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7333U - 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77333U CN216177333U CN202122384567.1U CN202122384567U CN216177333U CN 216177333 U CN216177333 U CN 216177333U CN 202122384567 U CN202122384567 U CN 202122384567U CN 216177333 U CN216177333 U CN 2161773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battery
- assembly
- buckle
- support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本实用新型包括铰板体电机组件、锂电池组件、齿盘组件、支臂体组件和变速箱组件,所述锂电池组件与电机组件连接,所述电机组件和齿盘组件分别安装在变速箱组件的两端,所述铰板体安装在齿盘组件上,所述支臂体组件安装在变速箱组件上、且支臂体组件与铰板体配合;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公插头、主开关、手柄、进风窗和出风窗,所述电机、公插头和主开关均安装在手柄上,所述进风窗和出风窗均设置在手柄上,所述电机与公插头和主开关连接,所述公插头与锂电池组件的母插头连接;所述手柄包括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前手柄与后手柄连接,所述前手柄和后手柄上均设置有进风窗和出风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属于外螺纹加工设备领域;主要用于燃气、建筑、石油和化工等行业的管道连接中的维修,另也可做为野外动力驱动设备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手持式套丝机大都采用串激电机做动力源,其体积大,噪音高;而使用锂电源的无刷电机,不仅重量轻、噪音低,且由于是锂电源其安全性能要远高于使用交流电源的串激电机,另串激电机较长时间工作后,碳刷会损耗,需更换碳刷。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CN92207560.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手持式电动套丝机,对比文件中的套丝机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插头接电源为其提供动力,不方便在野外使用、且其传动也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包括铰板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电机组件、锂电池组件、齿盘组件和变速箱组件,所述锂电池组件与电机组件连接,所述电机组件和齿盘组件分别安装在变速箱组件的两端,所述铰板体安装在齿盘组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臂体组件,所述支臂体组件安装在变速箱组件上、且支臂体组件与铰板体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公插头、主开关、手柄、进风窗和出风窗,所述电机、公插头和主开关均安装在手柄上,所述进风窗和出风窗均设置在手柄上,所述电机与公插头和主开关连接,所述公插头与锂电池组件的母插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前手柄与后手柄连接,所述前手柄和后手柄上均设置有进风窗和出风窗。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电机控制板、信号七插连接头、电源三插连接头和信号三插连接头,所述电机主体和电机控制板均安装在手柄内,所述电机主体与电机控制板通过信号七插连接头和电源三插连接头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板与主开关通过信号三插连接头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板与公插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主体为无刷电机;所述电机主体包括电机转子总成、电机定子总成、电机壳、电机定位凹槽、电机定位凸台和轴承,所述电机定子总成套装在电机转子总成外,所述电机转子总成和电机定子总成均安装在电机壳内,所述电机定位凹槽设置在电机定子总成的外壁,所述电机定位凸台设置在电机壳的内壁,所述电机定位凸台位于电机定位凹槽内,所述电机转子总成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壳上;所述电机主体安装在变速箱组件的变速箱外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壳包括前电机壳和后电机壳,所述前电机壳与后电机壳连接,所述前电机壳和后电机壳的内壁均设置有电机定位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盖、电池盒、电池芯、电池控制板、两个卡扣机构和母插头,所述母插头设置在电池控制板上,所述电池芯与电池控制板连接、且电池芯和电池控制板均安装在电池盒