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8319U - 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8319U
CN216188319U CN202121723123.XU CN202121723123U CN216188319U CN 216188319 U CN216188319 U CN 216188319U CN 202121723123 U CN202121723123 U CN 202121723123U CN 216188319 U CN216188319 U CN 216188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or
frame
convey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31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熙
邹彦飞
姜毅
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nfeng Logistics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nfeng Logistics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nfeng Logistics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nfeng Logistics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31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8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8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8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其中导入输送机,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段及第二输送段,所述第一输送段及第二输送段保持不小于150°的钝角。本方案的导入输送机包括呈钝角的第一输送段及第二输送段,在其中一个处于水平状态时,另一个为斜坡,从而可以减小物品由导入输送机上落入到分拣小车上的落差,实现柔性分拣,同时水平状态的输送段可以方便的与其他工件设备配接以使用,并且较小的坡度有利保证稳定输送,避免物品在输送机上滚动。

Description

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是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垂直分拣机是常用的分拣设备,其通常包括由一组分拣小车构成的腰形的小车环线。在自动化分拣系统中,需要采用一定的供包结构来为小车环线的上层直线段的分拣小车来供应物品以实现分拣。
如申请号为202010274473 .6所揭示的结构,是通过暂存上包装置将物品输送到垂直分拣机的分拣小车上,但是这种结构中,暂存上包装置不方便与其他输送设备配接,例如,不便于与称重扫码一体机等设备衔接以实现自动供包;另外,暂存上包装置的输出端与垂直分拣机上层的分拣小车间会存在一定的落差,不利于柔性分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导入输送机,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段及第二输送段,所述第一输送段及第二输送段保持不小于150°的钝角。
优选的,所述导入输送机是皮带输送机或滚筒输送机或链板输送机。
优选的,所述导入输送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大滚筒、小滚筒及改向滚筒,它们中的一者连接驱动其转动的电机且它们上套装一输送带,所述大滚筒位于所述框架的一端,所述小滚筒位于所述框架的另一端,所述改向滚筒位于所述大滚筒和小滚筒之间且其顶部与所述大滚筒和小滚筒的顶部不在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两个侧安装架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安装架的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大滚筒和改向滚筒之间且包括对所述第一输送段的皮带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改向滚筒和小滚筒之间且包括对所述第二输送段的皮带进行支撑的斜板。
优选的,所述侧安装架包括型材及设置在型材两端的竖板和滚筒安装块,所述大滚筒安装在两个滚筒安装块上,所述小滚筒及改向滚筒安装在所述竖板上。
优选的,所述滚筒安装块的内端板上形成有轴线与所述大滚筒轴线垂直的连接孔,所述型材的端部具有与所述连接孔正对的配接孔,所述滚筒安装块及型材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并连接在所述配接孔内的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底部还设置有张紧辊,所述第一输送段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大滚筒及小滚筒的底部高度相当,所述张紧辊的底部不低于所述小滚筒及大滚筒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张紧辊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侧安装架上且所述张紧辊连接驱动其移动的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大滚筒、小滚筒及改向滚筒中的至少一者为电动滚筒;
或所述大滚筒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位于框架底部的电机。
分拣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的导入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的导入输送机包括呈钝角的第一输送段及第二输送段,在其中一个处于水平状态时,另一个为斜坡,从而可以减小物品由导入输送机上落入到分拣小车上的落差,实现柔性分拣,同时水平状态的输送段可以方便的与其他工件设备配接以使用,并且较小的坡度有利保证稳定输送,避免物品在输送机上滚动。
