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9883U - 一种测量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9883U
CN216159883U CN202122202182.9U CN202122202182U CN216159883U CN 216159883 U CN216159883 U CN 216159883U CN 202122202182 U CN202122202182 U CN 202122202182U CN 216159883 U CN216159883 U CN 216159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reference surface
measuring tool
height difference
too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21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露
陈湘宁
兰冬咏
左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21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9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9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9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的高度差,其特征在于,测量工具包括:基准件,具有用于与第一构件相抵接的第一基准面;测量件,与基准件相连,且可受控地相对基准件沿测量方向移动,测量件具有用于与第二构件相抵接的第二基准面;其中,基准件或测量件上具有刻度,在基准件与测量件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刻度用于标识第一基准面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高度差。上述测量工具,通过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高度差通过基准件和测量件转换成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的高度差,并通过刻度标出,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读取刻度轻松的得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高度差。显示方式更为直观,步骤更少且更加快捷,适用于多次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即在加工厂制作出相应的建筑预制构件,然后将预制构件运至工地进行组装。通过该体系以达到建筑短工期、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吊装的误差,相邻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缝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如楼板与楼板回见的拼缝,墙板与墙板之间的拼缝。预制构件之间的高度差会影响后续的装配,因此需要人为的对预制构件之间的拼缝进行检测,并对存在高度差的拼缝进行调整。而传统的测量方式通过靠尺和塞尺来对拼缝的高度差进行测量,步骤繁琐且不直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测量预制构件的高度差繁琐且不直观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问题的测量工具。
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的高度差,包括:
基准件,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构件相抵接的第一基准面;
测量件,与所述基准件配接,且可受控地相对所述基准件沿测量方向移动,所述测量件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构件相抵接的第二基准面;
其中,所述基准件或所述测量件上具有刻度,在所述基准件与所述测量件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刻度用于标识所述第一基准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之间的高度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件和所述基准件的其中一者具有导向部,所述测量件和所述基准件的其中另一者具有凸块,所述导向部开设有沿所述测量方向纵长延伸的卡槽,所述凸块滑动配合于所述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部,在所述基准件与所述测量件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止挡部能够与所述凸块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工具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凸块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部相连,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得所述凸块具有朝向所述止挡部移动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凸块与所述止挡部抵接时,所述第一基准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具有标记部,所述标记部位于所述凸块远离所述第一基准面或所述第二基准面的一端,且在所述基准件与所述测量件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标记部沿所述刻度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工具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准件或所述测量件上的把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工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把手上的挂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上还设置有挂环。
上述测量工具,通过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高度差转化成基准件的第一基准面和测量件的第二基准面之间的高度差,并通过刻度标出,使得测量者可以通过读取刻度得到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之间的高度差,进而得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高度差。较传统的测量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工具的显示方式更为直观,测量的步骤更少且更加快捷,适用于快速多次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测量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基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测量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测量工具的使用示意图。
基准件10;刻度11;第一基准面12;卡槽13;导向部14;止挡部15;
测量件20;凸块21;第二基准面22;标记部23;
弹性件30;
把手40;挂环41;
第一构件50;第二构件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第一构件50与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该测量工具包括: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
基准件10具有用于与第一构件50相抵接的第一基准面12。测量件20配接于基准件10,且可受控地相对基准件10沿测量方向移动。测量件20具有用于与第二构件51相抵接的第二基准面22。
其中,基准件10或测量件20上具有刻度11,在基准件10与测量件20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刻度11用于标识第一基准面12与第二基准面22之间的高度差。具体地,若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存在高度差,将基准件10的第一基准面12和测量件20的第二基准面22分别与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相抵接时,测量件20与基准件10便会发生相对的运动,使得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之间产生高度差,该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之间产生高度差即可表征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如此,测量者可通过读取刻度11得到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之间产生高度差,即得到了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
上述测量工具,通过将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转化成基准件10的第一基准面12和测量件20的第二基准面22之间的高度差,并通过刻度11标出,使得测量者可以通过读取刻度11得到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之间的高度差,进而得到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较传统的测量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工具的显示方式更为直观,测量的步骤更少且更加快捷,适用于快速多次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平行,且上述测量方向与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基准件10上设置有导向部14,导向部14上开设有沿测量方向纵长延伸的卡槽13,测量件20上设置有凸块21。凸块21滑动配合于在卡槽13,从而利用凸块21与卡槽13的滑动配合对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使得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沿测量方向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向部14也可以设置在测量件20上,凸块21则设置在基准件10上,也能够起到对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13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部15,在基准件10与测量件20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止挡部15能够与凸块21相抵接,从而阻止凸块21继续沿卡槽13移动而脱出。在初始时,凸块21与止挡部15相互抵接,以防止凸块21从卡槽13内脱出,导致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相互分离。