内,所述电池盖安装在电池盒上,所述两个卡扣机构均安装在电池盖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限位凹槽和电池限位凸台,所述电池限位凹槽设置在电机组件的手柄上,所述电池限位凸台设置在电池盖上,所述电池限位凸台位于电池限位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扣按钮、卡扣压簧、卡扣定位柱、卡扣卡块和卡扣卡槽,所述卡扣按钮安装在电池盖上,所述卡扣定位柱和卡扣卡块均设置在卡扣按钮上,所述卡扣压簧套装在卡扣定位柱上、且卡扣压簧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盖和卡扣按钮抵接,所述卡扣卡槽设置在电池限位凹槽的侧壁,所述卡扣卡块位于卡扣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齿盘组件包括一号齿盘、衬垫、一号挡圈、偏心轴和内八角,所述衬垫、一号挡圈和内八角均安装在一号齿盘上,所述衬垫套装在一号挡圈外,所述偏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号齿盘和内八角上,所述一号挡圈与偏心轴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挡圈包括一号挡圈本体和挡圈开口,所述挡圈开口设置在一号挡圈本体上,所述偏心轴包括偏心轴本体和偏心轴凸块,所述偏心轴凸块设置在偏心轴本体上、且偏心轴凸块位于挡圈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轴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轴槽。
进一步地,设置在内八角上的八边形孔与设置在一号齿盘上的八边形口重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挡圈卡在铰板体的铰板体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齿盘组件包括二号齿盘、压簧、限位盘和二号挡圈,所述限位盘通过二号挡圈转动安装在二号齿盘上,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二号齿盘和限位盘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齿盘包括二号齿盘本体和齿盘限位槽,所述齿盘限位槽设置在二号齿盘本体上,所述限位盘包括限位盘本体和限位盘凸台,所述限位盘凸台设置在限位盘本体上,所述限位盘凸台位于齿盘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簧位于齿盘限位槽内,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齿盘限位槽和限位盘凸台抵接。
进一步地,设置在限位盘上的八边形孔与设置在二号齿盘上的八边形口重合或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盘卡在铰板体的铰板体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组件包括变速箱外壳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变速箱外壳内,所述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组件和齿盘组件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弧齿小锥轴、弧齿大锥齿轮、一级齿轴、二级齿轴、三级齿轴和过渡齿轮,所述电机组件的电机上安装有弧齿小锥轴,所述弧齿小锥轴与弧齿大锥齿轮啮合,所述弧齿大锥齿轮安装在一级齿轴上,所述一级齿轴与二级齿轴啮合,所述二级齿轴与三级齿轴啮合,所述三级齿轴与过渡齿轮啮合,所述过渡齿轮与齿盘组件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臂体组件包括支臂体支撑杆、支臂体本体、支臂体顶杆和支臂体手柄,所述支臂体支撑杆和支臂体顶杆均安装在支臂体本体上,所述支臂体手柄安装在支臂体顶杆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动力驱动采用无刷电机及锂电池电源,其具有:(1)使用时无需外接电源,且安全性能高;(2)噪音低;(3)无更换碳刷问题,电机寿命高;(4)输出转速稳定,无失速现象,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该电机组件中的电机主体固定在变速箱组件上的前手柄和后手柄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内,电机控制板同样也处于此空间内,如图5所示;当电机主体开始工作旋转时,其电机转子总成上的风叶会产生气流,空气从前手柄和后手柄上的进风窗进入密闭空间,再由前手柄和后手柄上的出风窗排出,从而达到对电机主体和电机控制板的风散热,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采用该齿盘组件可方便对不同尺寸铰板体进行更换,切换不同尺寸套丝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组件中卡扣机构在卡紧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组件中卡扣机构在松开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