本方案通过设置大滚筒、小滚筒及转向滚筒,相对于常规的统一大小的滚筒,能够更在实现呈钝角的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的前提下,获得更小的设备尺寸。
本方案的框架结构更易于组装实现,同时能够有效地对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的输送带提供有效地支撑,保证输送的稳定性。
本方案的张紧辊一方面可以对输送带进行张紧,同时可以使输送带的底部向内凸起,从而减小输送带的占用空间,有利于避免与其他结构的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拣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图中所述导入输送机的输出端处于抬起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入输送机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入输送机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安装块的立体图;
图6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分拣装置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垂直分拣机1、用于将物品导入到垂直分拣机1上层的分拣小车11上的导入输送机2,所述导入输送机2设置在所述垂直分拣机1的一端,其输出端21间隙位于所述垂直分拣机1的上层的分拣小车11的上方,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21可绕平行于所述分拣小车的分拣方向且靠近所述导入输送机的输入端的轴3公转;常态下,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21保持最低位。
因此,在所述垂直分拣机1的分拣小车11由转弯段向上层直线段转动时,如所述分拣小车11存在跳动与所述导入输送机2碰撞时,所述导入输送机2可以绕所述轴3转动,从而避免两者硬接触,有利于减小它们碰撞的损坏。
其中,所述垂直分拣机1可以是已知的各种结构,例如申请号为2018106633059 、2019110164871、2018206207733、2017215341667等现有技术所揭示的结构。
如附图1所示,所述垂直分拣机1包括机架12,所述机架12包括两侧的侧架121及连接它们的结构,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宽度W1小于等于所述分拣小车11的输送面的长度L,其侧部设置有临近其输入端的支撑件234,所述支撑件234架设在所述垂直分拣机1对应侧的侧架121上。所述支撑件234可以是杆件或板件或其他具有足够硬度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件234的数量可以仅有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且可以位于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支撑件234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两侧,从而两个支撑件234可以分别架设在所述垂直分拣机1一侧的侧架121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宽度W1大于所述分拣小车11的输送面的长度L,此时,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21架设在所述垂直分拣机的机架的两侧架121上。并且,更优的,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入端高于所述输出端21,即所述导入输送机2由输入端向输出端下倾斜,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较大货物进入到所述导入输送机2上时造成导入输送机2的转动,保证稳定的供料。
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结构可以是已知的各种输送机,通常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框架上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是所述框架上的具有输送功能的结构。所述导入输送机2具体可以是已知的皮带输送机或滚筒输送机或链板输送机。
优选的,所述导入输送机2为皮带输送机,并且,为了避免皮带输送机与分拣小车之间产生干涉及减小导入输送机2中物品下落的落差。
如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送面22包括呈钝角的第一输送段221及第二输送段222,它们的夹角不小于150°,进一步优选为不小于155°,更优为不小于160°。所述第二输送段222的外端位于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21,所述外端常态下(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处于最低位置时)低于所述第一输送段221及第二输送段222的衔接处223。
如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导入输送机2包括两侧的侧安装架23,所述框架23上设置有大滚筒24、小滚筒25及改向滚筒26,它们中的一者连接驱动其转动的电机27且它们上套装一输送带28。所述大滚筒24位于所述侧安装架23的外端(背向所述垂直分拣机的一端),所述小滚筒25位于所述框架23的内端(朝向所述垂直分拣机的一端),所述改向滚筒26位于所述大滚筒24和小滚筒25之间。所述大滚筒24、小滚筒25及改向滚筒26中的至少一者为电动滚筒;或所述大滚筒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位于框架底部的电机27,这样的结构设置使所述电机27位于所述垂直分拣机的端部外,从而避免与所述垂直分拣机的分拣小车干涉。并且,所述电机27固定在所述侧安装架23底部的电机支架260上,所述电机支架260类似龙门架以避让所述输送带28。所述电机27的电机轴通过减速机、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大滚筒24的中心轴241,所述传动机构可以是同步带与同步轮或链条与链轮或齿轮传动机构。