具体到实施例中,在初始时,即凸块21与止挡部15相互抵接时,第一基准面12与第二基准面22处于同一平面。也就是说,在初始时,第一基准面12与第二基准面22之间不存在高度差。当测量时,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沿测量方向相对移动(凸块21与止挡部15分离),使得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分别与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抵接,,此时第一基准面12与第二基准面22之间产生的高度差即为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测量完毕之后,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凸块21与止挡部15相抵接,使得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再次处于同一平面(即二者的高度差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工具还包括弹性件30,弹性件30的一端与凸块21相连,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导向部14相连,弹性件30用于提供使得凸块21具有朝向止挡部15靠近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也就是说,当初始时,凸块21在弹性件30的弹力作用下与止挡部15保持抵接。在测量时,只需按压基准件10或测量件20,使得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克服弹性件30的弹力而相对运动,直至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分别与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相抵接。
具体到实施例中,弹性件30设置在卡槽13内,弹性件30的一端与凸块21的顶部相连,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卡槽13的底部相连,将弹性件30收纳在卡槽13内,对弹性件30起到防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21具有标记部23,标记部23位于凸块21远离第一基准面12或第二基准面22的一端,且在基准件10与测量件20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标记部23沿刻度11移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按压基准件10或测量件20,使得基准件10和测量件20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凸块21沿卡槽13移动,进而带动标记部23沿刻度11移动。直至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分别与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相抵接时,标记部23随之停止在刻度11的某一标识位置上,该标识位置示出的测量值即为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测量工具还包括连接于基准件10或测量件20上的把手40。相较于直接按压基准件10或测量件20,不便于施力的同时,手掌容易遮挡刻度11,不便于使用者读取测量值。而通过操纵者手握把手40,便于施力的同时也不会产生遮挡,能够轻松读取测量值,操作更加方便。具体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把手40设置在基座件10上。进一步地,把手40螺纹连接于基准件10的顶部。
具体到实施例中,测量工具还包括设置于把手40上的挂环41。在不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时,只要将挂环41挂置在任意挂钩上即可,方便存放。
下面结合图1及图4对本申请的测量工具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初始时,在弹性件30的弹性作用下,凸块21与止挡部15保持抵接,第一构件50的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构件51第二基准面22处于同一平面。
首先,将测量件20放置在第二构件51上,使第二基准面22与第二构件51相抵接,并将基准件10的第一基准面12对准第一预制构件50。然后,按压基准件10,使得第二基准面22与第一预制构件50相抵接。此时,第一基准面12与第二基准面22由于基准件10相对测量件20的移动进而存在高度差。然后,读取标记部23在刻度11处的测量值,该测量值即为第一构件50和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
最后,松开基准件10,使得基准件10在弹性件30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凸块21与止挡部15再次相互抵接,第一基准面12和第二基准面22再次处于同一平面,以便下一次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使用过程只是针对第二构件51高于第一构件50的情况进行描述,当第二构件51低于第一构件50时,只需将测量件20放置在第一构件50上,基准件10放置在第二构件51上,其余过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第一构件(50)与第二构件(51)之间的高度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包括:
基准件(10),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构件(50)相抵接的第一基准面(12);
测量件(20),与所述基准件(10)配接,且可受控地相对所述基准件(10)沿测量方向移动,所述测量件(20)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构件(51)相抵接的第二基准面(22);
其中,所述基准件(10)或所述测量件(20)上具有刻度(11),在所述基准件(10)与所述测量件(20)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刻度(11)用于标识所述第一基准面(12)与所述第二基准面(22)之间的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20)和所述基准件(10)的其中一者具有导向部(14),所述测量件(20)和所述基准件(10)的其中另一者具有凸块(21),所述导向部(14)开设有沿所述测量方向纵长延伸的卡槽(13),所述凸块(21)滑动配合于所述卡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3)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部(15),在所述基准件(10)与所述测量件(20)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止挡部(15)能够与所述凸块(21)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还包括弹性件(30),所述弹性件(30)的一端与所述凸块(21)相连,所述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部(14)相连,所述弹性件(30)用于提供使得所述凸块(21)具有朝向所述止挡部(15)移动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设置在所述卡槽(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块(21)与所述止挡部(15)抵接时,所述第一基准面(12)与所述第二基准面(22)处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1)具有标记部(23),所述标记部(23)位于所述凸块(21)远离所述第一基准面(12)或所述第二基准面(22)的一端,且在所述基准件(10)与所述测量件(20)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标记部(23)沿所述刻度(11)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准件(10)或所述测量件(20)上的把手(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把手(40)上的挂环。
CN202122202182.9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测量工具 Active CN216159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182.9U CN21615988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测量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2182.9U CN21615988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测量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9883U true CN216159883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2182.9U Active CN216159883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测量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9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7616B1 (en) Dimensional weight box measuring device
CN109405718A (zh) 一种线缆弯曲位移量测量装置
US7228638B2 (en) Measuring device
CN216159883U (zh) 一种测量工具
CN212963142U (zh) 测量装置
US6499330B1 (en) Displacement indicator device for a press brake compensator
CN201218714Y (zh) 一种外倾角测量检具
US5546668A (en) Leveling and locking profile transfer device
CN202066439U (zh) 游标卡尺
CN101493308A (zh) 一种垂直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3776444B (zh) 一种激光应用的电子测厚仪
CN103542789B (zh) 一种不规则型钢的宽度或高度公差测量装置
CN106885548B (zh) 一种智能焊脚测量装置
CN106969711B (zh) 直线位移测量装置
CN210268444U (zh) 一种皮带测力器
KR200207112Y1 (ko) 휴대용 감리 수평수직 검측 자
CN208847094U (zh) 一种深度测量装置
JPH10293023A (ja) 水準測量用定規
TWI618918B (zh) 長度量測裝置
JPH0617041Y2 (ja) 寸法測定器
KR20140005682U (ko) 치수 측정장치
CN214407243U (zh) 一种一体化尺寸检验设备
CN219083950U (zh) 测量工具
CN220960899U (zh) 一种钢筋拉伸试件辅助测量装置
US2627117A (en) Measuring ta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