臂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齿盘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齿盘组件与铰板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齿盘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齿盘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齿盘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齿盘组件与铰板体的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齿盘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齿盘组件与铰板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齿盘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限位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齿盘组件与铰板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齿盘组件与铰板体的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组件A、锂电池组件B、齿盘组件C、支臂体组件D、铰板体E、变速箱组件F、
电机A1、公插头A2、主开关A3、前手柄A4、后手柄A5、进风窗A6、出风窗A7、开关换向杆A8、
电机主体A11、电机控制板A12、信号七插连接头A13、电源三插连接头A14、信号三插连接头A15、
电机转子总成A111、电机定子总成A112、前电机壳A113、后电机壳A114、电机定位凹槽A115、电机定位凸台A116、轴承A117、
电池盖B1、电池盒B2、电池芯B3、电池控制板B4、卡扣机构B5、母插头B6、电池限位凹槽B7、电池限位凸台B8、
卡扣按钮B51、卡扣压簧B52、卡扣定位柱B53、卡扣卡块B54、卡扣卡槽B55、
一号齿盘C1、衬垫C2、一号挡圈C3、偏心轴C4、内八角C5、
一号挡圈本体C31、挡圈开口C32、
偏心轴本体C41、偏心轴凸块C42、偏心轴槽C43、
二号齿盘C6、压簧C7、限位盘C8、二号挡圈C9、
二号齿盘本体C61、齿盘限位槽C62、
限位盘本体C81、限位盘凸台C82、
支臂体支撑杆D1、支臂体本体D2、支臂体顶杆D3、支臂体手柄D4、
铰板体卡槽E0、
变速箱外壳F1、传动机构F2、外壳手柄F3、
弧齿小锥轴F21、弧齿大锥齿轮F22、一级齿轴F23、二级齿轴F24、三级齿轴F25、过渡齿轮F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5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包括铰板体E、电机组件A、锂电池组件B、齿盘组件C、支臂体组件D和变速箱组件F,锂电池组件B与电机组件A连接,电机组件A和齿盘组件C分别安装在变速箱组件F的两端,铰板体E安装在齿盘组件C上,支臂体组件D安装在变速箱组件F上、且支臂体组件D与铰板体E配合。
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该锂电手持式套丝机是由电机组件A、锂电池组件B、齿盘组件C、支臂体组件D、铰板体E和变速箱组件F组成;电机组件A做为该锂电手持式套丝机的核心部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端与变速箱组件F固定连接,后端安装可插拔的锂电池组件B,此三个部件就组成了手持式套丝机的主体,此主体辅以一定的定位辅具便可做为野外驱动设备用,支臂体组件D固定卡装在待加工管件上,铰板体E安装在齿盘组件C上,齿盘组件C安装在变速箱组件F上。
如图2所示,电机组件A的主要功能是输出扭矩,锂电池组件B的主要功能是为电机组件A提供动能,变速箱组件F是将电机组件A输出的扭矩做90度转向,并减速后由齿盘组件C输出。
支臂体组件D的主要功能是可便捷固定于待加工管件上,支臂体支撑杆D1插入变速箱组件F的支撑孔内,为变速箱组件F提供径向定位以便克制套丝产生的反向扭矩。
铰板体E插装于齿盘组件C上,其功能为在齿盘组件C旋转带动下,可为待加工管件加工出外管螺纹。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组件A包括电机A1、公插头A2、主开关A3、手柄、进风窗A6和出风窗A7,电机A1、公插头A2和主开关A3均安装在手柄上,进风窗A6和出风窗A7均设置在手柄上,电机A1与公插头A2和主开关A3连接,公插头A2与锂电池组件B的母插头B6连接,主开关A3与开关换向杆A8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手柄包括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前手柄A4与后手柄A5连接,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上均设置有进风窗A6和出风窗A7。