具体的,如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侧安装架23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侧安装架及连接两个侧安装架的连接件,所述侧安装架包括型材231、连接在所述型材231两端的竖板232及滚筒安装块233,所述竖板232为一直角梯形板,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所述型材231的外侧壁。所述竖板232的尖端处安装有所述小滚筒25,所述小滚筒25的直径小于所述改向滚筒26的直径。所述改向滚筒26安装在所述竖板232的钝角位置,从而所述改向滚筒26靠近所述小滚筒,同时所述改向滚筒26的顶部高于所述小滚筒25的顶部,此时,所述改向滚筒26使所述输送带28弯折,从而其顶面形成所述第一输送段221和第二输送段222。
所述滚筒安装块233上安装所述大滚筒24,所述大滚筒24的直径大于所述改向滚筒26的直径。如附图3、附图5所示,所述滚筒安装块233的宽度大于所述型材的宽度,且,所述滚筒安装块233的侧部与所述型材的侧面平齐,所述滚筒安装块233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大滚筒24的安装孔2331,所述大滚筒24的中心轴241共轴连接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共轴固定在所述安装孔2331中。
如附图5所示,为了便于所述滚筒安装块233与所述型材231的连接,所述滚筒安装块233的内端板2332上形成有一组连接孔2333,所述型材231的外端面形成有螺孔,所述滚筒安装块233通过一组穿过所述连接孔2333及螺孔的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
如附图4所示,两侧的侧安装架23通过第一支撑架29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9包括与两个所述型材231的顶面连接的支撑板291及位于支撑板291底部两侧的侧连接板292,所述侧连接板292与所述型材的内侧面连接,从而支撑板291可以对所述大滚筒24与改向滚筒26之间的输送带28进行支撑。同时,在两个所述竖板232之间设置连接有第二支撑件210,所述第二支撑件210位于所述小滚筒25和改向滚筒26之间,其包括斜板211及侧板212,所述斜板211的顶面与所述小滚筒25及改向滚筒26的顶部高度相当,从而可以对第二输送段的输送带进行支撑。
为了尽可能减小所述分拣小车与导入输送机2接触的风险,当所述第一输送段221与水平面平行时(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处于最低位),所述小滚筒25与大滚筒24的底部高度相当。此时,所述输送带28的下层部分281与上层直线段及转弯段的分拣小车间的间隙较小,很容易产生接触,同时,所述输送带28的张紧度需要进行调整。
如附图4所示,两个所述竖板232之间还设置有张紧辊220,所述张紧辊220位于所述改向滚筒26下方且与所述输送带的下层部分281的底面贴合并使所述下层部分281呈现为向上凸起的状态,并且,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张紧辊220的底部不低于所述小滚筒及大滚筒的底部。所述张紧辊220可沿所述第一输送段221的输送方向往复直线移动。
如附图6所示,所述竖板232上形成有腰型孔2321,所述腰型孔中可移动地设置有一连接块230,所述连接块230具有连接孔2301,所述连接孔2301可以是螺孔或通孔,所述连接块230通过一穿过所述连接孔2301的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张紧辊220的中心支撑轴2201。所述螺栓与所述张紧辊220共轴且它们可以过盈配合连接或螺纹连接。为了方便调节所述张紧辊,所述连接块230的连接驱动其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为已知结构,此处不作赘述。进一步,所述小滚筒25优选为两个且间隙、共轴设置的短滚筒,每个所述端滚筒安装在一个竖板232上。当然,所述小滚筒25也可以是一根架设在两个竖板232上的长滚筒。
如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轴3可以设置在所述垂直分拣机1的机架端部的端头上的支架6上。或者所述支架6也可以设置在垂直分拣机1的端部外侧,对应的,需要将所述支架6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整。所述轴3可以相对所述支架6自转地方式设置在支架6上,此时,所述轴3固定在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底部或侧部。或者,所述轴3固定在支架6上不可相对支架6自转,此时,所述导入输送机2与所述轴3枢接,所述轴3通过其两端的轴承7连接所述导入输送机2底部的轴承座250,所述轴承座250固定在两个所述型材231的底部。当然,所述轴3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两根共轴的轴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存在因重物的重力而导致上翘的问题,因此,更优的结构中,如附图2所示,通过浮动机构4使所述导入输送机2保持常态,并且常态下,所述第一输送段与水平面平行或大致平行。当然,所述第一输送段也可以是其他的倾斜状态。
当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两侧伸出到所述垂直分拣机的两侧外时,所述浮动机构4可以设置在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底部或侧部,这时,所述浮动机构4可以设置在所述垂直分拣机的外侧的支撑结构上或者设置在垂直分拣机的侧架121上。
如附图1、附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宽度小于所述分拣小车的长度时,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支撑件234,优选两侧均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234可以是已知的各种具有支撑能力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板件或柱体,所述支撑件234的外端连接所述浮动机构4。
