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1651U -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1651U
CN216181651U CN202122733181.7U CN202122733181U CN216181651U CN 216181651 U CN216181651 U CN 216181651U CN 202122733181 U CN202122733181 U CN 202122733181U CN 216181651 U CN216181651 U CN 216181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ssembly
stirring
assembly
stirring blade
solidified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31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国栋
王伟象
崔益源
王莎
谢旭阳
李坤
卢尧
王雅莉
李垚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31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1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1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1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涉及浓缩全尾砂浆改性固化的地表无害化堆存技术领域,包括搅拌桶、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叶片组件、双环上料加药组件和负压上料机构;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和叶片组件均安装于搅拌桶内,第一搅拌叶片组件位于叶片组件上方;双环上料加药组件和负压上料机构均安装于搅拌桶,且均位于第一搅拌叶片组件的上方,双环上料加药组件具有料浆出口和液体固化材料出口,负压上料机构具有粉体固化材料出口,料浆出口、液体固化材料出口和粉体固化材料出口任意两者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使得各个出口喷出的物料对冲混合并被旋转的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向上翻滚冲散,叶片组件对混合后的物料进一步搅拌,提高尾砂浆体与固化材料混合均匀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缩全尾砂浆改性固化的地表无害化堆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尾矿砂是矿石开采和选别后遗留下的废弃固体,传统的尾砂处理是采用干排或湿排的方式将其置入尾矿库。而尾矿库是一种人造的高势能危险源,具有相当大的安全风险。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家鼓励减少和消除尾矿,同时采用新技术对尾砂进行再利用。
受限于选矿技术,尾砂中仍有一部分品位的矿产无法选别,如果将尾砂完全弃置,则形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可将尾砂进行存储,待选矿技术发展后进一步选取尾砂中遗留的矿产,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由此,尾砂地表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堆存是尾砂地表处理的方式之一。选别后的尾砂常以尾砂浆体的形式存在,为了实现堆存,需对尾砂浆体进行固化。而尾砂与固化材料的混合均匀程度直接影响了固化材料的水化效果和尾砂固结体的结构强度,决定了尾砂堆体是否能够稳定存在。
传统的尾砂固结方式,如尾砂井下充填的固结,通常将尾砂浆体和固化材料直接放入搅拌装置进行混合后注入井下空区。由于受井下空区围压的影响,充填用固结体往往可以受到外力压实,且井下空区环境很少受地表气候影响,因此充填用固结体赋存条件相对稳定,对混合效果要求相对较低。而对于地表堆存而言,尾砂固结体除自身重力外基本不受其他外力,压实程度不及充填用固结体,并且地表尾砂固结体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可能导致风化开裂等问题,因此尾砂堆体对固结体的强度有更高的要求。除了研发强度更大的复合胶凝材料作为固化材料外,尾砂浆体和固化材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对固结体强度也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了尾砂地表堆存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有效提升尾砂浆体与固化材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可有效提高尾砂浆体与固化材料混合均匀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包括搅拌桶、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叶片组件、双环上料加药组件和负压上料机构;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和所述叶片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搅拌桶内以搅拌物料,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位于所述叶片组件上方,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用于向上翻滚混合各物料;
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和所述负压上料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搅拌桶,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的上方,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具有料浆出口和液体固化材料出口,所述负压上料机构具有粉体固化材料出口,所述料浆出口、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和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任意两者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得各自喷出的物料对冲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搅拌叶片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搅拌叶片组件,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与所述第三搅拌叶片组件沿所述搅拌桶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交替分布;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用于向上翻滚混合后的物料,所述第三搅拌叶片组件用于向下翻滚混合后的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组件的顶端配置为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的底端配置为所述第三搅拌叶片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包括尾砂浆输送环管以及位于所述尾砂浆输送环管下方的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所述尾砂浆输送环管和所述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均连接于所述搅拌桶内壁且均垂直于所述搅拌桶的轴向,所述尾砂浆输送环管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料浆出口,所述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尾砂浆输送环管和所述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均与所述搅拌桶具有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组件以及与所述上料组件连通的料管;
所述上料组件安装于所述搅拌桶外;
所述料管的两端均伸入所述搅拌桶,所述料管的端部为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位于所述料浆出口和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料浆出口、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和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均配置为两个;
沿所述搅拌桶的轴向投影,两个所述料浆出口、两个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和两个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围绕所述搅拌桶的轴线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桶包括桶体、驱动组件和转轴;