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A1包括电机主体A11、电机控制板A12、信号七插连接头A13、电源三插连接头A14和信号三插连接头A15,电机主体A11和电机控制板A12均安装在手柄内,电机主体A11与电机控制板A12通过信号七插连接头A13和电源三插连接头A14连接,电机控制板A12与主开关A3通过信号三插连接头A15连接,电机控制板A12与公插头A2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主体A11为无刷电机;电机主体A11包括电机转子总成A111、电机定子总成A112、电机壳、电机定位凹槽A115、电机定位凸台A116和轴承A117,电机定子总成A112套装在电机转子总成A111外,电机转子总成A111和电机定子总成A112均安装在电机壳内。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定位凹槽A115设置在电机定子总成A112的外壁,电机定位凸台A116设置在电机壳的内壁,电机定位凸台A116位于电机定位凹槽A115内,电机转子总成A111的两端通过轴承A117安装在电机壳上;电机主体A11安装在变速箱组件F的变速箱外壳F1上。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壳包括前电机壳A113和后电机壳A114,前电机壳A113与后电机壳A114连接,前电机壳A113和后电机壳A114的内壁均设置有电机定位凸台A116。
具体的说,该电机组件A由电机A1、公插头A2、主开关A3、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组成,电机A1由电机主体A11和电机控制板A12两部分组成,电机主体A11、电机控制板A12、公插头A2和主开关A3限位安装在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内。
电机主体A11与电机控制板A12通过信号七插连接头A13和电源三插连接头A14连接,也就是说电机主体A11与电机控制板A12之间由信号七插连接头A13和电源三插连接头A14分别将电机主体A11和电机控制板A12的信号线和电源线连通;电机控制板A12与主开关A3通过信号三插连接头A15连接,也就是说电机控制板A12上有一个信号三插公头与主开关A3的三插母头相连通。
电机主体A11的电机壳通过4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X20)固定在变速箱组件F上。
电机主体A11由电机转子总成A111、电机定子总成A112、前电机壳A113和后电机壳A114等组成;电机转子总成A111和电机定子总成A112定位安装在前电机壳A113和后电机壳A114之内,电机定子总成A112的外壁及其上的电机定位凹槽A115与前电机壳A113和后电机壳A114的内壁及其上的电机定位凸台A116互相配合定位,以确保电机定子总成A112的同心度和轴向位置并消除电机定子总成A112产生的径向扭矩;电机转子总成A111的两端的轴承A117与前电机壳A113和后电机壳A114上的轴承内孔相互配合定位,确保电机转子总成A111与前电机壳A113和后电机壳A114之间的同心度和轴向位置;前电机壳A113和后电机壳A114由8个十字盘头自攻螺钉(4个ST2.2X20和4个ST2.9X15)连接在一起。
电机主体A11固定在变速箱组件F上,同时也处于同样固定在变速箱组件F上的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内,电机控制板A12同样也处于此空间内,如图7所示;当电机主体A11开始工作旋转时,其电机转子总成A111上的风叶会产生气流,空气从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上的进风窗A6进入密闭空间,再由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上的出风窗A7排出,从而达到对电机主体A11和电机控制板A12的风散热。
本实施例中的锂电池组件B包括电池盖B1、电池盒B2、电池芯B3、电池控制板B4、两个卡扣机构B5、母插头B6、电池限位凹槽B7和电池限位凸台B8,母插头B6设置在电池控制板B4上,电池芯B3与电池控制板B4连接、且电池芯B3和电池控制板B4均安装在电池盒B2内,电池盖B1安装在电池盒B2上,两个卡扣机构B5均安装在电池盖B1上;电池限位凹槽B7设置在电机组件A的手柄上,电池限位凸台B8设置在电池盖B1上,电池限位凸台B8位于电池限位凹槽B7内。
本实施例中的卡扣机构B5包括卡扣按钮B51、卡扣压簧B52、卡扣定位柱B53、卡扣卡块B54和卡扣卡槽B55,卡扣按钮B51安装在电池盖B1上,卡扣定位柱B53和卡扣卡块B54均设置在卡扣按钮B51上,卡扣压簧B52套装在卡扣定位柱B53上、且卡扣压簧B52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盖B1和卡扣按钮B51抵接,卡扣卡槽B55设置在电池限位凹槽B7的侧壁,卡扣卡块B54位于卡扣卡槽B55内。
具体的说,锂电池组件B由电池盖B1、电池盒B2、电池芯B3、电池控制板B4、卡扣机构B5和母插头B6组成;卡扣机构B5限位安装于电池盖B1内,电池芯B3和电池控制板B4放置在电池盒B2内,电池盖B1和电池盒B2通过4个十字盘头自攻螺钉连接为一体。
如图9所示,锂电池组件B通过电池盖B1上的电池限位凸台B8与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上的电池限位凹槽B7定位插装在电机组件A上,工作时插入,充电时拔出。
如图10所示,此状态为锂电池组件B工作时的状态,卡扣卡块B54与限位于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的卡扣卡槽B55内,使锂电池组件B无法拔出;此时电机组件A中的公插头A2插入电池控制板B4上的母插头B6内,完成锂电池组件B与电机A1的电源接通。