所述浮动机构4可以是已知的各种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附图7所示,所述浮动机构4通过万向节或球铰5连接,此时,所述浮动机构4包括连接轴41,所述连接轴41可以是竖直延伸的(其轴线与所述分拣小车的输送面垂直),也可以是倾斜设置的,并且所述连接轴41可沿其轴向移动地穿过位置固定的安装件42,所述安装件42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例如,所述安装件42是所述垂直分拣机的侧架121上的一水平安装板,所述连接轴41的上端连接所述万向节或球铰5,所述连接轴41上套装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用于向所述支撑件234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导入输送机保持常态,即所述导入输送机的第一输送段221保持与水平面平行的状态。
所述弹簧43位于所述安装件42的下方,所述弹簧43的上端位置固定,具体是连接在所述安装件42的底部,所述弹簧43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轴下端的阻挡件44,当所述连接轴41的下段具有螺纹时,所述阻挡件44可以是共轴连接在所述连接轴41下方的螺母;因此,所述弹簧43向所述支撑件234施加拉力,使其保持在低位。
或者,所述弹簧43位于所述安装件42的上方,其下端位置固定,其上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轴41上端的连接件44上,从而所述弹簧43同样对所述支撑件234施加拉力。
又或者,所述弹簧43位于所述安装件42的上方,其下端连接在所述安装件上,其上端位置固定,从而所述弹簧对所述支撑件234施加压力。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节或球铰5也可以是所述浮动机构的结构,此时,所述浮动机构与所述支撑件枢接,即浮动机构可相对所述支撑件转动。
如附图7所示,在所述连接轴上还设置有限位盘45,所述限位盘45共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且位于所述安装件42的上方,常态下,所述弹簧43使所述限位盘45与所述安装件抵接从而限定所述支撑件234的最低位置,此时,所述支撑件234可以与所述侧架121的顶面接触也可以保持距离,优选为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设备运行异常导致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外端转动后,更优的处理方式是停机后对设备进行检查以排出异常情况,鉴于此,所述分拣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其可以是已知的各种控制系统,此处为现有基础,不作赘述。所述控制装置与检测机构9连接并根据所述检测机构9的检测信号至少控制所述垂直分拣机1的停止,所述检测机构9用于检测所述导入输送机的转动动作。
如附图7所示,所述检测机构9可以是各种可行的结构,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91以及触发所述传感器的触发件92,所述传感器91可以是已知的各种接近触感器、对射传感器等。所述传感器91及触发件92中的一者位置固定,一者设置在所述导入输送机上。以所述传感器91固定在所述侧架121的顶面,所述触发件92固定在所述支撑件234上为例。当所述导入输送机2处于常态下时,所述传感器91能够感应到所述支撑件234,当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出端上翘至所述传感器91感应不到所述支撑件234时,所述传感器91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垂直分拣机1停止工作。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入输送机2常态下时,所述传感器91无法感应到所述触发件13,当所述导入输送机2转动至所述触发件13触发所述传感器91时,所述传感器91的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垂直分拣机1停止。
当然,所述触发件或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它们可以设置在所述导入输送机2的输入端,或者也可以使所述传感器91固定在所述导入输送机上,所述触发件位置固定。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所述传感器与触发件配合的方式,所述检测机构可以是测距传感器,例如激光测距仪等测距设备,通过检测所述测距传感器与所述导入输送机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所述导入输送机是否存在异常的转动情况,所述测距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导入输送机的上方或下方的任意可行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分拣系统,如附图1所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分拣装置,还包括分拣滑槽10、供包台(图中未示出)等设备,当然,这些分拣滑槽、供包台这些设备也不是必须的,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进行规划。或者,所述分拣滑槽也可以是其他的输送设备,能够将输送到其上的物品输送至相应的目的地。
实施例3
分拣装置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如上所述的分拣装置并启动分拣;
S2,所述检测机构9实时检测所述导入输送机的输出端的转动,在所述导入输送机的输出端的转动达到停机触发条件时发信号给控制装置;
