由于水流挡板的作用回流至电子絮凝区进行二次电絮凝,同时电子絮凝气浮作用产生的浮渣随水流进入到气浮排渣溢流口,溢流的浮渣在气浮排渣管道中最终通过重力作用排出设备。
4. 本实用新型分离区内的排泥管道设置在强化絮凝区和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下方,分离区的进水流速约为絮凝区的0.2~0.3倍,分离区底部的排泥面积更大,在分离区底板均匀设置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其上部开口面积更大,排泥支管的开孔更多,防止水流减缓引起的污泥堆积,污泥在重力作用下由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进入到排泥支管,最终由排泥总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管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部由左至右分别包括电仪集中控制区2、电子絮凝区3、强化絮凝区4以及分离区5,电仪集中控制区1控制整个设备的进水流量、电子絮凝区的电流电压、各个排水排污阀门的启闭并对出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远传。
电仪集中控制区2与电子絮凝区3底部设置有进水管6,进水管6进水口设置于装置本体1外部,进水管6出水口设置于电子絮凝区3底部,装置本体1于进水管6底部贯穿设置有一排泥总管7,排泥总管7两侧于电子絮凝区3、强化絮凝区4以及分离区5内均等距分布有数个排泥支管8,电子絮凝区3于进水管6上方设置有电子絮凝器9,电子絮凝器9产生的电子絮凝反应会伴随着强烈的产氧和产氢反应,这些气泡粒径极小,能够对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起到很好的浮选作用,气泡携带着污染物漂浮在液面。
电子絮凝区3、强化絮凝区4之间设置有一水流挡板10,分离区5内设置有上下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11,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9上下为对称设置,且内部倾斜角为60°,装置本体1于分离区5上方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清水溢流口12。
进水管6侧壁于电子絮凝器9底部均匀分布有数个布水支管13,从而实现均匀布水。
装置本体1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一排空管14,第一排空管14一端进水口设置于装置本体1外部,第一排空管14另一端出水口设置于电子絮凝区3内,装置本体1右侧于分离区5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空管19,第二排空管19连通分离区5与装置本体1外部。
水流挡板10高度低于装置本体1高度,电子絮凝区3上部与强化絮凝区4连通。
强化絮凝区4靠近分离区5一侧设置有气浮排渣管道15,气浮排渣管道15上方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气浮排渣溢流口16,聚四氟乙烯气浮排渣溢流口16稍高出于强化絮凝区4内部液面,从而对气浮排渣进行去除,气浮排渣管道15下方与装置本体1外部连通。
电子絮凝区3、强化絮凝区4以及分离区5于排泥支管上方设置有底板17,底板17均匀地开设有倒圆锥形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排泥支管8上端均匀分布有开孔,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与排泥支管8上端开孔连通,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造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和聚四氟乙烯气浮排渣溢流口16能够有效防止电子絮凝絮体和油类浮渣的黏附。
分离区5底部的排泥支管8上方设置的开孔与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数量多于电子絮凝区3与强化絮凝区4底部的排泥支管8上方设置的开孔与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数量,分离区5底部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上部开口面积大于电子絮凝区3与强化絮凝区4底部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上部开口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进水从进水管进入到装置本体内,在电子絮凝器下方均匀布水。当水淹没整个电子絮凝区3时,电场启动,进行电子絮凝反应,产生大量金属氢氧化物絮体,絮体通过电子桥键网捕、卷扫作用将污染物絮凝沉淀,并在电子絮凝区3底部逐渐堆积,堆积的污泥通过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收集到电子絮凝区3底部的排泥支管8中,最终汇入电子絮凝区3底部的排泥总管7,一部分电絮凝产生的絮体质量无法到达沉淀的要求,随水流进入强化絮凝区4,絮体由于水流挡板10的作用回流至电子絮凝区3进行二次电絮凝,同时电子絮凝气浮作用产生的浮渣随水流进入到聚四氟乙烯气浮排渣溢流口16,溢流的浮渣在气浮排渣管道15中最终通过重力作用排出设备。水流到达分离区5,流速大大减缓,分离区5内设置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11,用于进一步将絮体污泥和水分离开来,强化絮凝区4和分离区5的絮体污泥,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到达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18,独特的漏斗底板的结构使污泥无法堆积,最终由分离区内的排泥总管排出,清水由清水溢流口12排出设备外,装置两端第一排空管14与第二排空管19能够将内部其余的污泥全部排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由左至右分别包括电仪集中控制区、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以及分离区,所述电仪集中控制区与电子絮凝区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进水口设置于装置本体外部,所述进水管出水口设置于电子絮凝区底部,所述装置本体于进水管底部贯穿设置有一排泥总管,所述排泥总管两侧于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以及分离区内均等距分布有数个排泥支管,所述电子絮凝区于进水管上方设置有电子絮凝器,所述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之间设置有一水流挡板,所述分离区内设置有上下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所述装置本体于分离区上方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清水溢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侧壁于电子絮凝器底部均匀分布有数个布水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一排空管,所述第一排空管一端进水口设置于装置本体外部,所述第一排空管另一端出水口设置于电子絮凝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折流斜板澄清器上下为对称设置,且内部倾斜角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挡板高度低于装置本体高度,所述电子絮凝区上部与强化絮凝区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絮凝区靠近分离区一侧设置有气浮排渣管道,所述气浮排渣管道上方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气浮排渣溢流口,所述气浮排渣管道下方与装置本体外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絮凝区、强化絮凝区以及分离区于排泥支管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均匀地开设有倒圆锥形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所述排泥支管上端均匀分布有开孔,所述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与排泥支管上端开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右侧于分离区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空管,所述第二排空管连通分离区与装置本体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区底部的排泥支管上方设置的开孔与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数量多于电子絮凝区与强化絮凝区底部的排泥支管上方设置的开孔与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数量,所述分离区底部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上部开口面积大于电子絮凝区与强化絮凝区底部的聚四氟乙烯漏斗收集口上部开口面积。
CN202122622279.5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Active CN216191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2279.5U CN21619128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2279.5U CN21619128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1285U true CN21619128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2279.5U Active CN21619128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1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6129B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1383924U (zh) 双层填料沉淀装置
CN110860112A (zh) 一种利用带有机械排泥装置的圆形沉淀池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6039776A (zh) 一种新型复合式沉淀池
CN21075143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CN212504366U (zh) 高浊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6191285U (zh) 一种无死角电子絮凝澄清设备的排污装置
CN111252871B (zh) 一种静电场力耦合多级隔板水力作用去除胶体杂质的装置
CN107986440A (zh)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uasb高效厌氧池
CN215479954U (zh) 自适应加重污泥澄清池
CN209618964U (zh) 一种絮凝沉淀池
CN211310940U (zh) 一种混凝除油罐
CN205903667U (zh) 一种新型复合式沉淀池
CN211712840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10620462U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
CN211896437U (zh)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CN20756707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CN110734173A (zh)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CN219440778U (zh) 一种组合沉淀池
CN216639160U (zh) 一种初期雨水快速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475727Y (zh) 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13375259U (zh) 高效脱硫废水沉淀设备
CN220684793U (zh) 一种免加药高效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CN212954629U (zh) 一种气液加强型高浊废水膜处理装置
CN220047168U (zh) 一种泥渣悬浮高效组合式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