如图11所示,当按下卡扣按钮B51,卡扣按钮B51上的卡扣卡块B54脱离出前手柄A4和后手柄A5上的卡扣卡槽B55,此时便可从电机组件A上拔出锂电池组件B。
本实施例中,第一种齿盘组件C(如图13-18所示),齿盘组件C包括一号齿盘C1、衬垫C2、一号挡圈C3、偏心轴C4和内八角C5,衬垫C2、一号挡圈C3和内八角C5均安装在一号齿盘C1上,衬垫C2套装在一号挡圈C3外,偏心轴C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号齿盘C1和内八角C5上,一号挡圈C3与偏心轴C4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挡圈C3包括一号挡圈本体C31和挡圈开口C32,挡圈开口C32设置在一号挡圈本体C31上,偏心轴C4包括偏心轴本体C41和偏心轴凸块C42,偏心轴凸块C42设置在偏心轴本体C41上、且偏心轴凸块C42位于挡圈开口C32内,偏心轴本体C41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轴槽C43。
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内八角C5上的八边形孔与设置在一号齿盘C1上的八边形口重合设置,一号挡圈C3卡在铰板体E的铰板体卡槽E0内;其中偏心轴凸块C42呈椭圆形结构设置,当偏心轴凸块C42的长轴的两端与挡圈开口C32接触时,一号挡圈本体C31与铰板体卡槽E0脱离;当偏心轴凸块C42的短轴的两端与挡圈开口C32接触时,一号挡圈本体C31与铰板体卡槽E0卡接。
具体的说,衬垫C2、一号挡圈C3、偏心轴C4和内八角C5都通过3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安装在一号齿盘C1内,圆柱销(5X10)限定一号齿盘C1和内八角C5的位置,偏心轴C4可旋转,并使一号挡圈C3的直径增大或变小,齿盘组件的功能为通过内八角C5向铰板体E提供扭矩,并轴向限位。
转动偏心轴本体C41使得偏心轴凸块C42的长轴的两端与挡圈开口C32接触,可将一号挡圈本体C31撑开,进而可将铰板体E装入到齿盘组件上,再转动偏心轴本体C41使得偏心轴凸块C42的短轴的两端与挡圈开口C32接触,一号挡圈本体C31的直径变小,进而可将一号挡圈本体C31卡在铰板体卡槽E0内。
如图16所示,当偏心轴C4置于图示开启位置时,偏心轴C4使一号挡圈C3的内径增大,这样便可将铰板体E装入齿盘组件上。
如图17所示,当偏心轴C4置于图示闭合位置时,偏心轴C4使一号挡圈C3的内径变小,并陷于铰板体E上的铰板体卡槽E0内,从而限制铰板体E的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种齿盘组件C(如图19-24所示),齿盘组件C包括二号齿盘C6、压簧C7、限位盘C8和二号挡圈C9,限位盘C8通过二号挡圈C9转动安装在二号齿盘C6上,压簧C7的两端分别与二号齿盘C6和限位盘C8抵接。
本实施例中的二号齿盘C6包括二号齿盘本体C61和齿盘限位槽C62,齿盘限位槽C62设置在二号齿盘本体C61上,限位盘C8包括限位盘本体C81和限位盘凸台C82,限位盘凸台C82设置在限位盘本体C81上,限位盘凸台C82位于齿盘限位槽C62内,压簧C7位于齿盘限位槽C62内,压簧C7的两端分别与齿盘限位槽C62和限位盘凸台C82抵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在限位盘C8上的八边形孔与设置在二号齿盘C6上的八边形口重合或错位设置,限位盘C8卡在铰板体E的铰板体卡槽E0内;当设置在限位盘C8上的八边形孔与设置在二号齿盘C6上的八边形口重合时,限位盘本体C81与铰板体卡槽E0脱离;当设置在限位盘C8上的八边形孔与设置在二号齿盘C6上的八边形口错位设置时,限位盘本体C81与铰板体卡槽E0卡接。
具体的说,压簧C7置于二号齿盘C6的齿盘限位槽C62内、限位盘C8和二号挡圈C9通过3个十字沉头螺钉安装在二号齿盘C6上,并且限位盘C8上的限位盘凸台C82位于齿盘限位槽C62内,同时压簧C7的两端分别与齿盘限位槽C62的侧壁和限位盘凸台C82抵接,限位盘C8可在二号齿盘C6上逆时针限位旋转,压簧C7可使限位盘C8常处于CLOSE(闭合)位置。
如图21所示,用手克服压簧C7的弹力,使限位盘C8向OPEN方向旋转,二号齿盘C6的八边形孔就会与限位盘C8的八边形孔相重合,此时铰板体E便可装入齿盘组件上。
如图23所示,铰板体E装入齿盘组件后松开限位盘C8,在压簧C7的作用下,限位盘C8的八边形孔就会与二号齿盘C6的八边形孔产生错位,限位盘C8上的八边形孔的边卡在铰板体E的铰板体卡槽E0内,达到铰板体E的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的变速箱组件F包括变速箱外壳F1和传动机构F2,变速箱外壳F1上设置有外壳手柄F3,传动机构F2安装在变速箱外壳F1内,传动机构F2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组件A和齿盘组件C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F2包括弧齿小锥轴F21、弧齿大锥齿轮F22、一级齿轴F23、二级齿轴F24、三级齿轴F25和过渡齿轮F26,电机组件A的电机A1上安装有弧齿小锥轴F21,弧齿小锥轴F21与弧齿大锥齿轮F22啮合,弧齿大锥齿轮F22安装在一级齿轴F23上,一级齿轴F23与二级齿轴F24啮合,二级齿轴F24与三级齿轴F25啮合,三级齿轴F25与过渡齿轮F26啮合,过渡齿轮F26与齿盘组件C啮合。
