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0633U - 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0633U
CN216180633U CN202122083157.3U CN202122083157U CN216180633U CN 216180633 U CN216180633 U CN 216180633U CN 202122083157 U CN202122083157 U CN 202122083157U CN 216180633 U CN216180633 U CN 216180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pace ring
ring
gear
rear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31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俊
石磊
王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uor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uor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uor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uoru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31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0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0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0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压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夹臂,所述夹臂用于分别夹持后档或隔圈两侧;所述夹臂内侧设置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用于固定后档或隔圈。夹臂及限制部通过配合,使得后档或隔圈被固定在夹臂之间,后档或隔圈夹持稳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后档或隔圈的夹持过程中的稳定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压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后档和隔圈是用于安装在轴承上,然后跟随轴承压装进火车轮对两端的零件。在后档和隔圈被压装进轴承上时,后档和隔圈与轴承处于分离状态,于是为了保证压装的顺利进行,便需要对后档或隔圈移动到压装的区域。
而现在的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后档或隔圈的移动效率,便需要经常使用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对后档或隔圈分别进行移动。但是由于后档或隔圈整体都呈圆环形,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在夹持后档或隔圈时,后档或隔圈常常会发生滑动,从而脱离移动装置的夹持。或者在后档或隔圈的大力夹持下而发生形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后档或隔圈的夹持过程中的稳定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臂,夹臂优选为两个,使得夹臂可以分别夹持后档或隔圈两侧。
两个夹臂互相靠近和分离从而使得后档或隔圈被夹取或者放下。夹臂在后档或隔圈的放置位置时将后档或隔圈夹紧,之后夹臂运动到后档或隔圈的压装位置时再将后档或隔圈放开。
所述夹臂内侧设置有限制部,限制部可以为缺口、防滑件和防滑涂层等。限制部用于将后档或隔圈限制,使得后档或隔圈不会从夹臂之间掉落。同时因为设置了限制部,两个夹臂互相夹紧的作用力不需要特别大即可将后档或隔圈固定,使得既固定了后档或隔圈也保护了后档或隔圈。
进一步的,所述限制部为缺口,缺口为优选方式,缺口的形状可以为V字形、圆弧形和波浪形等。缺口内侧用于直接与后档或隔圈的侧面接触,于是后档或隔圈被缺口卡住,避免了后档或隔圈与夹臂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为缺口呈V形,V形的缺口使得后档或隔圈固定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限制部至夹臂末端的距离不小于后档或隔圈的直径,于是夹臂之间夹持有后档或隔圈时,后档或隔圈完全容纳在两个夹臂之间,后档或隔圈与夹臂处于平行状态,避免了后档或隔圈受到其他零件的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夹臂之间呈互相平行状态。相较于其他的设置方式,夹臂在夹持后档或隔圈时,夹臂与后档或隔圈的接触部位位于后档或隔圈的侧面中部,进而使得夹臂将后档或隔圈夹持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臂通过夹紧气缸相连,由于夹紧气缸工作稳定,使得后档或隔圈被固定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夹臂垂直于夹紧气缸设置,于是夹臂将后档或隔圈固定的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气缸安装在机械臂末端,夹紧气缸可以跟随机械臂进行运动。机械臂将夹紧气缸及其夹持的后档或隔圈一起从后档或隔圈的放置区域移动到后档或隔圈的压装区域处,进而使得后档或隔圈可以被压装装置压装。机械臂为优选的移动方式,相较于其余的移动方式,机械臂更加的灵活,方便将后档或隔圈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安装在可移动的底座上,底座将整个机械臂支撑及固定,保证机械臂能够正常工装。同时在需要移动整个装置时,操作者可以直接移动底座,进而使得整个装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两个夹臂互相靠近,即可将后档或隔圈夹紧,进而使得后档或隔圈跟随夹具移动到后档或隔圈的压装位置,实现了对后档或隔圈的移动。
夹臂内侧设置有限制部,限制部可以将后档或隔圈限制,使得夹臂不需要使用很大的夹持力便可将后档或隔圈固定在夹臂之间,避免了后档或隔圈受力过大而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臂和夹紧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臂和夹紧气缸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夹臂1、限制部101、夹紧气缸2、机械臂3、底座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臂1,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夹臂1,但是不局限于只设置两个夹臂1,例如对称设置4、6或8个夹臂1也可满足使用需要。夹臂1可以用来夹持后档或隔圈,整个装置使用效率更高。
同时夹臂1优选为长方体形,从而使得夹臂1的内侧面为平面,夹臂1能够更好的贴合轴承外侧。但是夹臂1也不仅限于长方体形,也可将夹臂1设置为圆柱体或不规则形等,但是需要满足让夹臂1内侧贴合后档或隔圈外壁。
当两个夹臂1互相靠近时,于是便可将后档或隔圈夹持在两个夹臂1之间,进而使得后档或隔圈跟随夹臂1运动。之后后档或隔圈运动到压装区域时,两个夹臂1再互相分开,使得后档或隔圈被放置在压装区域,从而进行压装。