所述转轴伸入所述桶体内并与所述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和所述叶片组件均安装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桶体的外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桶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底部的外壁上具有卸料管,且所述桶体的底壁内凸有凸起底锥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均与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用于向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泵入尾砂浆,所述第二泵体用于向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泵入液体固化材料;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泵体、所述第二泵体、所述负压上料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卸料管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泵体、所述第二泵体、所述负压上料机构、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卸料管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中料浆出口、液体固化材料出口和粉体固化材料出口任意两者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得各自喷出的物料对冲混合,各个物料落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上被旋转的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向上翻滚冲散,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的上方形成对冲混合搅拌区,随后混合后的物料通过叶片组件进行进一步搅拌,有效提高尾砂浆体与固化材料混合均匀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沿搅拌桶的轴向投影,料浆出口、液体固化材料出口和粉体固化材料出口的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沿搅拌桶的径向投影,料浆出口、液体固化材料出口和粉体固化材料出口的分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浆出口偏转角度计算坐标系示意图。
图标:1-搅拌桶;11-桶体;111-卸料管;112-凸起底锥结构;12-转轴;13-电机;14-传送带;2-第一搅拌叶片组件;3-叶片组件;31-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2-第三搅拌叶片组件;4-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1-尾砂浆输送环管;411-料浆出口;42-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1-液体固化材料出口;5-负压上料机构;51-上料组件;52-料管;521-粉体固化材料出口;6-第一泵体;7-第二泵体;8-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搅拌桶1、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叶片组件3、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和负压上料机构5;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和叶片组件3均安装于搅拌桶1内以搅拌物料,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位于叶片组件3上方,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用于向上翻滚混合各物料;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和负压上料机构5均安装于搅拌桶1,且均位于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的上方,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具有料浆出口411和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负压上料机构5具有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料浆出口411、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任意两者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得各自喷出的物料对冲混合。
搅拌桶1内的物料可包括料浆出口411排出的料浆、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排出的液体固化材料以及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排出的粉体固化材料。在工作时,由于料浆出口411、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和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任意两者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粉体固化材各个物料混合时产生对冲,且各个物料落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上被旋转的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向上翻滚冲散,因此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上方形成一个对冲混合搅拌区,叶片组件3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下方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搅拌。
以下对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包括围绕一轴线均匀分布的多片叶片,具体可以为两片、三片、四片等。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中的各叶片倾斜设置。设定在俯视情况下,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则沿逆时针方向,每一片叶片均向搅拌桶1的顶部倾斜延伸,以使搅拌过程中,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视为静止的情况下,各物料相对于叶片逆时针转动,由于沿逆时针方向叶片高度逐渐升高,叶片给与各物料一个提升力,带动各物料向上翻滚。
具体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可以为桨式叶片。
以下对叶片组件3进行具体说明:
叶片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与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沿搅拌桶1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交替分布;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用于向上翻滚混合后的物料,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用于向下翻滚混合后的物料。
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使得混合后的物料向上翻滚混合,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使得混合后的物料向下翻滚混合,由于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与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交替分布,向上翻滚的混合料与向下翻滚的混合料在搅拌桶1内相互碰撞,形成湍流搅拌区,增强了装置内流场的湍流度,有效提升混合均匀程度。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叶片组件3的顶端配置为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叶片组件3的底端配置为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以充分令搅拌桶1内的各个物料相互碰撞。
以图1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叶片组件3包括一个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和一个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位于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的上方。
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的结构与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的结构类似,为了节省篇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同理,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中的各叶片倾斜方向与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中的各叶片倾斜方向相反,即沿逆时针方向,每一个叶片均向搅拌桶1的底部倾斜延伸。
以下对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包括尾砂浆输送环管41以及位于尾砂浆输送环管41下方的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尾砂浆输送环管41和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均连接于搅拌桶1内壁且均垂直于搅拌桶1的轴向,尾砂浆输送环管41开设有至少一个料浆出口411,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开设有至少一个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
由于排放料浆的尾砂浆输送环管41和排放液体固化材料的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设置于两根不同的环管上,更便于作业人员分别控制料浆以及液体固化材料的排放流量。