本实施例中的支臂体组件D包括支臂体支撑杆D1、支臂体本体D2、支臂体顶杆D3和支臂体手柄D4,支臂体支撑杆D1和支臂体顶杆D3均安装在支臂体本体D2上,支臂体手柄D4安装在支臂体顶杆D3上。
本实施例中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的套丝方法,如下:
S1、工作前准备工作,具体如下:
S11、将支臂体组件D固定在待加工管件上,如图1所示,顺时针旋转支臂体手柄D4,使支臂体顶杆D3可向待加工管件移动,用力旋转支臂体手柄D4将待加工管件固定在支臂体本体D2和支臂体顶杆D3之间;
S12、将铰板体E装入齿盘组件C,如图25所示,一只手手握外壳手柄F3将铰板体E的内孔套在待加工管件上,支臂体支撑杆D1对准变速箱外壳F1的支撑孔,另一只手以B点为受力点向待加工管件方向推动该锂电手持式套丝机使待加工管件的端面与铰板体E的板牙相接触;
S2、工作阶段,具体如下:
S21、用专用油枪透过铰板体E的空隙向待加工管件喷淋些许套丝专用油;
S22、按下开关换向杆A8逆时针标记端(右旋螺纹,左旋螺纹反之),一只手握住电机组件A的手柄上的A点处,食指向上拉动主开关A3(食指不能松开按钮,如松开电机就会停止工作),电机主体A11开始工作,并驱动齿盘组件C逆时针旋转,用另一只手按住B点,在A点和B点处两手向待加工管件方向稍加施力,铰板体E上的板牙便可在待加工管件加工出螺纹,待加工出0.5圈到1圈螺纹后,两手就不用施力,此时可间歇的透过铰板体E的空隙向待加工管件喷淋套丝专用油,当待加工管件的端面与铰板体E的板牙端面平齐时,松开向上拉动的主开关A3的食指,电机主体A11停止工作,按下开关换向杆A8顺时针标记端,握住电机组件A的手柄上的A点处,食指向上拉动主开关A3,电机主体A11驱动齿盘组件C和铰板体E顺时针旋转,使铰板体E退出被加工管件;逆时针旋转支臂体手柄D4,使支臂体顶杆D3脱离待加工管件上,取下支臂体组件D,这样便完成一次管件外管螺纹加工。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包括铰板体(E),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组件(A)、锂电池组件(B)、齿盘组件(C)和变速箱组件(F),所述锂电池组件(B)与电机组件(A)连接,所述电机组件(A)和齿盘组件(C)分别安装在变速箱组件(F)的两端,所述铰板体(E)安装在齿盘组件(C)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臂体组件(D),所述支臂体组件(D)安装在变速箱组件(F)上、且支臂体组件(D)与铰板体(E)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A)包括电机(A1)、公插头(A2)、主开关(A3)、手柄、进风窗(A6)和出风窗(A7),所述电机(A1)、公插头(A2)和主开关(A3)均安装在手柄上,所述进风窗(A6)和出风窗(A7)均设置在手柄上,所述电机(A1)与公插头(A2)和主开关(A3)连接,所述公插头(A2)与锂电池组件(B)的母插头(B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A1)包括电机主体(A11)、电机控制板(A12)、信号七插连接头(A13)、电源三插连接头(A14)和信号三插连接头(A15),所述电机主体(A11)和电机控制板(A12)均安装在手柄内,所述电机主体(A11)与电机控制板(A12)通过信号七插连接头(A13)和电源三插连接头(A14)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板(A12)与主开关(A3)通过信号三插连接头(A15)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板(A12)与公插头(A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件(B)包括电池盖(B1)、电池盒(B2)、电池芯(B3)、电池控制板(B4)、两个卡扣机构(B5)和母插头(B6),所述母插头(B6)设置在电池控制板(B4)上,所述电池芯(B3)与电池控制板(B4)连接、且电池芯(B3)和电池控制板(B4)均安装在电池盒(B2)内,所述电池盖(B1)安装在电池盒(B2)上,所述两个卡扣机构(B5)均安装在电池盖(B1)上;和/或;还包括电池限位凹槽(B7)和电池限位凸台(B8),所述电池限位凹槽(B7)设置在电机组件(A)的手柄上,所述电池限位凸台(B8)设置在电池盖(B1)上,所述电池限位凸台(B8)位于电池限位凹槽(B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B5)包括卡扣按钮(B51)、卡扣压簧(B52)、卡扣定位柱(B53)、卡扣卡块(B54)和卡扣卡槽(B55),所述卡扣按钮(B51)安装在电池盖(B1)上,所述卡扣定位柱(B53)和卡扣卡块(B54)均设置在卡扣按钮(B51)上,所述卡扣压簧(B52)套装在卡扣定位柱(B53)上、且卡扣压簧(B52)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盖(B1)和卡扣按钮(B51)抵接,所述卡扣卡槽(B55)设置在电池限位凹槽(B7)的侧壁,所述卡扣卡块(B54)位于卡扣卡槽(B5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组件(C)包括一号齿盘(C1)、衬垫(C2)、一号挡圈(C3)、偏心轴(C4)和内八角(C5),所述衬垫(C2)、一号挡圈(C3)和内八角(C5)均安装在一号齿盘(C1)上,所述衬垫(C2)套装在一号挡圈(C3