S3,控制装置至少控制所述垂直分拣机停机,更优的,其控制所述导入输送机及垂直分拣机均停止。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导入输送机,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段及第二输送段,所述第一输送段及第二输送段保持不小于150°的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入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输送机是皮带输送机或滚筒输送机或链板输送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入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输送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大滚筒、小滚筒及改向滚筒,它们中的一者连接驱动其转动的电机且它们上套装一输送带,所述大滚筒位于所述框架的一端,所述小滚筒位于所述框架的另一端,所述改向滚筒位于所述大滚筒和小滚筒之间且其顶部与所述大滚筒和小滚筒的顶部不在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入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两个侧安装架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安装架的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大滚筒和改向滚筒之间且包括对所述第一输送段的皮带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改向滚筒和小滚筒之间且包括对所述第二输送段的皮带进行支撑的斜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入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安装架包括型材及设置在型材两端的竖板和滚筒安装块,所述大滚筒安装在两个滚筒安装块上,所述小滚筒及改向滚筒安装在所述竖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导入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安装块的内端板上形成有轴线与所述大滚筒轴线垂直的连接孔,所述型材的端部具有与所述连接孔正对的配接孔,所述滚筒安装块及型材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并连接在所述配接孔内的连接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入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底部还设置有张紧辊,所述第一输送段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大滚筒及小滚筒的底部高度相当,所述张紧辊的底部不低于所述小滚筒及大滚筒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入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段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侧安装架上且所述张紧辊连接驱动其移动的调节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导入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滚筒、小滚筒及改向滚筒中的至少一者为电动滚筒;
或所述大滚筒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位于框架底部的电机。
10.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导入输送机。
CN202121723123.XU 2021-07-27 2021-07-27 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Active CN216188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3123.XU CN216188319U (zh) 2021-07-27 2021-07-27 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3123.XU CN216188319U (zh) 2021-07-27 2021-07-27 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8319U true CN21618831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3123.XU Active CN216188319U (zh) 2021-07-27 2021-07-27 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8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367B (zh) 独立卸货分选输送机
CN1867412B (zh) 用于分拣设备的托架
CN113784901B (zh) 运送装置
CN111498441A (zh) 一种自动化物流用输送装置
CN109436656B (zh) 工件输送车
CN112141724A (zh) 一种物流码垛系统
CN107380936B (zh) 一种应用于织布车间的智能化中转系统
CN216188319U (zh) 导入输送机及分拣系统
US6732849B2 (en) Sorting system
US6378423B1 (en) Friction drive system floor conveyor
CN214289413U (zh) 翻转式分拣车、翻转式分拣装置及翻转式分拣系统
EP0393773B1 (en) Conveyor
KR101225731B1 (ko) 벨트 컨베이어 감지장치
CN113477531A (zh) 分拣装置、分拣系统及分拣装置运行控制方法
CN112474372A (zh) 翻转式分拣车、翻转式分拣装置、翻转式分拣系统及翻转式分拣方法
CN209291440U (zh) 输送设备
CN210557550U (zh) 可移动式输送线
CN219990249U (zh) 分拣装置的导入输送机
JP3508427B2 (ja) コンベヤ設備
CN209922330U (zh) 快递位置状态的调节装置以及自动供件装置
CN219566637U (zh) 一种rgv小车
CN213386739U (zh) 一种物流码垛系统
CN212314666U (zh) 一种使输送机皮带自动对中机构
CN214402946U (zh) 立体车库库位结构框架
CN220925494U (zh) 一种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