具体地,尾砂浆输送环管41和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两者上下排列,紧密接触,可视为在同一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砂浆输送环管41和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均与搅拌桶1具有一体式结构,尾砂浆输送环管41和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可以直接成型于搅拌桶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泵体6和第二泵体7,第一泵体6和第二泵体7均设置于搅拌桶1的外部,且通过管道贯穿搅拌桶1与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连接;第一泵体6与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中的尾砂浆输送环管41连接,用于向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泵入尾砂浆;第二泵体7与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中的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连接,用于向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泵入液体固化材料。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泵体6和第二泵体7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尾砂浆以及液体固化材料的流量,其控制可以采用手动控制也可以采用电控制。
以下对负压上料机构5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负压上料机构5包括上料组件51以及与上料组件51连通的料管52;上料组件51安装于搅拌桶1外;料管52的两端均伸入搅拌桶1,料管52的端部为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位于料浆出口411和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的上方。
在使用时,粉体固化材料通过负压进入上料组件,随后粉体固化材料凭借自重落入料管52,料管52内螺旋输送结构将粉体固化材料自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排入搅拌桶1内,由于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位于料浆出口411和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的上方,粉体固化材料下落的过程中会与料浆以及液体固化材料产生对冲,从而进行初步混合。
其中,上料组件51可以采用现有的负压送料机,为节省篇幅,其具体结构不再详细说明。
另外,料管52包括平直段以及与平直段两端连接的弯折段,平直段位于搅拌桶1的上方,弯折段自搅拌桶1的外部伸入搅拌桶1内,其端部形成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弯折段进入搅拌桶1的端部斜向下延伸,以产生强烈对冲效果。
以下对搅拌桶1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搅拌桶1包括桶体11、驱动组件和转轴12;转轴12伸入桶体11内并与桶体11转动连接,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和叶片组件3均安装于转轴12上;驱动组件安装于桶体11的外部,驱动组件与转动连接,以驱动转轴12相对于桶体1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凡是能够驱动转轴12相对于桶体11转动的结构都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驱动组件。例如: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3和传送带14,所述电机13和所述转轴12均与传送带14连接,传送带14用于将电机13的动力传递至转轴12;驱动组件也可以包括转动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转动电机和转轴12均与齿轮传动结构连接,齿轮传动结构将转动电机的动力传递至转轴12;驱动组件也可以包括直接与转轴12连接的转动电机,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桶体11底部的外壁上具有卸料管111,且桶体11的底壁内凸有凸起底锥结构112。
凸起底锥结构112的设置可以令桶体11底部的混合料向桶体11底部边缘聚集,从而有利于混合料自卸料管111排出。
以下对料浆出口411、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的个数以及位置关系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料浆出口411、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均配置为两个;沿搅拌桶1的轴向投影,两个料浆出口411、两个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两个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围绕搅拌桶1的轴线均匀间隔分布。
上述分布方式能够使得各个物料更充分的对冲混合,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
以图2和图3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两个料浆出口411间隔180°,两个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间隔180°,两个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在同一水平且间隔180°,该六个出口沿搅拌桶1的轴向投影,相邻的两个出口之间间隔60°,对冲混合搅拌区内环流的冲击区域偏离轴心,形成偏心对冲加药方式。
结合桶体11直径大小,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确定料浆以某一出射速度添加时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与各出口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料浆的出射方向,使尾砂浆和固化材料形成对冲的加料方式,利于物料分散和混合均匀。
如图4所示,以某一料浆出口411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x轴、y轴和z轴,桶体11内径2R为2000mm,转轴12直径为100mm,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的长度r为700mm,对冲混合搅拌区高度(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轴心到桶体11顶部的距离)为600mm,湍流混合搅拌区高度(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轴心到凸起底锥结构112顶点的距离)为1200mm,料浆出口411所在平面距离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轴心平面的高度h均约为400mm,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与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间距为600mm,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距离凸起底锥结构112顶点距离约为300mm;转轴12转速为150r/min,在俯视情况下,转轴12是顺时针旋转。
设置料浆落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上的位置距离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轴心的距离约占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总长度的2/3处,设为500mm处,即m=500mm;
设料浆水平出射速度ν0为3m/s,根据自由落体垂向位移计算公式:
S=(gt2)/2
可计算出料浆出射至落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所在平面的时间t=0.286s;
则料浆喷出的水平距离l=ν0t=857mm,因此,角度θ计算为:
sinθ=m/l
代入数据可得θ=35.7°。
在此出射速度和偏转角度下,料浆落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上被旋转的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分散,当粉体固化材料和液体固化材料在不同位置以相似的出射速度和偏转角度与之混合时,可进一步提高浆体混合的均匀性并缩短浆体混合均匀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作业人员对料浆、液体固化材料和粉体固化材料的流量进行控制,也便于作业人员对搅拌桶1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上述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与第一泵体6、第二泵体7、负压上料机构5、驱动组件和卸料管111电连接,以控制第一泵体6、第二泵体7、负压上料机构5、驱动组件和卸料管111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控制模块8可控制第一泵体6向桶体11泵入尾砂浆输送环管41内料浆的流量,控制模块8可控制第二泵体7向桶体11泵入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内液体固化材料的流量,控制模块8可控制负压上料机构5向桶体11泵入粉体固化材料的流量,控制模块8可控制驱动组件输出的转速,控制模块8可控制卸料管111上阀门的开闭。
控制模块8实现料浆与固化材料的定量添加和装置的一键启停,更便于作业人员的操作。
其中,控制模块8可以为电脑终端,也可以为控制箱等结构。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料浆出口411、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任意两者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得各自喷出的物料对冲混合,各个物料落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上被旋转的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向上翻滚冲散,在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的上方形成对冲混合搅拌区,随后混合后的物料通过叶片组件3进行进一步搅拌,有效提高尾砂浆体与固化材料混合均匀程度;