)外,所述偏心轴(C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号齿盘(C1)和内八角(C5)上,所述一号挡圈(C3)与偏心轴(C4)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组件(C)包括二号齿盘(C6)、压簧(C7)、限位盘(C8)和二号挡圈(C9),所述限位盘(C8)通过二号挡圈(C9)转动安装在二号齿盘(C6)上,所述压簧(C7)的两端分别与二号齿盘(C6)和限位盘(C8)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组件(F)包括变速箱外壳(F1)和传动机构(F2),所述传动机构(F2)安装在变速箱外壳(F1)内,所述传动机构(F2)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组件(A)和齿盘组件(C)配合;和/或;所述传动机构(F2)包括弧齿小锥轴(F21)、弧齿大锥齿轮(F22)、一级齿轴(F23)、二级齿轴(F24)、三级齿轴(F25)和过渡齿轮(F26),所述电机组件(A)的电机(A1)上安装有弧齿小锥轴(F21),所述弧齿小锥轴(F21)与弧齿大锥齿轮(F22)啮合,所述弧齿大锥齿轮(F22)安装在一级齿轴(F23)上,所述一级齿轴(F23)与二级齿轴(F24)啮合,所述二级齿轴(F24)与三级齿轴(F25)啮合,所述三级齿轴(F25)与过渡齿轮(F26)啮合,所述过渡齿轮(F26)与齿盘组件(C)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体组件(D)包括支臂体支撑杆(D1)、支臂体本体(D2)、支臂体顶杆(D3)和支臂体手柄(D4),所述支臂体支撑杆(D1)和支臂体顶杆(D3)均安装在支臂体本体(D2)上,所述支臂体手柄(D4)安装在支臂体顶杆(D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84567.1U CN216177333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84567.1U CN216177333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77333U true CN216177333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92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84567.1U Active CN216177333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77333U (zh) |
-
2021
- 2021-09-28 CN CN202122384567.1U patent/CN2161773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177333U (zh) | 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 | |
CN113894369A (zh) | 锂电手持式套丝机及套丝方法 | |
AU2018252568B2 (en) | Electric lock and display screen using lock | |
CN209994233U (zh) | 一种输出级齿轮可断电旋转360度的减速电机 | |
CN202181782U (zh) | 一种用于平开门中的开门机 | |
CN217227339U (zh) | 锁止机构、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2642930U (zh) | 一种汽油机启动器 | |
CN111677839B (zh) | 齿轮传动轴装置、齿轮箱及航空发动机 | |
CN201030503Y (zh) | 手持电磨机 | |
CN100589907C (zh) | 双输出电钻 | |
CN216177339U (zh) | 一种锂电手持式套丝机的电机组件 | |
CN216151912U (zh) | 一种室内装修设计用墙壁打磨装置 | |
CN211648941U (zh) | 一种微型翻转电机 | |
CN220632004U (zh) | 滚刷清洁机构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 |
CN210877690U (zh) | 低速钻 | |
CN212471339U (zh) | 一种分体式螺杆泵定子拆除工装 | |
CN215520983U (zh) | 一种蒸汽利用同步装置 | |
EP4190494A1 (en) | Impact rotary tool | |
CN219444926U (zh) | 一种电动扳手 | |
CN218934772U (zh) | 一种手动发电便携风扇 | |
CN217983989U (zh) | 一种狭小空间快速装卸连接结构 | |
CN220748583U (zh) | 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涡轮风扇 | |
CN113584687B (zh) | 一种织机用手动快速盘车机构 | |
CN220218661U (zh) | 一种手持动力柄及手持电动滚筒切菜器 | |
CN216399454U (zh) | 一种扭矩可调的电动螺丝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