所述夹臂1内侧设置有限制部101,夹臂1的内侧即是与后档或隔圈进行接触的一侧。限制部101用于直接与后档或隔圈接触,使得后档或隔圈被限制。
通过设置限制部101在夹臂1上,于是夹臂1不需要对后档或隔圈施加较大的夹持力便能使得后档或隔圈被固定,避免了后档或隔圈被夹持变形。
限制部101可以为缺口,也可以是固定设置在夹臂1内侧的限位件(例如橡胶件),或者也可以是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涂层和凸棱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缺口方式进行限制,缺口的内侧可以直接与后档或隔圈侧面进行接触。于是缺口两侧可以分别抵住后档或隔圈侧面,进而使得后档或隔圈被限制。
同时本实施例优选缺口呈V字形,从而使得后档或隔圈的限制效果更好。但是缺口的形状并不局限于V字形,也可以呈圆弧形或者波浪形等,缺口也都能够起到限位的效果。
所述限制部101至夹臂1末端(特别是夹臂1上与夹紧气缸2连接的连接端末端)的距离不小于后档或隔圈的直径,于是限制部101将后档或隔圈两侧分别夹持住时,后档或隔圈完全容纳在两夹臂1之间。后档或隔圈与夹臂1处于互相平行的状态,后档或隔圈不是倾斜状态,保证后档或隔圈被夹持的更加牢固。
两个夹臂1之间呈互相平行状态。因此,当夹臂1夹持着后档或隔圈时,两个夹臂1夹持的部位分别位于后档或隔圈的两侧侧面中部,进而使得后档或隔圈被夹持的更加稳定。
所述夹臂1通过夹紧气缸2连接在一起。于是在夹紧气缸2收缩时,便可带动两个夹臂1互相靠近,进而使得后档或隔圈被夹持;当夹紧气缸2伸长时,于是两个夹臂1互相远离,后档或隔圈被放下。夹紧气缸2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并不限于使用夹紧气缸2,例如也可以使用螺杆与螺母互相配合使得两个夹臂1互相靠近或远离等。
所述夹臂1垂直于夹紧气缸2设置,于是夹紧气缸2将两个夹臂1互相分开时,后档或隔圈可以更加方便的进入到两个夹臂1之间,从而方便对后档或隔圈的夹取。
所述夹紧气缸2安装在机械臂3末端,机械臂3可以带动夹臂1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夹持在两个夹臂1之间的后档或隔圈从后档或隔圈的放置区域移动到后档或隔圈的压装区域处,进而使得后档或隔圈能够顺利被安装在轴承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机械臂3,但是并不仅限于机械臂3,例如,也可以在后档或隔圈的放置位置和压装位置之间设置移动机构(丝杠模组等),然后夹臂1将后档或隔圈夹持后,夹臂1跟随移动机构进行移动,最终使得后档或隔圈运动到后档或隔圈的压装位置进行压装。
所述机械臂3固定安装在可移动的底座4上,底座4放置在地面上。底座4为支撑件,为整个装置的着力点,进而使得机械臂3以及夹臂1等机构能够顺利工作而不会倾倒。同时,当操作者需要将整个移动装置移动到其他位置时,操作者可以直接将底座4进行移动,于是底座4上的机械臂3以及夹臂1等便可跟随底座4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将整个装置移动。
但是如果没有对整个装置的移动需求,也可以直接将机械臂3下方安装到地板上,进而使得装置固定。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两个夹臂1在后档或隔圈的放置区域处互相靠近,即可将后档或隔圈夹紧。之后后档或隔圈在机械臂3的带动下运动到后档或隔圈的压装位置处。
两个夹臂1再后档或隔圈的压装位置处互相分离,于是后档或隔圈被放下,使得后档或隔圈能够与轴承压装在一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夹臂(1),所述夹臂(1)用于分别夹持后档或隔圈两侧;
所述夹臂(1)内侧设置有限制部(101),所述限制部(101)用于卡住后档或隔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101)为缺口,所述缺口内侧与后档或隔圈侧面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V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101)至夹臂(1)末端的距离不小于后档或隔圈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1)之间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1)通过夹紧气缸(2)连接在一起,所述夹紧气缸(2)用于将夹臂(1)互相靠近和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1)垂直于夹紧气缸(2)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气缸(2)安装在机械臂(3)末端,所述机械臂(3)用于带动后档或隔圈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3)安装在可移动的底座(4)上。
CN202122083157.3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Active CN216180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3157.3U CN216180633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3157.3U CN216180633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0633U true CN21618063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3157.3U Active CN216180633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0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3474B2 (en) Clamping apparatus
CN216180633U (zh) 一种后档或隔圈的移动装置
CN202479731U (zh) 新型激光焊接夹持机构
CN210731506U (zh) 一种电池模组工装板的夹紧机构
CN109605065B (zh) 零件装夹装置
CN209158421U (zh) 夹持结构及机械手
CN109304723A (zh) 一种柔性夹持机构及其作业方法、具有柔性夹持机械手的机器人
CN105179938A (zh) 一种储气筒安装设备
CN213004942U (zh) 一种简统化腕臂装配用定位立柱和连接件组合移动夹具
CN104128819A (zh) 一种用于慢走丝机床上的夹具
US20160059396A1 (en) Device for assembling a fuel injector assembly
CN211163033U (zh) 一种方形工件的夹具
CN209206966U (zh) 用于夹持零件的夹具
CN217453669U (zh) 一种外齿形产品的弹簧夹具
CN215316836U (zh) 一种异形弹簧的定位夹取机构
CN205464627U (zh) 一种手持式涨套定心剃齿夹具
CN210909100U (zh) 一种铜管架主支架及大扳手夹持工装
CN216710775U (zh) 载具
CN205414891U (zh) 用于装配小型to光电探测器的快速夹持对准装置
CN217943391U (zh) 电机端盖夹取装置
CN212601441U (zh) 夹持机构
CN216967822U (zh) 一种机器人垛型无间隙周转箱抓取夹具
CN113321153A (zh) 一种顶升装置和机器人
CN113001426A (zh) 一种轻质工件的夹持装置
CN219819475U (zh) 一种夹具及工件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