2、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使得混合后的物料向上翻滚混合,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使得混合后的物料向下翻滚混合,由于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与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交替分布,向上翻滚的混合料与向下翻滚的混合料在搅拌桶1内相互碰撞,形成湍流搅拌区,增强了装置内流场的湍流度,有效提升混合均匀程度;
3、桶体11的底壁内凸有凸起底锥结构112,令桶体11底部的混合料向桶体11底部边缘聚集,从而有利于混合料自卸料管111排出;
4、控制模块8实现料浆与固化材料的定量添加和装置的一键启停,更便于作业人员的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1)、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叶片组件(3)、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和负压上料机构(5);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和所述叶片组件(3)均安装于所述搅拌桶(1)内以搅拌物料,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位于所述叶片组件(3)上方,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用于向上翻滚混合各物料;
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和所述负压上料机构(5)均安装于所述搅拌桶(1),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的上方,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具有料浆出口(411)和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所述负压上料机构(5)具有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所述料浆出口(411)、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任意两者的朝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得各自喷出的物料对冲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与所述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沿所述搅拌桶(1)顶部指向底部的方向交替分布;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用于向上翻滚混合后的物料,所述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用于向下翻滚混合后的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3)的顶端配置为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31),所述叶片组件(3)的底端配置为所述第三搅拌叶片组件(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包括尾砂浆输送环管(41)以及位于所述尾砂浆输送环管(41)下方的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所述尾砂浆输送环管(41)和所述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均连接于所述搅拌桶(1)内壁且均垂直于所述搅拌桶(1)的轴向,所述尾砂浆输送环管(41)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料浆出口(411),所述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砂浆输送环管(41)和所述液体固化材料输送环管(42)均与所述搅拌桶(1)具有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上料机构(5)包括上料组件(51)以及与所述上料组件(51)连通的料管(52);
所述上料组件(51)安装于所述搅拌桶(1)外;
所述料管(52)的两端均伸入所述搅拌桶(1),所述料管(52)的端部为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位于所述料浆出口(411)和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出口(411)、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均配置为两个;
沿所述搅拌桶(1)的轴向投影,两个所述料浆出口(411)、两个所述液体固化材料出口(421)和两个所述粉体固化材料出口(521)围绕所述搅拌桶(1)的轴线均匀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包括桶体(11)、驱动组件和转轴(12);
所述转轴(12)伸入所述桶体(11)内并与所述桶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2)和所述叶片组件(3)均安装于所述转轴(12)上;
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桶体(11)的外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12)相对于所述桶体(1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1)底部的外壁上具有卸料管(111),且所述桶体(11)的底壁内凸有凸起底锥结构(1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泵体(6)、第二泵体(7)和控制模块(8);
所述第一泵体(6)和所述第二泵体(7)均与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连接,所述第一泵体(6)用于向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泵入尾砂浆,所述第二泵体(7)用于向所述双环上料加药组件(4)泵入液体固化材料;
所述控制模块(8)与所述第一泵体(6)、所述第二泵体(7)、所述负压上料机构(5)、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卸料管(111)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泵体(6)、所述第二泵体(7)、所述负压上料机构(5)、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卸料管(111)的工作状态。
CN202122733181.7U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Active CN216181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3181.7U CN216181651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3181.7U CN216181651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1651U true CN21618165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3181.7U Active CN216181651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1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9024U (zh) 一种浇注搅拌机
CN207307715U (zh) 搅拌机
CN107457907A (zh) 改进的建筑混凝土搅拌系统
CN209775148U (zh) 一种具有破碎功能的混凝土搅拌机
CN107379248A (zh) 一种均匀搅拌的建筑施工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13650162A (zh) 一种混凝土用内聚式搅拌装置
CN2160996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16181651U (zh)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CN201375884Y (zh) 一种卧式固液混合装置
CN104647609B (zh) 一种干粉砂浆的连续式混合设备
CN106869130A (zh) 湿式混凝土喷射装置
CN113843892A (zh) 一种改性浓缩全尾砂浆制备装置
CN106182418B (zh) 建筑用搅拌机
CN111497053A (zh) 一种注塑机用高效搅拌送料机构
CN215150389U (zh) 一种带有高性能防堵骨料仓的搅拌站
CN206143585U (zh) 一种公路养护车混合料搅拌和废料回收系统
CN209321688U (zh) 一种集储存输送搅拌于一体的干粉砂浆储料罐
CN210752164U (zh) 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
CN204217849U (zh) 一种组合式饲料添加剂生产装置
CN203020953U (zh) 散料与液体智能混合搅拌连续输送一体机
CN112616369A (zh) 一种自动喷播机
CN207888902U (zh) 间歇式粉料混合装置
CN207747232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14682005U (zh) 一种再生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制备用搅拌机
CN109318370A (zh) 一种小型水泥搅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